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7)
2023(6860)
2022(5818)
2021(5305)
2020(4329)
2019(9354)
2018(9338)
2017(17147)
2016(8669)
2015(9302)
2014(8536)
2013(8081)
2012(7001)
2011(6265)
2010(6370)
2009(5870)
2008(5619)
2007(5121)
2006(4506)
2005(3856)
作者
(23241)
(19508)
(19431)
(18048)
(12297)
(9198)
(8401)
(7366)
(7234)
(6771)
(6498)
(6482)
(6154)
(6033)
(6006)
(5839)
(5835)
(5726)
(5606)
(5571)
(4777)
(4682)
(4486)
(4432)
(4351)
(4297)
(4267)
(4218)
(3855)
(3808)
学科
管理(36219)
(35210)
(31870)
企业(31870)
(30935)
经济(30917)
技术(18993)
技术管理(12941)
方法(12078)
环境(10064)
数学(9859)
数学方法(9660)
中国(9091)
业经(8597)
(8267)
(8137)
(7882)
(7075)
贸易(7070)
(6926)
地方(6707)
(6275)
理论(6260)
(5696)
农业(5676)
产业(5401)
(5323)
财务(5290)
财务管理(5285)
(5261)
机构
学院(117823)
大学(114468)
管理(50162)
(48044)
经济(47115)
理学(43621)
理学院(43250)
管理学(42639)
管理学院(42424)
研究(36328)
中国(26687)
(23140)
科学(22065)
(20258)
(18210)
中心(17146)
(16937)
业大(16132)
财经(16092)
研究所(15393)
(15391)
技术(15257)
(14601)
(14557)
北京(14296)
(14150)
经济学(14049)
师范(13998)
商学(13952)
商学院(13801)
基金
项目(83505)
科学(67843)
研究(62127)
基金(60466)
(52658)
国家(52243)
科学基金(46752)
社会(41094)
社会科(39181)
社会科学(39167)
(35365)
基金项目(32094)
自然(29818)
自然科(29223)
自然科学(29218)
自然科学基金(28752)
教育(28339)
(28299)
(24818)
编号(23881)
资助(22859)
创新(22076)
重点(18669)
(18527)
成果(17595)
(17459)
国家社会(17378)
(17270)
课题(17109)
(16694)
期刊
(52044)
经济(52044)
研究(32762)
中国(26703)
管理(22440)
科学(16251)
(16233)
学报(15226)
技术(15132)
教育(14966)
(13545)
大学(12243)
学学(11557)
科技(10424)
农业(9582)
业经(9452)
经济研究(9058)
技术经济(8559)
(8188)
金融(8188)
财经(7588)
(6815)
论坛(6815)
(6676)
(6200)
商业(6137)
(6024)
问题(5708)
图书(5470)
现代(5346)
共检索到17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浩  祝志勇  李珂  
厘清营商环境、政府创新投入同群行为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剖析了地方政府同群偏向的内生机理及其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分析了营商环境优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以我国2008-2017年185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创新投入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偏向性,"行政相邻"下同群偏向强度最高,"地理相邻"下同群偏向强度随着地理半径的增加而衰减;地方政府创新投入同群偏向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在"经济人"诉求下对财政创新投入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政府创新投入绩效。因此,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规避地方政府决策中的同群偏向性引致的创新投入损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熊灵   闫烁   杨冕  
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引擎。为探讨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动力”与“方向”问题,本文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以及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将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纳入统一理论框架,论证金融发展的融资动力、环境规制的偏向性绿色调节以及两者协同的作用机制,并使用省份—细分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为工业部门的研发投入提供融资动力,但无法引导其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具有偏向性绿色调节作用,能够引导工业部门进行偏向性绿色技术创新,其中,“污染税收+绿色技术补贴”的环境政策组合调节效果最好。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存在协同作用机制,能够形成“准绿色金融”路径,引导更多资源投入绿色技术研发,从而促进工业部门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绿色金融试验区和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协同效应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与绿色金融形成互促或替代效应,而在金融发展中低水平地区则不起作用;对于清洁型产业,“环保法规+绿色技术补贴”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最显著,而对于污染型产业,“环保法规+污染税收”与金融发展的协同效应更能有效引导其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书成  梅心怡  杨兰品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新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选取2009-2018年30个省市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效应及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1)营商环境优化对中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效应,但其影响更多表现为资金供给而非制度供给;(2)企业家精神是营商环境与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营商环境要素、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励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3)营商环境显性激励作用明显,但内生激励不足。研究结论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浩  张美莎  
融资可得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首先,从"经济政治人"视角分析中国情境下关系型融资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其次,分析营商环境对关系型融资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测算国有部门的信贷比例,并以2008—2017年2644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关系型融资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十八大后明显减弱;优化营商环境能够弱化关系型融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且在十八大后更为显著;关系型融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挤出效应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营商环境优化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亦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建斌  朱芸  
为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税务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但税收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检验的问题。本文借助于世界银行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与新成立企业中。基于此,本文就进一步优化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张美莎  
