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5)
- 2023(13292)
- 2022(11804)
- 2021(11302)
- 2020(9426)
- 2019(21693)
- 2018(21744)
- 2017(41550)
- 2016(23001)
- 2015(25914)
- 2014(26499)
- 2013(26034)
- 2012(23906)
- 2011(21397)
- 2010(21335)
- 2009(19507)
- 2008(19278)
- 2007(17288)
- 2006(14995)
- 2005(13223)
- 学科
- 济(84958)
- 经济(84848)
- 管理(68915)
- 业(64745)
- 企(55065)
- 企业(55065)
- 方法(40628)
- 数学(34281)
- 数学方法(33791)
- 财(23722)
- 农(23156)
- 中国(22081)
- 学(20737)
- 业经(19518)
- 理论(17462)
- 制(16718)
- 地方(16564)
- 务(15992)
- 财务(15919)
- 财务管理(15879)
- 贸(15856)
- 贸易(15847)
- 易(15354)
- 农业(15322)
- 企业财务(15032)
- 和(14684)
- 技术(13745)
- 银(13724)
- 银行(13680)
- 教育(13336)
- 机构
- 学院(324865)
- 大学(324452)
- 管理(127099)
- 济(119065)
- 经济(116078)
- 理学(109462)
- 理学院(108207)
- 管理学(106106)
- 管理学院(105525)
- 研究(103307)
- 中国(77600)
- 京(69555)
- 科学(67093)
- 财(57031)
- 所(52726)
- 农(52025)
- 业大(48955)
- 江(48480)
- 研究所(47830)
- 中心(47626)
- 财经(45758)
- 范(44141)
- 北京(43894)
- 师范(43698)
- 经(41383)
- 农业(40879)
- 州(40317)
- 院(37528)
- 技术(36605)
- 师范大学(34924)
- 基金
- 项目(217708)
- 科学(169024)
- 研究(159055)
- 基金(155203)
- 家(135039)
- 国家(133823)
- 科学基金(114540)
- 社会(96425)
- 社会科(91062)
- 社会科学(91037)
- 省(86092)
- 基金项目(82631)
- 自然(76067)
- 自然科(74271)
- 自然科学(74254)
- 教育(74150)
- 自然科学基金(72894)
- 划(71912)
- 编号(66873)
- 资助(64854)
- 成果(54706)
- 重点(47939)
- 部(47019)
- 课题(45920)
- 发(44973)
- 创(44639)
- 科研(41888)
- 项目编号(41482)
- 创新(41460)
- 大学(41153)
- 期刊
- 济(135456)
- 经济(135456)
- 研究(94118)
- 中国(62270)
- 学报(54264)
- 科学(48025)
- 农(47218)
- 管理(46966)
- 财(44634)
- 教育(41628)
- 大学(40638)
- 学学(37817)
- 农业(32713)
- 技术(28860)
- 融(26619)
- 金融(26619)
- 业经(23527)
- 财经(21725)
- 经济研究(20954)
- 图书(20621)
- 经(18462)
- 业(16914)
- 问题(16806)
- 理论(16622)
- 版(16128)
- 实践(15510)
- 践(15510)
- 科技(15434)
- 商业(15422)
- 技术经济(15157)
共检索到47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费显政 游艳芬 杨辉 丁奕峰
本文从营销者和消费者互动的视角出发,对不同样本的消费者内疚关键事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对关键事件的编码,本文得到了不同描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研究还表明:营销者的各种不同行为(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都可能引发消费者内疚情绪;它们既可能带来消费者内疚程度的增加,也可能减少消费者内疚程度;面临内疚情绪,消费者有4种不同的反应模式,有的反应可以给营销者带来正面的结果(促进性内疚),有些反应则可能带来负面的效应(抑制性内疚);消费者内疚情绪存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内疚的类型可能发生变化,既可能从初期的抑制性内疚转化为促进性内疚,也可能相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礼珊 李健仪 张春林
本文采用关键事件法,搜集酒店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行为关键事件,对员工感知的顾客不公平的概念和属性进行探索性研究,对员工面对顾客的不公平行为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进行了分类,并对分类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研究的理论贡献、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顾客不公平 情感性劳动 关键事件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毅 彭泗清
近年来,消费者-品牌关系已经成为品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是,以前的研究比较偏重对品牌关系的维度和测量指标的探讨,有关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比较缺乏。如果采用开放性问卷进行调查,将探索出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调查结果的内容进行分析,识别出五种影响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因素类别,确认了一系列促进或破坏消费者-品牌关系的企业行为,并按照"企业能力"因素和"企业社会责任"因素的分类框架对这些企业行为进行系统分类。
关键词:
关系理论 关系营销 消费者-品牌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慧 钟岭
现有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理论对关系的变化缺少研究,这与通常采用实证方法难以获取某些变量的数据有关。因此,尝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借鉴到社会学领域的消费者—品牌关系研究中,结果表明,消费者—品牌关系状态的变化可以类比于物体的运动变化,变化模型及变化公式能够表达不同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品牌关系变化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数量关系,能够较好反映现实场景。
关键词:
品牌关系 断裂 物理模型 牛顿定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志龙 杨文 龙晓枫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规范或价值观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大样本调查,通过探讨消费者规范感知、规范认同和规范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主流社会规范影响消费行为的特点及消费者规范理性的形成路径。本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消费者行为,帮助中国政府更好地落实社会规范的影响作用,指导企业更有效地实施CSR战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规范 消费者感知 消费行为 规范理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岩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虚荣消费,以此显示消费者在人际中的独特性,获得心理满足感和他人的认同。鉴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日益呈现低龄化倾向,文章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针对独生代群体的炫耀性消费动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中国独生代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动机的三维动机结构,包括"面子"动机、自我享乐动机和追求独特动机。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消费动机 消费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志毅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一个不断寻找和满足自身利益偏好的过程。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耐用消费品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影响中国消费者购买决策的6个利益偏好因子,基于此对中国消费者进行基于利益偏好的市场细分,同时发现了消费者个人特征与利益市场细分结果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的潜在利益需求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基于利益偏好因子的市场细分对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并为管理者有效制订营销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雅威 李宇佳 龚蛟腾
