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5)
2023(13348)
2022(11372)
2021(10476)
2020(9169)
2019(21175)
2018(21120)
2017(40677)
2016(22035)
2015(25044)
2014(25169)
2013(24853)
2012(22881)
2011(20716)
2010(20372)
2009(19057)
2008(18988)
2007(16840)
2006(14404)
2005(12926)
作者
(64943)
(54531)
(54352)
(51788)
(34491)
(26239)
(24852)
(21366)
(20767)
(19425)
(18471)
(18383)
(17363)
(17196)
(17150)
(17096)
(16692)
(16269)
(15925)
(15695)
(13476)
(13368)
(13362)
(12494)
(12393)
(12194)
(12188)
(12106)
(11060)
(10779)
学科
(89790)
经济(89660)
管理(67930)
(63463)
(53467)
企业(53467)
方法(44680)
数学(39732)
数学方法(39220)
(27567)
(23468)
中国(22314)
(20687)
业经(19352)
(19011)
(17465)
财务(17410)
财务管理(17365)
企业财务(16492)
(16227)
贸易(16223)
(15798)
地方(15383)
农业(15232)
(14965)
银行(14915)
(14637)
金融(14632)
(14130)
(14016)
机构
大学(320393)
学院(317601)
(130584)
经济(127905)
管理(122649)
理学(106205)
研究(105703)
理学院(105063)
管理学(103095)
管理学院(102520)
中国(79756)
(66760)
科学(65619)
(62439)
(56826)
(53750)
业大(50005)
中心(49830)
财经(49443)
研究所(48813)
(47984)
农业(45120)
(44808)
北京(41394)
经济学(40799)
(39357)
师范(38822)
(38272)
(37374)
经济学院(36939)
基金
项目(216649)
科学(170533)
基金(159006)
研究(153511)
(140073)
国家(138962)
科学基金(118872)
社会(97624)
社会科(92604)
社会科学(92578)
(84636)
基金项目(83973)
自然(79010)
自然科(77192)
自然科学(77164)
自然科学基金(75780)
(72022)
教育(71954)
资助(65976)
编号(60998)
重点(49387)
成果(49323)
(48848)
(45542)
(45210)
科研(42785)
创新(42429)
课题(42262)
(41960)
教育部(41814)
期刊
(137926)
经济(137926)
研究(89507)
中国(60263)
学报(53714)
(51258)
(50316)
科学(48002)
管理(45041)
大学(40734)
学学(38617)
农业(33654)
教育(30392)
(28484)
金融(28484)
技术(28269)
财经(24912)
经济研究(22109)
业经(21728)
(21327)
问题(18434)
(18200)
(16240)
统计(15880)
技术经济(15678)
理论(15106)
(14514)
财会(14309)
(14295)
科技(14284)
共检索到462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光彩   田涵晖   张成思  
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是宏观政策分析框架中的核心环节。最近十几年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周期指标与通胀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这种变化似乎暗示真实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弱化甚至消失,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迷失现象。然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表现进行细致求证、科学甄别其变化特征后却有不同发现。本文将有限理性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嵌入具有微观基础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通胀动态机制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变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基于中国2000~2019年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驱动作用在样本区间内保持基本稳定,并未出现迷失现象。同时,2010年后前瞻性通胀预期对通胀驱动作用减弱,反映出微观企业对前瞻性定价方式偏好下降;而居民和专家通胀预期的理性程度减弱,更多锚定于官方通胀目标。进一步基于结构化模型的分析表明,微观企业定价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变化能够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减弱的表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君  宋长青  王紫瑜  
通过对异质性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都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并且适应性预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预期。更进一步,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力不同,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即期影响力大于适应性预期,但是影响的持久性却小于理性预期。所以央行在调控通货膨胀的时候,应关注微观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异质性,适时引导各种异质性预期,从而锚定微观经济体的预期,使得货币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益君  宋长青  王紫瑜  
通过对异质性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都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并且适应性预期所占比例远远大于理性预期。更进一步,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影响力不同,理性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的即期影响力大于适应性预期,但是影响的持久性却小于理性预期。所以央行在调控通货膨胀的时候,应关注微观经济体的通胀预期异质性,适时引导各种异质性预期,从而锚定微观经济体的预期,使得货币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学彬  
菲利普斯曲线,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Phillips)1958年根据英国1861—1957年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统计数据提出的一条反映二者关系的经济曲线,经萨缪尔森和索洛的修正后,成为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曲线。由于稳定价格、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四大宏观经济目标中的三大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这些目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治国  
