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
- 2023(1033)
- 2022(706)
- 2021(731)
- 2020(462)
- 2019(941)
- 2018(763)
- 2017(1538)
- 2016(699)
- 2015(753)
- 2014(864)
- 2013(839)
- 2012(644)
- 2011(579)
- 2010(643)
- 2009(643)
- 2008(708)
- 2007(681)
- 2006(637)
- 2005(630)
- 学科
- 管理(5039)
- 业(4739)
- 企(4444)
- 企业(4444)
- 销(3220)
- 供销(3219)
- 济(2885)
- 经济(2881)
- 农(1454)
- 贸(1286)
- 贸易(1286)
- 易(1267)
- 业经(1210)
- 方法(1094)
- 中国(1012)
- 财(1011)
- 数学(800)
- 数学方法(793)
- 务(790)
- 财务(789)
- 财务管理(789)
- 制(768)
- 农业(724)
- 企业财务(683)
- 理论(674)
- 体(617)
- 银(598)
- 银行(598)
- 电子(587)
- 市场(582)
- 机构
- 学院(13566)
- 大学(12627)
- 管理(5594)
- 济(4749)
- 理学(4713)
- 理学院(4686)
- 经济(4662)
- 管理学(4644)
- 管理学院(4624)
- 研究(3158)
- 中国(2769)
- 财(2561)
- 京(2291)
- 财经(2035)
- 江(2010)
- 经(1816)
- 范(1733)
- 州(1731)
- 师范(1722)
- 科学(1707)
- 商学(1703)
- 商学院(1687)
- 职业(1557)
- 工商(1510)
- 财经大学(1487)
- 农(1480)
- 中心(1408)
- 北京(1399)
- 技术(1384)
- 经济学(1354)
共检索到1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彧 王中珏
营销核战役指品牌以移动互联网做先锋,全网营销引爆点为关键,结合线上与线下多方面资源,组成陆海空式的立体化营销战争。商业迭代是多维齐升的系统工程,流量是其中的关键变量。流量就是注意力流,通过流量地图导出流量矩阵,对流量的复杂性、相关性有了清晰的逻辑认知。社会化引流、转化与私域沉淀运营,内容圈层与兴趣商业,是当今流量的逻辑体系,新流量渠道已然形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中生 王明文
面对竞争,有时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小众逻辑往往更加有效:成功者不敢做什么、做不到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做什么。一、合成谬误与小众逻辑普通或暂时的成功,遵循一般逻辑;而取得重大的、持久的成功往往需要遵循特殊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已经被商业或营销领域普遍认知的成功逻辑往往难以使遵循这一逻辑的企业再获得巨大成功。商业和营销领域充满竞争,而竞争就要规避合成谬误陷阱。所谓合成谬误,简单理解就是只被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面对竞争时往往更有效,并能够甩开竞争对手,而大多数竞
关键词:
弱势营销 合成谬误 小众逻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中生 王明文
面对竞争,有时候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小众逻辑往往更加有效:成功者不敢做什么、做不到什么,我们就想方设法做什么。一、合成谬误与小众逻辑普通或暂时的成功,遵循一般逻辑;而取得重大的、持久的成功往往需要遵循特殊逻辑。也可以这样说,已经被商业或营销领域普遍认知的成功逻辑往往难以使遵循这一逻辑的企业再获得巨大成功。商业和营销领域充满竞争,而竞争就要规避合成谬误陷阱。所谓合成谬误,简单理解就是只被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面对竞争时往往更有效,并能够甩开竞争对手,而大多数竞
关键词:
弱势营销 合成谬误 小众逻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时 曹家为 王菁娜
国内外学者通常将交易营销和关系营销视为对立的范式加以研究,这对企业的营销实践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营销组合理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作者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营销组合并没有过时,它同样适用于管理客户关系,并基于营销组合理论提出了拓展的概念性框架。新的框架遵循了新的营销主导逻辑,并兼顾了关系营销在理论上的最新视角和交易营销在实践上的优势。
关键词:
营销组合 交易营销 关系营销 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远兵
市场营销范畴中的"市场营销"具有三重意蕴。首先,它是面向"市场"、为了"市场"而营销,这是市场营销范畴的前提与基础;其次,它必须要"营",通过经营管理才能把握市场,"营"是市场营销范畴的过程属性;第三,它以"销"为落脚点,这是市场营销范畴的目标指向。"市场营销"的三重性是理解市场营销范畴的逻辑前提。市场营销研究和实践必须紧紧围绕着"市场"、"营"和"销"的三重特性来开展,才能使市场营销真正体现自身的独特性与实践性,才能使关于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符合自身特性与运行机制的价值。
关键词:
市场营销 三重性 范畴 逻辑前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健 纪春礼 张强
与营销相关的价值指标纷繁复杂,但不仅营销研究者难以整合营销价值的相关指标,企业管理者也很难选择一个营销价值指标并据此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本文从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出发,系统地厘清了营销的价值创造逻辑和价值创造过程,构建了营销价值创造驱动模型。
关键词:
营销 价值创造 运营绩效 组织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蕾 张新国
现代营销思想正在向一个新的统治逻辑进化。营销已经从一个以有形产品和具体交易为中心的产品统治的视角,转变成以无形服务、交换过程和关系为中心的服务统治的视角。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逻辑上的巨大转变,并在企业目标、市场视角、关系投入、沟通策略等具体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转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成慧
目前学术界对市场营销理论的逻辑起源还缺乏理论上的阐述。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推演了市场营销的起源。企业作为生产性组织,它追求的是通过其分工与合作的生产方式,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即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从而获得经济收益。企业具有生产性和交易性的二重性质,是生产功能与交易功能的有机统一,它既要追求生产性剩余,也要追求节约了的交易费用,既要降低生产成本,也要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统一于专业化分工的收益。市场营销从逻辑上推演正是因其发挥着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费用,更好地促进交易实现,拓展市场交换的范围,加深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等一系列...
