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0)
- 2023(12645)
- 2022(11029)
- 2021(10190)
- 2020(8541)
- 2019(19873)
- 2018(19571)
- 2017(37677)
- 2016(20332)
- 2015(23478)
- 2014(23863)
- 2013(24025)
- 2012(23304)
- 2011(21609)
- 2010(22206)
- 2009(21138)
- 2008(21070)
- 2007(19005)
- 2006(17309)
- 2005(16373)
- 学科
- 济(108620)
- 经济(108524)
- 管理(55508)
- 业(52470)
- 企(39474)
- 企业(39474)
- 方法(38995)
- 数学(34208)
- 数学方法(33968)
- 中国(31734)
- 地方(28060)
- 农(27673)
- 财(22410)
- 业经(21206)
- 学(20991)
- 制(19454)
- 贸(19384)
- 贸易(19370)
- 易(18706)
- 农业(18405)
- 环境(18362)
- 银(17924)
- 银行(17894)
- 融(17525)
- 金融(17523)
- 行(17350)
- 地方经济(16697)
- 发(14877)
- 和(14800)
- 体(13114)
- 机构
- 大学(310991)
- 学院(310584)
- 济(140921)
- 经济(137977)
- 研究(116285)
- 管理(112413)
- 理学(94197)
- 理学院(93023)
- 管理学(91664)
- 管理学院(91062)
- 中国(90585)
- 科学(68500)
- 京(67687)
- 财(65474)
- 所(60951)
- 研究所(54527)
- 农(52903)
- 中心(51756)
- 财经(50472)
- 江(48734)
- 经(45461)
- 经济学(44362)
- 北京(44175)
- 业大(42846)
- 范(42254)
- 师范(41881)
- 农业(41261)
- 院(40894)
- 经济学院(39759)
- 州(39011)
- 基金
- 项目(188167)
- 科学(146371)
- 研究(139774)
- 基金(134013)
- 家(116066)
- 国家(115072)
- 科学基金(96314)
- 社会(89159)
- 社会科(84480)
- 社会科学(84453)
- 省(73585)
- 基金项目(70298)
- 教育(62730)
- 划(61931)
- 自然(58854)
- 自然科(57308)
- 自然科学(57284)
- 编号(57116)
- 自然科学基金(56236)
- 资助(55695)
- 成果(48137)
- 发(46856)
- 重点(43155)
- 部(42110)
- 课题(40316)
- 发展(38198)
- 创(38148)
- 展(37594)
- 国家社会(36759)
- 创新(35907)
- 期刊
- 济(170547)
- 经济(170547)
- 研究(102939)
- 中国(67384)
- 财(50027)
- 农(49413)
- 学报(46277)
- 科学(43006)
- 管理(42003)
- 融(35199)
- 金融(35199)
- 大学(34707)
- 农业(33317)
- 学学(32429)
- 教育(32361)
- 经济研究(28185)
- 技术(27144)
- 业经(26636)
- 财经(26015)
- 问题(22865)
- 经(22516)
- 贸(19779)
- 国际(17863)
- 业(17643)
- 技术经济(17472)
- 世界(16131)
- 理论(15828)
- 商业(15679)
- 统计(15646)
- 图书(15297)
共检索到502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投资保持稳定运行,消费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恢复好于预期。基于目前政策和环境的判断,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发生改变,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也未减少。2010年,在避免经济增长再次出现下滑的同时,如何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应该是宏观调控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环境 趋势 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京文
文章在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和可预见的技术变化,综合考虑中国未来资源供给、人口变动、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运用长期经济预测模型及其它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1996—2050年的经济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与分析;同时,对保持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若干战略对策
关键词: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东升
金融实名制是反偷税漏税、反洗钱、防止社会腐败和惰性化、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性金融管理制度,对于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实名制内容的基本框架,以及建立金融实名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创造这些条件,并在保证社会生活秩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时机实施金融实名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实名制,基本框架,条件与时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结根
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出现粮食过剩 ,但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本文认为 ,粮食供过于求的短期与直接效应是粮食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或下降 ,如果这种效应进一步影响到 (潜在或现实的 )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应的持续性 ,那么 ,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稳定地位就得不到保障。本文从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指标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泊溪
1998年对世界和中国都是特殊的年份,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向世界经济提出了挑战。中国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选择宏观经济政策,有怎样的经济增长业绩是举世瞩目的事。 1.中国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达到8%(GDP) 从1997年3、4季度的经济发展态势看,今年GDP8%的增长速度是不容易的,按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游 章洪铭
