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8)
2023(12275)
2022(10400)
2021(9551)
2020(7996)
2019(18512)
2018(18179)
2017(36366)
2016(18971)
2015(21191)
2014(21051)
2013(20682)
2012(18954)
2011(16993)
2010(16879)
2009(15669)
2008(15016)
2007(12782)
2006(11234)
2005(9615)
作者
(51640)
(43089)
(43028)
(40763)
(27307)
(20466)
(19450)
(16704)
(16402)
(15085)
(14509)
(14309)
(13441)
(13225)
(13196)
(12827)
(12575)
(12562)
(12325)
(12251)
(10358)
(10355)
(10143)
(9810)
(9765)
(9688)
(9196)
(9088)
(8622)
(8342)
学科
(87283)
经济(87196)
管理(57894)
(55125)
方法(44082)
(42812)
企业(42812)
数学(40609)
数学方法(40188)
(26178)
中国(25615)
(24319)
业经(18194)
农业(17757)
地方(16865)
(16461)
贸易(16452)
(16042)
环境(15732)
(15239)
(13471)
财务(13422)
财务管理(13391)
(12826)
银行(12814)
企业财务(12653)
(12263)
(12237)
金融(12236)
(12217)
机构
学院(273401)
大学(273149)
(120839)
经济(118587)
管理(112225)
理学(98221)
理学院(97302)
管理学(95951)
管理学院(95435)
研究(83149)
中国(63867)
(57173)
(55276)
财经(46447)
科学(46376)
(42444)
中心(39388)
经济学(39108)
(38020)
(37806)
(36214)
业大(35942)
经济学院(35757)
财经大学(34853)
研究所(34204)
北京(34043)
(33596)
师范(33334)
(30591)
(30382)
基金
项目(186954)
科学(150397)
基金(140472)
研究(137829)
(120087)
国家(119145)
科学基金(105154)
社会(92934)
社会科(88342)
社会科学(88317)
基金项目(74421)
(70912)
自然(66388)
自然科(64894)
自然科学(64881)
自然科学基金(63726)
教育(63293)
(59495)
资助(57651)
编号(54555)
(42940)
成果(42484)
重点(41031)
(39973)
国家社会(39657)
(38942)
教育部(37995)
人文(37436)
创新(36438)
课题(36316)
期刊
(123357)
经济(123357)
研究(79368)
(42691)
中国(42413)
管理(39847)
科学(34333)
学报(34043)
(33251)
大学(28092)
学学(26801)
(24842)
金融(24842)
技术(23442)
财经(22921)
农业(22762)
业经(21668)
经济研究(20843)
教育(20221)
(19587)
问题(19083)
统计(14750)
商业(13922)
(13866)
理论(13508)
技术经济(13415)
(13278)
现代(12268)
实践(12091)
(12091)
共检索到383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劼  
营商环境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但是否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需要考察。利用我国2015—2022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在西部和低线城市的效果显著;营商环境优化主要通过破除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制度固化,实现要素流动和薪酬平等,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水平的营商环境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骁  荣思诗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从两个视角阐述。一是以城镇化水平为划分依据,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持续性上升阶段(1960~1976年),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08%。第二阶段:平缓上升阶段(1977~2000年)。相比上一阶段,城镇化率的平均增长率降低至0.15%。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1~2014年)。这一时期,日本的城镇化推进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率达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志新  丁鑫  刘晓合  
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0年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阿里淘宝村数据,构建多期DID、PSM-DID等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范城市建设对农村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升15.1%和8.7%,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发现:示范城市建设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和带动中低技能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得出:示范城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小城市和南方城市,对大城市和北方城市作用效果不明显。鉴于此,在加强已有示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中小城市试点,实现试点工作下沉到区县;北方城市要借鉴南方城市电商模式,完善农村地区配套设施,打造农村电商特色;组织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就业水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张科  王红建  熊子怡  胡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基于2001—2019年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的准自然实验构造双重差分,实证评估乡村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在整体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检验发现,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基础公共品供给、三产融合以及非农就业,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章的发现不仅厘清了乡村旅游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逻辑,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强  谢家智  
本文以2010年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为政策实践,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改革破解了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了城镇工和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的户籍歧视,并有助于城乡居民获得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待遇,因此,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失衡局面,并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收入收敛的动态效果会逐渐增强。此外,城乡悬殊的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差异是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已有的研究文献并没有系统说明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文章利用中国1999~2008年分省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旅游发展能够显著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旅游发展减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旅游发展对农村人均实际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关系,而与城镇人均实际收入之间关系则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旅游发展对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关系。除此之外,财政分权在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中起负调节作用;城市化在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文秀  吴方卫  
本文基于2000—2019年中国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试点地区面板数据,研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对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显著缩小了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2)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未能促进受偿地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3)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转移率小于42.5%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能够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4)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当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大于0.81时,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缩小受偿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结论对受偿地区地方政府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王超  
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解决乡镇财政困难,中国在垂直不平衡的财政体制下选择了"乡财县管"改革,那么这一改革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吗?本文基于安徽省"乡财县管"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在分析其集权特征基础上,识别了"乡财县管"这一集权式财政支出改革的影响。研究发现,"乡财县管"改革通过赋予县级政府统筹全县乡镇财政资源权力,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乡财县管"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通过农村道路、电力两类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和教育、医疗卫生和农村科技服务三类公共服务的显著提高,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增收能力,使农村居民收入和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在"乡财县管"改革后获得显著增加。而农村两类基础设施改善和三类公共服务提高,源于县级政府利用了"乡财县管"改革赋予的权力对乡镇财政做出了符合自身需要的支出安排。本文在两个方面扩展了现有"分权—集权"的相关研究:一是本文对"乡财县管"这一集权式改革激励效应的识别不是针对乡镇政府,而是改革实施者—县级政府;二是本文将集权视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自主权的一种干预,识别"乡财县管"这种干预方式形成的集权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强  王军  
基于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镇化和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之间为线性关系,和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之间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城镇化建设可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洪源  杨司键  秦玉奇  
在考察民生财政的运行现状及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从时空整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动态面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方向、路径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收支活动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及其资金投向的"农村倾向"特征,将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民生财政所引致的税收增长以及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将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仁发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集聚理论角度,利用2003~2010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1)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的显著性,服务业聚集显著提高地区工资水平,且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力较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无显著性影响,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制造业与公共性服务业共同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作用不明显。(3)从制造业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享光  汤龙  唐跃桓  
本文基于2011—2017年的全国县域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下,农村电商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农村电商政策减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了农民增收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且该政策在非贫困县、东部地区、ICT水平较高以及二三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更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从资本和人口要素流动,以及政府主导下的财政资金支出视角对农村电商政策的影响效应进行机制解释,并发现各财政资金规划用途间的互补与互斥现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持续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合理安排资金用途,发挥电商农户的创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哲   杜奕璇   张轩畅  
[目的]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方法]文章基于2010年-2020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DF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GML指数对效率值进行拆解,并结合门槛回归模型解析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拆分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只有当其跨越门槛值后才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均高于吉林省,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结论]具体提出加快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完善绿色农业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农技推广普及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晓玲  
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视角,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各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算,进而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度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控制变量中,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财政支出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很显著。因此,我国应确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和总体思路,重塑发展路径,打造多方合作与相互支持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积极发挥其他因素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共同作用,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敏  
农村金融发展对于缩小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大的影响与价值。本文将随机选取1979年-2011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中提高效率将大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其规模的扩大却反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而,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发展更具包容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之具有普惠性的特点,从而有效遏制农村资金外流以及非正规金融行为的发生,真正发挥出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其扶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