[目的 /意义]探析科技智库在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需求,可为外部机构优化配置资源,进而更高效、精准地服务科技智库提供参考,也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状态提供科学与客观的测度标尺。[方法 /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科技智库需求的内容、类型与特征,最终得到100项初始概念、23项范畴与7项主范畴,逐步提炼出科技智库需求的MCRT理论分析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需求的形成与管理机制,各主范畴之间的关联及其如何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并辅以案例进行解析。[结果 /结论 ]用户需求与自身发展能够触发科技智库需求,并遵循“刺激—产生—评估—匹配”四个阶段的需求管理机制。科技智库需求包括物质资源、智慧协同、用户需求、自身特质四项维度,各个维度之间关联密切且共同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即物质资源的传递共享和有序流通,可激活智慧协同,优化自身特质;智慧协同可对物质资源及其产品进行分析研判,也可介入用户需求产生环节;用户需求可使物质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亦可驱动智库改善自身特质;自身特质可对用户需求进行序化管理,也可探索物质资源的高效集成与应用机制,最终提升成果整体效能。
关键词:
科技智库 知识服务 需求分析 扎根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苑艳 陈凯
本文运用关键事件调查法,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引出突显信念,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意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其受内部性与外部性因素共同作用。内部性因素包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主范畴,外部性因素包含产品认知1个主范畴。此外,进一步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绿色购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便利品时主要受到内部性影响,而在购买选购品时,对于信息量的要求高于便利品。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购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突显信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花 杨蕙馨
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构建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和干预路径模型。据此模型,消费者个体心理感知和社会参照规范是引致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主路径。社会责任第三方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经济激励政策等情境变革通过影响消费者个体心理感知和社会参照规范实现干预。而由消费者责任直接效应、营销效应和声誉效应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效应则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策略来实现。只有同时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消费者效应和情境变革,才能更好地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敏感度,实现责任消费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良性互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苑艳 陈凯
本文运用关键事件调查法,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引出突显信念,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意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其受内部性与外部性因素共同作用。内部性因素包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主范畴,外部性因素包含产品认知1个主范畴。此外,进一步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绿色购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便利品时主要受到内部性影响,而在购买选购品时,对于信息量的要求高于便利品。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购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突显信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萍 彭述娟 应永铭
本文以有关科协及学会积累的经验和重庆市地方科技进步情况为例,针对自由探索和学术交流的内涵、原则、作用及科技社团在自主创新中的地位等展开研究,建立了创新思想与学术权威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了严格的数学逻辑推导。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以学术交流中直接交流模式为重点,结合中外学术交流历史沿革,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证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对自由探索与学术交流互动机理的关系和规律作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自由探索 学术交流 学术博弈 科技社团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建明 贺爱忠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正飞 刘桂进
公众投资者在获取上市公司信息方面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 ,研究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的特点 ,对目前信息供给状况的态度 ,以及他们与国外公众投资者在信息需求和决策变量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等。研究发现 ,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充分披露是我国公众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为此 ,建议通过采取完善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严厉处罚等手段 ,促进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披露真实、及时的信息 ;鼓励上市公司更多地作出诸如公司未来收益潜力预测等前瞻性信息的自愿披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玉香 袁少锋
炫耀性消费行为包括社会地位展示、人际调节、物质享乐主义和群体归属交流四个维度;对炫耀性消费影响最显著的是面子意识;参照群体中的价值观表达既同物质享乐主义等维度强正相关,还同人际协调和群体归属交流存在弱负相关;信息影响和功利影响都只对基于群体归属交流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发挥作用。
关键词:
参照群体 炫耀性购买行为 面子意识 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