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1)
- 2023(14781)
- 2022(12259)
- 2021(11395)
- 2020(9846)
- 2019(22336)
- 2018(21932)
- 2017(42725)
- 2016(22719)
- 2015(25358)
- 2014(24801)
- 2013(24601)
- 2012(21975)
- 2011(19035)
- 2010(19052)
- 2009(17806)
- 2008(17733)
- 2007(15751)
- 2006(13872)
- 2005(12645)
- 学科
- 业(97727)
- 济(97570)
- 经济(97457)
- 管理(89998)
- 企(88766)
- 企业(88766)
- 方法(46776)
- 数学(37869)
- 财(37574)
- 数学方法(37462)
- 业经(31112)
- 农(30432)
- 务(25962)
- 财务(25910)
- 财务管理(25872)
- 企业财务(24557)
- 税(22323)
- 农业(21947)
- 中国(21819)
- 制(20894)
- 税收(20854)
- 收(20663)
- 技术(19317)
- 划(17598)
- 策(17589)
- 和(17356)
- 理论(17248)
- 地方(16262)
- 贸(16011)
- 贸易(16000)
- 机构
- 学院(314598)
- 大学(309135)
- 济(136715)
- 管理(136648)
- 经济(134222)
- 理学(116721)
- 理学院(115743)
- 管理学(114349)
- 管理学院(113717)
- 研究(89189)
- 中国(75416)
- 财(72136)
- 京(62046)
- 财经(55472)
- 经(50430)
- 科学(49184)
- 江(49117)
- 中心(44659)
- 农(44620)
- 经济学(41777)
- 所(41323)
- 财经大学(41103)
- 业大(40708)
- 州(38233)
- 经济学院(38035)
- 北京(37905)
- 商学(37862)
- 商学院(37515)
- 研究所(36398)
- 经济管理(35955)
- 基金
- 项目(205713)
- 科学(166691)
- 基金(154530)
- 研究(154156)
- 家(131339)
- 国家(130181)
- 科学基金(117070)
- 社会(102771)
- 社会科(97808)
- 社会科学(97785)
- 基金项目(81979)
- 省(79782)
- 自然(74603)
- 自然科(73090)
- 自然科学(73074)
- 自然科学基金(71865)
- 教育(70565)
- 划(65080)
- 资助(62269)
- 编号(61834)
- 成果(48281)
- 部(46676)
- 创(45984)
- 重点(44832)
- 国家社会(43485)
- 发(42923)
- 创新(42237)
- 人文(41690)
- 制(41569)
- 教育部(41564)
共检索到472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涛 刘灼
营改增引致的税制结构变迁结果会传导至企业所得税,产生长期衍生影响。本文将营改增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所得税避税行为与盈余管理为切入点,运用PSM和连续时间的DID方法,考察了营改增对企业所得税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第一,营改增背景下公司盈余管理与避税行为表现为战略替代关系;第二,营改增加剧了公司避税行为;第三,营改增对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第四,避税行为对营改增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营改增 税制改革 避税行为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牧扬 刘烨 李殊琦
2011年11月16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出台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结合"营改增"在各行业和各区域实施的差异,研究宏观层面的税收制度对企业避税和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营改增"之后流转税税负下降的公司出于避税的目的,倾向于选择应计项目降低盈余水平,但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不确定;而"营改增"之后流转税税负上升的公司利用应计或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进行纳税筹划的行为不明显。这为税制对于私人部门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红
本文利用我国会计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税法之间存在的制度差异,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基于会计——税收差异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结论表明,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与该企业的会税差异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会随着会税差异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即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企业所得税税负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存在这样的可能,即存在在不影响应税收益的情况下,通过纳税筹划增加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手段,相应的实现降低所得税税负水平。
关键词:
企业避税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婷
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往往需要权衡财务报告成本与税务成本。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公司是否有动机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来规避盈余管理的所得税成本呢?文章以沪深两市2008年1061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考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该假设。研究还发现,通过此途径所规避的所得税负极为有限,或许表明公司事实上会为其大部分利润操纵行为支付所得税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晓娟 程宏伟
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期来看,企业盈余管理形成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在未来发生转回,会显著提升以后期间的所得税税负粘性程度,且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的影响与应计盈余管理具有一致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增强所得税税负粘性的重要微观动因。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下行期经营环境恶化,业绩压力增大,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激进,导致所得税税负粘性增强是企业税负痛感集中凸显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还应强化资本市场规范和监管,以减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粘性,提升业绩下降时企业的财务可持续能力。
关键词:
税负粘性 盈余管理 税会差异 所得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莉莉
