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9)
2023(16931)
2022(14734)
2021(13698)
2020(11631)
2019(26472)
2018(26063)
2017(50087)
2016(26860)
2015(29799)
2014(29341)
2013(28692)
2012(25871)
2011(23180)
2010(22623)
2009(20442)
2008(19831)
2007(17018)
2006(14495)
2005(12064)
作者
(77826)
(64667)
(64193)
(61009)
(40863)
(31156)
(29107)
(25569)
(24612)
(22587)
(21879)
(21742)
(20296)
(20101)
(20055)
(19692)
(19674)
(19298)
(18457)
(18380)
(16230)
(15719)
(15468)
(14621)
(14475)
(14332)
(14268)
(14217)
(13035)
(12966)
学科
(101394)
经济(101283)
管理(79153)
(74119)
(61397)
企业(61397)
方法(50540)
数学(44543)
数学方法(43914)
(28094)
(27276)
中国(25424)
(23098)
业经(22558)
(20124)
贸易(20118)
地方(19733)
(19582)
环境(19457)
农业(18966)
(18105)
财务(18020)
财务管理(17988)
(17130)
企业财务(16985)
技术(16834)
理论(16750)
(16441)
(15720)
(14344)
机构
大学(373788)
学院(372860)
管理(149216)
(143776)
经济(140786)
理学(131158)
理学院(129740)
管理学(127163)
管理学院(126519)
研究(120551)
中国(87353)
科学(79063)
(77828)
(65647)
(64395)
业大(61849)
(59807)
中心(55574)
研究所(55411)
财经(52957)
农业(51954)
(51785)
(48331)
北京(48073)
(47431)
师范(46759)
(44395)
经济学(42958)
(42217)
技术(39734)
基金
项目(271236)
科学(211776)
基金(196995)
研究(190605)
(174593)
国家(173186)
科学基金(148471)
社会(119694)
社会科(113475)
社会科学(113444)
(106493)
基金项目(105221)
自然(100283)
自然科(97850)
自然科学(97818)
自然科学基金(96055)
(89811)
教育(88113)
资助(80951)
编号(76261)
重点(60827)
成果(59159)
(58696)
(56748)
(56402)
科研(52845)
创新(52672)
课题(51894)
计划(51104)
大学(50388)
期刊
(145113)
经济(145113)
研究(99858)
学报(66869)
中国(62627)
(58112)
科学(58073)
管理(53321)
大学(50184)
(49087)
学学(47768)
农业(40084)
教育(36506)
技术(32849)
(26183)
金融(26183)
业经(25456)
财经(24612)
经济研究(23988)
(20982)
(20284)
科技(19483)
问题(19465)
(19289)
图书(18215)
业大(18023)
资源(17185)
技术经济(17055)
商业(16776)
理论(16656)
共检索到513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春艳  赵军  
基于2004~2019年中国266个地级市数据,实证分析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对中国在FDI“稳存量”与“扩增量”目标实现中的现实作用。研究发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对FDI流入具有促进效应;这种促进作用对中西部的城市与城市群中的城市更加强劲;负面清单缩减对FDI的促进效应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扩展,更体现在“广延边际”扩展;市场化程度提升发挥了有效传导效应。因此,应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优化相关配套措施,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对稳定利用FDI的政策红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韩  王雄元  张琳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优化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使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产业在充分竞争中激发活力,以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运转,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达成这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负面清单制度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明确区分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增加市场准入制度的开放性、公平性、透明度。文章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为外生事件,探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如何从供给侧去产能。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受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影响的企业,受影响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显著更低,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有助于降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而缓解生产要素错配、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竞争程度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去产能效应具有中介效应,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降低企业产能过剩;另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产能过剩程度较高、污染行业和规模较大的组,说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有这些特征的企业具有去产能效果。文章从供给侧去产能角度探讨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丰富了关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研究文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考秀梅   谢申祥  
开放对收入的影响一直是国际贸易研究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剖析制度型开放对企业内薪酬差距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制度型开放对企业内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加剧了企业内员工薪酬差距,这主要表现为管理层员工平均薪酬增长,而普通员工薪酬保持不变;其影响机理为,制度型开放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进入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上升以及管理层员工与普通员工间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差异强化了企业对管理层员工的需求,管理层提薪必要性的提升加剧了企业内薪酬差距,而企业内管理层薪酬“同群效应”的存在则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内薪酬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制度型开放显著加剧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内企业以及内控质量较高企业内的薪酬差距,且管理层薪酬上涨主要表现为超额薪酬上涨,而国有企业更为严格的薪酬约束体系可有效缓冲外部市场环境变动引致的薪酬差距增长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志方   韩尚杰   程序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推进这一战略则需打破市场准入管制壁垒。文章利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而这一效应主要通过“打破地方行政垄断壁垒和强化产品市场竞争激励”的产品竞争机制以及“减少政府要素配置干预和缓解要素市场错配程度”的要素配置机制而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发了企业创新策略的积极调整,具体表现为企业倾向于增加创新投入、提升创新效率以及追求高质量创新,而较高的创新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加剧下取得良好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创新激励效应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的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运营效率较低的企业中。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协调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明川  朱华  刘婧  
外资准入制度是一国外资政策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中国现行的外资准入制度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不断调整,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与中美投资协定(BIT)谈判的持续推进,国际投资领域多数国家通行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势必会突破中国现行的外资准入框架,给外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新的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引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促进国内外资管理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准入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维和  孙元欣  王佳圆  
中美2015年将启动负面清单谈判,系统地分析美国已经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为中国谈判提供参考,对我国合理设置负面清单维护国家利益大有裨益。本文基于2005年美国—乌拉圭双边投资协定、2007年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美国—卢旺达双边投资协定,以美国的负面清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行业选择、涉及原则和限制措施等方面予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在未来的中美负面清单谈判提供了方向性指导:选择性地开放不同行业;对敏感度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对影响力不清晰的产业设置"互利互惠"缓冲带;将国有企业列入第二类负面清单;条款设置须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琳娜  尹昌斌  陈世雄  
