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8)
- 2023(17231)
- 2022(14204)
- 2021(12955)
- 2020(10968)
- 2019(24512)
- 2018(23788)
- 2017(45997)
- 2016(24355)
- 2015(26321)
- 2014(25746)
- 2013(25043)
- 2012(22293)
- 2011(19443)
- 2010(19099)
- 2009(17614)
- 2008(17039)
- 2007(14723)
- 2006(12537)
- 2005(10900)
- 学科
- 济(104813)
- 经济(104700)
- 业(95538)
- 企(85861)
- 企业(85861)
- 管理(85197)
- 方法(48168)
- 数学(39541)
- 数学方法(39067)
- 农(32502)
- 业经(32290)
- 财(32048)
- 中国(23795)
- 务(23554)
- 财务(23503)
- 财务管理(23477)
- 农业(22778)
- 企业财务(22271)
- 技术(20168)
- 地方(20116)
- 贸(19149)
- 贸易(19143)
- 划(18629)
- 易(18584)
- 环境(18418)
- 制(18113)
- 和(17969)
- 理论(16530)
- 学(16026)
- 策(15996)
- 机构
- 学院(339677)
- 大学(332038)
- 济(142340)
- 管理(140110)
- 经济(139960)
- 理学(122599)
- 理学院(121418)
- 管理学(119591)
- 管理学院(118986)
- 研究(103769)
- 中国(79830)
- 京(66949)
- 科学(64297)
- 财(63680)
- 农(59300)
- 业大(52315)
- 财经(52078)
- 所(50119)
- 中心(49296)
- 江(48846)
- 经(47629)
- 农业(46947)
- 研究所(45944)
- 经济学(43186)
- 北京(40276)
- 范(39386)
- 经济学院(39344)
- 商学(39108)
- 师范(38891)
- 商学院(38751)
- 基金
- 项目(240246)
- 科学(192209)
- 基金(178369)
- 研究(171588)
- 家(156972)
- 国家(155407)
- 科学基金(135777)
- 社会(113413)
- 社会科(107798)
- 社会科学(107764)
- 基金项目(95208)
- 省(95090)
- 自然(89242)
- 自然科(87271)
- 自然科学(87246)
- 自然科学基金(85735)
- 划(78901)
- 教育(77574)
- 资助(70873)
- 编号(66937)
- 重点(53891)
- 创(53354)
- 部(52383)
- 发(52148)
- 成果(50175)
- 创新(49293)
- 业(48172)
- 国家社会(47986)
- 科研(46912)
- 人文(45228)
- 期刊
- 济(150546)
- 经济(150546)
- 研究(88001)
- 中国(56674)
- 管理(54405)
- 农(53984)
- 财(52150)
- 学报(51745)
- 科学(49344)
- 大学(39923)
- 学学(38644)
- 农业(37306)
- 技术(30723)
- 业经(28529)
- 融(26038)
- 金融(26038)
- 财经(25308)
- 教育(24859)
- 经济研究(24419)
- 业(22199)
- 经(21846)
- 问题(19820)
- 技术经济(18221)
- 商业(17759)
- 版(16611)
- 科技(16544)
- 财会(16238)
- 资源(15812)
- 现代(15800)
- 策(15415)
共检索到474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留强
营商环境优化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2015-2021年我国297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营商环境优化对区域流通效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营商环境优化对区域流通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儒家文化作为工具变量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为企业家市场活动提供良好土壤,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提升流通效率;第三,进一步分析发现,营商环境优化在区域一体化程度高、数字政府水平高的区域对流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突出。本文结论对深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薛君 韦囡囡
为了探寻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地域差异特征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地区优质营商环境,本文从中国新时代营商环境的建设需求出发,构建企业家精神的全面量化测度指标体系,以2015—2019年五年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对其企业家精神进行间接代理分析,利用熵值法全面探究企业家精神的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异质性,具体的差异性会在不同维度企业家精神中体现。其中,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中地域差异性最小的维度,而冒险精神是地域差异性最大的维度。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育企业家精神与营商环境建设策略。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营商环境 测度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书成 梅心怡 杨兰品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新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选取2009-2018年30个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效应及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营商环境优化对中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其影响更多表现为资金供给而非制度供给;(2)企业家精神是营商环境与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营商环境要素、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励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营商环境显性激励作用明显,但内生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企业家精神为理解当前中国企业投资效率差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文章采用中国各城市每万人所拥有的中华老字号数量衡量地区企业家精神的多寡,对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地级市层面的中华老字号数据及地区营商环境指数进行数据合并,再使用城市资源禀赋和播种面积作为企业家精神的工具变量,以此识别企业家精神的地区差异对当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家精神资源较丰裕的地区,企业具有更高的投资效率;企业家精神有助于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支出,这既体现在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上,也体现在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弥补上;对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企业家精神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纾解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本地企业,进而对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基于地区营商环境指数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企业家精神在营商环境差的地区仍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并主要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基于地级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提供的准自然实验进一步印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结论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投资质量提供了理论启示,对出台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政策措施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就业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营商制度环境的视角探索地区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规律与潜力。具体地,以我国行政审批改革为例,本文实证探究营商制度改革对地区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运用2003—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相比设立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范围对企业家精神激励效应更加显著;行政审批改革的企业家精神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相比之下,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效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加突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负向的回波效应,而非中心城市(非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的扩散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宛群超 袁凌
