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5)
- 2023(2358)
- 2022(1988)
- 2021(1810)
- 2020(1352)
- 2019(3140)
- 2018(3012)
- 2017(5522)
- 2016(3016)
- 2015(3188)
- 2014(3007)
- 2013(2801)
- 2012(2559)
- 2011(2197)
- 2010(2017)
- 2009(1854)
- 2008(1674)
- 2007(1323)
- 2006(1056)
- 2005(802)
- 学科
- 济(10508)
- 经济(10493)
- 管理(8743)
- 业(8515)
- 企(6699)
- 企业(6699)
- 方法(5516)
- 数学(5017)
- 数学方法(4978)
- 农(3086)
- 财(2922)
- 业经(2703)
- 学(2567)
- 贸(2551)
- 贸易(2551)
- 易(2502)
- 中国(2399)
- 农业(2243)
- 技术(2182)
- 环境(2102)
- 务(1959)
- 财务(1959)
- 财务管理(1955)
- 企业财务(1886)
- 产业(1835)
- 划(1796)
- 技术管理(1600)
- 制(1513)
- 地方(1513)
- 信息(1500)
- 机构
- 大学(42096)
- 学院(41577)
- 管理(16872)
- 济(15585)
- 理学(15372)
- 经济(15324)
- 理学院(15207)
- 管理学(14896)
- 管理学院(14835)
- 研究(13928)
- 农(10862)
- 科学(10509)
- 业大(9999)
- 中国(9313)
- 农业(8745)
- 京(8600)
- 所(7514)
- 研究所(7180)
- 农业大学(6153)
- 财(6099)
- 中心(6076)
- 江(5452)
- 财经(5416)
- 院(5378)
- 北京(5132)
- 经(5042)
- 省(4931)
- 室(4807)
- 商学(4752)
- 商学院(4700)
共检索到51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陈礼光
在毛竹丰产林中 ,设置 4块标准地 ,1 996年 1 1月注射毛竹营养液 ,1 997年夏在各注射和未注射营养液的标准地中取 1 992~ 1 997年生毛竹枝叶测定光合速率、光呼吸、暗呼吸、CO2 补偿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施用毛竹营养液后叶质重、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 ,净光合速率增大 ,暗呼吸有所提高 ,光呼吸速率减小 ,CO2 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明显下降 ,这些指标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有机质积累 ,有利于培养高产稳产竹林。
关键词:
毛竹 营养液 光合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对 1 996年冬施用毛竹营养液的 3块标准地和对照毛竹叶片进行解剖研究 ,结果表明施用毛竹营养液后维管束变小 ,增强了对水肥输导能力 ,机械组织较不发达 ,维管束间叶肉细胞增大 ,栅栏层中长柱细胞数明显增多 ,多环细胞层次减少 ,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 ,增加有机物质积累 ,达到高产稳产。
关键词:
毛竹 营养液 叶片解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尤华明 刘金福 刘银春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ell of leaves of five samples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in different ayes was observed, into the base of whose culms nutrient solution was injeited one year bef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omatal density, size and degree of opening had...
关键词:
毛竹 营养液 气孔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顺 李姗姗 位辉琴 杨兴有 秦菲
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氯素供应水平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NR)、转化酶(INV)、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R和GO活性均随Cl-浓度提高而降低;适量Cl-(0 5~4 0mmol/L)使INV活性处于较高水平,缺Cl-(ck)和高Cl-(>4 0mmol/L)降低了整个生育期的INV活性;适量Cl-有利于烟草营养阶段叶绿素的合成,而高Cl-叶绿素含量在后期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叶片的落黄成熟。
关键词:
烤烟 氯 水培 生理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蕊 张杰 柳明娟 姬谦龙 姚允聪
【目的】探讨梨果实源营养液的制作方法及喷施营养液对梨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金梨树生理落果和人工疏除的果实为原料,研究不同的糖量、水量、果实粉碎状态、有无氧发酵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对成品发酵液营养成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两年生黄金梨幼树和15年生成年树为试材,设置叶面喷施500倍(Tr1)、200倍(Tr2)、0倍(Tr3、CK)上述营养液为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果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制作梨果实源营养液的最佳原料配方为:梨幼果:酵素:红糖:水=50:1:10:35(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果实浆状、有氧条件,室温25—28℃发酵30—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宋艳冬 金爱武 金晓春 胡元斌 杜亮亮 江志友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施肥增产的内部机制,进而确定毛竹合理施肥时期,以3种施肥模式的竹林(①近5a内每年5月初施肥,②近5a内每年8月底施肥,③连续10a未施肥)为对象,于2008年5-12月对毛竹叶片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及相关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毛竹叶片从展叶-成熟-休眠,其光合速率年动态变化呈双峰曲线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于10月初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②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a/b比值成负相关关系;③施肥能提高毛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华 晏存育 王艳梅 张新明 曾翔 曹学优 贺峭
对6种不同变异类型毛竹叶片中的叶绿素、游离氨基酸、β-胡萝卜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这4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这4个生理指标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指标年变化呈单峰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在8~9月份;与普通毛竹类似的株型较大的花毛竹、厚壁毛竹和曲杆毛竹,其生理指标数值比株型较小的龟甲竹、绿槽毛竹和圣音竹大,且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要早30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涛 于贤昌
【目的】探讨Cu2+、Zn2+和Mn2+在黄瓜幼苗抗冷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根和嫁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用含有不同(Cu2++Zn2++Mn2+)整体浓度营养液育苗对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提高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自根黄瓜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其SOD、Mn-SOD及Cu/Zn-SOD活性均显著增强,且低温胁迫时间越长活性增强越显著,Fe-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则显著降低;降低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的结果则与之相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玉友 陈双林 郭子武 张玮 汪舍平
