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5)
- 2023(14918)
- 2022(11813)
- 2021(10390)
- 2020(8218)
- 2019(17992)
- 2018(17383)
- 2017(32785)
- 2016(17393)
- 2015(18967)
- 2014(18567)
- 2013(18073)
- 2012(16533)
- 2011(15115)
- 2010(15142)
- 2009(14402)
- 2008(13857)
- 2007(12480)
- 2006(11283)
- 2005(10396)
- 学科
- 济(90412)
- 经济(90307)
- 管理(58607)
- 业(50151)
- 企(41432)
- 企业(41432)
- 方法(28960)
- 数学(25287)
- 数学方法(25104)
- 业经(21490)
- 中国(21197)
- 财(21122)
- 农(20884)
- 地方(20182)
- 制(18378)
- 环境(16758)
- 学(16357)
- 贸(14948)
- 贸易(14942)
- 易(14526)
- 农业(14101)
- 体(13660)
- 地方经济(13309)
- 银(13167)
- 银行(13133)
- 融(13048)
- 金融(13045)
- 产业(12629)
- 行(12551)
- 划(12382)
- 机构
- 学院(258418)
- 大学(256827)
- 济(117254)
- 经济(115144)
- 管理(96535)
- 研究(89952)
- 理学(83320)
- 理学院(82438)
- 管理学(81323)
- 管理学院(80845)
- 中国(67624)
- 财(53902)
- 科学(52611)
- 京(52200)
- 所(44662)
- 农(43881)
- 财经(42481)
- 研究所(40429)
- 中心(40339)
- 江(38929)
- 经(38431)
- 业大(38207)
- 经济学(37767)
- 农业(34264)
- 经济学院(33774)
- 院(32523)
- 北京(32338)
- 财经大学(31261)
- 范(31062)
- 师范(30658)
- 基金
- 项目(174039)
- 科学(137663)
- 基金(127913)
- 研究(125515)
- 家(112503)
- 国家(111573)
- 科学基金(95568)
- 社会(85263)
- 社会科(80994)
- 社会科学(80973)
- 省(68229)
- 基金项目(67187)
- 自然(59404)
- 自然科(57973)
- 自然科学(57954)
- 自然科学基金(56940)
- 划(56558)
- 教育(55747)
- 资助(49928)
- 编号(48422)
- 重点(39534)
- 发(38727)
- 成果(38602)
- 部(37941)
- 制(37134)
- 创(37001)
- 国家社会(36763)
- 创新(34709)
- 课题(33787)
- 科研(32942)
- 期刊
- 济(136068)
- 经济(136068)
- 研究(77384)
- 中国(50875)
- 财(42568)
- 学报(42323)
- 农(40341)
- 科学(37590)
- 管理(36973)
- 大学(32370)
- 学学(31098)
- 农业(26577)
- 融(24011)
- 金融(24011)
- 经济研究(23791)
- 财经(22262)
- 业经(21234)
- 技术(20651)
- 教育(20583)
- 经(19300)
- 问题(17289)
- 贸(13678)
- 技术经济(13377)
- 业(13225)
- 商业(12549)
- 版(12521)
- 世界(11816)
- 国际(11701)
- 科技(11580)
- 现代(11095)
共检索到38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DPQCA方法揭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法治环境的完善度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的健全度都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影响路径呈现出“非对称性”和“多重并发”的特征。政府能力驱动型和开放水平主导型路径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却重要的角色。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科技人才的短缺、政策环境的不完善则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堵点。因此,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须着力打通“堵点”,优化和完善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关怀与效率、信用环境、市场公平性和开放程度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政府引导型和市场驱动型路径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在市场竞争、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上具有较强优势,中部地区则在公共资源供给、信用环境和市场公平表现突出;西部地区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提升开放程度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关怀与效率、信用环境、市场公平性和开放程度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政府引导型和市场驱动型路径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在市场竞争、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上具有较强优势,中部地区则在公共资源供给、信用环境和市场公平表现突出;西部地区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提升开放程度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慧杰 米捷 司玉静
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角度剖析了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检验了营商环境在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和门槛效应,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第二,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第三,营商环境在环境规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上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营商环境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经济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涵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等多维内容,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等多维特征。要科学研判和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充分发挥其变革和赋能作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振娟 赵景峰 张静 李雪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重构了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本文从数字经济概念及特征出发,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消费呈现的消费主体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客体丰裕程度和质量品质的双重提升、消费环境绿色共享等诸多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推动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选择,对于发挥数字经济效能,提高新型消费领域的供需适配性,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进而助推国内经济大循环顺利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字经济赋能消费层次从发展型向共享型和服务型转变、消费结构从物质需求向精神给养转变、消费方式从传统线下向新式线上转变,进而实现消费水平从低端向高端水平的过渡,推动消费升级。因此,应不断增强数字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助推新型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打造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建设数字经济新基建力度,提高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数字经济的制度支持,引导新型消费倾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张震宇
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优化、资源整合、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和治理革新五个方面,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堵点: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人才不足、数据流动阻滞、制度环境缺失、风险防范薄弱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建立覆盖全面的乡村数字化设施体系,解决农村网络质量和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构建科学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打破农村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的窘境;建立全面的乡村产业数据共享流动机制,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与价值;构建包括政策、资本和法律在内的多元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乡村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秀 候丹丹
