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9)
- 2023(4685)
- 2022(3868)
- 2021(3432)
- 2020(2874)
- 2019(6523)
- 2018(6118)
- 2017(12279)
- 2016(6400)
- 2015(6900)
- 2014(6668)
- 2013(6573)
- 2012(6179)
- 2011(5448)
- 2010(5400)
- 2009(4814)
- 2008(4673)
- 2007(4173)
- 2006(3521)
- 2005(3078)
- 学科
- 济(30032)
- 经济(30006)
- 管理(18771)
- 业(15759)
- 方法(13909)
- 数学(12984)
- 数学方法(12904)
- 企(11458)
- 企业(11458)
- 财(9942)
- 中国(7449)
- 农(7079)
- 学(7048)
- 地方(6904)
- 税(6799)
- 税收(6510)
- 收(6423)
- 家(6242)
- 国家(5943)
- 农业(5332)
- 财政(5292)
- 环境(5195)
- 业经(4976)
- 出(4805)
- 贸(4704)
- 贸易(4701)
- 政(4652)
- 易(4526)
- 地方经济(4471)
- 制(4468)
- 机构
- 大学(90629)
- 学院(89493)
- 济(42619)
- 经济(41984)
- 管理(34042)
- 研究(33058)
- 理学(30037)
- 理学院(29695)
- 管理学(29212)
- 管理学院(29042)
- 中国(24320)
- 财(21916)
- 科学(20081)
- 京(18226)
- 财经(17190)
- 所(16663)
- 经(15909)
- 研究所(15297)
- 经济学(14978)
- 中心(14961)
- 农(14857)
- 经济学院(13870)
- 财经大学(12991)
- 江(12800)
- 业大(12754)
- 院(12511)
- 农业(11591)
- 北京(11126)
- 范(10942)
- 师范(10832)
- 基金
- 项目(65687)
- 科学(53225)
- 基金(51317)
- 家(46207)
- 国家(45937)
- 研究(44852)
- 科学基金(39285)
- 社会(31479)
- 社会科(30144)
- 社会科学(30139)
- 基金项目(27098)
- 自然(25547)
- 自然科(25017)
- 自然科学(25015)
- 自然科学基金(24590)
- 省(23812)
- 划(20759)
- 资助(20543)
- 教育(19551)
- 编号(15596)
- 重点(15495)
- 部(15208)
- 国家社会(14580)
- 发(14433)
- 创(13359)
- 教育部(13044)
- 科研(13027)
- 创新(12721)
- 人文(12434)
- 计划(12172)
共检索到12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伦
营改增对企业的减税效应必然导致对政府的减收效应。从纵向看,营改增显著影响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力配置格局,中央政府承担了相对较大的减收责任。从横向看,地方间的财力配置格局没有受到营改增试点初期减收效应的显著影响。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其减收效应将是科学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必须面临的挑战。从长期看,中央与地方间需要建立稳定、规范的财力分配机制。从横向看,各地经济转型进度及效率将决定营改增对其财力的影响。
关键词:
营改增 减收效应 财力格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新 安体富
"营改增"产生的短期减收效应十分显著,对地方收入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但通过设置合理的收入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减缓这种负面冲击。同时,减收意味着减税,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和增值税改革的完成,财政减收在降低流转税负、全面支持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效应,不仅会提振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将成为充实税基、扩大税源、促进税收增长、缓和减收影响的关键。
关键词:
“营改增” 减收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代欣
文章采用税务部门细分类数据(2007~2013年),运用税收收入弹性方法,追踪了"营改增"试点前后,分区域、分产业和分行业的税收收入弹性变动趋势。这些弹性变动情况表明,既有的国地税收入分配格局、区域间税收收入分布和产业税负状况,对"营改增"的实际效果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认为,缩小工业增值税与商业增值税之间的税收收入弹性差异,并保持各类税收收入弹性的平稳,将有助于缓解政府间收入分配的失衡。
关键词:
“营改增” 政府间收入分配 税收收入弹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罗颖
本文以2010-2016年度北京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营改增减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营改增后,企业流转税税负、所得税税负和总税负显著降低。然而,不同板块上市公司之间营改增减税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相比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营改增减税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纳入营改增的金融、房地产、建筑和生活服务业的减税效应较为显著。总体看,营改增在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减税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创新性企业、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关键词:
营改增 上市公司 减税效应 税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宝锋
全面营改增的意义在于打通全行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并最终实现纳税人及负税人税负的降低。营改增减税效应需要基于整个产业链视角,关注税改对上下游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的整体影响,以利润为衡量指标,考虑不同身份纳税人(包括营业税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方法,对税改企业及下游客户的总体税负及利润进行测算,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营改增的减税机理,厘清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避免认识误区。研究表明,总体上营改增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但不同纳税人身份下的减税效应不同,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也不同,既有降也有升。应针对营改增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
关键词:
营改增 减税效应 产业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家荣 杨世逸
在Murray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更一般的间伐分离参数,推导保留木和间伐木直径分布K阶矩的预估方程,并用贵州马尾松人工林间伐试验材料对方程的适应性进行验证。同林预估结果表明,方程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只存在微小的舍入误差,方程为确定性方程;异林预估结果表明,总体上,保留木的预估效果比间伐木的好,原点矩的预估精度比中心矩的高;该方法除具有与Murray方法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外,还能预估诸如林分断面积平均直径、偏度等所需要的多阶矩。在中、强度间伐的经营条件下,如何有效地预估林分直径分布的形状特征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国峰 王永进
优化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和城市间收入差距,是"十三五"规划的施策重点。本文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分析方法,基于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首次从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两方面对中国城市间工资差距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都是城市间工资差距的重要成因,其中集聚效应的贡献占主导地位,但忽略选择效应会严重高估集聚效应的作用;特大城市中高工资劳动力和低工资劳动力并存,中等城市则主要为中等工资劳动力;大城市中的高工资劳动力从集聚效应中获益更大,城市内工资不平等更突出,高工资劳动力的城市间工资差距更明显;高工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力从集聚效应中获益更大,是城市间工资不平等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
