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5)
2023(11855)
2022(9797)
2021(8945)
2020(7695)
2019(16866)
2018(16600)
2017(32230)
2016(17300)
2015(19001)
2014(18607)
2013(18538)
2012(16687)
2011(14611)
2010(14920)
2009(13974)
2008(14406)
2007(13152)
2006(11505)
2005(10611)
作者
(48766)
(41098)
(40912)
(38414)
(26331)
(19434)
(18248)
(15714)
(15310)
(14959)
(13865)
(13604)
(13277)
(13119)
(12787)
(12226)
(12115)
(12050)
(12002)
(11641)
(10162)
(10108)
(9999)
(9384)
(9315)
(9185)
(9030)
(9027)
(8215)
(8158)
学科
(92075)
(87317)
企业(87317)
(76771)
经济(76682)
管理(74381)
方法(35285)
(29598)
业经(28818)
数学(26640)
数学方法(26429)
(24323)
财务(24301)
财务管理(24278)
(23393)
技术(23260)
企业财务(23193)
中国(17724)
农业(17244)
(16882)
理论(15558)
(14908)
技术管理(14439)
(14405)
(13603)
(13183)
(12901)
贸易(12891)
经营(12754)
企业经济(12684)
机构
学院(251568)
大学(243602)
(106089)
管理(104950)
经济(104180)
理学(90467)
理学院(89620)
管理学(88461)
管理学院(88001)
研究(75845)
中国(60719)
(51108)
(50135)
科学(44836)
(41256)
财经(40548)
(39227)
(38084)
(36850)
业大(35391)
中心(34445)
研究所(34086)
农业(32435)
商学(31376)
北京(31262)
经济学(31243)
商学院(31110)
(30933)
财经大学(29800)
经济学院(28253)
基金
项目(161837)
科学(130590)
基金(119174)
研究(118704)
(102885)
国家(101941)
科学基金(90524)
社会(77895)
社会科(74082)
社会科学(74066)
(65352)
基金项目(63170)
自然(58713)
自然科(57524)
自然科学(57512)
自然科学基金(56638)
教育(54263)
(52675)
资助(47625)
编号(46107)
(40712)
(38975)
创新(36929)
重点(35892)
(35816)
成果(35563)
(34378)
国家社会(32206)
课题(31860)
(31483)
期刊
(119740)
经济(119740)
研究(71380)
中国(50811)
管理(47188)
(45752)
(38294)
科学(34799)
学报(34205)
大学(26886)
农业(26489)
技术(26309)
学学(25863)
教育(23960)
(23280)
金融(23280)
业经(22265)
财经(21023)
经济研究(19283)
(18200)
(17752)
技术经济(16657)
问题(14852)
财会(14818)
商业(13915)
科技(13884)
现代(12930)
会计(12221)
(12149)
(11876)
共检索到37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兴棚   饶莉  
颠覆性创新的目标并非满足当下市场需求,而是瞄准潜在市场,以非常规技术手段实现技术跨越,从而创造出新服务、新需求、新业态。对于上市零售企业而言,在服务或商业模式方面进行颠覆性创新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然而,这类创新成果想要大面积的被推广,其较为依赖企业的营销能力。同时,上市零售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能对颠覆性创新成效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营销能力、技术水平与上市零售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上市零售企业合理推进颠覆性创新工作并实现其高效转化。结果表明:营销能力显著促进上市零售企业颠覆性创新;营销能力显著提升上市零售企业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显著促进上市零售企业颠覆性创新;技术水平在营销能力对上市零售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竞争激烈程度正向调节上市零售企业营销能力和颠覆性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邓广宽  
颠覆性创新逐渐成为后发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后发企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战略导向下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构建营销能力以组织敏捷性为中介影响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模型,进一步分析后发企业认知合法性的调节作用。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为调研对象,并对19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后发企业由外而内营销能力对组织敏捷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内而外营销能力对组织敏捷性存在倒U型影响;组织敏捷性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认知合法性正向调节了由外而内营销能力与组织敏捷性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詹华庆  
相较于渐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正日益成为后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的重要战略行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本研究探讨新兴经济市场情景下,后发企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战略导向下的营销能力和IT能力(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协同作用。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为调研对象并获取20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受到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而"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只受到IT技术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IT人员能力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建红   麻翼凡   崔文卉  
依据价值链理论,在将供应链整合划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水平的调节作用和供应链敏捷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技术水平正向调节了客户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供应链敏捷性在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影响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厘清了供应链整合对制造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且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随着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步递减。据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及落实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谷静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且该结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随着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边际影响效应逐步递减。据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及落实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为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冬卉  李元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面对这一新形势,新创零售企业作为初创企业,其生存与发展压力与日剧增,唯有着力提升即兴能力与创新水平以适应发展需求,才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然而,诸多新创零售企业仍未意识到当前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在即兴能力与创新水平培育方面缺乏足够重视,这势必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新创零售企业服务创新效益、创新水平与即兴能力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新创零售企业重视培养即兴能力与创新水平,实现企业服务创新效益的提升。结果表明:新创零售企业即兴能力显著正向作用于企业服务创新效益;新创零售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正向作用于企业服务创新效益;新创零售企业即兴能力显著正向作用于创新水平;新创零售企业创新水平在即兴能力与企业服务创新效益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树明  邓晰隆  
