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4)
- 2023(13700)
- 2022(11939)
- 2021(11203)
- 2020(9454)
- 2019(21696)
- 2018(21545)
- 2017(41815)
- 2016(22741)
- 2015(25908)
- 2014(25914)
- 2013(25717)
- 2012(23544)
- 2011(21281)
- 2010(21123)
- 2009(19710)
- 2008(19493)
- 2007(17128)
- 2006(15229)
- 2005(13632)
- 学科
- 济(88575)
- 经济(88438)
- 管理(73389)
- 业(67917)
- 企(57626)
- 企业(57626)
- 方法(41248)
- 数学(34988)
- 数学方法(34585)
- 财(27297)
- 农(24396)
- 中国(22469)
- 业经(21474)
- 制(20852)
- 学(19850)
- 务(17482)
- 财务(17409)
- 财务管理(17374)
- 企业财务(16569)
- 地方(16488)
- 农业(16074)
- 理论(15792)
- 贸(15672)
- 贸易(15662)
- 易(15190)
- 和(14922)
- 银(14486)
- 银行(14436)
- 技术(14290)
- 环境(14235)
- 机构
- 大学(333042)
- 学院(328953)
- 管理(133379)
- 济(129893)
- 经济(127068)
- 理学(115464)
- 理学院(114241)
- 管理学(112428)
- 管理学院(111819)
- 研究(107577)
- 中国(80248)
- 京(70691)
- 科学(66050)
- 财(63301)
- 所(53784)
- 农(52259)
- 财经(50301)
- 业大(49156)
- 中心(48946)
- 研究所(48732)
- 江(47897)
- 经(45571)
- 北京(44598)
- 范(42579)
- 师范(42173)
- 农业(41038)
- 州(38794)
- 院(38731)
- 经济学(38482)
- 财经大学(37478)
- 基金
- 项目(224340)
- 科学(176528)
- 研究(165033)
- 基金(163334)
- 家(141743)
- 国家(140557)
- 科学基金(121070)
- 社会(103916)
- 社会科(98401)
- 社会科学(98379)
- 基金项目(86786)
- 省(86688)
- 自然(78694)
- 自然科(76835)
- 自然科学(76822)
- 自然科学基金(75435)
- 教育(75320)
- 划(72780)
- 编号(67956)
- 资助(67403)
- 成果(55904)
- 部(49943)
- 重点(49500)
- 发(46364)
- 创(46256)
- 课题(45875)
- 制(43534)
- 创新(43156)
- 教育部(43053)
- 科研(42795)
- 期刊
- 济(143027)
- 经济(143027)
- 研究(97485)
- 中国(61761)
- 学报(52303)
- 财(49163)
- 管理(48496)
- 农(47166)
- 科学(46829)
- 大学(39459)
- 学学(36869)
- 教育(35522)
- 农业(32721)
- 融(27635)
- 金融(27635)
- 技术(27035)
- 财经(24449)
- 业经(23536)
- 经济研究(22403)
- 经(20752)
- 图书(19969)
- 问题(18294)
- 理论(17688)
- 业(16508)
- 实践(16290)
- 践(16290)
- 科技(15487)
- 技术经济(15194)
- 版(15102)
- 现代(14815)
共检索到480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贝贝 李涵 侯明慧
解决隐性饥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促进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消费,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关键在于其营养含量的高低。为探究营养比较和信息解释水平对消费者作物营养强化食品选择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通过设计三个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相对营养比较与信息解释水平匹配时,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购买意愿更高。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感知独特效用的中介作用以及健康意识和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由此建议,食品企业在进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宣传时,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营养素含量采用不同的解释水平信息,并有意识地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激活消费者的防御倾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贝贝 李涵 侯明慧
解决隐性饥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促进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消费,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关键在于其营养含量的高低。为探究营养比较和信息解释水平对消费者作物营养强化食品选择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通过设计三个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当相对营养比较与信息解释水平匹配时,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食品的购买意愿更高。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感知独特效用的中介作用以及健康意识和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由此建议,食品企业在进行作物营养强化食品宣传时,要根据不同产品的营养素含量采用不同的解释水平信息,并有意识地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激活消费者的防御倾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放明 尹华 杨钦佳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以大米、面粉为主料 ,强化钙、铁和蛋白质加工风味油炸膨化食品的配方和工艺 .用2份糯米与 1份籼米混合浸泡、磨浆、压滤、加入熟面粉 0 .6份、大豆蛋白粉 10 %、乳酸钙 80 0 mg/ 10 0 g、柠檬酸铁铵15 0 mg/ kg、砂糖 2 %、食盐 1.8%、味精 0 .3%,和面、成型、蒸煮、低温老化、切片、干燥至含水量为 7.4%,油炸 ,即可获得外形美观、质地松脆、营养丰富的风味膨化食品 .
