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3)
- 2023(14299)
- 2022(12214)
- 2021(11663)
- 2020(9825)
- 2019(23256)
- 2018(23045)
- 2017(44342)
- 2016(24212)
- 2015(27660)
- 2014(27879)
- 2013(27575)
- 2012(25813)
- 2011(23735)
- 2010(24114)
- 2009(22643)
- 2008(22839)
- 2007(20402)
- 2006(17925)
- 2005(16316)
- 学科
- 济(106094)
- 经济(105998)
- 管理(66231)
- 业(64430)
- 企(52437)
- 企业(52437)
- 方法(49634)
- 数学(43685)
- 数学方法(42993)
- 中国(30716)
- 农(28514)
- 财(25248)
- 贸(22961)
- 贸易(22949)
- 易(22398)
- 业经(21847)
- 学(21081)
- 制(19868)
- 地方(18772)
- 农业(18455)
- 理论(18230)
- 银(17973)
- 银行(17947)
- 行(17237)
- 融(17129)
- 金融(17127)
- 和(15867)
- 策(15805)
- 务(14880)
- 财务(14819)
- 机构
- 大学(355155)
- 学院(353912)
- 济(153706)
- 经济(150586)
- 管理(134870)
- 研究(124973)
- 理学(115708)
- 理学院(114410)
- 管理学(112184)
- 管理学院(111519)
- 中国(96888)
- 京(75839)
- 科学(73800)
- 财(70473)
- 所(64095)
- 研究所(57905)
- 农(57262)
- 中心(56702)
- 财经(55508)
- 江(52554)
- 经(50380)
- 业大(49283)
- 北京(49048)
- 经济学(48067)
- 范(46949)
- 师范(46548)
- 农业(44990)
- 院(44294)
- 经济学院(43262)
- 州(42139)
- 基金
- 项目(226419)
- 科学(178498)
- 研究(166706)
- 基金(164868)
- 家(143377)
- 国家(142246)
- 科学基金(121382)
- 社会(105174)
- 社会科(99759)
- 社会科学(99734)
- 省(86618)
- 基金项目(85059)
- 教育(78353)
- 自然(77720)
- 自然科(75974)
- 自然科学(75953)
- 自然科学基金(74628)
- 划(74163)
- 资助(70602)
- 编号(67874)
- 成果(57037)
- 重点(51630)
- 部(51597)
- 发(49038)
- 课题(47858)
- 创(46769)
- 教育部(44439)
- 创新(43687)
- 国家社会(43635)
- 科研(43268)
- 期刊
- 济(168692)
- 经济(168692)
- 研究(108816)
- 中国(69940)
- 财(53673)
- 学报(51895)
- 农(51614)
- 管理(50239)
- 科学(49226)
- 教育(41301)
- 大学(39622)
- 学学(36968)
- 融(35885)
- 金融(35885)
- 农业(34957)
- 技术(32418)
- 经济研究(28439)
- 财经(27759)
- 业经(25371)
- 经(24028)
- 问题(22123)
- 贸(20958)
- 业(20019)
- 统计(20010)
- 国际(18668)
- 技术经济(18463)
- 世界(17824)
- 策(17717)
- 理论(16270)
- 决策(16215)
共检索到536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1994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杂,使中国经济学家们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从已经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这次通货膨胀类型的判断至少已经出现了四种观点:需求拉动型、供给型(含成本推进式、结构性)通货膨胀、制度变革型通货膨胀以及综合型通货膨胀。与之相应,有关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中,有关需求性因素和供给性因素的作用无法截然分开,因此,综合论的观点也许永远都是正确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综合型通货膨胀理论富有内在逻辑地说明需求性因素、供给性因素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宏涛
文章利用中国1979~2007年的数据用两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产出缺口,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估计的结果很相似,并且显示出与通胀变动的联动性。然而,标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与数据拟合。因此,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其遵循二阶自回归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果现实较好地解释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爱军 韩青
围绕着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旨在对具体环境下的通胀行为做出有用总结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说,重要的在于探寻导致曲线变动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认为生产率和潜在产出的增长是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位移的核心变量,生产率快于名义量的调整以及潜在产出比以往更高的增长率均会形成化解通胀压力的力量。本文对简单预期增强的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修正,将价格调整的生产率与名义增长缺口加入模型,所得结果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通胀动态,凸显了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于中国反通胀措施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新蓉 李虹含
次债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出现了周期性通货膨胀的特征,菲利普斯曲线已不局限于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解释,在目前经济形式复杂的中国如何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结合前人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际经济数据的拟合,构建起中国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根据实证结果和实际经济情况提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前瞻型通胀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洪福 郭万山
通货膨胀惯性内生于通货膨胀动态演进系统中,并会制约外生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而导致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成本增大。纯前瞻性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不包含内在的通货膨胀惯性,无法用来描述和解释通货膨胀惯性问题。构建包含通货膨胀粘性假设的后顾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采用1996—2013年的季度数据来描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惯性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具有较强的惯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较高的通货膨胀惯性意味着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会导致较高的反通货膨胀成本,中央银行应该赋予控制通货膨胀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金春雨 郑挺国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非常相近的共同变化趋势。本文以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为理论依据,采用具有区制转移的状态空间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我们首先估计出了预期通货膨胀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然后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误差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来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本文发现中国“产出-价格”关系具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性质,经济增长率体现出高波动区制和低波动区制,通货膨胀预期也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适应性预期形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治国
