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2)
2023(8828)
2022(8061)
2021(7691)
2020(6439)
2019(15019)
2018(15121)
2017(29165)
2016(15891)
2015(17980)
2014(18062)
2013(17853)
2012(16111)
2011(14439)
2010(14214)
2009(12876)
2008(12193)
2007(10385)
2006(8923)
2005(7580)
作者
(46289)
(38167)
(37937)
(36052)
(24303)
(18396)
(17270)
(15212)
(14545)
(13571)
(13318)
(12669)
(11986)
(11961)
(11879)
(11529)
(11511)
(11453)
(10822)
(10715)
(9570)
(9230)
(9162)
(8613)
(8537)
(8496)
(8465)
(8383)
(7647)
(7611)
学科
(60111)
经济(60045)
管理(45759)
(42624)
(36269)
企业(36269)
方法(30514)
数学(26231)
数学方法(25920)
(15348)
(14828)
中国(14663)
(14252)
业经(13401)
地方(12409)
理论(11169)
(10665)
农业(10357)
环境(10241)
技术(10165)
(10151)
贸易(10145)
(9824)
(9552)
(9529)
财务(9489)
财务管理(9474)
企业财务(8967)
教育(8860)
(8761)
机构
大学(223802)
学院(221257)
管理(92682)
(81348)
理学(81280)
理学院(80404)
经济(79386)
管理学(78931)
管理学院(78556)
研究(71372)
中国(51257)
(48262)
科学(47455)
业大(35577)
(35522)
(35447)
(35055)
研究所(32892)
中心(32323)
北京(30518)
(30336)
(29491)
财经(29381)
师范(29170)
农业(27633)
(26753)
(26407)
(25443)
技术(24111)
师范大学(23766)
基金
项目(160503)
科学(125166)
研究(116200)
基金(115605)
(100884)
国家(100059)
科学基金(85967)
社会(70325)
社会科(66524)
社会科学(66505)
(62892)
基金项目(62607)
自然(58053)
自然科(56657)
自然科学(56646)
自然科学基金(55603)
(53218)
教育(53032)
编号(48010)
资助(47801)
成果(38180)
重点(35456)
(34581)
(33392)
(33294)
课题(32452)
创新(30944)
科研(30896)
项目编号(29923)
大学(29827)
期刊
(84819)
经济(84819)
研究(61701)
中国(37217)
学报(37122)
科学(33687)
管理(33051)
(30854)
大学(27532)
学学(25733)
(25087)
教育(24947)
农业(22337)
技术(20024)
(14846)
金融(14846)
业经(14277)
图书(14209)
财经(13089)
经济研究(12841)
理论(12101)
科技(11976)
实践(11468)
(11468)
情报(11048)
(11030)
问题(10914)
(10913)
技术经济(10615)
资源(10254)
共检索到305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庆华  李铁军  阳成波  印遇龙  
人和动物消化器官的营养化学感应系统是胃肠上皮细胞受体对食物信息感受与内脏迷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和互作的复杂信号传递系统。营养化学感应系统由独立化学感应细胞组成,具有形态学的多样性,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这为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营养化学感应系统在调控采食、消化与吸收、肠道生长与功能、肠道防御机制以及宿主与微生物的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细胞型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调控途径,其功能研究有助于化学感应机制的营养学作用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研究营养化学感应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庆华  李铁军  阳成波  印遇龙  
人和动物消化器官的营养化学感应系统是胃肠上皮细胞受体对食物信息感受与内脏迷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和互作的复杂信号传递系统。营养化学感应系统由独立化学感应细胞组成,具有形态学的多样性,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这为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营养化学感应系统在调控采食、消化与吸收、肠道生长与功能、肠道防御机制以及宿主与微生物的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细胞型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调控途径,其功能研究有助于化学感应机制的营养学作用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研究营养化学感应系统,本文就营养化学感应系统的分布及其功能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林草牧复合系统是复合农林业系统的重要类型。在总结林草牧复合系统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关系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今后林草牧复合系统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系统物质循环利用、养分与水分竞争及系统优化模式的建立等方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成  甘晖  
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构。目前,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多学科融合不足,正处于探索阶段。把握环境社会系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将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从共同演化、方法论、多样性、模型、案例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进展。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共同演化的,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组织,后者也对前者产生影响并体现了环境系统的特点。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需要发展真正的整体主义方法,形成新的理论框架。环境社会系统具有复合的模式与过程。系统的多样性十分必要,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差异很大,不存在适合任何情况的单一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慧荣  黄国彬  张永杰  
从理念、系统、用户和标签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国外大众标注系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国外大众标注研究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同时介绍了国外有关大众标注研究的概况、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分析了大众标注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本智  傅懋毅  
