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3)
- 2023(11321)
- 2022(9421)
- 2021(8683)
- 2020(7378)
- 2019(17276)
- 2018(16542)
- 2017(33551)
- 2016(17138)
- 2015(19186)
- 2014(18955)
- 2013(18817)
- 2012(16959)
- 2011(14765)
- 2010(14819)
- 2009(13981)
- 2008(12465)
- 2007(10746)
- 2006(9185)
- 2005(8074)
- 学科
- 济(76914)
- 经济(76846)
- 业(57703)
- 管理(54487)
- 企(49455)
- 企业(49455)
- 方法(42916)
- 数学(39650)
- 数学方法(39312)
- 银(28302)
- 银行(28295)
- 融(28044)
- 金融(28043)
- 行(27009)
- 财(26129)
- 中国(23136)
- 制(19876)
- 务(19197)
- 财务(19158)
- 财务管理(19119)
- 企业财务(18363)
- 农(17384)
- 业经(15904)
- 地方(15365)
- 贸(13727)
- 贸易(13710)
- 易(13219)
- 农业(12517)
- 体(11855)
- 中国金融(11357)
- 机构
- 学院(231907)
- 大学(231550)
- 济(107311)
- 经济(105586)
- 管理(99154)
- 理学(86739)
- 理学院(86075)
- 管理学(84990)
- 管理学院(84560)
- 研究(65121)
- 中国(62333)
- 财(52803)
- 京(44801)
- 财经(43007)
- 经(39415)
- 经济学(35547)
- 中心(35479)
- 科学(32875)
- 财经大学(32776)
- 经济学院(32645)
- 江(32243)
- 融(29424)
- 金融(28877)
- 农(28860)
- 业大(28850)
- 商学(28643)
- 商学院(28420)
- 所(28182)
- 银(27552)
- 北京(27205)
- 基金
- 项目(159342)
- 科学(129263)
- 基金(121611)
- 研究(118065)
- 家(102673)
- 国家(101883)
- 科学基金(91772)
- 社会(80420)
- 社会科(76859)
- 社会科学(76845)
- 基金项目(64380)
- 省(60464)
- 自然(58126)
- 自然科(56919)
- 自然科学(56911)
- 自然科学基金(55959)
- 教育(54995)
- 资助(50424)
- 划(50087)
- 编号(46036)
- 部(37347)
- 成果(35471)
- 重点(35178)
- 创(34594)
- 国家社会(34548)
- 教育部(33877)
- 人文(33341)
- 发(33297)
- 创新(32349)
- 大学(31371)
- 期刊
- 济(102375)
- 经济(102375)
- 研究(67322)
- 融(45094)
- 金融(45094)
- 财(43728)
- 中国(36657)
- 管理(36583)
- 学报(26893)
- 科学(26892)
- 农(23776)
- 大学(22866)
- 财经(22183)
- 学学(22120)
- 技术(20239)
- 经(18781)
- 经济研究(18107)
- 业经(15997)
- 农业(14507)
- 教育(14335)
- 问题(13548)
- 理论(13174)
- 财会(12888)
- 统计(12560)
- 实践(11873)
- 践(11873)
- 技术经济(11675)
- 策(11535)
- 商业(11532)
- 贸(11353)
共检索到335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本文以2011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及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含铁路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业、邮政业、电信业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带来的进项抵扣机制,改变了试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格局,进而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格局。营改增有利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且对其获得上游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影响幅度要大于其下游企业。
关键词:
营改增 商业信用 信用融资 上市公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本文以2011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及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含铁路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业、邮政业、电信业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带来的进项抵扣机制,改变了试点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格局,进而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格局。营改增有利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且对其获得上游企业商业信用规模的影响幅度要大于其下游企业。
关键词:
营改增 商业信用 信用融资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钊 王旸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营改增"改革促进专业化分工的两种可能。首先,利用企业经营范围的变化,我们发现部分制造业企业由原来自给自足提供生产性服务变为对外经营该业务,其营业收入也相应增加。其次,部分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在改革后明显上升,说明这些企业获得了来自制造业企业更多的业务外包,这也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对不同类型"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我们也通过检验实际税负的变化排除了企业混业经营(避税)的动机,安慰剂检验的结果也证实经营范围的变化的确是"营改增"改革的结果。
关键词:
营改增 专业化分工 经营范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
以"营改增"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通过调整税基优化企业支出结构、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从微观数据分析出发,对比"营改增"前后企业生产函数中税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利用2009—2016年wind数据库上市企业年报数据以及CSMAR上市企业系列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评估"营改增"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政策效应。研究显示:"营改增"显著激励了企业研发投入,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的政策效应更加明显。政策效应因企业异质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特大城市的民营企业的政策效应更强,完善企业研发费用抵扣制度是"营改增"政策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勇 陈文妮 李蓬实
选取2010—2018年中国所有A股"营改增"试点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标准双重差分模型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上市公司整体和细分行业的角度,检验"营改增"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标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营改增"对中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均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细分行业来看,该政策对不同行业影响存在差异。在进行了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之后,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在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符号亮 袁鲲
基于1998~2019年我国A股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性显著存在,且融资约束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性更为明显。相对于货币政策宽松期,紧缩期的商业信用替代性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更大。没有融资约束企业更倾向于对外提供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企业通过商业信用实现银行信贷二次配置。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产生了非对称性影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融资约束较大企业受紧缩政策的影响更大。结论表明,有必要对微观实体企业,尤其是受紧缩货币政策叠加影响的融资约束企业,实施分类货币政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获宝 马慧玉 魏其芳
市值管理作为一种长效动态战略机制,对上市公司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企业商业信用融资为切入点,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市值管理能否对商业信用融资发挥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市值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该作用在地区市场化进程较慢、市场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看,市值管理能够通过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发挥信息传递效应三条路径吸引更多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除了有助于扩大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市值管理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作用还表现在能够降低企业对供应商的依赖度、优化商业信用融资结构和提高商业信用资金营运质量。本文丰富了市值管理和商业信用融资领域的研究,为了解市值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完善市值管理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民 宁满秀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户融资可得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建成的“金色乡村”数字信用平台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百色市4个县市的246个农户2013—2022年信贷个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用平台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信用平台提升了农户信用贷款发生概率和贷款发生额,且对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以及抵押担保类贷款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信用平台在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上存在“嫌贫爱富”和“风险规避”偏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信用平台主要通过提升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延长贷款期限三个渠道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用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
