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0)
- 2023(8346)
- 2022(6859)
- 2021(6008)
- 2020(5166)
- 2019(11521)
- 2018(11342)
- 2017(22151)
- 2016(11798)
- 2015(12857)
- 2014(12508)
- 2013(12439)
- 2012(11047)
- 2011(9618)
- 2010(9811)
- 2009(9367)
- 2008(9505)
- 2007(8645)
- 2006(7748)
- 2005(7230)
- 学科
- 业(73977)
- 企(70205)
- 企业(70205)
- 济(57233)
- 经济(57171)
- 管理(56554)
- 方法(25917)
- 业经(25447)
- 农(21146)
- 财(21053)
- 数学(18448)
- 数学方法(18339)
- 务(18131)
- 财务(18123)
- 财务管理(18114)
- 企业财务(17148)
- 农业(15891)
- 技术(15482)
- 划(14534)
- 环境(12704)
- 策(12285)
- 企业经济(11898)
- 和(11739)
- 经营(11146)
- 理论(10885)
- 制(10866)
- 中国(10338)
- 技术管理(10303)
- 贸(10270)
- 贸易(10267)
- 机构
- 学院(177780)
- 大学(169046)
- 济(78516)
- 经济(77340)
- 管理(76762)
- 理学(66459)
- 理学院(65925)
- 管理学(65255)
- 管理学院(64946)
- 研究(51126)
- 中国(42035)
- 财(35309)
- 京(34414)
- 农(33235)
- 科学(30165)
- 财经(28473)
- 江(27588)
- 业大(27013)
- 农业(26316)
- 经(25799)
- 所(25437)
- 中心(23629)
- 经济学(22923)
- 研究所(22884)
- 商学(22552)
- 商学院(22361)
- 经济管理(22224)
- 州(21180)
- 经济学院(20897)
- 北京(20874)
- 基金
- 项目(115952)
- 科学(94038)
- 基金(86522)
- 研究(84750)
- 家(74487)
- 国家(73762)
- 科学基金(66215)
- 社会(57036)
- 社会科(54281)
- 社会科学(54263)
- 省(47251)
- 基金项目(46283)
- 自然(42892)
- 自然科(41945)
- 自然科学(41936)
- 自然科学基金(41318)
- 划(37380)
- 教育(37228)
- 资助(34514)
- 编号(33021)
- 业(32307)
- 创(28113)
- 重点(25408)
- 发(25349)
- 部(25320)
- 创新(25267)
- 国家社会(23929)
- 成果(23690)
- 制(23553)
- 人文(22476)
共检索到258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烁 李雪松 党琳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2016—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探究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划分为营商硬环境指数与营商软环境指数,依次论证分指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核心解释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城市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及营商软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分析方面,探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法治化发展和提升经济开放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基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类别、所属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思羽 王博 余志刚
文章采用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DEA-Mamlquist指数测算31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营商环境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互联网政务作为调节变量,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互抑制,并制约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分解路径;引入互联网政务与营商环境的交互项发现,互联网政务能够起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区域异质性显著,在东中部地区起到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起到抑制作用;法治环境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农村区域的创新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环境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鹏 钟敏
文章基于营商环境对TFP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使用200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超效率DEA与门限模型探讨了营商环境对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期间营商环境得分呈上升趋势,按均分从高往低依次排序为:成本环境、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环境与生态环境,且各省份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得分中位数靠后;营商环境对TFP具有成本降低效应,即优化营商环境对TFP产生正向影响,且贸易依存度越高的地区影响越大;营商环境对TFP具有门限效应,超过门限值时,影响系数下降,即相对较差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对TFP的促进更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坚 沙添越
本文基于2005—2019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显著提升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回归、更换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其内在机制为,营商环境的优化降低了各项成本,使资源流入到研发部门,促进了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发展中国家;在营商环境的不同环节中,“跨境贸易”“纳税”等5个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薄文广 周燕愉 陆定坤
文章通过使用2016年35个城市的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匹配相应的营商环境指标和企业家才能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企业家才能、营商环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着营商环境"门槛效应",即企业家才能只有与一定的营商环境相结合,才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特征:沿海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强于内陆地区企业家才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企业家才能对传统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大于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彦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地级市层面的企业治污投资数据构建了一个2003—2007年的面板,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企合谋在背后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用企业治污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衡量的环境规制强度每上升1%,企业当期的生产率下降约1%。当政企合谋可能性上升时,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在减弱,说明政企合谋带来的监管放松和处罚不力弱化了环境规制对合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中央政府应加强环保领域统一执法,破解囚徒困境式的环境规制。同时,本文的发现为环保机构监测监察
关键词:
政企合谋 环境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储德银 程扬帆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借助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水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加突出。随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显著促进了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产业链扩张。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效应,更是为培育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有益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惠琳 牛海鹏 张平淡
环境规制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更好地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波特假说给出了环境规制改进经济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以各省份环境法律法规逐年累计值来表征环境立法,各省份排污费征收强度来表征环境执法,实证检验了两类环境规制(环境立法和环境执法)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强化环境规制能够促进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且,投资效率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不过,企业规模、上市企业环保核查行业分类不同的企业存在异质性;其中,环境立法能够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大型企业、非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而环境执法通过提升投资效率对中小型企业、重污染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的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涵月 孙慧 王慧 辛龙
文章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扩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并结合地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宏观层面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级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生产率分解分析和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级差越大的城市其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在中西部城市、非直辖市和非省会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进行微观机制分析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区位选择随环境规制强度级差的扩大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引致低生产率企业进入和高生产率企业退出,加剧了分类效应和选择效应,形成企业间资源错配。因此,建议加快完善一体化的排放权交易机制,统筹推进污染治理与效率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洁 马从文 刘运材
文章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和投资效率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中小企业和成长期的样本中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天燕 孙涛 郭文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中国10家上市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效率,并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评价其2009—2013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无效率值为0.0997,企业员工冗余是其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企业间环境效率的差异较大,极差达到0.3503。这些火力发电企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均值为1.0265,即其整体环境效率平均每年提升2.65%;2009—2011年,环境纯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来源,而2011—2013年,环境技术进步是火力发电企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杨俊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要素错配平均意义上延长了企业达到其TFP峰值时间约0.75年的结论;进而考察了要素错配对企业存续的影响,发现要素错配总体而言延长了企业的存续时间,且相比高效率企业,要素错配更倾向于延长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时间,这是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回归验证了这一假设。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盛安琪
以中国2012年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与未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生活服务业企业相比,"营改增"后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营改增"的影响更大。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营改增"通过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论为"营改增"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效果及如何影响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互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营改增”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婧恬 葛鹏 王健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制度环境对不同制度依赖性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用契约密集度、产品复杂度和技术密集度等指标来衡量制度依赖性,检验结论表明: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司法公正与效率、执行合同的时间和成本等制度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于制度依赖性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这一结论是相当稳健的。本文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因而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
关键词:
制度 制度依赖度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利用OP方法核算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母国制度环境、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和省域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母国制度环境和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和省域TFP,向OECD国家开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TFP的提升作用优于非OECD国家,研发加工型对外直接投资效果要优于其他;但在空间相关性上,省域TFP表现出显著的集聚效应,即TFP较强的省份对周围省份的TFP产生负向影响;母国制度环境有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TFP;对外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TFP有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