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8)
2023(5649)
2022(4665)
2021(4175)
2020(3419)
2019(7414)
2018(6988)
2017(12750)
2016(7142)
2015(7474)
2014(6988)
2013(6825)
2012(6161)
2011(5379)
2010(5218)
2009(4716)
2008(4529)
2007(3994)
2006(3350)
2005(2704)
作者
(22875)
(19325)
(19071)
(17871)
(11967)
(9447)
(8350)
(7570)
(7305)
(6680)
(6544)
(6267)
(6222)
(6218)
(5983)
(5855)
(5839)
(5745)
(5635)
(5484)
(5090)
(4698)
(4506)
(4463)
(4289)
(4178)
(4161)
(4133)
(3953)
(3909)
学科
(25093)
经济(25063)
管理(20669)
(19950)
(15278)
企业(15278)
方法(12013)
数学(10973)
数学方法(10894)
(8198)
(7447)
(6829)
贸易(6829)
(6681)
中国(6569)
(6235)
业经(6228)
农业(5811)
技术(4842)
环境(4761)
(4672)
财务(4670)
财务管理(4665)
(4543)
企业财务(4432)
地方(4166)
产业(4050)
(3988)
(3856)
银行(3818)
机构
大学(99260)
学院(98799)
(39701)
经济(39054)
管理(37898)
研究(35350)
理学(33795)
理学院(33415)
管理学(32812)
管理学院(32664)
(26417)
中国(25095)
科学(25062)
业大(21994)
农业(21212)
(20503)
(18963)
研究所(17896)
(16259)
中心(15671)
农业大学(14598)
(14028)
财经(13589)
(13323)
(12558)
(12497)
北京(12451)
经济学(12075)
(11409)
科学院(11206)
基金
项目(76563)
科学(59199)
基金(56695)
(53643)
国家(53203)
研究(47756)
科学基金(44069)
社会(31554)
自然(31173)
基金项目(30882)
自然科(30491)
自然科学(30474)
社会科(30038)
社会科学(30027)
自然科学基金(29978)
(29821)
(26079)
资助(21950)
教育(21103)
重点(17697)
计划(17052)
编号(16708)
(16312)
(16125)
(16029)
科研(15715)
科技(15376)
创新(15320)
(14982)
国家社会(13779)
期刊
(37616)
经济(37616)
学报(25025)
研究(23456)
(22400)
科学(20557)
大学(17797)
学学(17476)
中国(16847)
农业(14922)
(12001)
管理(11780)
(8256)
业大(7683)
业经(6996)
(6873)
金融(6873)
经济研究(6852)
林业(6590)
(6396)
财经(6334)
农业大学(6255)
科技(6250)
技术(6015)
教育(5742)
问题(5457)
(5397)
商业(5078)
资源(4733)
(4486)
共检索到13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顺恒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蔡宏明  封剑文  关志山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何贵平陈益泰蔡宏明封剑文关志山关键词杉木、幼林地、水土—养分流失、预测模型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常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何智英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祥庆  俞新妥  何智英  杨玉盛  刘爱琴  林开敏  
利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的水、土、肥流失及产流过程进行的6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水、土、肥流失的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在缩小。林地缺少采伐剩余物覆盖及炼山时有机质烧失是炼山林地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在影响南方杉木造林地水土流失诸因子中,炼山是首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盛炜彤  
对设置于江西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5组不同整地方式水土流失多年观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地表径流量从147~1322mm,平均为546mm。径流系数从0098%~0852%,平均为0369%,年均土壤侵蚀量从00051~02510t/hm2,平均为01005t/hm2。整个幼龄林阶段,地表径流量5460m3/hm2,土壤侵蚀总量为10050kg/hm2;养分损失量:N19560kg/hm2,P22370kg/hm2,K26777kg/hm2,有机质50049kg/hm2。分析认为在板、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黄红壤,特别是腐植质层较厚结构良好的土壤,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虞沐奎  徐六一  邱辉  王桂琴  何小元  
为了解高度集约化经营湿地松林对环境的影响,以湿地松新造幼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了连续6年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量为64353mm,林地径流量为1611241t/hm2,泥沙流失量为27844777kg/hm2,流失N、P、K等主要养分为131kg/hm2,径流系数为316%;在安徽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林,实行大块状(80cm×80cm×50cm)整地,并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9559t/hm2,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该区可提倡高规格整地和实行集约经营;5~8月为集中降水期,应避免相关营林活动;水土流失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玉荣  钟武洪  
