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6)
- 2023(4544)
- 2022(3939)
- 2021(3538)
- 2020(2791)
- 2019(6353)
- 2018(6190)
- 2017(11896)
- 2016(6066)
- 2015(6929)
- 2014(6693)
- 2013(6490)
- 2012(5436)
- 2011(4944)
- 2010(5128)
- 2009(5040)
- 2008(4933)
- 2007(4315)
- 2006(3834)
- 2005(3554)
- 学科
- 管理(26987)
- 济(24344)
- 经济(24331)
- 业(24006)
- 企(22766)
- 企业(22766)
- 方法(10336)
- 环境(9552)
- 数学(8106)
- 数学方法(8036)
- 销(7476)
- 供销(7474)
- 贸(7120)
- 贸易(7115)
- 易(7009)
- 划(6955)
- 财(6731)
- 业经(6718)
- 理论(6482)
- 中国(6174)
- 农(5448)
- 学(5430)
- 和(5240)
- 务(5183)
- 财务(5168)
- 财务管理(5165)
- 企业财务(4812)
- 制(4361)
- 规划(4300)
- 环境规划(4160)
- 机构
- 学院(89656)
- 大学(86639)
- 管理(37213)
- 济(36154)
- 经济(35465)
- 理学(32444)
- 理学院(32153)
- 管理学(31748)
- 管理学院(31580)
- 研究(26729)
- 中国(20027)
- 京(18042)
- 财(15621)
- 科学(15585)
- 江(13196)
- 财经(12771)
- 所(12534)
- 中心(12008)
- 经(11533)
- 研究所(11460)
- 业大(11235)
- 北京(11215)
- 范(11198)
- 师范(11125)
- 经济学(10547)
- 商学(10446)
- 州(10415)
- 农(10379)
- 商学院(10333)
- 院(10135)
- 基金
- 项目(60628)
- 科学(48691)
- 研究(45424)
- 基金(44079)
- 家(37889)
- 国家(37589)
- 科学基金(33560)
- 社会(29632)
- 社会科(28170)
- 社会科学(28163)
- 省(24397)
- 基金项目(22730)
- 自然(21716)
- 教育(21221)
- 自然科(21215)
- 自然科学(21213)
- 自然科学基金(20855)
- 划(19865)
- 编号(18388)
- 资助(18012)
- 成果(13723)
- 重点(13520)
- 部(13031)
- 创(13030)
- 课题(12835)
- 发(12794)
- 国家社会(12247)
- 创新(11981)
- 制(11896)
- 人文(11665)
共检索到128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海刚 曲越 闫芳芳
人才问题和科技问题正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良好的营商环境被视为构建国家人才竞争力体系的核心。本研究从国内外双循环视角,基于面板平滑转化回归模型,研究营商环境在不同价值链机制下对人才竞争力的非线性作用。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低机制中,营商环境指数每增加1%,会带动国家的人才发展指数上升0.6259%,随着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营商环境对国家人才发展的影响度调整为0.4569%,营商环境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从数量和规模视角开始转向质量和结构层面。国别异质性研究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营商环境对人才发展的影响度方面差异明显,英国的营商环境对人才发展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斯洛文尼亚和西班牙,这些国家的营商环境优化对国内人才的发展和国外人才的吸引均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全球价值链 人才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彦彦 刘志彪 郑江淮
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企业竞争力源泉的文献仍十分缺乏。结合经济转型背景,本文采用苏州制造业的微观调研数据和自抽样方法,从企业技术供给和应对市场需求两个层面去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内生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水平和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而且这两者与企业在同行中所处的规模三者之间存在正向的联动关系,这表明企业规模和价值链位置往往是企业及其技术竞争力的甄别信号。本文的实证研究从企业微观层面有力地支持了转型期FDI背景下企业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来提升其竞争力的观点,也直接证明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之间正向关系的论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波 陈璋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建立了一个典型的两部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重新考察汇率、出口和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汇率升值将提升每单位外国最终需求所拉动的本国增加值,但增加值出口的最终影响方向还取决于外国最终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本文还发现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上升是汇率与出口呈现出弱相关性的原因,并且本国和外国在生产中使用对方中间产品的比例都将影响到增加值出口。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4年42个国家及地区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力文 马海燕 刘林青
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与企业遭遇困境、纷纷倒闭的现实两者并存是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特殊现状。原有的以最终产品为基础、"国家"为单位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逐渐失效。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大多数本土企业还没有切入主流的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目标来说,全然从OEM—ODM—OBM来谈产业升级可能过于任意。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 国际竞争力 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服务业在全球经济和各国融入全球价值链(GVC)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比美国低。2000—2014年美国服务业GVC地位指数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中国服务业则是先下降后上升。从细分行业来看,美国大多数细分行业GVC地位都高于中国,但中国"c31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的GVC地位指数一直高于美国。2000—2008年中国服务业整体GVC参与度高于美国,2009—2014年低于美国。2000—2014年中美两国服务业整体的增加值RCA指数都大于1,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闫云凤
运用WIOD的最新数据,测算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GVC(1)地位指数、GVC参与度指数和增加值RCA(2)指数,可以对三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中日韩三国不同程度地嵌入到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日本和中国服务业整体的GVC地位相对较高,具有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但韩国服务业GVC参与度超过中国和日本。中日韩三国的服务业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呈现出差异与互补共存的特征。我国应培育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特色服务行业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唐夙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选取20002015年42个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传统分析范式下,作者发现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对本国制造业出口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影响作用。随后,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因素纳入实证研究模型中,结果发现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下降。这表明在考虑了全球价值链的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弱。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要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汇率贬值无法作为有效的政策手段,未来政策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陈圳
