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4)
2023(8449)
2022(7723)
2021(7370)
2020(6156)
2019(14508)
2018(14685)
2017(28442)
2016(15531)
2015(17482)
2014(17543)
2013(17319)
2012(15791)
2011(14037)
2010(13778)
2009(12415)
2008(11838)
2007(9989)
2006(8553)
2005(7221)
作者
(44398)
(36595)
(36341)
(34576)
(23328)
(17638)
(16520)
(14563)
(13944)
(12963)
(12732)
(12171)
(11475)
(11442)
(11289)
(11199)
(10989)
(10919)
(10397)
(10288)
(9110)
(8817)
(8759)
(8279)
(8197)
(8158)
(8099)
(7965)
(7348)
(7300)
学科
(59021)
经济(58956)
管理(44158)
(41757)
(35528)
企业(35528)
方法(29787)
数学(25713)
数学方法(25430)
(15139)
(14278)
中国(14129)
(13784)
业经(13123)
地方(12130)
(10683)
贸易(10679)
理论(10586)
(10369)
(10363)
农业(10128)
技术(9730)
(9597)
环境(9572)
财务(9539)
财务管理(9524)
(9287)
企业财务(9037)
教育(8688)
(8469)
机构
大学(215845)
学院(213922)
管理(89909)
(79909)
理学(79053)
理学院(78220)
经济(78044)
管理学(76886)
管理学院(76521)
研究(68808)
中国(48831)
(45943)
科学(45111)
(34755)
(34205)
业大(34001)
(33975)
研究所(31638)
中心(30784)
北京(28975)
(28932)
财经(28854)
(28328)
师范(28073)
农业(26764)
(26313)
(25269)
(24396)
师范大学(22848)
商学(22718)
基金
项目(154830)
科学(120910)
研究(112954)
基金(111665)
(97208)
国家(96397)
科学基金(82837)
社会(68770)
社会科(65048)
社会科学(65030)
(60782)
基金项目(60633)
自然(55537)
自然科(54209)
自然科学(54198)
自然科学基金(53202)
教育(51317)
(51195)
编号(46770)
资助(45923)
成果(37327)
重点(34057)
(33629)
(32314)
(32235)
课题(31446)
创新(29931)
科研(29801)
项目编号(29179)
大学(28813)
期刊
(83293)
经济(83293)
研究(60514)
学报(35284)
中国(35211)
科学(32417)
管理(31400)
(30412)
大学(26148)
学学(24547)
(24523)
教育(23989)
农业(21916)
技术(18184)
(14264)
金融(14264)
业经(14096)
图书(13097)
财经(12961)
经济研究(12763)
理论(11762)
科技(11488)
实践(11137)
(11137)
(10912)
(10793)
问题(10791)
情报(10296)
技术经济(10179)
现代(9781)
共检索到294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向红  邓放明  刘展  
为了给菱角淀粉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对菱角淀粉的化学组成、溶解度、膨胀度、淀粉糊的粘度与老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菱角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为15.76%;其淀粉糊的最高粘度值介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之间,其他粘度特征值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为80.15 ℃,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其溶解度、膨胀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4%的淀粉含量对老化特性影响较大,pH 6.0时老化值最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谢进金  蒋娜红  洪绿萍  蔡炳炎  
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肝脏淀粉酶的基本性质及金属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罗非鱼淀粉酶活力的最适pH是6.5,最适底物浓度是2%。研究金属离子对该鱼淀粉酶活力影响,一价金属离子K+、Li+、Na+对酶活力影响较小;二价金属离子Cu2+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Zn2+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三价金属离子Al3+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强烈,Fe3+对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碱土金属Mg2+、Ca2+对淀粉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Ba2+对酶具有抑制作用;重金属离子Cd2+、Pb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杨伟东  杨敬华  吕春艳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胸高形率、胸高形数和高径比等指标逐代升高 ,而干材尖削度则逐代下降 ,表明连栽代次增加 ,立木树干圆满度提高 ,有利于干材的出材率。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部位上升而有递减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则随代次增加而逐代递增。 2、3、4代林木材基本密度分别比1代林增加了 7 3%、1 2 4 %和 1 5 8%。与 1代林相比 ,2、3、4代林干材率分别提高了 1 5 5 %,2 0 7%和2 0 3%。总体来看 ,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 ,木材的基本材性有所改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夏玉芳  谌红辉  
本文对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 ,5种造林密度 ,15年生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生长轮宽度、晚材率和管胞列数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达到显著水平。造林密度大 ,则生长轮变窄 ,管胞列数减少 ,晚材率增加。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具明显的规律性 ,即随着造林密度加大木材基本密度增加 ,造林密度过大反而下降。造林密度对管胞形态的影响表现出因树龄而异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变化不大 ,但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受到造林密度影响。较低的造林密度各生长轮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组织比量不受造林密度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彩华  张希春  卢珍华  郑彩梅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分离提纯其中的淀粉酶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多级分离,得到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2.15×104的淀粉酶,命名为SCIG1。SCIG1是鲢肠道淀粉酶的一种,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5.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红歌  陈健  王旭  胡渝  马向东  
