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7)
- 2023(13789)
- 2022(11542)
- 2021(10732)
- 2020(9229)
- 2019(20771)
- 2018(20485)
- 2017(39279)
- 2016(20225)
- 2015(22158)
- 2014(21161)
- 2013(20588)
- 2012(18289)
- 2011(15814)
- 2010(15711)
- 2009(14450)
- 2008(14111)
- 2007(12338)
- 2006(10515)
- 2005(9193)
- 学科
- 业(91176)
- 济(85559)
- 经济(85471)
- 企(84065)
- 企业(84065)
- 管理(79763)
- 方法(40030)
- 数学(31549)
- 数学方法(31151)
- 业经(29892)
- 财(28713)
- 农(27453)
- 务(22331)
- 财务(22288)
- 财务管理(22258)
- 技术(21165)
- 企业财务(21087)
- 中国(19803)
- 农业(19767)
- 划(17267)
- 制(16298)
- 理论(16240)
- 和(16223)
- 环境(15801)
- 策(15107)
- 贸(15088)
- 贸易(15079)
- 易(14680)
- 地方(14542)
- 技术管理(14054)
- 机构
- 学院(276098)
- 大学(268968)
- 管理(120057)
- 济(118247)
- 经济(116266)
- 理学(103863)
- 理学院(102995)
- 管理学(101614)
- 管理学院(101086)
- 研究(78034)
- 中国(63705)
- 财(55006)
- 京(53882)
- 科学(44469)
- 财经(44049)
- 江(41044)
- 经(40143)
- 农(38864)
- 中心(38720)
- 业大(36958)
- 经济学(35532)
- 所(35245)
- 商学(33652)
- 商学院(33362)
- 北京(32777)
- 财经大学(32595)
- 经济管理(32304)
- 经济学院(32228)
- 州(32194)
- 研究所(31600)
- 基金
- 项目(188967)
- 科学(153233)
- 研究(141875)
- 基金(140310)
- 家(119526)
- 国家(118459)
- 科学基金(106740)
- 社会(93821)
- 社会科(89222)
- 社会科学(89201)
- 省(75354)
- 基金项目(74892)
- 自然(68447)
- 自然科(66828)
- 自然科学(66810)
- 自然科学基金(65709)
- 教育(64672)
- 划(60816)
- 编号(55873)
- 资助(55256)
- 创(45724)
- 成果(41842)
- 创新(41794)
- 部(41786)
- 重点(41442)
- 发(40577)
- 业(39927)
- 国家社会(39387)
- 制(38055)
- 人文(37303)
- 期刊
- 济(128108)
- 经济(128108)
- 研究(75515)
- 管理(52209)
- 中国(50309)
- 财(47797)
- 农(35539)
- 科学(34551)
- 学报(31973)
- 技术(30205)
- 大学(26811)
- 学学(25608)
- 农业(24743)
- 业经(24285)
- 教育(23669)
- 融(23172)
- 金融(23172)
- 财经(21939)
- 经济研究(20174)
- 经(18998)
- 技术经济(16703)
- 问题(16517)
- 业(16059)
- 财会(15709)
- 商业(14208)
- 科技(13970)
- 现代(13892)
- 会计(13518)
- 策(12794)
- 统计(12214)
共检索到398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闫永生 邵传林 刘慧侠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体现,对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A股民营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营商环境优化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营商环境优化对无政治关联、行业竞争程度较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企业的创新影响更大;从作用机制看,营商环境优化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的费用性制度交易成本和效率性制度交易成本,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对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娇
本文基于全国333个地级市设立行政审批中心的事件,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在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地区,“行政审批改革”这一“简政放权”政策能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相比于注册地在非市辖区的企业,“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效应对在市辖区企业体现地更明显。本文研究从行政审批改革视角回答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关问题,同时也拓展了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冯笑 王永进 刘灿雷
文章基于1998-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为"准自然实验",在样本满足趋势一致性和随机性的假设条件下,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行政审批效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行政审批中心显著提升了城市出口绩效,但政策效果存在一定时滞;(2)政策效果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国有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契约密集型行业从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中获益更大;(3)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行政审批中心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倾向的提高,即扩展边际,并且在内资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在位企业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进入市场倾向和生产率,因而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增长。
关键词:
行政审批效率 制度 出口贸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红建 傅文霁 曹瑜强 李青原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举措,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打破行政垄断、缩短投资审批流程,有助于提升微观企业经营灵活性。本文选取1999—2017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Hayek(1945)的当地信息优势理论框架下,将市级行政审批中心的成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审批制度改革如何影响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提升,表现为企业新增投资与投资机会间的敏感性显著提升,且在投资机会信息分散程度更高的企业中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经过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横截面检验显示:(1)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相比,审批制度改革对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2)与中央国有企业相比,地方国有企业受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相对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审批制度改革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交易费用。本文研究结论既有助于揭示当前简政放权产生的微观经济效应,也能够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田雨 李茫茫
激励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水平以促进研发创新有助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当地信息优势理论框架,将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显著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且在投资机会信息分散程度越高的公司中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位于市场化进程高地区以及客户集中度较低的样本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显著提高了投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程度。研究结论从风险承担视角揭示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其内在机理,对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风险承担 信息分散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冯笑
本文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成立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但政策效果因专利类型、企业性质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内资企业、接近国际技术前沿行业、低融资约束行业以及非专利密集型行业企业从制度改革中获益更大。从影响机制看,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
关键词:
行政审批效率 制度 市场竞争 企业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净