[目的]旨在依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按照"生态红线"和"底线约束"的要求,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农业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区域资源管护和生态治理。[方法]以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承载力、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剖析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其内涵,基于"减规模、转方式、控规模、退出生产"要求探讨负面清单编制原则以及禁止类、限制类农业产业目录与管控条件的编制方法,重点分析农业资源超载、生态环境退化典型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管控对策。[结果](1)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实施节水保水型耕作方式,限制冬小麦种植面积;(2)在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区实施3~5年休耕,在轻微—轻度重金属污染区域,实施清洁去污型休耕模式,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的富集型植物;(3)在长江中下游传统双季稻主产区,适度调减双季稻田,实施"双改单",控制水网密集区生猪、奶牛养殖规模;(4)在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生态修复型休耕,种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5)在东北黑土区,适度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推进种养结合;(6)在生态保护发展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结论]采取开展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试点、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冰  
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对中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影响深远,一方面有利于突破现有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瓶颈,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的外资监管与风险防控能力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为降低进一步开放带来的监管风险,为保留根据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外资政策的灵活性,中国需要在缔结中美BIT之前通过统一内外资法律、制订专门的外资管理法、完善外资准入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规范化与制度化反垄断审查工作先行改革与完善国内外资管理体制,予以有效应对。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李岱军  
本文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9年地级市层面数据构建FDI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测算,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营商环境与FDI质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FDI质量,该结论经过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了FDI质量,且主要通过政策环境、创新环境以及绿色环境改善的渠道进行传导;利用三重差分法考察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未与其他开放政策产生叠加效应。本研究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提升FDI质量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朝凤  毛霞  
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为自然实验,结合1990—2015年中国295个地级市数据以及成立的184家城市商业银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地方金融机构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商业银行的成立显著促进了城市FDI的流入;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SM)估计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结合企业数据证实城商行的设立提升了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影响FDI的区位分布。对城商行兼并和异地扩张行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商行经营规模的扩张,无论是对属地还是异地城市FDI的促进作用均不明显,而城商行资金规模的扩张对FDI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些发现将为我国完善金融体系和升级银行业结构、吸引FDI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雷卓骏  王珏  
本文基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的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外商投资自由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因果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负面清单模式引致的外商投资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外商投资自由化可以通过加快企业资本深化和带来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降低劳动收入份额,但没有显著证据表明外商投资自由化可以通过降低垄断来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异质性研究证实,外商投资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对政府行为的拓展分析发现,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可以弱化外商投资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而加大政府补助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本研究从外商投资自由化视角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机理提供了新的微观解释,对进一步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楠  李振宁  
投资准入在国际条约层面既可按欧式投资协定依"东道国法律"准入外资,也可按美式投资协定依"负面清单"准入外资,所体现的是一国投资市场的开放程度。我国正在尝试在国内法领域采用"负面清单"模式准入外资,国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可以为国内规则层面的"负面清单"制度设计和理念提供借鉴。"负面清单"内规定的限制措施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改革外资准入备案制提高准入透明度与便利性,尽可能参照"棘轮机制"增强投资准入规制的稳定性,协调好内资与外资、国内负面清单与国际负面清单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刘璐   王威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改善市场融资状况、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基于信用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的可得性。第二,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增强银行风险承担意愿、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激发企业家精神等途径,提升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可得性。第三,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和融资约束较高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在金融聚集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营商环境的优化效应更为明显。第四,营商环境在促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也通过替代效应使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减少。为此,建议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基于现代信用体系的企业融资新机制,加快信用城市试点经验成果的复制与推广。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是其亮点也是难点。"负面清单"模式是国际贸易或投资协定中做出义务承诺的一种方式。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正在进行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谈判模式的先试先行。本文将探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的法律问题,如"负面清单"是否包括了未来出现的产业,"负面清单"内容是否可增加及这样做可能的理由,对"负面清单"内容发生理解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宋赛虎   李娜  
以2018年“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的实施为标志性事件,基于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准自然实验,综合运用多种识别策略检验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表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稳健性、政策干扰排除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负面清单”制度主要通过FDI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三个渠道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据流入制造业FDI的“质优”转向新特点进行的异质性分析证实,外资准入政策放松后,并未导致低水平FDI的泛滥,而是促进了“质优”型FDI的流入,对弥合我国区域差距、倒逼企业创新、推动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企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调节效应的拓展分析发现,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融资约束水平越低及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负面清单”制度政策效应的发挥。文章把企业因素、产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之中,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较为全面揭示了外资对本国企业创新能力变化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