城市间工资差距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黎安 吴敏
本文对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分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首先整理和描述了分税制改革以来各主要税种在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分成比例及其演变,然后考察了省本级政府、市本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的决定因素。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省本级政府还是市本级政府,对企业的控制程度越高,其各项税收的分成比例越高。下辖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等程度越高,省本级政府分成的税收比例越多。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趋向于提高辖区本级政府的增值税分成比例,降低营业税分成比例。我们认为,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分成比例提供了一个衡量政府间财政分权的替代性指标,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证的角度看都要优于现有文献所流行的衡量指标。
关键词:
省以下财政体制 税收分成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昺雕 胡方
日本企业与政府间关系是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适合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并依照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方法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日本经济成长的制度关系。我国国有企业中政企关系的改革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 ,通过改革建立一种适合于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并注重社会收益的新型政企关系 ,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条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伟 朱建元 谭婷元
目前,理论界存在调整建筑业增值税政策的呼声,理由是行业税负较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筑业税制转换后,部分企业虽然纳税额有所提高,但由于增值税特殊计税机理,其盈利也在提高,因此其实际税负是下降的。本文通过分析税制转换后建筑业存在的减税效应传导不足和失灵问题,重点论述了传导失灵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认为建筑业增值税政策仅存在微调的可能性或合理性。同时,本文不赞成以差额征税或虚拟进项税额抵扣等方式解决减税效应传导失灵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冬生
尽管营改增有减税效果,但是影响税负的,不仅仅是税制。市场影响税负,业务影响税负,管理影响税负。影响营改增减税效果的,最起码有以下三个非税收因素:一是市场竞争地位。市场竞争地位,影响税负能否转嫁,影响税负轻重。试点纳税人在提供服务时,如果是卖方市场,可以在原价格基础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华 秦鱼生 陈琨 曾祥忠 张焱 李丽君 涂仕华
作物籽粒中镉来源于土壤,土壤中镉形态的含量与作物吸收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找出作物籽粒中镉与土壤镉形态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小麦/水稻籽粒中镉的来源,为阻断镉吸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采样方法,对成都平原镉污染区冲积性水稻土耕作层土壤镉形态及对应的作物秸秆和籽粒镉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镉超标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水稻土不同形态镉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留态>水溶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各形态分布极不均衡,生物可利用形态所占比例较大。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与
关键词:
水稻土 镉形态 水稻 小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 李抒芮
城市现代化建设引起的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已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碳源和碳汇的平衡是城市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基于植被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遥感数据,构建了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核算量化模型,以京津冀城市圈为例,对碳效应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交通和建设开发是京津冀城市圈的主要碳排放源,林地、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是主要碳吸收库;京津冀城市圈当年碳排放量是碳吸收量的近两倍,人均碳赤字为0.85 tC;在空间分布上,净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东冷西热”的空间格局,碳源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碳汇热点地区为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及坝上高原地区。因此,为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应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构建跨区合作机制,制定差异化“减排增汇”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振 周春山
详细分析了广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背景及概况,采取指标分析法,得出各区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化程度的城市核心边缘区指向性;个体私营经济密度分布的城市核心指向性;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比重及户均人数的城市外围地区的指向性等空间分布特征。并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动力机制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生产运作及空间需求等几个方面予以详尽的解析。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空间分布 区位商 广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明华 惠国琴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的主要因素,并对城市经济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变化历程,目前服务业在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的比重也超过60%,北京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国际大都市经济形态的服务型城市。文章重点分析了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及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北京都市区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总体上呈"多中心集聚"分布;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区县差异明显,地域分工已经形成;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布局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增长 服务业 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