综述了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竹林地下鞭根系统的数量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的研究,竹林鞭根系统生长特性以及经营措施对它影响的研究,竹根和竹鞭的解剖研究,竹林鞭根的生物量、能量和物质循环的研究,竹林鞭根的吸收能力、根际固氮以及内源激素和生物酶的研究等;总结了竹林地下系统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晶  吴绍洪  唐炳舜  
在述评国内外地域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在"生态"框架下进行综合地域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①生态区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尺度下的生态区都是由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因此生态区的同质性是相对的,导致区划单元界线划定存在分歧。②受基础数据资料精度的限制,指标选取较多考虑是否能够满足数理统计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学上的意义和作用。③人类活动在生态区中既受到自然因子的制约,也对自然因子产生偏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自然、人文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生态区包含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的信息。文中指出掌握自然—人文因子相互作用机制实现自然—人文因子的拟合是综合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运用自然—人文因子空间化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华新  沈熙环  
本文对种子园生殖系统中亲本开花物候、配子产量、球果和种子败育、授粉机制、球花分布对种子园遗传效率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论述了开花物候、球花产量与配子贡献以及种子园生殖系统遗传效率的关系。不同亲本开花物候及授粉机制的差异限制了亲本之间的基因交流 ,雌雄球花产量、球果败育及其雌雄球花空间分布的差异都会引起亲本配子贡献的变化 ,并最终影响种子园生殖系统的遗传效率。为提高种子园种子的遗传品质和遗传多样性 ,更系统深入地研究种子园生殖系统是必要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洁  杨志玲  杨旭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开花生物学和生殖构件特征2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目前关于濒危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宏胜  岳天祥  
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是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采用模型管理技术,其主要方法包括数据式模型管理、结构化模型管理、面向对象的模型管理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管理,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地管理资源环境模型,但对空间数据处理的功能较弱,需要编写大量的程序代码。另一种途径是在GIS中管理模型,如ArcGIS中的ModelBuilder,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但对复杂模型的支持较差。根据以上两种方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资源环境模型管理框架,把模型抽象为模型类与模型实例,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表达模型,通过构建资源环境模型引擎处理空间数据和模型数学方程;利用模型库和数据库,可以实现模型的有效管理和模型重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  张洁瑕  段瑞娟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维持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性质、原理及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向展开论述。最后简要评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趋向,认为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影响因子、作用机制以及定量化研究结果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今后的研究趋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新年  邱荣祖  张正雄  林雅惠  巫志龙  郑丽凤  
针对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给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相关概念,扼要归纳国内外在林道网理论、集运材优化等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及其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传统木材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工艺及集运材设备等方面的环境友好型性对策,展望环境友好型的木材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傅大立  王保平  
该文对70年代以来国内外涉及农桐间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报告总结如下:①泡桐是强阳性树种.由于具有根系分布深、树冠稀疏等特性,较适宜与农作物复合经营;②间作后由于系统具有减低风速和最高温的作用,因此有助于提高系统抵御灾害天气的能力,但对光的截留对提高系统内作物的产量有副效应;③间作前6a和6a后,适宜的间作密度分别为5m×20m和小于5m×30m,但该结论仍有争议,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④幼龄间作林营养补给的效果仍存在争议,但接干修枝的研究成果已被生产单位普遍接受;⑤在提高研究手段,完善研究方法的前提下,不同桐种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树冠对光的截留、光质、光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系统内农作物光能结合及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文  郭学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樊梦莎  朱瑜  
新时代多元化格局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了差异化管理与公平管理,多元化与公平管理系统的建构与实施不仅有助于调动组织内部差异化个体的潜能,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本研究首先在回溯多元化与公平管理系统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元化与公平管理研究的三种视角及相应理论基础;并从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等方面进一步梳理和整合多元化与公平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最后结合了中国文化背景,探讨了多元化与公平管理系统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