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8)
- 2023(5669)
- 2022(4744)
- 2021(4225)
- 2020(3485)
- 2019(7582)
- 2018(7110)
- 2017(13223)
- 2016(7396)
- 2015(7696)
- 2014(7260)
- 2013(7018)
- 2012(6365)
- 2011(5690)
- 2010(5463)
- 2009(5000)
- 2008(4772)
- 2007(4014)
- 2006(3463)
- 2005(2810)
- 学科
- 济(25459)
- 经济(25424)
- 业(20535)
- 管理(20089)
- 企(15377)
- 企业(15377)
- 方法(12519)
- 数学(11496)
- 数学方法(11400)
- 财(8629)
- 税(8434)
- 农(8353)
- 税收(7952)
- 收(7922)
- 学(7155)
- 贸(6719)
- 贸易(6719)
- 易(6569)
- 中国(6424)
- 农业(6038)
- 业经(5890)
- 技术(4994)
- 务(4932)
- 财务(4931)
- 财务管理(4927)
- 环境(4711)
- 企业财务(4694)
- 制(4315)
- 收入(4156)
- 出(4057)
- 机构
- 大学(103406)
- 学院(102945)
- 济(40597)
- 经济(39993)
- 管理(37906)
- 研究(37452)
- 理学(34208)
- 理学院(33823)
- 管理学(33111)
- 管理学院(32963)
- 农(29143)
- 科学(27362)
- 中国(26536)
- 农业(23661)
- 业大(23325)
- 京(21027)
- 所(20564)
- 研究所(19407)
- 财(18715)
- 中心(16338)
- 农业大学(16116)
- 财经(15217)
- 江(14389)
- 经(14050)
- 院(13862)
- 省(13608)
- 室(12916)
- 经济学(12601)
- 北京(12598)
- 业(12347)
- 基金
- 项目(79866)
- 科学(61465)
- 基金(59388)
- 家(56601)
- 国家(56162)
- 研究(48490)
- 科学基金(46177)
- 自然(33029)
- 自然科(32306)
- 自然科学(32292)
- 基金项目(32131)
- 社会(31999)
- 自然科学基金(31776)
- 省(31007)
- 社会科(30454)
- 社会科学(30444)
- 划(27279)
- 资助(23308)
- 教育(21068)
- 重点(18573)
- 计划(18420)
- 创(17090)
- 科技(16831)
- 发(16781)
- 部(16771)
- 科研(16596)
- 编号(16575)
- 创新(16081)
- 业(15984)
- 农(14304)
共检索到137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美玉 曹红霞 杜贞其 杜娅丹 王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获得适宜番茄营养生长的养分浓度,为基质栽培番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珍珠岩栽培番茄为试验材料,以山东农业大学番茄专用营养液配方标准浓度为1个剂量(S),分别浇施1/3S、2/3S、1S和4/3S4种浓度营养液,并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和养分(氮、磷、钾、钙、镁)吸收量。【结果】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番茄植株的株高、茎粗、干物质量均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根冠比则逐渐减小;番茄各组织器官养分吸收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亦随营养液浓度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学文 中岛武颜
以岩棉为栽培基质,研究了不同单位浓度营养液对番茄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时期,1.0单位标准浓度营养液(EC2.50mS/cm)较0.5单位标准浓度营养液(EC1.40mS/cm)有利于番茄营养生长和地上部与根部干物质积累。营养液处理28天后,浇以0.5单位标准浓度营养液的番茄植株根系发生褐变,逐步坏死。试验还表明,岩棉培番茄地上部与根部生长高度相关。
关键词:
番茄,营养液,营养生长,岩棉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嫆嫆 高艳明 李建设 王兰 张雪 刘军丽
以营养液膜栽培(nutrient film technique, NFT)番茄京番‘302’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Jingfan302’为试材,设置了不同营养液配比[日本园试1.0单位(ck)、日本园试2.0单位(TA)、日本园试1.0单位添加氯化钙(TB)、日本园试1.5单位调整钾氮比(TC)],共计4个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矿质元素累积量的吸收与分配、品质和产量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TB处理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茎粗的生长;相对于其他处理,TB处理下番茄各部位干物质量、植株不同部位各矿质元素累积量明显提高。各矿质元素累积量在植株体内排序为钾、氮、钙显著高于钠、镁、磷,各元素在不同部位中均以叶身、茎、叶柄大于果柄和根,氮元素主要向果柄分配,磷、钠主要向根和茎分配,钙和镁主要向叶身、茎和根分配。各处理均能提高番茄的品质,相较于其他处理,TB处理的单株产量提高了4%~13%。综上,TB处理不仅可以增加植株部位干物质量,促进矿质元素的累积量,还可以提高营养液膜栽培番茄产量,提升番茄的风味物质。图2表5参2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佳 程智慧
