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3)
- 2023(8259)
- 2022(6964)
- 2021(6349)
- 2020(5029)
- 2019(11433)
- 2018(11282)
- 2017(22113)
- 2016(11953)
- 2015(13115)
- 2014(13127)
- 2013(13404)
- 2012(12939)
- 2011(11920)
- 2010(12232)
- 2009(11403)
- 2008(11020)
- 2007(10319)
- 2006(9684)
- 2005(8903)
- 学科
- 济(62773)
- 经济(62720)
- 农(45949)
- 业(37920)
- 农业(30826)
- 管理(22926)
- 地方(22036)
- 中国(20306)
- 业经(16944)
- 方法(16164)
- 企(14797)
- 企业(14797)
- 数学(14523)
- 数学方法(14451)
- 发(13590)
- 地方经济(11813)
- 制(11222)
- 发展(10865)
- 展(10845)
- 农业经济(10820)
- 税(10675)
- 贸(10294)
- 贸易(10283)
- 税收(10138)
- 收(10094)
- 银(10088)
- 银行(10075)
- 财(10036)
- 融(9950)
- 金融(9949)
- 机构
- 学院(173395)
- 大学(165796)
- 济(80607)
- 经济(79138)
- 研究(66574)
- 管理(63353)
- 理学(53436)
- 理学院(52866)
- 中国(52576)
- 管理学(52182)
- 管理学院(51880)
- 农(50619)
- 科学(38710)
- 农业(38138)
- 京(35967)
- 财(34778)
- 所(34507)
- 业大(31879)
- 中心(30918)
- 研究所(30681)
- 江(28879)
- 财经(25903)
- 省(24278)
- 经济学(23552)
- 经(23463)
- 范(23456)
- 师范(23266)
- 农业大学(23114)
- 北京(22874)
- 州(22734)
- 基金
- 项目(108181)
- 科学(84900)
- 研究(84106)
- 基金(76066)
- 家(65787)
- 国家(65085)
- 社会(54829)
- 科学基金(54663)
- 社会科(51583)
- 社会科学(51574)
- 省(45082)
- 基金项目(40148)
- 编号(36198)
- 划(35774)
- 教育(35492)
- 发(31608)
- 自然(31237)
- 自然科(30429)
- 自然科学(30426)
- 资助(29861)
- 自然科学基金(29859)
- 农(29352)
- 成果(28900)
- 发展(26316)
- 展(25884)
- 课题(24695)
- 重点(24212)
- 部(23866)
- 国家社会(22767)
- 创(22467)
- 期刊
- 济(105086)
- 经济(105086)
- 研究(56970)
- 农(56669)
- 中国(43338)
- 农业(38304)
- 学报(26217)
- 科学(25427)
- 业经(24507)
- 财(22938)
- 融(22283)
- 金融(22283)
- 大学(20758)
- 管理(20111)
- 学学(19884)
- 教育(18038)
- 业(17685)
- 问题(15415)
- 技术(15179)
- 经济研究(14642)
- 农业经济(14465)
- 农村(14224)
- 村(14224)
- 财经(11986)
- 世界(11934)
- 经济问题(11608)
- 经(10371)
- 版(9824)
- 技术经济(9479)
- 农村经济(9385)
共检索到28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昌华
营林业既是生态公益性事业,又是基础性产业,靠政府持续的投入和市场巨大需求带动其快速发展,为农民带来了务工机会和经营机会的增加。务工机会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受营林业的劳动吸收系数、农民的务工比例、农民的工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经营机会转化为农民收入由营林的产品量、营林产品价格、农民参与营林经营的比重、经营营林收入利润贡献率等因素决定。这些要素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通过改进这些要素,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
关键词:
营林业 农民增收 关联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殿有 张素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是农村,农村的重点是农民增收。在科技、资源等条件相对稳定时期,农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必要和必然采取的手段,调整的目的是既要使农产品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又能使农业显著增效。欲达此目的,应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新阶段的增长点,把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定位,以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张科 王雯
文章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互联网招聘大数据以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运用工具变量法和选用“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缓解内生性后依然稳健。具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加低技能劳动力招聘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此外,还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异质性作用,发现该增收效果在年轻化的农村劳动群体和宗族网络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传强 张在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工业开始反哺农业被中央政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这个背景下,“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丽霞
农村实行改革20多年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广大农民依靠勤劳和智慧,努力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总体收入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高。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明显趋缓的态势,主要表现在:部分农产品在告别短缺之后,供给过剩,价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建英 赵海泓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最高的年份增长4.8%,最低的只增长2.1%,年均增长4%,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婕 霍焰
从长期均衡关系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影响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收入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其未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比率对农民收入呈反向影响说明农民融资不足;农户储蓄比率与前期收入对当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正向影响说明存在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和收入的"马太效应";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则说明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因素是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储蓄率虽然短期内可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但存在负面的滞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以及财政支农力度的不足加重了农户负担。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辛冲冲 张敏 李红 宋玉兰
基于目前新疆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文献欠缺的现状,通过对新疆(1978~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投入、化肥使用量、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进行分段关联分析,侧面反映出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度;其次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对新疆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机化发展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农机总动力每增长1%,就会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1.622 2%的上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红
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无疑有利于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资金等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反过来,农民收入是必然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惟其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我们既要面对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提高农民收入,也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落实金融管理政策,推进金融改革,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来推动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民增收 相辅相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跃 李毅 贺绪军
本文认为,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由此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产品物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