新时代对于成熟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需要卓越的领导能力作为推动和支撑。本研究构建颠覆性创新对领导能力要求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来自41家企业的311名领导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度成熟企业颠覆性创新领导能力。研究发现:除领导者识别颠覆性创新机会能力为"中高"以外,配置颠覆性创新资源、构建颠覆性创新流程、规避颠覆性创新"红线"、组建颠覆性创新团队和"常态化"颠覆性创新能力均比较低;综合而言,给予成熟企业领导能力与颠覆性创新要求匹配度为"中低"评级。最后,本研究从提升认知、授权赋能、科学考核等维度提出了成熟企业颠覆性创新领导能力的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延平  冉佳森  
基于双元能力视角,以广州有米科技为例对创业型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颠覆性创新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的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技术优化、产品快速迭代的转变。企业的双元能力经历了市场双元能力、价值双元能力,再到服务双元能力的转变。相应的,企业颠覆性创新经历了需求"点"、技术"线"及市场"面"三个逐级递进的颠覆性创新进程。在快速变化环境这一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下,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的双元能力的动态演进,成为创业型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本文研究对于创业领域的双元能力研究与颠覆性创新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伟娜  
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的创新空间,推动企业创新模式转变和组织结构优化,促进企业颠覆性创新。基于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基准估计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赋能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替换指标测度方法、剔除极端值等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颠覆性创新存在异质性促进效应,具体表现在数字经济对数字基建较好地区企业、高竞争性行业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赋能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助力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知识产权保护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即存在“数字经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颠覆性创新,须优化数据服务体系,提振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完善要素配置市场机制,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化企业创新环境;实施差异化企业创新战略,促进颠覆性创新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志东  吴文兴  
颠覆性创新理论自提出以来一直备受相关领域追捧。文章以价值网络视角为基础,从价值的多个层面,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来源等内容对颠覆性创新理论进行了论述。同时,文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视角下的颠覆性创新分析框架,进而选取圆通速递有限公司为案例,并按照价值控制塔的逻辑关系探究了物流企业如何进行颠覆性创新,进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最后,文章得出客户的价值主张是物流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物流企业要紧跟智能化、绿色化等发展方向,从而在引进颠覆性技术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活动的同时实现健康、稳定、持久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泽明   张光宇  
后发企业作为颠覆性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致力于驱动颠覆性技术、产品在市场的推广和扩散,而且对颠覆性创新的进程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采用两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Two-step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Two-step fsQCA)提炼“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知识搜索”“跨界并购”“开放市场”“协同融合”“结构适应”“生态网络”是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六大关键因素;(2)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四条组态路径分别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生态网络”的“技术跃迁”和“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的“范式转变”;“十三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组织变革”和“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价值创造”。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相关研究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佩  姚亚伟  陈继祥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对关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等视角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后发企业创新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结合管理情境和商业模式来研究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和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靖   石梦悦   姜璇  
跨界搜索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创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至关重要,有助于打破资源和技术束缚,获取外部创新知识,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成长。本文基于组织搜索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技术和市场维度探讨新创企业非正式搜索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用SPSS 27.0和AMOS 28.0对519份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知识非正式搜索和市场知识非正式搜索均对颠覆性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知识重构在跨界搜索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而数字技术应用则进一步强化了跨界搜索对知识重构的促进效果。根据结论,本文为企业总结出管理启示:在跨界搜索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运用多种搜索方式,并重视内外部知识的有效管理;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知识重构能力,为颠覆性创新提供有力支持。这些发现对于新创企业探索有效的创新路径、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