- 年份
- 2024(2659)
- 2023(3934)
- 2022(3226)
- 2021(2765)
- 2020(2296)
- 2019(4989)
- 2018(4792)
- 2017(8795)
- 2016(4499)
- 2015(5156)
- 2014(5206)
- 2013(5300)
- 2012(5315)
- 2011(5273)
- 2010(5419)
- 2009(5249)
- 2008(4852)
- 2007(4469)
- 2006(4412)
- 2005(4112)
- 学科
- 济(46613)
- 经济(46595)
- 地方(13964)
- 地方经济(11359)
- 方法(11004)
- 学(10893)
- 管理(10826)
- 数学(9804)
- 数学方法(9762)
- 中国(8111)
- 业(6833)
- 业经(6729)
- 经济学(6108)
- 环境(5314)
- 企(5062)
- 企业(5062)
- 农(4922)
- 融(4680)
- 金融(4680)
- 发(4625)
- 和(4481)
- 产业(4466)
- 制(4275)
- 体(4224)
- 资源(4185)
- 总论(3949)
- 理论(3881)
- 信息(3808)
- 及其(3782)
- 财(3760)
- 机构
- 大学(79474)
- 学院(77608)
- 济(44333)
- 经济(43630)
- 研究(32527)
- 管理(25859)
- 中国(23750)
- 理学(21216)
- 理学院(20931)
- 管理学(20649)
- 管理学院(20484)
- 科学(18029)
- 财(17459)
- 所(16844)
- 京(16656)
- 经济学(15458)
- 研究所(15129)
- 财经(13808)
- 经济学院(13525)
- 中心(13259)
- 经(12386)
- 江(12113)
- 院(11305)
- 北京(11051)
- 范(10936)
- 师范(10869)
- 农(10222)
- 科学院(10176)
- 财经大学(9962)
- 社会(9537)
- 基金
- 项目(44803)
- 科学(34925)
- 研究(33089)
- 基金(32580)
- 家(28099)
- 国家(27902)
- 社会(23321)
- 科学基金(23103)
- 社会科(22156)
- 社会科学(22148)
- 省(16803)
- 基金项目(16259)
- 教育(14225)
- 资助(13712)
- 划(13596)
- 自然(12704)
- 自然科(12324)
- 自然科学(12321)
- 自然科学基金(12092)
- 编号(12040)
- 发(11420)
- 济(11370)
- 经济(11277)
- 重点(10441)
- 成果(10404)
- 国家社会(10319)
- 发展(9828)
- 部(9786)
- 展(9714)
- 课题(8907)
共检索到13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雄飞
我们改革就是要传播新的经济思维,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于国外的科学思想,包括对经济思想已有了明显的兴趣。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非马克思主义者经济学家们所做的一切,不对有关资料进行切实研究就匆忙贴上政治标签的做法,正逐渐地为冷静的权衡态度所取代。总之,不能不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已显示出相当明显的生命力。它没有摆脱其固有的内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文奇 胡雄飞
(一)《经济学》一书,从1948年出版以来,到1985年前,曾重版11次,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阿拉伯文等二十多种文字,印量高达几百万册,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我国曾出版过根据1976年第10版译出的中译本.《经济学》一书最大的特点,正如萨缪尔森自己在前几版中所说的,是"新古典综合".综合的内容大体可以说,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的混合.马歇尔的学说,本身已是一种"综合".他用折衷主义的手法,把原本互相对立的供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文镜 张文涟
要科学,不要偏见———简评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4版《财经科学》1997/5FINANCEANDECONOMICS文镜张文涟萨、诺二氏合著的第14版《经济学》看来是萨氏的带班交班之作,为此,他1991年12月以个人署名在卷首写了一篇回...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汪祖杰
由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3版于1989年问世。与第12版相比,新版在篇章结构和某些理论内容上作了较大的修订。 《教科书》第13版的修订,根据萨缪尔森的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增加了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内容。作者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在技术进步,国际公司的竞争下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不彻底掌握世界经济运动的理论基础就无法全面完整地理解现代经济学。第13版对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作了全面的修订,阐述了国内生产与就业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了国际经济变动与国内经济循环的关系。在国际宏观经济学应用方面,增加了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理论在城市或地区经济中的作用;贸...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赵艳
保罗·萨缪尔森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十分重视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在经济哲学上,萨缪尔森积极倡导折衷主义,并经历了从操作主义到描述主义的转化过程。在分析工具和方法上,萨缪尔森以数学为主要分析工具,以一般均衡分析、极大化原则以及动态稳定和对应原理为具体分析方法,提高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分析水平和规范化程度。
关键词:
萨缪尔森 经济学方法论 中国经济学数学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2009年12月13日美国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辞世,享年94岁。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1915年出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业
一本推翻萨缪尔森理论体系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评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本书是一本入门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其中译本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是美国较年轻的第一流经济学者。他毕业于美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对于萨缪尔森的名字,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大概都耳熟能详。他的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畅销50余年,历久不衰,被译为各种文字,广为传布。几年前该书还又出版了最新的50年纪念金版(第16版),足见其生命力之长。不过,就研习经济学的国人来讲,可能主要还是从萨缪尔森的《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涛 王宏磊
本文通过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理论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经济学理论发展中综合创新这一范式逻辑运动的形式,提出"综合"是沟通旧理论和新理论的桥梁之一,新理论完全可以从旧理论的"综合"中创造出来,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范式的运动和发展也必然会表现为综合创新这一运动形式。"综合"创新还是经济学家构建自己新理论体系的一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
萨缪尔森 综合创新 经济学范式逻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费方域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1915—)是当代著名美国经济学家,他使西方经济学由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依靠文字和图形进行分析的方式,转变成为支配了以后几十年的诉诸数学和推理进行分析的方式。因此,他被授予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张洋
本文对20世纪下半叶经济学内部以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两派经济学家,就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特征是预测经济未来还是解释经济现实产生的争论进行了回顾,对导致争论的方法论基础及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评析。事隔半个多世纪,重新回顾并反思这一争论,对于理解和发展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实证科学 解释与预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柯金川 蒋超楠
在总结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序列折线图的初步直观描述,再运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对12个高增长的转型经济体样本期间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这表明,实现经济转型后的高增长转型经济体的实际汇率与相对人均产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内在关联关系,其实际汇率基本变动趋势可由相对生产率的变动所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嘉莹 沈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实际汇率变动情况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不甚吻合。为解释这一现象,文章在分析我国二元经济下工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以城市化率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变量,提出了包含该变量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拓展模型,并运用ADF检验、特征根估计和协整估计,对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时期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元结构特征通过工资传导机制削弱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有效性,且二元结构特征越明显,这种削弱程度越强。由此推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二元结构特征的减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将日益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平
萨缪尔逊的去世象征着经济学一个时代的结束,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最早意识到市场原教旨主义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局限,也最早发现中国改革的创新和美国地位的不再。他对科斯定理的批评是最为尖锐的,认为科斯理论用"交易成本"这样含糊不清的概念,来取代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技术获得的障碍和分散定价的技术等前提,将给市场原教旨主义带来反对监管和大众参与的武器。
关键词:
数理经济学 经济学变革 市场原教旨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