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7)
2023(3834)
2022(3263)
2021(3014)
2020(2493)
2019(5286)
2018(5263)
2017(9498)
2016(4700)
2015(4982)
2014(4206)
2013(3955)
2012(3576)
2011(3164)
2010(3241)
2009(3034)
2008(2871)
2007(2738)
2006(2313)
2005(1898)
作者
(11360)
(9629)
(9458)
(8729)
(6122)
(4490)
(4085)
(3538)
(3518)
(3287)
(3152)
(3121)
(3068)
(2949)
(2904)
(2779)
(2717)
(2709)
(2690)
(2587)
(2261)
(2239)
(2204)
(2168)
(2111)
(2106)
(2056)
(2044)
(1924)
(1788)
学科
(21777)
管理(21031)
(20513)
企业(20513)
(15152)
经济(15142)
技术(13551)
技术管理(11270)
中国(5568)
业经(5369)
方法(4861)
(4105)
(3903)
(3880)
理论(3784)
(3595)
(3533)
银行(3528)
地方(3524)
数学(3470)
产业(3428)
数学方法(3428)
(3414)
环境(3184)
(3169)
(3100)
金融(3100)
农业(2732)
(2695)
经营(2595)
机构
学院(60138)
大学(58762)
管理(27488)
(25684)
经济(25231)
理学(23888)
理学院(23681)
管理学(23450)
管理学院(23313)
研究(17848)
中国(13782)
(11509)
(11258)
科学(9682)
(9569)
财经(8754)
中心(8498)
商学(8040)
商学院(7945)
(7942)
(7683)
(7544)
经济学(7371)
(7128)
北京(7115)
师范(7078)
业大(6823)
技术(6804)
经济管理(6803)
(6799)
基金
项目(42097)
科学(35381)
研究(33446)
基金(30450)
(25821)
国家(25574)
科学基金(23632)
社会(22692)
社会科(21624)
社会科学(21620)
(18464)
(16574)
基金项目(16543)
教育(15231)
(14506)
创新(14224)
自然(14173)
自然科(13940)
自然科学(13938)
自然科学基金(13743)
编号(12589)
(10419)
(10391)
资助(10248)
成果(9653)
(9649)
国家社会(9460)
课题(9306)
重点(9301)
(9283)
期刊
(28686)
经济(28686)
研究(18598)
中国(15583)
管理(13716)
教育(9562)
(8749)
科学(7359)
技术(6996)
科技(6745)
(5608)
金融(5608)
学报(5517)
业经(5251)
(5168)
大学(4811)
经济研究(4708)
技术经济(4639)
学学(4370)
财经(4157)
(3995)
论坛(3995)
(3680)
(3585)
农业(3488)
商业(3157)
现代(3043)
问题(2937)
职业(2831)
软科学(2758)
共检索到91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伯云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对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把握。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处于培养创新人才、开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文化前沿的高等学校,理应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发挥好"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在国外,尤其是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待每一项发明或者专利成果都十分珍惜,专利转化率高达80%以上,发明人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创造发明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应该是国家和社会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劳动者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取得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文春  郭庆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晓珊  
本文从《天使法案》和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展研发活动的体系两方面,介绍了以色列最新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内容以及相关政策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以色列政策制定者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的前瞻性、灵活性和主动性都带给我们启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晓珊  
本文从《天使法案》和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展研发活动的体系两方面,介绍了以色列最新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内容以及相关政策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以色列政策制定者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的前瞻性、灵活性和主动性都带给我们启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晓珊  
本文从《天使法案》和吸引跨国公司在当地开展研发活动的体系两方面,介绍了以色列最新鼓励创新的税收政策内容以及相关政策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以色列政策制定者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的前瞻性、灵活性和主动性都带给我们启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余典范  王超  
利用2006年颁布的《中国鼓励引进技术目录》,从产业内(企业)和产业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经多种稳健性分析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这一政策显著促进了技术引进经费的增加,且具有创新溢出效应。从产业内(企业)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通过激发企业创新内部动力和增强企业创新外部支撑,促进了本产业内(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激励了非发明专利申请。从产业间溢出效应看,鼓励技术引进政策能够在产业间起到创新涟漪效应,增加研发投入和降低融资约束是企业承接溢出效应的关键。经异质性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强;相比民营企业,鼓励技术引进政策更多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分析发现:鼓励技术引进政策造成国内中间品以及国内最终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上游配套产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竞争力,有助于降低鼓励技术引进政策对国内产品的挤出效应。研究为全面审视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产业关联创新溢出效应、“靶向”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化创新政策的传导路径、应对技术管制的长臂管辖等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郭庆旺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广泛利用税收政策工具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然而 ,这些工具对企业活动和政府收入的实际影响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综合考察了西方经济学家就税收优惠对企业有关生产和投资决策以及对政府收入影响的研究成果 ,主要围绕着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放弃每一元收入的税收政策措施将产生多大 (直接和引致的 )投资鼓励效应 ;税收对劳动力就业、物质资本以及研究与开发资本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企业税收和税收支出对技术进步、私人产出扩张以及税后利润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是否存在着税收引致的扭曲、阻碍企业持有最优水平的因素 ;市场力量如何影响税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储德银  
公共财政支持自主创新对于一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公共财政为什么要支持自主创新,其次在借鉴美国创新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激励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雨婧  沈瑶  胡珺  
区别于以往研究只关注单一政策的效应,本文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利用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的组合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相比于单一政策的效果,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组合实施更能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而且有利于延长企业创新的持续时间;(2)进口鼓励政策与市场型环境规制会通过提高企业的资产专用性水平、强化出口动机来发挥促进创新的协同作用;(3)政策组合下产生的创新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组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组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金良  
近年来,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将不断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系,主体是企业,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文从税收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自主创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必须在政策和制度上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其中税收制度和政策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控工具,应该发挥积极的保障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作用。本文分析认为,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措施已基本饱和,但税收制度对自主创新的限制比较明显,两者间的不协调抵消了部分的政策效应。因此,税收对自主创新战略的保障应集中体现在税制改革和完善方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云凤  高辉清  
绿色技术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支撑力,利用绿色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双赢。运用财税政策鼓励绿色技术创新是政府的责任。本文根据绿色技术的重要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需求,提出加大绿色技术的R&D投入、鼓励引智创新、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和刺激企业研发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珊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为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提供政策鼓励。从国家现有政策鼓励及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当前以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主的政策鼓励体系显然不足以涵盖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的多元行动,因此,亟需从领导机制、政策框架、行动措施等方面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改革的政策鼓励体系,以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玺  姜朋  
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税收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要积极营造适宜创新要素流动的税收政策环境,使创新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强有力的创新基础和创新源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