基于我国2003—2016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民营上市公司匹配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评估了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建设对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实证结论表明,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显著地提高了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科技金融试点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提升作用随政策推进呈现递增趋势,但是存在两年滞后期。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科技金融试点城市政策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城市行政等级越高,科技金融提升民营企业创新的作用越强。同时,人口规模越大的城市,科技金融对于民营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民营企业 PSM-DID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永生 李凌飞 邵传林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5~2020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知识产权战略对民营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战略会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创新,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对中西部地区、融资约束较高及高技术行业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战略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和提升人才集聚作用于民营企业创新。因此,应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励民营企业研发创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就业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营商制度环境的视角探索地区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规律与潜力。具体地,以我国行政审批改革为例,本文实证探究营商制度改革对地区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运用2003—2014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和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研究发现: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相比设立行政审批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范围对企业家精神激励效应更加显著;行政审批改革的企业家精神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相比之下,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效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更加突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负向的回波效应,而非中心城市(非省会城市)的行政审批改革对其周围城市的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的扩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亚茹 于津平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外贸业态,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增加了试验区内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增加企业利润,促进技术溢出和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等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商改革主要提高了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政府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跨境电商改革扩大了创新主体范围,在规模较小和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创新激励作用。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综合试验区的空间效应,发现试验区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来自于自身的净增长,对周边城市的创新存量资源不存在虹吸效应。本研究为更高效地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创新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月 孙光国 张焰朝
企业的融资状况与其所处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行政管制过多导致的企业资源获取和配置效率低下,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外部制度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对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探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这里以各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但政策效果因企业特征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特征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涉及行政审批事项较多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企业从改革中能获得更大利益。从影响机制来看,行政审批中心的设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增福 李铭杰 汤旭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务院清理政府欠款专项督导行动对民营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行动显著提高了被督导地区民营企业的长期投资。其作用机理在于,专项督导行动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的内源融资水平,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增加和资产周转的加快;另一方面则改善了企业的外源融资状况,表现为商业信用的增加。进一步地,上述效应在经营较为稳健、融资约束较高、受中央产业政策扶持的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的研究场景,识别出政府欠款影响企业长期投资的因果关系,厘清了其中的作用机理,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以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专项督导 政府债务 商业信用 企业投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刘璐 王威
优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改善市场融资状况、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经济增长潜力。基于信用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优化营商环境,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的可得性。第二,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增强银行风险承担意愿、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激发企业家精神等途径,提升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可得性。第三,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和融资约束较高企业的贷款可得性。在金融聚集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营商环境的优化效应更为明显。第四,营商环境在促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也通过替代效应使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减少。为此,建议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基于现代信用体系的企业融资新机制,加快信用城市试点经验成果的复制与推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龙鹏 蒋为 周立群
创业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最重要的源泉,而行政审批又是决定居民创业活力的关键制度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行政审批的创业选择理论模型。从企业家才能的视角,揭示了行政审批时间、成本、最低实缴资本对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利用2008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地区行政审批强度的提升不仅降低了当地居民的创业倾向,而且降低了创业规模。具体到行政审批的各个程序,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等部门的行政审批程序不仅耗时长,而且具有显著的创业抑制效应。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行政审批与创业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行政审批的创业抑...
关键词:
行政审批 企业家才能 创业 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改革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国家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新《环保法》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环境司法改革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环保法庭的“准”自然实验
高铁开通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限薪令与企业创新:一项准自然实验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基于城市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服务贸易、营商环境与FDI质量——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营改增”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行政审批中心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