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5)
2023(7334)
2022(6426)
2021(5655)
2020(5007)
2019(11643)
2018(11432)
2017(22454)
2016(12234)
2015(14105)
2014(14634)
2013(14892)
2012(14290)
2011(13394)
2010(13801)
2009(12920)
2008(12710)
2007(11713)
2006(10387)
2005(9484)
作者
(38419)
(32535)
(32339)
(31094)
(20623)
(15582)
(14880)
(12740)
(12030)
(11506)
(11312)
(10646)
(10412)
(10391)
(10220)
(10172)
(9900)
(9560)
(9345)
(9314)
(8203)
(8116)
(7919)
(7464)
(7464)
(7326)
(7066)
(7036)
(6601)
(6420)
学科
(77890)
经济(77839)
管理(32692)
(29949)
方法(29376)
数学(26440)
数学方法(26266)
(23112)
企业(23112)
地方(18800)
中国(15676)
(15486)
(14697)
(13488)
地方经济(12994)
业经(12717)
(10816)
(10741)
贸易(10738)
农业(10352)
(10298)
(9570)
环境(9360)
(9309)
金融(9307)
(8924)
银行(8900)
(8501)
经济学(8180)
(8023)
机构
大学(194426)
学院(193286)
(92374)
经济(90613)
管理(70454)
研究(70342)
理学(60036)
理学院(59293)
管理学(58315)
管理学院(57932)
中国(52509)
科学(42027)
(40623)
(39245)
(37193)
(33805)
研究所(33643)
中心(31357)
财经(31332)
经济学(30154)
(29908)
(28173)
业大(28083)
经济学院(27016)
农业(26672)
北京(25881)
(24972)
师范(24760)
(24142)
(23276)
基金
项目(119795)
科学(93112)
研究(86588)
基金(86320)
(74858)
国家(74273)
科学基金(62292)
社会(55881)
社会科(52967)
社会科学(52948)
(46552)
基金项目(45371)
教育(39249)
(39057)
自然(38739)
自然科(37785)
自然科学(37769)
自然科学基金(37098)
资助(36203)
编号(34569)
成果(28793)
(27526)
重点(27270)
(27083)
课题(24138)
(23936)
国家社会(23218)
教育部(23103)
科研(22955)
创新(22557)
期刊
(108373)
经济(108373)
研究(60247)
中国(35448)
(31090)
(30594)
学报(30124)
科学(27177)
管理(25051)
大学(22240)
学学(21142)
农业(20149)
经济研究(18349)
(17850)
金融(17850)
技术(17072)
财经(16734)
教育(15179)
业经(15100)
(14534)
问题(14403)
技术经济(12152)
统计(11388)
(11244)
(10889)
世界(10244)
(9698)
商业(9665)
国际(9549)
理论(9416)
共检索到29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军  秦江萍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美国随后通过了萨班斯法案,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乃至世界资本市场造成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萨班斯法案的经济后果以及我国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庄智华  
采用历史研究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对美国萨班斯法案的负面经济后果进行解读后发现,萨班斯法案的负面经济后果并不意味着萨班斯法案的失败,民间审计不是一项公共产品,其本质仍是一种私立秩序,政府和法律主要作用在于对其缺陷的弥补,而不应是过多替代。萨班斯法案负面经济后果产生的表面原因是具体监管方法的问题,而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是民间审计的私序本质,其诱因则是过度的"压力和诱惑"。因此,解决不良经济后果的措施除了进一步改进具体监管方法,还需要在监管中让私序和公共制度更加和谐共生,并进一步减轻不必要的"压力和诱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凯  吕洁  程小可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投资视角,探讨了中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之后,企业创新投资显著增加;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企业创新投资及其效率具有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渠道,为企业创新投资获取更多的融资支持,从而发挥积极效应。考虑产权性质,高质量内部控制对于提升非国有企业创新投资水平及效率的作用更为显著;并且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更有助于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效应。本文研究表明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的途径,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贡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永海  石青梅  
借助分类、分批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规定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实证方法,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风险承受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提升了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进一步检验外部制度性因素和公司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风险承受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这种风险承受激励效应在高市场化进程地区的公司中,以及在高股权集中度和国际"四大"审计的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风险后果的研究文献,还为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伟红  
2002年度美国出台的《萨班斯法案》全方位地对安然等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性规定,必将对公司治理产生深切的影响。《萨班斯法案》对审计委员会提出了修正性和提高性要求,本文选择外部董事、女性董事、财务专家、CEO兼任董事会主席、CEO在提名委员会任职等指标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说明:《萨班斯法案》有效消除了董事会和管理层任人唯亲的现象,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均有所提高。其实,《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就有加强公司治理的要求,公司治理就有改进的趋势,但《萨班斯法案》关于审计委员会方面的明文规定加速了公司董事会的变化,使得公司治理改革超越了法律的既定要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志华  
《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堪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件大事,从理论上看,该法案各项条款的出台确实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仍然存在缺陷,它更多地强调监管的作用,而监管的效率往往不如制衡的效率;它更多地强调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的作用,而这两种处罚却必须以民事赔偿为前提,并最终使作假行为的作假成本大大高于作假收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小林  
2001年,美国安然、世通、施乐等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案件,严重挫伤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政府监管部门的形象也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经济因此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恢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重塑政府形象,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美国国会修订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在SOX法案的众多条款中,对公司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是第404条款。针对SOX法案第404条款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意见认为,该条款对改善公司治理、防范风险、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积极性产生了积极作用;另一种意见认为,其执行成本和效率的矛盾、监管力度和市场平衡的矛盾所导致的实施中的困难也是现实存在的。那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平  
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8年5月22日正式发布,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很多人将该规范比作《萨班斯法案》的中文版。文章通过对《萨班斯法案》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的内部控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待于补充和完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吴益兵  李荣  徐臻真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404条款发布之后,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通过制定规则, 为CEO和CFO对主体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和披露控制的报告提供指南; 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通过为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准则, 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该类审计合约的计划与实施; COSO委员会制定内部控制标准框架, 作为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本文主要对SEC规则、第 2号审计准则和COSO委员会最新的内部控制框架 (即ERM) 作一介绍, 以期为我国监管机构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制性规定方面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徐阳  
一、404条款颁布背景及简介2001年的"9.11"事件给予美国经济沉重的打击,繁荣的资本市场骤然坍塌进入低迷状态,而掩藏在繁荣经济背后的财务造假案也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2001年12月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由此其财务造假案曝光,一直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而骄傲的美国政府顿时目瞪口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翠  
交叉持股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常见手法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交叉持股现象在我国出现的较晚,交叉持股对于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本文从交叉持股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及微观企业主体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人们深入全面的认识交叉持股带来的经济后果,理性思考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行为具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晓红  吴辉  
在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方面目前有两种观点存在,一个是“信息中立”、另一个是“经济后果”。“经济后果”观点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会计信息不是绝对中立的。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带来新的经济后果。本文讨论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无形资产准则、借款费用准则带来的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茜  彭珏  
本文在归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购买法及权益结合法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从会计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虹雁  刘强  
本文在考察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政策的基本执行情况后,从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两方面对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准则时期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较旧准则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增幅且新准则时期的商誉减值较旧准则时期的商誉摊销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商誉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变更有效地鼓励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其私有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是新准则时期上市公司每年计提的商誉减值额波动率非常高,通过处置子公司注销商誉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且商誉减值的计提时点要显著滞后于股票收益率降低的时点,延期计提的时点可能为两期。因此,建议准则应强化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