基于2004~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利用空间Tobit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考察空间集聚、企业家精神及其交互作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空间集聚与企业家精神交叉因子的优化配置效应。结果表明:①两阶段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全域空间自相关,但技术转换创新活动存在"以邻为壑"现象;②空间集聚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企业家精神对创新效率产生了异质性影响,空间集聚与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转换效率产生了显著的互补效应,但对技术转化效率的影响不明显;③以空间集聚与企业家精神交叉因子为门槛变量,企业家精神对技术转换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反N型演化特征。
[期刊] 预测
[作者]
江春 冯阿美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本文以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为样本,并利用面板Tobit、空间杜宾及面板门槛模型,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在外资进入影响区域创新效率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各省的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且呈现出空间集聚分布状态;外资进入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受该地区企业家精神强弱的影响且企业家精神在外资进入对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作用中存在门槛效应;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我国在逐步放开外资进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需大力培育区域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对中、西部企业家精神较弱的地区),并不断壮大具有创新精神与风险承担能力的优秀企业家群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智敏 王霞 曾铖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是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国地域辽阔,企业家精神发展区域差异显著,成为政策制定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群视角探讨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构建城市企业家精神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发现:我国城市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基本一致,各城市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特征,且同一城市群城市表现出结构趋同性,不同城市群的城市间差异较大。为此,企业家精神的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五大城市群 区域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翟胜宝 程妍婷
以熵值法构造企业家精神指数,研究其对不同产权性质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可以显著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且抑制程度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异质性;企业家精神对于非效率投资的作用会受到企业产权性质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抑制过度投资,而对于非国有企业,主要体现为改善投资不足。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对于抑制非效率投资作用的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乐国林 毛淑珍
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同地域的企业家精神结构、存量和性向偏好存在差异。其核心差异主要是冒险与创业精神的差异、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差异、企业组织管理风格的差异。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通过各个地区企业家精神运作与实践得到体现,比如创业活动、自雇性、新企业盈亏、创业创新投入与技术转化、就业吸纳率等,并最终影响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增长业绩和经济发展活力。鲁浙两地私营企业成长比较发现:山东地区的企业家精神与浙江的有明显落差,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与创业精神、私营企业(就业)吸引力明显滞后于浙江,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业经营稳健性略优于浙江。研究结果揭示浙江民企应当在产业选择和专业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芳
流通企业创新发展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必然要求,能够为更高质量的经济内循环提供流通保障。文章基于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个体数据,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变化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只有在超过一定阈值时,营商环境的改善才能够促进流通企业创新投入,行业的差异性以及企业决策的滞后性是这种非线性关系的主要原因。营商环境会改变要素配置效率,从而影响流通企业创新投入。当要素配置效率逐渐提升时,营商环境对流通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随之增加。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企业创新 要素配置 门槛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微波 周小虎
在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大环境下,轻资产运营已成为众多工业企业的重要资产运营模式,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推进,工业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那么在此种情况下我国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有何表现呢?文章以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区域营商环境优化、轻资产运营与盈利能力三者内在关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营商环境优化能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盈利能力;轻资产运营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进一步以产权性质为分组变量,发现国有工业企业轻资产运营并未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与盈利能力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逸韬 杨德才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制胜要诀。本文利用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在总体上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改善创新环境是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渠道。渠道异质性分析显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因支持对象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在市场化环境、非正式制度、民间企业家精神等层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南方地区政府的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战略引领、创新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引导作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宗成 李向军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我国金融发展规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2)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远低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3)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为企业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家精神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海洋
文章首先采用投影寻踪统计评价方法对我国区域美好生活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进行衡量,然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美好生活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美好生活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美好生活水平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政府影响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美好生活水平也具有正向影响,而人口密度对区域美好生活水平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采用TOPSIS评价法的检验进一步显示出结果的稳健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