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6)
2023(11360)
2022(9557)
2021(9174)
2020(7619)
2019(17704)
2018(17170)
2017(33187)
2016(16924)
2015(18949)
2014(18313)
2013(17848)
2012(15904)
2011(14002)
2010(13419)
2009(12287)
2008(11577)
2007(9329)
2006(7773)
2005(6638)
作者
(43193)
(36298)
(35996)
(34207)
(22842)
(17142)
(16359)
(14147)
(13766)
(12323)
(12189)
(12120)
(11201)
(11055)
(10962)
(10840)
(10821)
(10286)
(10273)
(10271)
(8555)
(8485)
(8401)
(8210)
(8148)
(8087)
(7641)
(7394)
(6978)
(6959)
学科
(73453)
经济(73386)
管理(51718)
(47944)
(39722)
企业(39722)
方法(37553)
数学(34285)
数学方法(33939)
中国(20318)
(19649)
(17750)
(17456)
贸易(17448)
(17160)
环境(14808)
业经(14037)
(13209)
财务(13175)
财务管理(13154)
企业财务(12508)
农业(11591)
(11268)
(11263)
地方(10897)
(10841)
技术(10563)
(10400)
(10278)
金融(10277)
机构
大学(233662)
学院(231606)
(108857)
经济(107371)
管理(96785)
理学(85477)
理学院(84718)
管理学(83580)
管理学院(83148)
研究(74564)
中国(57937)
(46936)
(46788)
科学(40378)
财经(39288)
(36274)
经济学(35256)
中心(34751)
(33599)
经济学院(32006)
研究所(30911)
财经大学(29821)
业大(29575)
北京(29000)
(28947)
(28620)
(27464)
(27422)
师范(27242)
商学(26870)
基金
项目(166181)
科学(135164)
基金(127756)
研究(122734)
(110226)
国家(109411)
科学基金(96746)
社会(83973)
社会科(80021)
社会科学(80002)
基金项目(67438)
自然(61332)
(60032)
自然科(60023)
自然科学(60010)
自然科学基金(58971)
教育(55983)
资助(51817)
(51622)
编号(47052)
(39312)
国家社会(36996)
重点(36874)
成果(35874)
(35458)
(35134)
教育部(34989)
人文(34046)
创新(33226)
科研(32455)
期刊
(105049)
经济(105049)
研究(65678)
(36429)
中国(36142)
管理(34828)
科学(30398)
学报(28982)
(24281)
大学(24015)
学学(22831)
技术(19988)
财经(19317)
经济研究(19260)
(18522)
金融(18522)
农业(17381)
教育(16861)
(16695)
业经(15862)
(14780)
问题(14421)
国际(13472)
世界(12306)
技术经济(11640)
统计(11271)
资源(10410)
(10345)
(10127)
理论(9986)
共检索到319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超  刘夏  辜转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异;出于市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负相关关系;而出于劳动力、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相关关系。本文考察营商环境的具体方面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开办企业、建筑许可等5个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信贷则起到负向作用,而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和登记财产则不具有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超  刘夏  辜转  
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对62个代表性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动机的视角分析了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营商环境总体上对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当出于不同的投资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各异;出于市场、自然资源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负相关关系;而出于劳动力、战略资产寻求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的营商环境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正相关关系。本文考察营商环境的具体方面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凯  张文文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否具有制度偏好,以及在投资动机异质条件下的OFDI如何依据制度偏好进行区位选择。在区分OFDI的动机异质条件下,通过测算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制度距离及方向,并利用2005—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OFDI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OFDI中的制度偏好以及对区位选择的作用结果。研究发现,中国OFDI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制度偏好。对于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OFDI,中国OFDI兼具正向制度偏好和负向制度偏好;资源寻求型OFDI表现出显著正向制度偏好,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的负向制度偏好显著。同时,本文还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制度偏好下的OFDI对东道国产生的环境福利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博  李凌  
从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视角,采用54国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在对样本国聚类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现在控制了东道国治理基础和双边贸易量后,对我国直接投资而言,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在于较高的科技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则在于丰富的矿产能源禀赋或潜在的国内市场。同时,发达国家的市场对我国直接投资并不具有吸引力,而在对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市场因素的作用也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资集聚效应;整体投资、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均表现出"贸易牵引效应"。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经  赵晔  张利敏  
