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92)
2023(4033)
2022(3604)
2021(3348)
2020(2763)
2019(6324)
2018(6379)
2017(11447)
2016(6721)
2015(7973)
2014(8415)
2013(7804)
2012(7086)
2011(6407)
2010(6646)
2009(5719)
2008(5770)
2007(5413)
2006(4725)
2005(4315)
作者
(19752)
(16257)
(16094)
(15338)
(10217)
(7860)
(7630)
(6249)
(6186)
(6164)
(5566)
(5553)
(5345)
(5307)
(4961)
(4922)
(4908)
(4824)
(4783)
(4675)
(4258)
(4070)
(3992)
(3951)
(3730)
(3681)
(3621)
(3528)
(3412)
(3385)
学科
(20139)
经济(20117)
管理(19077)
(17405)
(14136)
企业(14136)
方法(9128)
数学(7681)
(7663)
数学方法(7516)
教学(6887)
理论(6683)
教育(6349)
中国(5766)
业经(5402)
(5292)
农业(4876)
(4663)
贸易(4660)
(4636)
(4520)
(4349)
学法(4245)
教学法(4245)
(4043)
供销(4038)
地方(3837)
(3696)
财务(3686)
财务管理(3667)
机构
学院(95347)
大学(91170)
管理(32565)
(30337)
经济(29397)
研究(27850)
理学(27397)
理学院(26951)
管理学(26274)
管理学院(26098)
中国(20583)
(19484)
科学(18707)
(17089)
(16978)
(15851)
师范(15687)
技术(14864)
(14776)
业大(14775)
(14760)
(13621)
中心(13480)
农业(13382)
职业(13357)
研究所(13182)
师范大学(12095)
北京(12084)
财经(11420)
教育(11277)
基金
项目(57393)
研究(44869)
科学(43618)
基金(37423)
(32260)
国家(31879)
科学基金(27014)
(25278)
社会(24887)
教育(24146)
社会科(23421)
社会科学(23411)
编号(21225)
(20534)
基金项目(19955)
成果(17551)
自然(17295)
自然科(16865)
自然科学(16862)
自然科学基金(16590)
课题(15681)
资助(15475)
(13496)
重点(13193)
项目编号(12245)
(12189)
(12039)
(11936)
规划(11622)
大学(11621)
期刊
(37787)
经济(37787)
研究(26912)
中国(24621)
教育(23839)
学报(15401)
(15321)
(12867)
科学(12592)
管理(12454)
技术(11827)
大学(11572)
农业(10306)
学学(10292)
职业(8114)
业经(7707)
图书(7598)
(6787)
金融(6787)
(5818)
技术教育(5560)
职业技术(5560)
职业技术教育(5560)
书馆(5537)
图书馆(5537)
(5390)
论坛(5390)
财经(5265)
经济研究(5216)
(5140)
共检索到14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茹  林梅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消费心理学"的课程整合,探索将通识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艳丽  
外向型高素质旅游人才成为旅游行业竞争对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应该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应该加大对其心理素质的训练。实践证明,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对于塑造外向型、团体合作精神,特别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方面有其特有的功能。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又有别于典型的活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综合性与设计性。具体表现在其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及评价标准是综合的;训练的主题、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形式及方法是需要设计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蒋丽华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教学效果,从创新视角进行教学实践改革。针对"训练什么""如何训练""如何评估训练效果",提出由显性训练内容和隐性训练内容构成的,融合职业性、学业性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自评、互评、点评相结合的训练效果评估办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京军  邹亚超  曾玉衡  何晓薇  刘湘兰  
本文从探讨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需要出发,对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在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验。实践研究证明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在进行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后,职业心理素质有所提高,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对提高市场营销类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小平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和支柱,作为制造业的大国,需要大量从事制造技术工作的高质量、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目前不少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因此,高职高专机械制造类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改革传统的实验课程模式,构筑新的实验教学平台,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实验教学的中心任务,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畅  黄天民  庞杰  
综合素质训练课程是集融入类课程、素质训练类课程、活动体验类训练为一体的综合多元训练课程体系。由人文素质、职场素质、创新素质、创业素质四大模块构成。课程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考核方式。以体验式学习模式为指导,并遵循体验-感悟-成长的路径,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和发展性教育内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蒋丽华  
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和一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就职业心理融入大学生心理训练课进行实践探索:把通用技能和职业价值观、职业心态等内容有机结合,并通过注重心理训练内容内在逻辑关系和突出职业情境体验活动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性质定位进行再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淑泰  
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自信心等内容。它是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生化过程,引起生理上的改变。反之,生理生化过程也可以影响心理活动。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综合分析法从运动员的赛前、赛中和赛后的心理训练和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红敏  赵雷  杨君建  
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目前在学界还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持。运用内省法,采用质性文本分析技术,对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的内省文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对大学生的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性产生全面而均衡的影响。其中,合作意识、自我挑战、果敢性、集体观念、自信心和自我定位受到的影响最大。对高校来说,应通过开设选修课、公共必修课等方式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设计;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已有的资源,来拓宽素质的拓展渠道,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拓展项目;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应注重项目的多样性,做到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结合,以充分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文  
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教学和培训的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财经类高校的具体情况,逐步探索总结出拓展训练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教学模式,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绘锋  
基于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生源渠道、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依据针对性、发展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辅导相互协作的心理教育网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涂翠平  樊富珉  李松蔚  
"钱学森之问"提出后,教育界在"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拔尖学生"上展开了积极探索。本文以清华大学某学堂班的34名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潜能训练课程对其的干预效果,并从量化和质性两个角度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有提高趋势,人际关系困扰显著降低;(2)学生在多项指标均有中度正向改变;(3)学生在7个领域有正向改变,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探索、人际互动、积极能量、未来探索、团队能力、压力应对、创造能力;课程有效因素来源于轻松的课堂气氛、团体体验性课程形式和针对现实需要的课程内容。研究表明团体体验性的心理潜能训练课程可以对拔尖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的开发,以服务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明莲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构建完整、系统的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祝新华  陈群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祝新华陈群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