本文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将约束条件设置为会税差异,选取2013-2018年中小型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中获取有效的2549家中小型国有企业样本数据信息后,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建立在不同会税差异下的企业盈余操纵与避税效应之间相关性模型,采用OLS线性回归和分数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盈余操纵与避税效应相关性。结果发现,当会税差异分位较高时,盈余操纵与避税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间表现为战略互补关系;当会税差异分位较低时,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素波 王耀东
以"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作为研究契机,基于2008~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深入探讨"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因产权性质、政府补助、高管特征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拓展了税制改革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盈余管理 营改增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冬 陆佳妮 周宇洁 戴明婕
降低增值税占比的同时提高企业所得税占比,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两翼”,增值税减税改革可能引发企业所得税的联动反应。本文基于避税的权衡理论,研究2017、2018年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后企业显著降低了企业所得税避税程度;企业现金留存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税收征管强度增大是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影响企业所得税避税的重要机制;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在增值税税负率高、竞争能力更强和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企业中更显著。而且,企业不仅减少了账税差异避税行为,也减少了较为隐蔽的账税一致避税行为。本文从间接税和企业所得税联动的视角揭示增值税税率简并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外溢效应,揭示了增值税改革对税收结构优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迎 吴秋生
运用创业板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研究了研发支出和研发支出费用化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及盈余水平对上述两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研发支出和研发支出费用化均与企业避税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盈余水平对上述两种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积极利用研发支出来获取避税收益,相比于高盈余水平的企业,盈余水平低的企业对利用研发支出进行避税的积极性更高。研究结论说明企业对国家鼓励研发投入政策的利用效果较好,也说明研发支出税收筹划是政府监管应当重点关注的领域。
关键词:
研发支出研发支出费用化盈余水平企业避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朱青 王小荣 孙茂竹
反避税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维护国家的税收权益,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从各国的情况看,反避税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税收法规、针对某种避税形式制定特别反避税条款以及制定一般反避税规则。当前我国反避税主要应不断完善税法并加强反避税的队伍建设。此外,抑制国际避税应是我国今后反避税的重心。
关键词:
避税 反避税 企业所得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舒桂凤 朱慧严 黎军华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高度融合,跨国投资日益增多,关联交易愈趋频繁,反避税与避税的博弈也变得越发激烈。本文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规则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剖析了未来反避税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从税务机关和企业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法 反避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蹇
各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很难在内容和标准上达到完全一致,从而使跨国纳税人在避税方面有机可乘。本文介绍了《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反避税的规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避税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反避税 企业所得税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贺连堂 王晓悦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常世旺 韩仁月
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将反避税规定作为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单独列示,成为新企业所得税法改革的一大亮点。从总体上看,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已经搭建了一个反避税的基本框架,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接轨。然而,在许多细节方面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在反转让定价方面,应就关联方转让定价的交易形式分类作出较为详细的判断标准;二是在反受控外国公司方面,应明确计算受控企业所持股份的时间,同时尽快制定低税率国"黑名单",加大利用避税地延迟纳税的打击力度;三是在反资本弱化方面,建议采用公平交易法和固定比率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资产负债率;四是在反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浩 张国航
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这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全面的一次企业所得税改革。此次改革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税收征管要求。此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趋于稳定,所得税总额不断增长。本文以广西税收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广西企业避税特点,重点分析2014年以来企业避税方式及原因,并提出应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