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4)
- 2023(16841)
- 2022(14678)
- 2021(13784)
- 2020(11335)
- 2019(26307)
- 2018(25925)
- 2017(49655)
- 2016(26549)
- 2015(29556)
- 2014(29485)
- 2013(28922)
- 2012(26770)
- 2011(24021)
- 2010(23885)
- 2009(21591)
- 2008(20744)
- 2007(18242)
- 2006(15960)
- 2005(13887)
- 学科
- 济(110621)
- 经济(110505)
- 管理(74852)
- 业(73870)
- 企(58374)
- 企业(58374)
- 方法(48041)
- 数学(41834)
- 数学方法(41273)
- 农(32427)
- 中国(31373)
- 地方(27794)
- 财(26255)
- 业经(25123)
- 农业(22881)
- 学(22259)
- 贸(18865)
- 贸易(18850)
- 制(18238)
- 易(18208)
- 理论(17873)
- 环境(17313)
- 技术(17263)
- 和(16945)
- 务(16578)
- 银(16567)
- 银行(16518)
- 融(16505)
- 金融(16502)
- 财务(16497)
- 机构
- 大学(369897)
- 学院(369527)
- 管理(147627)
- 济(147135)
- 经济(143958)
- 理学(127750)
- 理学院(126294)
- 研究(124249)
- 管理学(123929)
- 管理学院(123275)
- 中国(92734)
- 京(79092)
- 科学(77304)
- 财(66172)
- 所(61489)
- 农(59795)
- 中心(57076)
- 研究所(56135)
- 业大(55326)
- 江(53389)
- 财经(53062)
- 范(50423)
- 北京(50003)
- 师范(49853)
- 经(48385)
- 农业(46418)
- 院(45722)
- 州(44128)
- 经济学(43793)
- 师范大学(40366)
- 基金
- 项目(257384)
- 科学(202338)
- 研究(188921)
- 基金(185741)
- 家(161667)
- 国家(160288)
- 科学基金(138179)
- 社会(118483)
- 社会科(112185)
- 社会科学(112159)
- 省(100765)
- 基金项目(98909)
- 自然(89846)
- 自然科(87749)
- 自然科学(87729)
- 教育(87308)
- 自然科学基金(86114)
- 划(84604)
- 编号(77448)
- 资助(76263)
- 成果(61879)
- 发(57692)
- 重点(57500)
- 部(56268)
- 创(53353)
- 课题(53243)
- 创新(49724)
- 科研(48990)
- 国家社会(48561)
- 教育部(48387)
- 期刊
- 济(162518)
- 经济(162518)
- 研究(107756)
- 中国(71584)
- 学报(57135)
- 管理(55565)
- 农(54792)
- 科学(53828)
- 财(49517)
- 大学(44043)
- 教育(43746)
- 学学(41356)
- 农业(38386)
- 技术(35310)
- 融(31778)
- 金融(31778)
- 业经(28003)
- 经济研究(25347)
- 财经(25338)
- 经(21642)
- 问题(20941)
- 图书(19696)
- 业(19380)
- 技术经济(18036)
- 科技(17925)
- 资源(17187)
- 理论(17106)
- 版(16839)
- 现代(16435)
- 商业(16360)
共检索到541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齐良书 赵俊超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寄宿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十分严重,亟须及时制定相应政策进行营养干预。但是,营养干预政策能否能收到显著成效?营养干预是否应采用一定的瞄准机制,只面向贫困地区的一部分寄宿生?营养干预应采取什么形式,是否现金补助就已足够?如果以提供校园餐的方式进行营养干预,需要制定哪些相关政策?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严谨的经验研究。本文基于一个对照实验项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通过校园餐进行的营养干预对贫困地区寄宿生人力资本发展的影响。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该实验项目的经验,结合相关文献,探讨了在我国贫困地区寄宿制中小学推广校园餐项目的政策措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营养 人力资本 校园餐 项目评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 汪三贵 王姮
随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营养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对"贫困地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营养改善项目"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营养改善项目收到了显著效果,尤其是10~12岁的学生效果明显,且随着年龄增加而效果更好;不同标准项目校的效果差异与预期相差较大,5元标准项目校并不比2.5元标准项目校的效果更好。农村寄宿生的营养问题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严重关注,政府应大力强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干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胜 李雅楠 宋映泉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贫困地区农村137所寄宿制学校三期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教育形式并不利于农村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寄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较之非寄宿儿童均处于不利地位。寄宿教育对农村儿童发展的负面冲击存在"精英俘获"现象,表现为寄宿对男孩、家庭经济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地区农村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现行的扩大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师资力量等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寄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不能完全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
寄宿教育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文
本文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第一,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无论是寄宿生还是走读生)营养素摄入量普遍不足。第二,尽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给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农户家庭都带来众多积极的影响,但也使贫困地区寄宿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恶化。第三,贫困地区农村寄宿生的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性别差异。第四,学校的配餐方案和学生的饮食习惯等对寄宿生的营养素摄入量有明显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杨少瑞
随机对照实验被广泛应用于反贫困和发展政策评估研究中,逐渐成了发展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重要工具。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是目前使用随机实验进行随机评估的全球性机构。本文系统总结了J-PAL在反贫困随机对照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农业、教育、金融、健康、劳动力市场、政治经济学与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在中国背景下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反贫困研究,以期为我国发展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我国研究贫困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杨少瑞