工业化成就了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并为城镇化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自2006年创出47.56%的高点后一路下行(见图1)。截至2018年末,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下降到39.69%,城镇化率上升为59.58%,与西方发达(工业化)经济体相比,我们即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方式技术、资本、劳动力成为经济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的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投资依赖,投资率不断攀高,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逐步显性化。鉴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投资率过高无疑存在一定问题,但更关键的问题是投资效率低下。为达致投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深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体制改革是基础,同时要切实改变重“硬”轻“软”的投资理念,加大科技教育等“软”投资力度,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化解投资领域的问题也应注重投资与消费的协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郭向军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稳定发展楼继伟,郭向军一、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稳定1、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存在着稳定的增长趋势,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3%,成为世界上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今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是,中国工业化的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对加快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几点认识刘志澄1994年1月,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这是本世纪最后十年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对加快农业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以及全国城乡人民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长远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业部赴江西省泰和县蹲点调查组
在农业又一次成为举国关注热点的时候,一个事实令人震惊:全国经济百强县中,竟无一商品粮棉大县!“粮棉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现象,由来已久;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已被确认的今天,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在此刊出的农业部1993年秋季赴我国中部商品粮大县——江西省泰和县蹲点调查组的文章,具体分析了现行体制和政策环境中商品粮大县粮农、粮食经营企业、金融、财政各方面的窘境及其症结,为国家稳定发展粮棉经济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崔宏瑜 原欣欣
生活服务型共享经济与民生紧密联系,供需双边的有效参与对其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以生活服务型共享经济为研究视域,以其供需双边的有效参与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共享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的前因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供需双边参与者所感知的绩效期望、易用预期、社会影响是生活服务型共享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性促进因素,且绩效期望在此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感知成本与感知风险则可视为干扰性因素;供给侧所感知的便利条件相较于需求侧而言,其促进效应则更为明显。推动共享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加速新发展格局实现进程,应进一步落实其运营与社保措施、畅通反馈与维权渠道,以强化共享经济社会责任担当;业态环境的维护亟需加大协同治理与区块链技术的配合力度;算法与功能的最优化配置,可进一步扩大自身智能化优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竞华
1980年到1989年10年中,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两个绝然不同的阶段,即持续稳定增长的前五年,驼峰起伏运行的后五年。这一运行轨迹,可由国民生产总值年递增率的升降显示出来。 从江苏经济自转运行轨迹来看,在波动幅度上存在“四小”、“四大”的特征:(1)前期波幅小,后期波幅大。前五年为6.4%,后五年为18.3%。(2)消费波幅小,积累波幅大。在后四年中(暂缺1989年的数字)的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消费基金波幅为42.9%,积累基金波幅为58.9%。(3)农业波幅小,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的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波幅为6.8%,工业总产值波幅为38.0%。(4)轻工业波幅小,重工业波幅大。在后五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波幅为34.8%,重工业产值波幅为40.6%。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 祝宝良 闫敏
2015年GDP将增长7%左右,分季度看,将呈现出"前低后稳"的走势,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稳,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总体平稳,全年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增长中高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童伟
凯恩斯总需求理论认为,财政政策应对经济发展实行逆向调节,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实施扩大财政收入的收缩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施提高财政支出的扩张政策。以此理论为依据,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及其财政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部分地区,财政政策严重背离总需求理论,财政收支随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多收多支、少收少支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地方财政极其脆弱,成为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