【目的】明确非洲菊现蕾期对养分浓度的要求,为基质栽培中养分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供试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品种"阳光海岸"幼苗种植在V(麦糠)∶V(玉米秸秆)∶V(牛粪)=3∶2∶1的混合基质中,50%以上植株现蕾后分别浇施0.5倍、1.0倍、1.5倍或2.0倍的营养液,分析营养液浓度对非洲菊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1.0倍及1.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的非洲菊叶片及根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较大,1.5倍营养液处理的叶片数和侧根数最多;较高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N和P的吸收能力较强,而较低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K和微量元素Zn、Fe及Mn的吸收能力较强。【结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金竹 金凤媚 王景安 刘仲齐
以9套含有纯合hp-1和hp-2基因的番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苗期营养生长和果实色素积累有关特征比较发现:在光周期生长条件下,所有含有hp-1和hp-2基因的番茄自交系均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与不含hp基因对照相比:幼苗下胚轴和植株节间显著受到抑制,花期延迟(p<0.01);子叶、胚轴、花萼以及果实中叶绿素、花青素和番茄红素显著提高;hp-1和hp-2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下表现度不同。
关键词:
hp-1 hp-2 番茄 营养生长 色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菲 李建明 吴普特 张大龙 赵志华 李俊
【目的】揭示亚低温条件下水分对番茄幼苗氮钾营养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为冬季温室番茄水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番茄为材料,在温室内采用盆栽的方式,以适温(18—30℃)环境为对照,研究亚低温(4—20℃)条件下,灌溉补充蒸腾蒸发量(ET)分别为60%、80%、100%和120%的水分对温室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分配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与适温相比,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逐渐降低,且处理时间越长降低得越多;干物质向叶片分配的比例减少,向根茎中的分配比例增大;亚低温下番茄幼苗植株中N、K的总含量降低,N总量随着补充水分的减少而减少,K总量在补充100%E...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艺敏 吉田彻志 福元康文
采用岩棉营养液栽培方法探讨不同K、N水平对番茄的生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N配合明显促进番茄生育,单株鲜重、干物重、茎粗、叶面积均随营养液中K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939~0.998)。N、K互作未达显著水准,但N浓度的增加提高了相关关系的斜率。随K浓度的增加,番茄开花和座果及成熟期提前;单株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有增加倾向;优质果率明显提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滴定酸度与K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面色L*a*b*与K浓度密切相关,提高K浓度有利于果实着色。高K浓度有降低叶中P、Ca、Mg含量的倾向。在高N营养条件下必须相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英 梁新书 张振贤 佟二建 高丽红
为研究异根嫁接黄瓜对适度水分亏缺的响应,以中农26号黄瓜(Cucumis sativas L.)为材料,以自根嫁接黄瓜适宜水分管理(每次20m3/667m2)为对照,研究异根嫁接黄瓜生长和养分吸收等指标对适度亏缺灌溉(每次12m3/667m2)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自根嫁接黄瓜相比,适度亏缺灌溉下,异根嫁接黄瓜的生长势较强,每株黄瓜N、P和K养分的积累量分别提高了49.6%~53.3%、16.7%~29.0%和32.2%~40.5%;产量和总生物量也显著提高。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异根嫁接可以在减少灌水量的同时,维持地上部营养生长,促进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从而实现良好的农艺节水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萍 董亚 王硕 董彩霞 任丽轩 张勇 沈其荣
[目的]高效吸收和利用钾素是西瓜的优良特征,筛选钾高效西瓜基因型对于优质种质资源利用和研究其机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生产中常用的33个西瓜基因型,在2个供钾水平下进行盆栽筛选试验,比较不同基因型西瓜的钾效率差异,在小型瓜和大中型瓜中分别筛选出钾高效基因型和钾低效基因型。[结果]在高施钾量和低施钾量条件下,西瓜植株钾吸收量可以有效评价西瓜的钾素吸收效率。钾含量对钾吸收量的贡献较大。小型瓜中的‘小夏橙’‘新兰’‘早春红玉’和中大型瓜中的‘黑巨霸’‘特大台农八号’‘新黑龙王’基因型属于钾吸收效率的双高效基因型;小型瓜中的‘金童’‘黄小玉H’和中大型瓜中的‘平87-14’‘抗病地雷’西瓜基因型属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丽丽 邹志荣 韩丽蓉 杨俊华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滴灌量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日光温室土壤栽培番茄的最优营养液滴灌量。【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的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CK),共设5个(T1、T2、T3、T4、T5)渐次递增的营养液滴灌量处理,以T3处理营养液(其中N、P2O5、K2O用量分别为610,270,1 069kg/hm2,用水量为7 500L/hm2)为标准,T1、T2、T4、T5处理营养液用量分别为T3处理的50%,70%,130%和150%,测定不同营养液处理番茄植株营养生长期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的...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营养液滴灌量 产量 果实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丽丽 邹志荣 韩丽蓉 杨俊华
