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
- 2023(1318)
- 2022(1112)
- 2021(1092)
- 2020(958)
- 2019(2183)
- 2018(2136)
- 2017(4295)
- 2016(2301)
- 2015(2357)
- 2014(2334)
- 2013(2345)
- 2012(2207)
- 2011(2007)
- 2010(2058)
- 2009(1814)
- 2008(1790)
- 2007(1609)
- 2006(1404)
- 2005(1388)
- 学科
- 济(10667)
- 经济(10662)
- 业(6362)
- 管理(5743)
- 企(5324)
- 企业(5324)
- 方法(4814)
- 结构(4767)
- 数学(4393)
- 数学方法(4367)
- 财(3695)
- 制(3508)
- 产业(3495)
- 中国(2925)
- 产业结构(2893)
- 体(2709)
- 学(2657)
- 务(2514)
- 财务(2514)
- 财务管理(2511)
- 企业财务(2466)
- 体制(2408)
- 地方(2397)
- 农(2366)
- 业经(1982)
- 融(1737)
- 金融(1737)
- 银(1731)
- 银行(1714)
- 行(1634)
- 机构
- 大学(33508)
- 学院(33174)
- 济(15071)
- 经济(14802)
- 研究(12567)
- 管理(11904)
- 理学(10556)
- 理学院(10386)
- 管理学(10158)
- 管理学院(10097)
- 中国(9327)
- 科学(8021)
- 京(7147)
- 财(6876)
- 所(6586)
- 农(6132)
- 研究所(6091)
- 财经(5564)
- 中心(5378)
- 经济学(5213)
- 经(5112)
- 业大(5062)
- 江(4930)
- 农业(4829)
- 经济学院(4735)
- 院(4714)
- 北京(4512)
- 范(4212)
- 财经大学(4208)
- 师范(4108)
共检索到47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清湖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营养结构不断合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由1949年的35岁上升到71岁。营养不足和营养缺乏症已经大大减少,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们越来越讲究营养。由吃饱向吃好转化,但是,在什么叫“吃好”。如何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等方面,相当一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世卫 李哲敏
本文认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国食物生产、消费均面临新的压力。在有限的生产资源与庞大的人口数量条件下,需要以营养健康为重点目标,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本文在分析以营养健康为重点目标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战略的依据、原则、思路、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调整的措施,即调整粮食结构,确保中国口粮安全,不放松饲料及其他用粮生产;调整大豆品种结构,加快大豆产业的发展;调整畜牧业结构,适当控制畜产品产量过快增长;调整蔬果产业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种类及种植规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子英 高跃光 刘畅
营养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获取教育的重要因素,而营养健康又受制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因此外来的营养干预就显得非常关键。基于中国201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了国家免费提供的营养餐如何影响了学生群体的成绩,以及其中的传导机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微观数据和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我们发现:(1)营养干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积极影响,学生成绩平均提升了6个百分点的标准差,由于该计划仅针对农村地区,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城乡间的教育公平;(2)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学和英语成绩分别上升了14分和125分,语文成绩则没有显著改变,同时男生对于这种外来营养干预的冲击更为敏感;(3)机制检验发现,营养干预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健康水平,为提高学习成绩奠定了营养基础。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深远意义,也对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健康 教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倪秀艳 赵建梅
本文研究教育影响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本文综合利用分位数回归、反事实分析和Machado and Mata(2005)的分解方法,将两个不同时期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分解为三个部分:教育对农村居民健康的边际影响的作用,教育自身分布的作用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教育对健康的边际影响的变化将加剧健康不平等,而教育分布的改变即农村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程度。因此,加大农村教育的公共投资在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健康不平等状况。
关键词:
教育 健康不平等 分位数回归 反事实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青 袁燕
儿童时期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可能对成年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存在长期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研究了儿童时期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对成年后收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时期的总体健康状况和16-18岁的营养摄入对成年后收入存在显著影响。本文还发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成年后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父亲吸烟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为理解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对降低收入不平等及减少贫困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志超 魏昭 王引
通常,所用社区食品价格做营养摄入工具变量存在弱工具变量(weak IV)问题,这将引起估计结果的偏误,而住房改革是估计短期营养摄入与工资关系比较理想的工具变量。本文用不同工具变量对热量与工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发现,热量摄入和工资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采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发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增加都对工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以营养为基础的效率工资模型在短期和长期的有效性,同时也证实了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积极增加对营养和健康的投资,是进一步增加我国国民财富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营养 健康 收入 弱工具变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勇 刘静 吴倩 曹欢 欧杰 潘迎捷
随着人口增长,陆地资源日益紧张,海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要地,水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且具有健脑益智、控制与辅助调整血压、血糖、血脂及抗癌防癌等健康功效,可作为陆生食品资源的良好补充,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营养补给。因此,本文系统阐述了水产品营养成分的独特优势,及其在医药健康方面的重要功效,并基于"水陆互补,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对科学利用水产品调整居民饮食结构、开发海洋健康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产品营养健康功能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全面推动水产资源与陆生食品资源的"阴阳互补",以更好地服务人类大健康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在农牧区实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项目、婴幼儿喂养策略和小学免费供餐项目,都具有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学校供餐项目的执行质量较高,另外两类项目实施质量欠佳。一方面,这是因为传统生育方式和婴幼儿喂养习惯在农牧家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卫生系统激励机制扭曲和项目运行经费欠缺,知识、信息和服务未充分递送到户。因此,有必要校正激励机制,强化村庄卫生服务网络,改进农牧民健康教育方式,并且有针对性地培训卫生系统的官员和服务供给队伍。