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非洲36个国家投资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整体投资动机;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非投资划分为市场寻求型投资和资源寻求型投资;再次,基于全样本数据的投资风险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整体上对政治风险的态度是模糊的,表现出偏好与规避并存的现象。基于分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寻求型投资对政治风险的偏好相对于整体投资更弱,且表现出弱经济风险规避特征;资源寻求型投资表现出经济风险偏好、政治风险偏好和文化风险规避的特征;对非洲的整体投资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均具有显著的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桑百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胆吸收外资,拓展全球资源配置空间,形成了以利用外资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发展的独特道路,缔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奇迹。如今,中国利用外资的国内外条件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国民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发动的对华贸易战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未来,中国将从政策引资为主转向制度引资为主,致力于对标先进国际经贸规则,持续促进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外商投资将在结构调整中提升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康婕   姜帆   田少卿   
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89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0年中国OFDI数据,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被解释变量,营商环境总体情况为解释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东道国营商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营商环境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东道国营商环境中获得电力与中国OFDI显著负相关,登记财产和纳税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与中国OFDI显著正相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丽丽  林花  
笔者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选取55个东道国、5年275个观测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性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企业对某些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期刊] 预测  [作者] 任晓燕  杨水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分布呈现出新特点,投资动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将投资动机和新环境下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选取2009~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20个国家(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具有显著的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和效率寻求型动机,但战略资产寻求型动机不显著;东道国良好的投资环境,较高的投资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和国际互联网覆盖率有利于吸引中国企业直接投资,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物流成本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中国对外投资的扩展边际同时存在"制度激励"和"制度逃逸"现象。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质量初始禀赋的不同使得部分地区资本的跨区流动对跨国流动形成完全或部分替代,三大区域OFDI的扩展边际因而呈现差异化的制度效应。东部具有更强的制度逃逸特征,中部的制度激励特征则更为明显,但西部这两种特征均未出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力  庞辰晨  
本研究基于1999-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及情景模拟的结果显示:①对外直接投资对规模、结构与技术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规模、结构与技术对工业污染的影响机制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传导机制与终端影响的区域异质性,采用区域模型比采用全国模型更加合理;②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有赢家,有输家,也有许多地区输赢参半。其中,受益地区往往为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华东),受损地区往往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东北)。然而,赢者,其受益机制各有不同;输者,其受损机制也截然有异。③综合看来,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积极母国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新蜀  韩俊杰  
利用2006—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使用空间滞后(SAR)模型,在国内市场一体化视角下实证考察了OFDI对母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污染在空间上存在"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的现象。(2)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恶化了母国本地环境,对邻近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3)国内市场一体化引致的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流动成本的变化会作用于企业OFDI的动机,恶化了母公司所在地生态环境,对邻近地区环境的改善效果也有待商榷。(4)进一步分市场研究发现,各市场一体化与OFDI对母国环境的交互项均加强了污染物排放,但影响机制存在逻辑异质性,前者的高一体化程度加剧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恶化效应,后者的低一体化程度抑制了OFDI对母国环境的改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培如  冼国明  马骆茹  
文章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概念,并对ALP(2015)二元边际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据此测算中国各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从扩展边际的角度实证检验母国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的影响,同时基于资本的跨区、跨国流动替代性机制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制度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省域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能促进中国OFDI的扩展边际,而母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不完善均会导致资本的外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115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风险和投资动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结论为:(1)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偏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动机,以及一定程度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但效率寻求动机不明显。分国家类型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除市场寻求动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