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1)
2023(11942)
2022(9967)
2021(8889)
2020(7196)
2019(16098)
2018(15539)
2017(29173)
2016(15533)
2015(17507)
2014(17681)
2013(17615)
2012(17004)
2011(15727)
2010(16379)
2009(15831)
2008(14791)
2007(13390)
2006(12584)
2005(12224)
作者
(46084)
(38322)
(38065)
(36243)
(24648)
(18309)
(17227)
(14836)
(14620)
(14104)
(13315)
(12847)
(12491)
(12439)
(12052)
(11878)
(11212)
(11109)
(11034)
(10782)
(10018)
(9385)
(9290)
(9062)
(8673)
(8665)
(8518)
(8500)
(7903)
(7628)
学科
(88407)
经济(88323)
(42567)
管理(41746)
(31922)
企业(31922)
中国(31359)
地方(28950)
(27441)
金融(27440)
(25674)
银行(25665)
(25447)
(24999)
方法(23057)
业经(20898)
数学(19610)
数学方法(19400)
(19156)
(18243)
农业(17914)
地方经济(16027)
(14633)
(14057)
(12832)
贸易(12813)
(12282)
(12022)
环境(11504)
中国金融(11321)
机构
学院(229400)
大学(225766)
(107220)
经济(104932)
研究(87921)
管理(80662)
中国(74450)
理学(66080)
理学院(65279)
管理学(64336)
管理学院(63899)
(51012)
(48989)
科学(48366)
(45066)
中心(41266)
研究所(39611)
财经(38235)
(37926)
(37211)
(34271)
经济学(34254)
北京(32404)
(31833)
师范(31573)
(31212)
(30750)
经济学院(30356)
业大(28390)
(27908)
基金
项目(135819)
科学(106579)
研究(105939)
基金(95735)
(81240)
国家(80432)
社会(69201)
科学基金(68279)
社会科(65562)
社会科学(65550)
(54870)
基金项目(49171)
教育(46991)
(44651)
编号(43390)
资助(39547)
自然(38684)
自然科(37713)
自然科学(37707)
成果(37374)
自然科学基金(37012)
(36611)
课题(32040)
重点(31142)
发展(30565)
(30057)
(29507)
国家社会(28538)
(28309)
(27784)
期刊
(139241)
经济(139241)
研究(82749)
中国(57408)
(41664)
金融(41664)
(39054)
(38335)
管理(32461)
学报(29799)
科学(29298)
教育(26780)
农业(24889)
大学(23617)
经济研究(22383)
业经(22223)
学学(22108)
技术(20827)
财经(20205)
问题(17835)
(17551)
(13737)
国际(13134)
世界(13090)
技术经济(12668)
经济问题(11553)
(11496)
统计(11262)
理论(11125)
商业(10982)
共检索到397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东江  李群堂  余晓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秉毅  李波  
在我国,资信评级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产物,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建立健全而诞生的。为推动企业资信评级工作的开展,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育资信评级市场的路径,我们对萍乡市资信评级市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以市场化取向、供给领先的模式,建立和发展以信贷评级为核心的资信评级体系,是当前培育资信评级市场的最优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德旺  李相才  祁敬之  武鑫海  李明运  赵慧芳  于淼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推动东北区域板块顺利转型升级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其中金融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当前正值东北经济起飞的战略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导向作用,以金融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区域板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双发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需要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多数省市区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总值与贷款规模的关联度较低、贷款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偏低以及金融的深化程度和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待优化,金融规模较小、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降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应采取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等措施,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正芳  
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央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在二产占比达到61%以上的三门峡工业中,其工业结构层次较低;主导产业不同程度存在资源枯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问题;部分支柱产业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与宏观调控出现了耦合效应;金融部门贷款投放和金融稳定工作难度增大。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正确处理工业与金融协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钊阳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城乡金融结构和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正相关,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负相关;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城乡金融结构和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负相关,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正相关;同时,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晴  汪发元  何智励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城乡保险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不显著,城乡保险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保险融合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当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与推广,有序提升新型城镇化率;加速城乡各项保险的发展与完善,有效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加强数字技术协同的发展与应用,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墨   李萌   冯学健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需要国家政策作为支持,也需要资金作为物质基础。国家的金融机构作为连接国家政策与资本的纽带,是实现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乡村振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意义进行概述,进而探究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现状,通过了解普惠金融作用于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和目前面临的困境,由此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调查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近年来,湖北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两转变、一均衡"的挑战。一是近年来湖北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宏观政策刺激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政策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由外部刺激型向内生增长型转变。二是经济总量虽然得到明显提升,但增长过程中拼资源、拼消耗、拼成本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集约型转变。三是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重工业快速增长,大中城市发展迅速,但"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这就需要资源在城乡间、区域间、企业间均衡配置,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