关键词:
大米 油炸膨化食品 加工工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爽 陆娟
全文对食品包装上的脂肪营养标签作为出发点,引入消费者情绪、消费者偏好两个影响消费态度的因素,考察两种消费者个体差异会对其阅读食品标签所产生的态度造成何种影响。结果得出,先前偏好和临时产生的情绪都会对消费态度改变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偏好和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会对这种态度改变引出清晰的方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涵 唐一凡 青平
营养标签正在逐渐成为健康食品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途径。学术界将营养标签分为客观型和评估型两种类型,但前人研究尚未就企业应该标注何种营养标签以促进消费者购买健康食品这一核心问题达成一致结论。本研究拟从感知企业能力与感知企业温暖相权衡的角度出发,探索营养标签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和调节变量。通过2个预实验和4个正式实验证明了企业标注客观型(vs.评估型)营养标签一方面会通过增加感知企业能力促进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购买,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减少感知企业温暖降低购买意愿。此外,关系规范和相对价格调节了(客观型vs.评估型)营养标签对消费者健康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以协调前人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丰富了营养标签的文献和拓展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适用范围;在实践上对政府和企业的健康食品营养标签标注提供了可行建议,也对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具有提醒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丽丽 赵帮宏 刘荣多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饮食导致的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膳食因而广受关注,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率总体有所提高,但在产品类别上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态度和使用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未来研究更应关注:1有效评估真实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使用。2细分消费者市场,探索不同分类消费者营养标签内容偏好、类型偏好、使用动机和行为差异。3探索提高消费者营养标签理解和正确使用的干预方法。4长久跟踪营养标签使用与膳食改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食品 营养标签 消费者 行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丽丽 赵帮宏 刘荣多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饮食导致的慢性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营养膳食因而广受关注,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率总体有所提高,但在产品类别上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认知、态度和使用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相关研究。未来研究更应关注:1有效评估真实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使用。2细分消费者市场,探索不同分类消费者营养标签内容偏好、类型偏好、使用动机和行为差异。3探索提高消费者营养标签理解和正确使用的干预方法。4长久跟踪营养标签使用与膳食改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食品 营养标签 消费者 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德华 于洋 许利博
运用信任转移理论和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基于区块链追溯的食品安全信任模型,深入探讨区块链食品追溯系统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机制。研究发现,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可以显著促进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系统信任和供应商信任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区块链知识在系统信任到食品安全信任转移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通过建设和维护区块链食品追溯系统,收集和分析系统数据,优化系统质量和信息披露,普及区块链知识等措施,增强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感,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琳 顾海英
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选择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城市216名消费者在不同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下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不同转基因食品政策下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偏好。结论表明:转基因食品信息、标识政策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有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无信息时,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政策时,消费者更加偏好非转基因食品,而自愿加贴标签政策下,消费者更加偏好转基因食品。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消费者偏好 信息 标识 实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延雷 王志刚
探究食品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是识别农村地区食品营养短板的关键,对填补农村地区弱势群体食品营养与安全洼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样本的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食品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的城乡差距,并采用Oaxaca-Blinder法对其进行解构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体上城乡居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水平均较低,并且城乡之间差距显著,表现为农村居民认知与使用明显弱于城镇居民。在考虑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相关性,以及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营养信息认知与使用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城乡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差距在女性和高收入群体显著,但在男性和低收入群体不显著。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城乡差距构成均具有显著的“歧视效应”,占比分别为41.65%和51.05%,食品营养信息与农村居民的契合度较低,信息歧视明显。因此,应重视农村营养信息认知和使用短板,加强农村地区营养信息规范性审查、实施营养信息差异化设置、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培训,缩小城乡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秋 周星
文章通过理论研究提炼出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因素,并进一步运用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企业能力、消费者安全意识、认证机构的公正性是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最为关键的四个要素,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因此,为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政府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食品企业要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安全食品的能力;第三方认证机构应积极向消费者展示其公正性。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消费者信任 企业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山 青平 刘贝贝 游良志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作为一种创新型农产品,能够有效解决因微量营养素缺乏而带来的"隐性饥饿"(Hidden Hunger)问题。提高消费者支付意愿是推广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关键环节。基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颜色特征和营养素类型的视角,建立消费者选择模型,运用准实验法,探讨颜色的改变和营养素类型对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的改变会减少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促进型营养素强化大米的支付意愿显著高于预防型作物营养素强化大米。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在颜色影响支付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收益在营养素类型对支付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基于此,为了让创新型农产品的推广产生更好的效果,建议开发过程中,赋予产品的特征要以消费者为导向;推广和宣传过程中,要基于消费者的认知规律,进行针对性的产品沟通;要防范消费者食品感知风险的泛化对创新型农产品的负面外溢。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志刚 周海文 苏毅清
本文以北京市消费者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消费者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水平、使用程度及获益感知情况。调查显示,北京市消费者有50%以上听说过营养标签,36.50%表示会在购买食品时查看营养标签,近70%消费者认为可以从强制性营养标签中获益。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与其使用营养标签的频率正相关,认知水平越高获益感越强。此外,个体特征、经济条件、时间压力、健康状况等因素对消费者的认知、使用和获益感知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营养标签管理制度,提高消费者健康水平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展进涛
本文以我国7个城市1054个消费者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层次回归模型分析转基因信息特征对消费者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预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有显著影响,负面信息显著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预期水平;信息质量与信息主体信任程度在信息偏向对消费者风险预期的影响中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转基因知识了解越多的消费者,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预期水平越低。因此,政府应向公众传递客观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质量并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保障消费者正确评估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促进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息传播 风险预期 转基因食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