关键词:
藏区儿童 农牧家庭 营养和健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尤婧 韩维春 封岩
本文基于2000年、2004年甘肃省儿童与家庭调查(GSCF)数据,就正式小额信贷对农村儿童健康与营养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使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微量营养元素摄入指标来衡量儿童营养水平,并运用静态与动态模糊断点回归模型,控制借贷家庭与非借贷家庭之间的不可观测因素,形成拟实验环境,分别进行静态与动态因果推断。分析结果表明,正式小额信贷在短期内能够对由父母评价的儿童健康水平与儿童身体质量指教产生正向影响,并提高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和发锌含量,但在长期内,正式小额信贷对农村儿童健康与营养水平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鸣春 周群兰 缪凌鸿 戈贤平 刘波 谢骏 孙盛明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规模在近10年不断扩大。团头鲂的营养物质需求主要以生长和营养缺乏症为评价指标。而营养物质对鱼类健康,如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等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认为,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合理、品质优良有利于维持鱼类生理健康,并能保护养殖水环境。此外,一些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在鱼类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水产饲料应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和维持健康的双重作用,通过营养调控预防鱼类疾病是保证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综述了团头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以及饲料营养元素对团头鲂免疫力及抗病力影响的最新报道,以期为团头鲂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立超
本文使用CHNS2000、2004年的个体膳食调查数据,估计60年代和70年代生人的四大类食物(谷类、蔬菜类、畜肉类和蛋类)的消费函数。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品消费对于价格因素并不敏感,收入是影响消费决策的重要变量;并且代际差异确实存在。就收入弹性而言,两者在畜肉类食物上的差异最大。同时,对于收入引致的畜肉类食物消费增量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增量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有助于解释70年代生人超重和肥胖人口比例迅速上升的现象。
关键词:
食品消费 代际差异 收入弹性 肥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郝元峰 张艳 何心尧 夏先春 何中虎
作物营养和健康品质改良正在成为世界主要作物的重要研究方向和育种目标。文中围绕铁和锌、抗性淀粉和阿拉伯木聚糖、酚酸和植物固醇,从微量营养元素、功能性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植物生物活性物质4个方面对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研究进行评述,兼顾面筋过敏和赤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括与育种工作密切相关的分析测定方法、种质资源筛选、基因定位与育种研究进展。提出国内营养和健康品质研究的重点领域,建议加强四方面的工作,(1)优先进行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铁、锌及其生物有效性影响因子植酸含量和植酸酶活性等微量营养元素、阿拉伯木聚糖和抗性淀粉等膳食纤维、酚酸和植物固醇等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分析,开展大规模营养元素普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青平 王玉泽 李剑 闵师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大食物观与国民营养健康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食物观的理论逻辑,并从大资源观、大消费观、大安全观、大农业观、大科技观、大协作观、大市场观七个方面阐释了其科学内涵。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及营养健康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大食物观对营养来源、营养结构、营养认知、健康保障、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再次,本文从食物系统发展、食物多样性、食物营养性、食物健康性、“食物—生态—农业”耦合性等方面分析了国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的变化如何影响着大食物观的塑造。最后,本文提出以大食物观促进国民营养健康发展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大食物观 食物消费 国民营养健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雪玲 张东 李思平 林听听 刘鑫
为探究不同状态海马营养差异、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组分的分布规律,本文以灰海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健康和肠炎、雌和雄以及头部和躯干灰海马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两种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结果显示:1)灰海马粗蛋白质量分数含量(干重)较高(61.09%~70.52%),粗脂肪质量分数(干重)较低(0.95%~3.90%);健康与肠炎海马、雌海马与雄海马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海马头部粗脂肪、粗蛋白均显著低于躯干,灰分则反之。2)灰海马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不同健康状态、性别和部位的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均无显著差异,其余13种氨基酸在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性别海马中无显著差异,但躯干含量显著高于头部。3)灰海马体内共检出2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次之,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最低。灰海马含有丰富的油酸(C18:1n9c)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e hexaenoie acid,DHA)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含量均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PUFA/SFA>0.4)。不同健康状态和不同性别海马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除二十四烷酸(C24:0)和芥酸(C22:1n9)头部与躯干无显著差异外,其余脂肪酸头部含量均显著低于躯干。4)灰海马头部硒含量(0.88~0.95 mg/kg)显著低于躯干(1.16~1.32 mg/kg),锌则无显著差异。5)灰海马体内共检测到2种核苷酸和6种核苷,其中雄海马尿嘧啶核苷显著高于雌海马,雌海马中次黄嘌呤核苷酸含量高于雄海马。头部腺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和胸腺嘧啶核苷含量显著高于躯干。海马体内还含有大量的具有温肾壮阳功效的胆甾醇,其头部胆甾醇含量(1828.93~2164.62 mg/kg)显著低于躯干(1893.82~2555.56 mg/kg)。本研究显示患肠炎对海马的营养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患病海马康复后的营养品质不会下降。
关键词:
灰海马 营养成分 功能性组分 肠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芬 青平 游良志
作物营养强化是公认的改善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通过对已有作物营养强化相关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成本效益和生物有效性,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和接受度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主要观点梳理和综合性评述,发现国内关于作物营养强化的研究大多采用事前分析的方法,只考虑单一微量营养素的作用,且缺乏农户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种植意愿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作物营养强化的研究方向:采用事后分析的方法;重点关注多种微量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加强农户种植意愿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