本文以工资与价格决定模型作为微观经济基础,推出"失业—工资"、"失业—物价"和"产出—物价"三条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模型以及预期通货膨胀机制。在实证中,本文给出了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和修正的"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并推出了我国具体的预期通货膨胀机制。
关键词:
工资 价格 菲利普斯曲线 预期通货膨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未卿 龚丽雯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需求推动、成本推动、输入推动、流动性推动四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各诱因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通货膨胀成因VAR模型,研究各诱因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进口额、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流通中的广义货币引起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苏娜
本文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基于多种退势方法的产出缺口最终估计、准最终估计和实时估计序列,分别构建了四类预测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分析了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和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出缺口在通胀预测中的作用及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胀率的实时预测效果要明显比基于最终数据的差,其中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实时预测精度的影响大于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尽管在最终数据的预测分析中,产出缺口的引入能够提高通胀率的预测精度,但是在实时预测中,产出缺口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通胀实时预测中并不适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根据全球通胀假说,随着经济开放度下降,外国经济对本国通胀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国经济,这一假说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间接分析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外国产出冲击对本国通胀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10年后弱化,近年来外国产出与本国通胀出现“脱钩”迹象。反事实分析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输入型通胀不足以解释中国通胀的弱周期性。为解释经验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数值分析表明,本国通胀对外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随着贸易开放度下降而弱化,但本国通胀对本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不会因贸易开放度下降而显著改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梓翔 邓翔
根据全球通胀假说,随着经济开放度下降,外国经济对本国通胀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本国经济,这一假说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间接分析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结果表明,外国产出冲击对本国通胀有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10年后弱化,近年来外国产出与本国通胀出现“脱钩”迹象。反事实分析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输入型通胀不足以解释中国通胀的弱周期性。为解释经验发现,本文构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开放经济模型。数值分析表明,本国通胀对外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随着贸易开放度下降而弱化,但本国通胀对本国产出的周期敏感性不会因贸易开放度下降而显著改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双正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是一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利用1978~2008年有关数据进行的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运行中出现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并没有有效带动就业人员总量的较快增长。因此,应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价格总水平调控,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就业 菲利普斯曲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周期性联合运动,本文在变交点直角坐标系下分析了两者的联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四个经济周期中存在着相似的周期运动环,各周期环的逆时针运动方向反映了经济增长领先于通货膨胀,各周期运动环的形状和大小:扁平型、丰满型、瘦长型、娇小型,体现了各周期自身的特点,其变化顺序既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也反映了我国宏观调控艺术的日臻成熟。本文同时解读了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石油价格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关系: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投资、消费与通货膨胀——对我国通货膨胀、成因趋势、特征及综合治理的专题研究
异质性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动态影响——基于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
质疑菲利普斯曲线——并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
关于通货膨胀容忍度的分析——基于双重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及通胀不确定性——对中国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检验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解释的理论模型选择与实证研究
二元劳动力结构与通货膨胀动态形成机制——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框架
经济增长、国际资源品价格与输入性通货膨胀——基于扩展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分析
论如何同时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经济基础及其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