为探明毛竹由集约经营转为弃管后的适应特性和生存对策,以不同弃管年限(0、8、20 a)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立竹叶片功能性状及其关系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弃管年限的延长,毛竹林立竹叶片形态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和叶干重及比叶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而叶组织密度则相反,叶长宽比、叶厚呈倒"V"形变化;叶片形态性状总体上变化并不显著.(2)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a+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随弃管年限的延长先降后升,弃管20 a毛竹林显著高于弃管8 a毛竹林;而花青素(Ant)和色素比值总体上变化不明显.说明随着群落正向演替的进行,毛竹叶光合色素功能与水平得到恢复和增强.(3)毛竹林立竹叶片Chla、Chlb、Chl(a+b)、Car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光合色素各组分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而Ant与叶形、光合色素性状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弃管年限延长提高了竹叶光合色素含量,同时叶形性状与光合色素间的相关关系总体上也随之增强.表明光合色素是反映毛竹适应生境变化的主要叶性状指标,随着弃管年限的延长,毛竹林立竹叶片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及生存策略会发生适应性调节,碳同化及营养存储能力增强,以适应不断加剧的种间竞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宁 彭春菊 雷赵枫 张君波 李全 宋新章
为了解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了4种氮沉降(0 kg·hm~(-2)·a~(-1),N_0;30 kg·hm~(-2)·a~(-1),N_(30);60 kg·hm~(-2)·a~(-1),N_(60);90 kg·hm~(-2)·a~(-1),N_(90))下施加3种不同强度(0 t·hm~(-2),BC_0;20 t·hm~(-2),BC_(20);40 t·hm~(-2),BC_(40))生物质炭处理后2龄毛竹新老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均促进了毛竹新老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生物质炭同时提高了老叶实际量子产量[Y(Ⅱ)]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0)。与不施加生物质炭相比(BC_0),N_(30)下施加20 t·hm~(-2)生物质炭的老叶及N_(60)下施加20 t·hm~(-2)生物质炭(BC_(20))的新老叶叶色值显著降低;N_(60)处理下施加生物质炭,毛竹新老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F_v/F_o和Y(Ⅱ)均提高,而N_(90)处理下施加生物质炭,毛竹新老叶的F_v/F_m和F_v/F_o均降低。由此认为:氮沉降条件下施加生物质炭有利于毛竹新老叶片的光合固碳能力;大气氮沉降背景下,施加生物质炭有利于提高毛竹生产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震凯 吴君 荣俊冬 陈礼光 李士坤 郑郁善
【目的】探究长周期母竹留养模式下毛竹叶片功能性状对立竹密度的响应及在不同发笋期的变化,并筛选出适宜的经营密度。【方法】以漳平市长周期母竹留养经营模式下笋用毛竹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 350±100)、(1 950±100)、(2 550±100)、(3 150±100)株·hm~(-2) 4个不同立竹密度处理组,选用传统经营模式下生产效益较优的笋用毛竹林作为对照组,分析立竹密度对不同发笋期毛竹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毛竹林的叶面积指数、叶平均倾角、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立竹密度为(2 550±1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且不同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叶平均倾角及全氮含量均在发笋前期达到最高,冠层开度和叶绿素含量在发笋盛期达到最高,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在发笋后期达到最高;毛竹叶片各功能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在长周期母竹留养经营模式下,当立竹密度为(2 550±100)株·hm~(-2)时,毛竹林的冠层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叶片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且叶片养分及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洪伟 郑郁善
应用回归旋转设计原理 ,选择 5种毛竹生长所需的生长调节物质和微量元素 ,采用5元 2次回归旋转设计 ,进行现场实施和试验。试验结果 ,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优化 ,选出了生产上适用的最佳配方。施用后使毛竹林产笋量和成竹量增加 80 %~ 1 0 0 % ,提早出笋时间7~ 1 0d ,延长出笋期 1 5~ 2 0d。
关键词:
毛竹 数学模型 旋转回归设计 营养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艳冬 金爱武 金晓春 张启良 陈焕伟
采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UniSpec-SC对毛竹叶片的光谱特性与光合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毛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绿峰位置、红边波段和红边位置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光谱估算模型均为以红边波段光谱反射率为自变量的指数函数模型,该模型对毛竹幼叶、1龄成熟叶、2龄成熟叶各参数的预测有很好的拟合度和精度,同时也适用于雷竹和乌哺鸡等刚竹属同类竹种的光合色素估算。
关键词:
毛竹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片光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温星 程路芸 李丹丹 许馨露 高岩 张汝民
运用植物气体交换测定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等分析技术,测定分析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色素质量分数、光响应进程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毛竹叶片从幼叶生长到叶片成熟的各发育阶段,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不断增加而趋于稳定,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和利用能力也随之增强。(2)叶片从伸出到成熟,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_(Po))的变化不明显。(3)毛竹叶片经放叶、展叶至第15天,PSⅡ反应中心数不断增加,其数量约升高54.4%。(4)PSⅡ电子受体蛋白QA被还原的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玉坤 闫翠萍 杨利艳 宁东贤 杨秀丽 杨丽萍 李楠
为了研究秸秆和地膜2种覆盖方式对黑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黑花生品种(系)豫花黑1号和临黑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可改善耕层土壤的水分环境,促进黑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全膜覆盖效应要优于其他方式和对照;全膜覆盖可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值,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要好于半膜和秸秆覆盖; 4种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含油量、粗蛋白、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对籽粒锌元素含量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硒含量的影响;豫花黑1号品种稳定性较好,而临黑3号更具环境可塑性。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黑花生 光合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