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0)
2023(2806)
2022(2443)
2021(2165)
2020(1727)
2019(3893)
2018(3817)
2017(7859)
2016(3875)
2015(4137)
2014(4055)
2013(3891)
2012(3552)
2011(3041)
2010(3193)
2009(3206)
2008(3156)
2007(2919)
2006(2642)
2005(2543)
作者
(10738)
(9167)
(9100)
(8617)
(5624)
(4380)
(4118)
(3328)
(3297)
(3201)
(2964)
(2943)
(2861)
(2816)
(2761)
(2700)
(2628)
(2621)
(2557)
(2489)
(2165)
(2120)
(2077)
(2058)
(1973)
(1964)
(1960)
(1950)
(1757)
(1751)
学科
(18634)
经济(18622)
管理(17906)
(15452)
(13740)
企业(13740)
环境(8461)
方法(8117)
(7436)
数学(7261)
数学方法(7220)
(5671)
财务(5667)
财务管理(5663)
企业财务(5421)
(5213)
(4669)
贸易(4668)
(4594)
规划(4086)
环境规划(3991)
(3943)
中国(3771)
业经(3537)
地方(3296)
关系(3283)
(3130)
税收(3021)
(3013)
技术(2896)
机构
大学(56850)
学院(56836)
(26718)
经济(26307)
管理(23790)
理学(20764)
理学院(20620)
管理学(20407)
管理学院(20323)
研究(17298)
(13741)
中国(13297)
(11182)
财经(10785)
(9784)
科学(8939)
经济学(8221)
(8207)
(8131)
财经大学(7973)
中心(7828)
经济学院(7543)
商学(7526)
商学院(7467)
研究所(7161)
北京(7094)
(6592)
(6535)
业大(6461)
经济管理(6234)
基金
项目(37445)
科学(30544)
基金(28955)
研究(27146)
(24808)
国家(24624)
科学基金(22215)
社会(19069)
社会科(18240)
社会科学(18232)
基金项目(15231)
自然(14421)
自然科(14086)
自然科学(14084)
(13885)
自然科学基金(13852)
资助(11954)
教育(11780)
(11456)
编号(10146)
(8569)
国家社会(8364)
重点(8104)
(7895)
(7820)
(7797)
人文(7757)
教育部(7638)
成果(7507)
科研(7402)
期刊
(29130)
经济(29130)
研究(17279)
(12028)
中国(9871)
管理(9355)
学报(6998)
科学(6724)
大学(5760)
财经(5571)
学学(5562)
(5530)
金融(5530)
经济研究(5512)
(4931)
(4764)
业经(4552)
(4286)
技术(4250)
国际(4232)
问题(3737)
财会(3598)
农业(3339)
商业(3181)
技术经济(3043)
教育(2994)
会计(2893)
经济管理(2618)
资源(2575)
世界(2564)
共检索到85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应武  刘凌博  
基于2009~2018年世界123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样本中,一国的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得分能显著促进该国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营商环境指标更换为得分排名上述结论也稳健;进一步区分营商环境子类指标的异质性影响时,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破产这三项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按发展程度对经济体进行分组回归的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仅在发展中经济体显著为正,在发达经济体中上述关系不成立。此外,营商环境改善通过降低风险这一间接机制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中国未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资和开放策略提供了实证支撑和改善营商环境的发力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扈涛  王文治  
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2002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及三种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全面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我国制造业对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全部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入我国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污染密集型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很低,"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制造业不成立。(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后通过产业关联效应间接导致某些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例如化学工业,因此"污染避风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稳定外商直接投资、有序发展会展业、实现两者良性互促,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重要抓手之一。利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理论)和产业钻石模型理论,基于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全样本和分区域的实证研究,并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论证会展业与外商直接投资间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会展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促效应,但这种互促效应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互促效应较强,在西部和中部地区互促效应不显著。基于此,在当前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应主动培育新的引资增长点,发挥和强化会展业平台效应,促成“会展引资→引资促展→扩展扩外资”的良性循环,增强外商直接投资与会展业之间的互促效应。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与具体目标,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国内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平台,主动利用会展平台和渠道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更优质外商直接投资,巩固、发展、创新会展业,实现全国性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会展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和互促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伟杰   申明浩   刘奕岍  
政府何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量质齐升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议题。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政务服务建设等政府数字采购项目,由此产生的数字化赋能效果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鉴于此,本文使用文本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从近65万条政府采购文本信息中筛选并构建出政府数字采购指标,以此探究政府数字采购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赋能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支持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改善企业声誉形象三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民营企业、开展市场或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心城市企业,政府数字采购能发挥更有效的对外投资激励作用。基于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观的拓展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数字采购产生的需求外溢能加速数据要素和数字资源在“国内大循环”中的畅通流动,推动外围城市和中心城市在“国际外循环”中的协调并进。文章结论不仅为政府支持政策的对外投资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以政策支持塑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优势、以需求引导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伟杰   申明浩   刘奕岍  
政府何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量质齐升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议题。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政务服务建设等政府数字采购项目,由此产生的数字化赋能效果可能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新优势。鉴于此,本文使用文本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从近65万条政府采购文本信息中筛选并构建出政府数字采购指标,以此探究政府数字采购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赋能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数字采购支持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改善企业声誉形象三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民营企业、开展市场或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中心城市企业,政府数字采购能发挥更有效的对外投资激励作用。基于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观的拓展性分析发现,中心城市数字采购产生的需求外溢能加速数据要素和数字资源在“国内大循环”中的畅通流动,推动外围城市和中心城市在“国际外循环”中的协调并进。文章结论不仅为政府支持政策的对外投资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以政策支持塑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核心优势、以需求引导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永  冼国明  马静  
对1999~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纺织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出口,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与企业的平均规模有关,企业平均规模越小,促进作用就越大;台港澳外资和其他来源地外资对纺织业出口的影响与整体外资的影响类似,但台港澳外资对出口的影响略大于其他来源地的外资。进一步的经验分析证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是直接影响,其对内资企业出口的间接影响不显著,其他来源地外资的影响甚至是负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萍  宋晓梅  刘庆锋  
一、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出口总量的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前,在“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引进了冶金、机械、石油、汽车、煤炭、电力等技术,为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只有在改革开放后,随着1979年我国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随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才国伟  杨豪  
本文旨在探讨不断涌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有助于改善中国要素市场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各产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基础上,本文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和劳动力市场扭曲存在非对称影响,对资本市场扭曲的矫正作用要远高于劳动力市场。在更换外商直接投资和要素市场扭曲的度量指标以及考虑遗漏变量问题之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市场扭曲的影响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地区经济环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缓解政策扭曲等途径来矫正资本市场扭曲,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和利用好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志德  
本文利用197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每增长1%,长期来看将带动就业增加0.0912%。文章还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FDI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短期波动及其调整机制,发现FDI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且存在长期吸纳效应和短期挤出效应并存的现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春应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现FDI主要通过进出口贸易、国内资本积累、R&D、产业结构升级、就业、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等8条传导途径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应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检验、因子分析等方法定量地研究我国的FDI如何通过上述不同的传导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以及影响强度的大小,其结果表明;FDI主要通过带动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弘  曹明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与扩张,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我国的外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外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互为影响。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角度,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贡献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提高其与产业结构相同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慧萍  
本文首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与现存的问题,其次综述了外资争论中的主要观点,最后着重从国内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内外资企业的竞争及其形成的创新互动机制,从而指出FDI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一味保护国内企业就不能激励国内企业的创新意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晓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经济特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吸收的外资所占比重很小。90年代以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但并没有根本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