数字政府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已上升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基于2018—2022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建了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数字政府建设对营商环境优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营商环境优化,且随着营商环境分位数水平的提升,上述积极影响也逐渐增强。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产业优化、创新、政企关系改善赋能城市营商环境优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对营商环境优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存在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在城市群城市中更为显著。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与产业优化、创新等的融合应用,推动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制定差异化的数字政府建设措施,持续为城市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新动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若凡 尹威
在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力与国际竞争关键点的背景下,完善我国数字经济行业总体布局变得至关重要。文章基于数字经济的涉税特点,从涉税主体、涉税事项和税收监管三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我国现行税收治理的影响,进一步从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与体系出发探讨税收治理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挑战,最后根据税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有针对性地给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治理路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 数字经济 税收改革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滕慧君
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影响未来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要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全环节有机融合,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战略的纵深推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维度多频发力,形成雁阵效应,必将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传导机制 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旭光 何佳佳 左马华青
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目的之一,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基于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数据,依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的分类标准和投入产出表“数字产业化调整系数”构建数字产业化指标,考察数字产业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产业化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且影响效应呈动态增强特征。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影响效果存在企业层面和地区层面异质性,相对而言,国有性质、大型规模、市场化程度高、沿海地区的企业,数字产业化发展能够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正向影响。研究还表明,数字产业化发展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间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雯 郭静 国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进一步考察电子商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电子商务对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均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电子商务与产业合理化指数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通过系统GMM法、工具变量法及更换解释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保持一致;第三,营商环境在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提质增效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最后,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提出加强电子商务创新、积极构建营商环境、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妺 刘奕彤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和推动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新发展阶段,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需要深入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影响机制,构建数字经济与中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茹少峰教授和博士生张青撰写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在具体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机制,剖析了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明确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路径以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高星 李麦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在数字信息时代,数字经济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力。本文阐述了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态势,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创新效应及数字治理效应赋能经济绿色发展,但数字经济在驱动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存在数字核心技术薄弱、区域“数字鸿沟”现象明显、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受阻、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稀缺,以及数字治理能力较弱等现实制约。因此,应加大数字经济发展投入,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战略和加强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积极探索数字人才培养机制,健全数字治理体系,进而提升经济绿色发展的数字经济赋能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虹林 陈文晖
营商环境是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提升产业消费与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面对新的挑战,要聚焦市场主体需求,以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国际环境、社会环境为重点,对标国际先进贸易规则,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时尚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为时尚产业凝聚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而促进优质营商环境赋能时尚产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