聚焦中国优势制造业,通过使用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分解的框架测算连续20年的中国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优势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在优势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的中、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低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更具显著竞争力;以核电、航空和高铁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新兴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主要是依靠国内增加值的中间品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代表低技术行业的纺织业依靠融入全球价值链保持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垂直专业化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优势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弱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宇轩
通过上游度测算,量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比较分析了中美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整体上,中国产业在GVC上处于低技术的中间生产加工环节,所获增加值利润较少,而美国产业在GVC上更接近"微笑曲线"的两端,产业竞争力高于中国。进一步提出了提高中国产业在GVC竞争力的建议: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第二,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第三,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平衡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增加值利润 上游度 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勇
由于全球价值链竞争已从"产品"转向"活动",贸易利益将更加直观地体现为国内要素收入。为此,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收入及其要素分解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评价国际竞争力。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社会经济分析数据库(SEA),分行业和要素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显性比较优势的变化。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提升较快,但劳动和有形资本的显性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无形资本的比较劣势仍然明显;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就业增长较快,但服务化和去制造化趋势明显。未来应完善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要素收入和就业监测体系、国内外产业链匹配耦合机制、加速高附加值"活动"专业化进程。同时还要密切监测国内外贸易政策沿全球价值链累积的放大效应,持续提升全球价值链多边协调和治理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广青 吴宜央
为探索全球大型石油公司的竞争力状况,揭示我国石油公司的竞争力强弱,本文从价值链出发,构建石油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法与熵权法,对全球两大石油公司阵营(IOCs与NOCs)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分别探讨我国石油公司与这两类石油公司在竞争力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国家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的竞争力具有集聚现象,前者竞争力排名相对靠前,主要是其拥有国家赋予的资源优势,而国际石油公司则在炼化、销售和辅助活动等环节上更具优势。另外,我国石油公司普遍在价值链的基本活动能力上优于国际石油公司,弱于国家石油公司,而在辅助活动能力上则弱于国际石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差距较小。
关键词:
石油公司 竞争力 比较研究 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郑乐凯 魏如青
文章基于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并利用2016年WIOD最新公布的数据,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整体及细分部门的服务贸易出口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1)新算法实际测得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总量35%左右,可见服务贸易被严重低估,研究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务经济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存在地位的显著非对称性问题。(2)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通过自身直接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32.16%下降到2014年的26.07%,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更多的服务价值是通过制成品出口而随之出口。(3)2014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的占有率为12.71%,位居全球第2,但通过多项竞争力指标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部门,中国服务贸易只是规模意义上的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国际竞争能力不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贸易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本文借鉴Timmer等提出的GVC收入及核算框架,测算分析了全球制造业产品增加值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各部门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国基于GVC收入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判断中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及分工地位。结果显示:中国参与制造业GVC分工获得的增加值收入居世界第一,但与主要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产品GVC收入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贡献较小,中国仍然位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不过从发展趋势看,中国在制造业GVC分工中的地位有一定提高;中国在纺织品、皮革与鞋类,电子、电器与光学设备与机械设备的GVC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在交通运输设备的GVC分工中比较优势有较大提升,在木材、纸制品、印刷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郑乐凯 魏如青
文章基于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并利用2016年WIOD最新公布的数据,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整体及细分部门的服务贸易出口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结果发现:(1)新算法实际测得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总量35%左右,可见服务贸易被严重低估,研究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务经济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存在地位的显著非对称性问题。(2)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通过自身直接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32.16%下降到2014年的26.07%,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贸易竞争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管荣荣
在介绍价值链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分析了一般图书馆价值链和高校图书馆的价值链,并针对高校图书馆价值链中的关键价值节点,提出了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价值链 高校图书馆 核心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