当前中国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发展目标,如何实现信贷资源配置向技术创新转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营商环境影响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1 660家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提升金融发展对创新项目的资本配置总量和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基于产权异质性的结果显示,上述结论对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陈万灵  
文章构建的两期一般均衡模型表明,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两个效应:一方面,营商环境具有技术促进效应,改善营商环境的某些方面(例如诚信制度、法制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融资难易程度等)将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营商环境具有成本降低效应,改善营商环境的另外一些方面(例如行政效率、税负程度、社会稳定状况、基础设施等)将会降低企业成本。基于微观视度进一步探讨营商环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以发现营商环境对技术创新具有门槛效应。在考虑了该门槛效应之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须经历"廉价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营商环境比较优势→技术比较优势"三个阶段。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廉价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向营商环境比较优势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应当定期详细统计各地营商环境发展指数,并把营商环境发展指数当成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发展营商环境来促进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坚  沙添越  
本文基于2005—2019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显著提升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回归、更换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其内在机制为,营商环境的优化降低了各项成本,使资源流入到研发部门,促进了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发展中国家;在营商环境的不同环节中,“跨境贸易”“纳税”等5个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从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基于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视角,采用2010~2021年省级层面营商环境指数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进行匹配,考察营商环境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因绿色专利类别、企业产权、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此,各地区应着力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以缓解融资约束,制定绿色发展激励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书清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商贸流通业面临着营商环境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探讨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对于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服务水平和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05-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考察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促进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提升,这种改善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营商环境对商贸流通业服务效率提升的积极影响,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同样存在地域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要因地制宜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同时提高商贸流通行业技术创新对营商环境的支持作用,促进行业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孔宪丽  米美玲  高铁梅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中国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与各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特征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失衡。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结构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引致效应。技术进步的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依据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技术选择和创新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有效增长,而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遂  雷钰婷  
基于1999-2014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本文运用CES函数和Translog函数两种方法测度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分析偏向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解释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总体偏向于资本,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就业总量增长。而对不同创新来源与就业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进出口贸易在大多制造业行业使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对就业产生正效应;技术购买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使用,对就业产生负效应;FDI在不同细分行业产生的技术偏向不同,对就业的整体影响不显著。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提高自主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就业增长两者的和谐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晓军  苏为华  
基于诱发创新理论检验了要素价格变动对技术创新效率偏向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要素相对价格变动产生了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在生产要素互补条件下,技术创新效率偏向资本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下降;技术创新效率偏向劳动要素时,劳动收入份额趋于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1978-2017年总体技术效率处于劳动增进型演化路径,但1978-2004年期间存在技术创新偏向资本效率阶段,这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转折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要素价格诱发创新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仲鸣  孙浛情  虞涛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背景,通过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这种促进效应体现在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成本效应、出口效应和竞争效应三种渠道促进技术创新投入,但仅通过出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质量。而且,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未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