本文对杉木新造林地进行了水土保持观测,取得了研究数据和科学结论,以指导杉木造林。1径流场地点基本情况径流场地位于湖南省浏阳县张访林场,地处幕阜山系大围山南麓。多年平均降水量15523mm,历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761mm(19650706),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封剑文  蔡宏明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造林时,以营造纯林为主,整地方式又以全垦挖大穴或火烧炼山后挖大穴较常见。由于南方雨水充沛,雨量集中,而且常有大雨、暴雨出现,使得新造林地发生大量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地段,甚至出现滑坡,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以杉木新造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定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凤兰  魏坦  刘爱琴  
1998年 ,在福建南洲林业采育场进行了杉木纯林和杉木泡桐混交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与相同立地条件杉木纯林相比 ,杉木与泡桐混交之后 ,土壤结构体破坏率降低 8 34%~ 9 1 6%,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 2 4 8%,2 0 1 %,4 4 7%和 2 74%。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结构性能变好 ,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 ,从而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林地生产力。杉木泡桐混交林中 ,杉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量以及整个林分的蓄积量 ,都明显比相同立地条件下杉木纯林的大。表 3参 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竑竣  李传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力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24%。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特性有重要意义。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与力向,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本文以阔叶杂木林为对照,探讨了杉木幼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在土壤营养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杉木人工林土壤改良、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少辉  林光耀  何宗明  卢善土  杨旭静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思玉  蔡金榜  陈细目  
为探索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于2003年和2004年的两个春季对福建省南平市原福建林学院后山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幼林进行了定点观测,以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为因变量(y),以风速(x1)、空气相对湿度(x2)、空气温度(x3)和地表温度(x4)为自变量,采用多项式逼近和多元回归建立了单因子多项式函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进行了t检验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风速不适于参与模型的建立,其余3个因子参与建立的三元线性模型y=42.345+0.736x2-1.011x3-0.981x4为最佳;模型y=33.406+0.5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刘化桐  蔡宏明  
By taking split plot design,two year ol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lones were tested.Six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and ten clones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rtilization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hinese fir clones.The difference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素艳  黄瑜  张建国  
该文以江西省大岗山的人工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间伐后,林下植被发展迅速,覆盖度增加,径流系数较未间伐的林地小,未间伐林地的径流系数是间伐林地的4.67倍;②随着时间的发展,同一样地的降雨产流量与1次降雨量3、0 min降雨强度、60 min降雨强度的相关关系降低,间伐样地的上述相关关系比未间伐样地的更弱;③间伐样地的径流含沙率明显低于未间伐样地。④适度间伐虽然降低了林分的郁闭度,削弱了林冠的截留率,但是林下植被的迅速发展,使得林分整体的蓄水和保土效益明显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和寿甲  潘艳华  刘恩科  严昌荣  郭玉蓉  何文清  刘勤  刘爽  
2009年6~10月,在大理市洱源县邓川镇中和村坡耕地上,开展6种种植模式(顺坡种植、横坡种植、横坡种植+盖膜、横坡种植+秸秆覆盖、横坡种植+生物覆盖、格网垄作,依次表示为DT、CT、CT+PF、CT+S、CT+IS、RT)水土保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条件下,DT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泥沙、氮、磷的总流失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47.7 m3/hm2、39 802.9 kg/hm2、123.2 kg/hm2、21.3 kg/hm2,CT、CT+PF、CT+S、CT+IS、RT与DT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可以减少径流16.25%~35.2%,减少泥沙流失84.4%~88.34%,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