数字信用平台 融资可得性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民 宁满秀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户融资可得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建成的“金色乡村”数字信用平台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百色市4个县市的246个农户2013—2022年信贷个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用平台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信用平台提升了农户信用贷款发生概率和贷款发生额,且对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以及抵押担保类贷款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信用平台在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上存在“嫌贫爱富”和“风险规避”偏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信用平台主要通过提升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延长贷款期限三个渠道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用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
数字信用平台 融资可得性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荣华 王娇娇
基于公共服务发展视角,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快速发展为契机,采用2009—2020年上市公司与地市级PPP项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PPP投资能够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产出,且作用强度因PPP投资类型而异;具体地,相较于民生性和补短型投资,生产性和升级型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这主要源于市场规模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吸收能力提升效应等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PPP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大中型城市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更显著;拓展研究表明,行业市场竞争对PPP投资与企业创新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资源再配置对行业创新强度的贡献超过50%。上述研究从优化创新资源空间配置角度,提供了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创新的经验证据,对于优化PPP投资的创新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安占然 王帅 朱廷珺
受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国际市场愈发重视企业的ESG表现。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研究ESG表现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对于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整合2009—2016年中国海关企业与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将其与华证评价体系下的企业ESG评分相合并,系统考察了ESG表现对上市公司出口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ESG表现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ESG表现的效应分解显示,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各个维度的良好表现均会对其出口规模扩张产生积极影响,且相较于社会责任,环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良好表现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表现对不同类型企业及产品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推动了非国有、非重污染企业及目的地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出口;机制检验显示,ESG表现通过提升企业声誉、减少贸易壁垒限制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出口。此外,文章还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升企业出口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促进企业出口贸易模式转型升级并提高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文章为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出口提供了证据,也为我国推进ESG建设和助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沁娜 李航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如何利用好ESG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当前热门话题。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整体上看,ESG评级事件能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动态性检验、内生性讨论以及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仍然成立。同时,ESG评级分值越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也越高,但随着ESG评级分值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也有所削弱。通过异质性探究发现,ESG评级更能诱发污染行业和处于成长期、衰退期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环境规制较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ESG评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从机制分析结果来看,ESG评级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管理层环保意识三条途径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本文拓展了ESG评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上为第三方评级机构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上市公司主动进行ESG评级、投资者利用ESG评级进行决策、政府部门完善ESG评级体系提供了经验依据。
关键词:
ESG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双重差分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越 易冰心 胡新玉 张卓然
以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SM和DID方法分别考察了北京、上海等8省市及全国性"营改增"对公司所得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试点公司相比,"营改增"使得试点公司的所得税税负在上海、8省市试点地区均略有上升,而在全国性试点地区略有下降;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相比,"营改增"使得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在上海略有上升,而在其他试点省市中略有下降;整体而言,"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无显著影响。对区分产权性质、是否处于优惠区和关系型交易影响的进一步检验发现:"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仍无显著影响;但考虑金字塔层级后,"营改增"使得试点国有企业和地方国企的所得税税负显著降低。"营改增"对试点公司所得税税负的影响基本符合政策预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越 李晶
本文以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PSM和DID方法分别考察了"营改增"先行地区(上海和8省市)及全国性"营改增"对公司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相比,"营改增"对先行试点地区试点公司流转税税负无显著影响;与非试点公司相比,"营改增"使试点公司的流转税税负短期略有上升、长期略有下降。进一步区分所有权性质的检验发现,"营改增"使得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流转税税负略有下降,非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在先行试点地区略有上升,但在全国性试点后短期略有上升、长期略有下降;"营改增"对非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大。整体而言,"营改增"对公司流转...
关键词:
营改增 流转税 税负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林红
笔者从投资的角度剖析商业信用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短期商业信用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证据,并基于2007年~2012年的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了商业信用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的使用促进了企业投资支出的增加;国有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更多,但并没有因此提高商业信用的投资行为,民营上市公司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更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显著地提高了投资支出。
关键词:
商业信用 产权性质 企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