【目的】研究营养液滴灌频率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设施番茄实际生产中营养液滴灌频率的合理安排、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金鹏一号"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方法,以常规滴灌施肥为对照,设置1d1次、3d1次、5d1次、7d1次(T1、T2、T3、T4)4个营养液滴灌频率,测定植株营养生长期的株高、茎粗以及成熟果实内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及番茄红素含量,并比较各处理的果实产量。【结果】营养液滴灌频率对植株株高影响不显著,但对植株茎粗影响显著,以T2处理茎粗最大,比对照增加0.82...
关键词:
营养液 滴灌频率 番茄 产量 果实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恩平 李天来 葛晓光 刘俊东
在无土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钾营养对大棚番茄的光合特性与NPK吸收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等光合指标均以10.7mmol.L-1钾处理为最好。钾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除了与钾浓度有关外,还与氮素的水平有密切关系,适当的钾氮比例是提高光合作用的关键。合理的钾营养促进植株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更好地协调植株体内各器官的NPK合理分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9.8mmol.L-1氮,10.7mmol.L-1钾处理产量最高,单株产量达到1.427kg。
关键词:
钾 番茄 光合作用 产量 营养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杰 李天来 林多 范文丽 韩凌
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弱光对不同类型番茄干物质积累及矿质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以上弱光胁迫严重影响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同时严重抑制植株对Mg,K的吸收和积累,而对N,P,Ca的积累影响较小,弱光下应合理增施镁肥和钾肥。番茄在弱光环境下,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内的变化幅度不同,N在叶片中积累量的增长幅度最大,K在根系中积累量的增长幅度最大。野生型番茄品系在弱光环境下的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幅度小于黄化型品系。
关键词:
弱光 番茄 干物质 矿质营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道良 连俊方 任燕燕 盛琳杰 钦佩
海滨锦葵Kosteletzkya virginica是耐海水浇灌的经济盐生植物。为优化海滨锦葵在沿海滩涂的栽培,探讨了盐胁迫下施氮对海滨锦葵营养期生物量特征及其关联的影响。实验设为50,150,250 mmol.L-1氯化钠及50,150,250 mmol.L-1氯化钠+15 mmol.L-1硝酸铵等6个处理。试验采用3~4叶期的海滨锦葵小苗,5个重复.处理-1。研究结果表明:处理35 d后,施氮显著增加了植株的高度,当处理为50 mmol.L-1氯化钠+15 mmol.L-1硝酸铵时,植株高度为26.1 cm,是不施氮处理的1.4倍。施氮对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低盐下(50 mmol.L-1...
关键词:
植物学 氮添加 海滨锦葵 生物量 关联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凇仪 邢浩男 杨启良
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模式——常规灌溉和3种水分亏缺灌溉(分别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50%、40%),比较分析在三七营养生长期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微环境及三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三七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剪口长增长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土壤中细菌占微生物菌落数的比例较大,与微生物总菌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随水分亏缺度增大,土壤中真菌菌落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放线菌与细菌菌落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0%时,脲酶活性达到最大,为0.15 mg/(g·d);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大,分别为3.57 mL/g、439.5μg/(g·d);土壤中放线菌、细菌菌落数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的株高、叶柄长、叶长、叶宽和剪口长增长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本试验中,营养生长期大棚栽培的三七实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灌溉方式为最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