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4)
- 2023(7602)
- 2022(6597)
- 2021(5983)
- 2020(5010)
- 2019(10876)
- 2018(10910)
- 2017(20203)
- 2016(10483)
- 2015(11443)
- 2014(10614)
- 2013(10174)
- 2012(9036)
- 2011(8194)
- 2010(8245)
- 2009(7428)
- 2008(7180)
- 2007(6506)
- 2006(5755)
- 2005(4949)
- 学科
- 业(39786)
- 济(39574)
- 经济(39554)
- 管理(39000)
- 企(33664)
- 企业(33664)
- 技术(19591)
- 方法(18048)
- 数学(15444)
- 数学方法(15301)
- 技术管理(13086)
- 农(11708)
- 环境(11335)
- 中国(10455)
- 业经(10238)
- 划(9008)
- 贸(8841)
- 贸易(8836)
- 易(8649)
- 财(8611)
- 农业(8195)
- 学(8056)
- 理论(7224)
- 地方(7009)
- 制(6294)
- 产业(6003)
- 和(5952)
- 务(5781)
- 财务(5766)
- 财务管理(5759)
- 机构
- 学院(145597)
- 大学(143227)
- 济(61627)
- 经济(60546)
- 管理(60367)
- 理学(52845)
- 理学院(52340)
- 管理学(51588)
- 管理学院(51315)
- 研究(47516)
- 中国(34768)
- 京(29693)
- 科学(29472)
- 农(25246)
- 财(24490)
- 所(23371)
- 业大(23369)
- 江(22324)
- 中心(21996)
- 研究所(21491)
- 财经(19919)
- 农业(19857)
- 经济学(18536)
- 北京(18191)
- 经(18179)
- 技术(17933)
- 范(17649)
- 师范(17436)
- 州(17284)
- 院(17144)
- 基金
- 项目(104060)
- 科学(83907)
- 基金(75919)
- 研究(75603)
- 家(67226)
- 国家(66681)
- 科学基金(58354)
- 社会(49995)
- 社会科(47686)
- 社会科学(47671)
- 省(42911)
- 基金项目(40631)
- 自然(37588)
- 自然科(36816)
- 自然科学(36809)
- 自然科学基金(36248)
- 划(35134)
- 教育(34563)
- 资助(29371)
- 创(28939)
- 编号(28804)
- 创新(26004)
- 重点(23507)
- 发(23071)
- 部(22493)
- 业(21878)
- 国家社会(21400)
- 成果(21200)
- 课题(20223)
- 制(19922)
共检索到21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坚 沙添越
本文基于2005—2019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营商环境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的优化能显著提升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使用工具变量法回归、更换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其内在机制为,营商环境的优化降低了各项成本,使资源流入到研发部门,促进了技术创新,进而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营商环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发展中国家;在营商环境的不同环节中,“跨境贸易”“纳税”等5个指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中国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支撑。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水平 邓文涛 赵一澍
当前,有关"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规制的内生性会干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在引入工具变量克服环境规制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模型来验证"弱"波特假说和"强"波特假说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关系,从而验证了"弱"和"强"波特假说的存在。但是,研究结论并未显示出"弱"和"强"波特假说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因此,政府要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措施,根据地区和产业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化环境规制措施;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加强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合理有序引进外资和引导外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日东 汤锦锋 宋红艳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模型测算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和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建立P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MM系统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具有促进作用;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具有抑制作用,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在短期内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经济社会转型期典型的中国式"压力型"财政,对地方创新活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2004~2017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压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基准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压力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进而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验证了财政压力→技术创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进一步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财政压力的双门槛效应,在财政压力的不同门槛值区间,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降低趋势。未来需综合完善中国式"压力型"财政激励制度,合理控制财政压力的区间范围,助力技术创新以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宇宁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U”型特征,且该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伴随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由负转正。鉴于此,提出激发数字经济节能减排活力、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效的相关建议,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宇宁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U”型特征,且该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伴随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由负转正。鉴于此,提出激发数字经济节能减排活力、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效的相关建议,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英华 刘宇钊 李海彤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生产力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通过推动生产、营销、管理环节的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其作用方式包括降低劳动力投入、外部销售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宏观创新环境以及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等微观企业特征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提升作用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效应评估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烁 李雪松 党琳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2016—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探究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划分为营商硬环境指数与营商软环境指数,依次论证分指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核心解释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城市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及营商软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分析方面,探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法治化发展和提升经济开放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基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类别、所属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鹏 钟敏
文章基于营商环境对TFP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使用200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超效率DEA与门限模型探讨了营商环境对TFP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期间营商环境得分呈上升趋势,按均分从高往低依次排序为:成本环境、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服务环境与生态环境,且各省份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得分中位数靠后;营商环境对TFP具有成本降低效应,即优化营商环境对TFP产生正向影响,且贸易依存度越高的地区影响越大;营商环境对TFP具有门限效应,超过门限值时,影响系数下降,即相对较差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对TFP的促进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思羽 王博 余志刚
文章采用2016—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DEA-Mamlquist指数测算31个省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营商环境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互联网政务作为调节变量,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相互抑制,并制约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分解路径;引入互联网政务与营商环境的交互项发现,互联网政务能够起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区域异质性显著,在东中部地区起到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起到抑制作用;法治环境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农村区域的创新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环境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克甝 徐宗文
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宫东真
我国进入新时代,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目前政府治理转型推进和国外技术限制趋紧,分析了技术创新质量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中政府治理转型和对外技术依赖程度的调节作用。运用上市公司2000—2018年数据,发现随着技术创新数量的增加,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治理转型程度越高,技术创新质量越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外技术依赖程度越低,技术创新质量越能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且其技术创新质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亟需技术创新质量的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