关键词:
企业 生产费用 交易费用 市场营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桂琴
良好的客户关系和市场营销能力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已经渗入中国银行金融业的公司战略,但是如何在业务实践中真实地体现这一理念,需要有体系化的行为准则和业务规范。本文的研究,旨在结合服务营销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与现代金融理论来构建金融服务营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逻辑框架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共同创造"的创新性服务营销理念,用于引导和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营销战略和业务行为,将对金融服务营销这一交叉学科的建设及银行金融业的企业实践产生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服务营销 服务理念 基本逻辑前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刘满
通过对营销学从G-D逻辑到S-D逻辑演进过程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从品牌的发展阶段看,基于品牌价值创造的品牌理论从商品聚焦的品牌阶段逐步演进到价值聚焦的品牌阶段、关系聚焦的品牌阶段和利益相关者聚焦的品牌阶段,这种演进平行于并反映了营销学从G-D逻辑到S-D逻辑的演进,形成了品牌化演进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文英
区域是有价值的,区域价值本质上源于市场的需求。由于区域的稀缺性,区域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发现并创造比当期价值更大的价值。所以,区域营销不单是为了促使病态区域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也是任一区域实现其价值、获取发展动力的"必需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营销突破传统模式,在线营销应运而生,生态绿色农产品在线营销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了绿色农产品的界定与标准、消费者在线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影响因素,并依据价值观─态度理论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在线营销策略的理论框架。基本结论如下:集体主义价值观、环保态度和食品安全观念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农产品行为的三种主要价值观念;人口统计学特征、经济收入、情境因素等是影响消费者在线购买绿色农产品态度行为的重要因素。最后,从质量安全保障、政策支持、平台技术支撑和社会心理等层面分析了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在线营销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其未来设计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阳镇 贺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理论逻辑和关键议题亟须深度解构。科技自立自强的逻辑包括:主动构建新一轮技术革命技术窗口的历史逻辑,强化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链和创新链安全性、畅通性的现实逻辑,助推我国产业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价值逻辑,以及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逻辑。深度理解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立足技术创新观、竞争安全观、韧性观、核心能力观等,其核心表征是技术的自给率与技术引领性,其核心内涵包括技术自给与技术安全性、竞争韧性、创新能力属性、价值创造范围与影响力等,其标志特征包括创新驱动、技术要素引领、创新能力强、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与把控力高等。系统支撑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形成基于国家能力的国家创新系统、基于完备本土产业链的产业创新体系以及基于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等,并实现多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相互耦合。迈向科技自立自强涉及四大关键议题,包括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功能定位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运用问题、创新主体与创新模式选择下的企业创新模式问题、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支撑融通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投入格局问题。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立足创新驱动的引领式创新战略、立足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大中小企业多维融通与共生共益型的创新生态系统、立足数字技术的生产与深度赋能生态、立足引领性创新政策的政策保障等,构建“战略引领—主体选择—技术赋能—制度保障”的多维综合推进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明喜 苏牧 张俊芳 周代数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要义。在历史逻辑层面,从国际实践中提炼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价值匹配与互动规律,总结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关系的新变化。在现实逻辑层面,挖掘制约我国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主要堵点与原因。基于此,面向建设金融强国,从深化改革、制度设计、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全球生态等方面提出启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京平 朱哲茹
数据信息时代为大数据审计发展提供生存环境,但大数据审计发展面临“重实践、轻理论”困境,其进一步发展缺乏理论指导。本文从大数据审计的意涵演变、发展逻辑、要素解构与路径演进四个层面来构建大数据审计的分析框架,在审计信息化历史演变基础上明晰大数据审计的基本意涵;以整体性、实践性、协同性及耦合性定义大数据审计的不同逻辑形式的发展特征;对大数据审计的数据质量、平台基础、智能化程度、审计成本进行要素解构;并从大数据审计的内容、行动、创新、价值四个层面论证大数据审计发展的演进路径。文章以期完善大数据审计理论分析框架,从而为大数据审计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