本文以工资与价格决定模型作为微观经济基础,推出"失业—工资"、"失业—物价"和"产出—物价"三条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模型以及预期通货膨胀机制。在实证中,本文给出了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和修正的"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并推出了我国具体的预期通货膨胀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建时变系数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伍戈  刘琨  
国内关于中国通胀-产出的研究较多,但大都缺乏微观机理的分析,且很少有文献对时变性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我们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为研究起点,结合新凯恩斯主义厂商定价的微观理论,实证考察中国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胀-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在平均通胀高企的时期,厂商往往会增加调价(涨价)频率,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因此变得更加陡峭;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则更加平缓。尽管有微观基础表明,通胀-产出关系也可能随着通胀波动性而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此并不支持。上述结论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对产出更加敏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佟冠良  芦哲  
本文研究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预期对现实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文章根据发行量排名、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选取媒体库并计算相关媒体报道的量化指标,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现实中公众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进而检验媒体报道是否对公众预期通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用以考察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率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媒体舆论显著驱动公众预期,媒体舆论对公众预期变化的解释程度接近30%;单份报刊每增加1篇关于物价上涨的相关报道,公众预期通胀率会上升0.1%~0.2%;同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耿强  张永杰  朱牡丹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引入新凯恩斯混合斯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并构建计量模型对中国的通胀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存在通胀效应;通胀既受到通胀预期的影响而具有前瞻性,也受到前期通胀影响而具有后顾性,且前瞻性预期对通胀的影响处于主导地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中国通胀率的传递效应非常微弱且统计上不显著。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人民币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国内经济平衡和改变民众的预期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燕  
菲利普斯曲线通过把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而成为了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石。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非线性以及经济系统的反馈性,本文基于季度数据首次建立了我国1995-2009年间两者之间的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并且非线性转换由逻辑函数刻画,转换变量为滞后二期通胀率。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经济系统的冲击主要来自总需求方面,且现阶段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凹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格冲击下人民银行将适应性政策转变为非适应性政策这一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产出-物价"曲线的判断,SVAR模型中通胀冲击下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响应函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递归回归检验,得出我国公众对政策的可信性增加,进而导致其通胀预期形成方式中的前向参照政策信息的成分增加,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银行试图维持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就应该保证政策可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巩师恩  范从来  
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从事非农业劳务的劳动力供给具有二元特性,即农村居民既从事农业劳务又从事非农业劳务,而城镇居民一般仅从事非农业劳务。文章基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构建了二元劳动力结构下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相关关系后发现,城镇居民劳务收入变动是影响通货膨胀的显著正相关因素,但农村居民劳务收入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刘易斯关于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工资水平决定的设想,这有益于深入理解中国通货膨胀的成本推动形成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刘时辉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中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进行通货膨胀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通货膨胀,从而能为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提供良好的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提出既要守住稳增长与保就业的"下限",同时又要把握防控通胀的"上限"。怎样处理好保就业与控通胀的关系,有学者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主张为了保就业应推高通胀。本文认为,萨缪尔森与索洛提出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上并不成立。本文在梳理"菲利普斯曲线"缘起和流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分析了工资与成本、成本与价格、价格与通胀的传导机理,从三个层面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失误,并用中美两国的相关数据作了实证。本文指出,中国要达到扩大就业与防范通胀的双重目标,应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重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