随机对照实验被广泛应用于反贫困和发展政策评估研究中,逐渐成了发展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重要工具。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是目前使用随机实验进行随机评估的全球性机构。本文系统总结了J-PAL在反贫困随机对照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对农业、教育、金融、健康、劳动力市场、政治经济学与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并综述了近年来在中国背景下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反贫困研究,以期为我国发展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我国研究贫困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黎煦 朱志胜 陶政宇 左红
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忽视了由个体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和户籍制度等宏观因素引致的回流儿童这一群体。回流不仅代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物理位置变动,还可能对其多种能力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四川及河北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回流显著降低了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数学成绩,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还发现,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回流儿童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初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的缺失是回流儿童认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回流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煦 朱志胜
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和城市教育政策下,回流现象在农村流动儿童中普遍存在。根据2015年河北和四川两省五县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首次从经验上分析儿童生命历程早期的回流经历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经历会对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造成回流儿童的抑郁风险增大,同时降低了他们的自尊和抗逆力水平。相比而言,短期随迁儿童一旦发生回流将面临更高的抑郁风险,而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回流儿童的自尊和抗逆力将得到改善,但他们的抑郁风险仍无法自然缓解,必须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初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来自城市和农村成长环境的"双重排斥"是造成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恶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陆彪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业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和运行机制,指出农业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约束机制、技术进步机制与投入机制平衡状态的结果;具体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战略及其效应;最后对贫困地区如何迈向持续发展,及政府应该通过哪些有效的政策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朝林
贫困是一个综合性社会经济问题。我国一直使用的扶贫模式缺少人本思想,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遇到外在条件的变化,脱贫人口很容易返贫。而提高贫困者的人力资本,则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收入的提高等,因此,从中长期看,要消除贫困的最根本措施是加大人力资本生产。
关键词:
贫困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玉喜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反贫困一揽子计划的实施与农村改革双重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在1978~1985年期间从1/3下降到不到1/10,农村收入增加130%。但是,从1985至1990年脱贫的进展并不显著,1990年绝对贫困人口仍达9800万,截止到1995年底还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一严峻现实促使政府在制定并实施反贫困战略时,不仅要从过去的扶贫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而且更要从中寻找政策的偏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袁振国 吴霓 魏向赤 李晓强 张宁娟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河北省丰宁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发现,由于贫困地区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处于低标准的水平,农村教师编制紧张,不能设置专门的生活教师,公用经费没有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做出专门的安排,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活动很贫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需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资源建设;设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编制,保障对学生课余活动的管理;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积极性;建立面向学生课后管理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海波 吴要武 宋映泉
2001~2012年期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不少地方政府推行"撤点并校",中西部农村大量教学点被撤并。小学数量减少且向乡镇集中,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增加,导致低年级小学生被迫选择寄宿。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河北省和四川省137所具有寄宿资格的乡镇小学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将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与对应距离区间内的教学点分布状况进行匹配,作为"撤点并校"政策的代理变量,评估了该政策对小学生低龄寄宿的影响,以及低龄寄宿对小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置教学点降低了小学生低龄寄宿的可能性,低龄寄宿阻碍了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进程。
关键词:
撤点并校 低龄寄宿 人力资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陆杰华
本文以人力资源开发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四个调研县贫困地区部分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消除贫困和探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主要目标,在充分利用各种统计资料及多种定量统计方法的基础上,从动态上考察与分析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消除贫困之间的运行机理、方式、特征及今后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安雪慧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家庭、学校的社会文化资本对儿童教育参与程度以及学业成绩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和学校情感问题对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这种影响并不亚于我们以往所研究的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家庭、学校的社会和文化资本因素以及学校课堂环境对儿童的教育期望、学业自信、学业努力程度的提高和学校情感问题的解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时,不能单纯考虑儿童的家庭经济和人力资本特征,还要考虑与家庭、学校相关的一些社会文化资本因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文化资本以及学校环境的改善来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业成就,从而达到发展贫困地区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