 对野油菜黄单胞菌的α-淀粉酶进行了定位,确定该酶为胞外酶,且只有一型α-淀粉酶。采用切胶纯化得到纯酶,SDS-PAGE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2ku。研究显示,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2,通过酶的稳定性研究发现该酶热稳定性较差,而pH值在4.86~10.47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杨秋歌  晁桂梅  王鹏科  高金锋  高小丽  冯佰利  
【目的】对糜子淀粉和糯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对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晶型结构、糊化特性、热焓特性及其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颗粒形貌的差异较大,糜子淀粉的粒径(5.3~11.5μm)较糯米淀粉(2.9~6.2μm)大;2种淀粉的微晶结构均为A型;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透明度高(9.2%)、凝沉性好(20.0%)、冻融稳定性差(析水率57.56%)、峰值黏度小、糊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差、糊化需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冯佰利  
以7种粳糜为试验材料,小米为对照,采用碱提取法制备淀粉,研究粳糜与小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粳糜淀粉颗粒与小米淀粉相似,大多呈棱角圆滑的多面体型,颗粒粒径为4.32-11.04μm,淀粉晶型为A型,结晶度为35.625%-40.050%,比小米淀粉(32.58%±0.96%)高;粳糜淀粉的平均冻融析水率(52.1%)与小米淀粉(53.5%±0.24%)相似,冻融稳定性差;粳糜淀粉的峰值黏度(均值0.953 Pa·s)小于小米淀粉(1.169 Pa·s),抗老化能力(0.595 Pa·s)高于小米淀粉(1.144 Pa·s),但糊化温度(78.296℃)比小米淀粉(76.20℃)高;粳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小梅  李俏  邓光兵  龙海  余懋群  潘志芬  
【目的】为了解‘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主要淀粉特性差异及不同环境对淀粉特性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种植于四川双流、什邡2个试验基地的包含110个株系的‘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进行膨胀势和糊化特性测定。【结果】‘川麦42’ב川农16’重组自交系在两年三点的膨胀势、糊化特性及α-淀粉酶活性均呈现很大变异,分布大致呈正态分布;膨胀势集中于9. 00~11. 00,峰值时间集中于5. 00~6. 00 min,峰值温度集中于85. 0~89. 0℃,峰值粘度集中于900~1100 BU,最低粘度集中于600~800 BU,最终粘度集中于1000~1200 BU,崩解值集中于200~400BU,回升值集中于400~500 BU;不同种植试验点对膨胀势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均大于年份的影响,种植于双流试验点的材料的膨胀势显著高于什邡试验点,α-淀粉酶活性显著小于什邡试验点。【结论】可根据育种需要选择具有适宜淀粉特性指标的材料加以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新征  吕峰  罗竹琳  
对酶法制备的薏苡仁淀粉的化学组成、淀粉颗粒形貌及其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薏苡仁淀粉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干基计)分别为99.615%、0.254%、0.022%和0.105%;薏苡仁淀粉的相对密度为1.376 g.mL-1,其颗粒形状呈圆形和多边形,具有清晰可见的偏光十字,均位于颗粒的中心位置,其X-射线衍射图谱结构属于C型;薏苡仁淀粉在常温下的溶解度较低,薏苡仁淀粉糊的糊化温度为67.0-71.6℃,透光率为39.6%,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凝沉速度较慢,强酸或碱性条件下可减缓其凝沉速度,而中性条件促进其回生;Brabender粘度曲线显示,薏苡仁淀粉糊的热稳定性低于玉米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佑赫  周开艳  熊智  
利用纯培养和碘液显色从松毛虫幼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α-淀粉酶细菌2N02,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后,产生的α-淀粉酶酶活力20.0 U/mL;经硫酸铵沉淀、透析脱盐后,初步研究酶学性质,测得酶反应最适温度50℃,最适pH值6.5,Mg2+、Ca2+对酶具有激活作用,Zn2+和EDTA则抑制酶活性。研究表明,该菌株是产α-淀粉酶较好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静  孙宝霞  方先文  王艳平  张所兵  汪迎节  
为了比较高低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种质间淀粉主要特性差异,利用江苏省农科院水稻品种资源项目组筛选出的抗性淀粉含量有极显著差异的水稻种质,比较分析了RVA特征值和淀粉晶体热力学差异。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3个水稻材料崩解值较低,而消减值较高;抗性淀粉含量较小的3个水稻材料崩解值较高,而消减值较低。高低抗性淀粉含量水稻种质间RVA特征值和淀粉晶体热力学有较大的差异,可为高抗性淀粉含量功能性水稻品种育种提供新的选育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富  栗君  卢磊  潘俊波  赵敏  王天女  徐腾飞  王靖瑶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细菌漆酶,利用含铜富集培养基从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好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LC03,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培养6d后的芽孢漆酶活性最高,可达48.5U/g。菌株LC03的芽孢漆酶氧化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和丁香醛连氮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和6.8,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该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70℃处理10h或pH9.0条件下放置10d仍能保持漆酶活性,同时对抑制剂SDS和EDTA具有一定的抗性。Li+、Na+、Mg2+、Ca2+、Ba2+、Al3+对漆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爽  于小帅  王可心  肖志刚  
利用挤压技术对重组米进行制备,聚焦蛋白质、淀粉双组分体系,对成分结构变化以及物化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重组米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通过实验室前期优化,设定挤压参数为:螺杆转数280 r·min~(-1),喂料速度15 kg·h~(-1),挤压温度中6个加热区域分别设置为40, 50, 90,100, 20,20℃,物料的水分含量为34%。并模拟粳米比例,将大米淀粉与米谷蛋白以97∶3的比例进行重组米制备,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对重组米中米谷蛋白与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米谷蛋白与淀粉结构变化,相互影响及作用对引起重组米与天然大米物化性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挤压重组米中淀粉的有序结构降低,分支化减弱,导致内部直链淀粉含量增多(直链淀粉由16.37%增加至25.71%)。而米谷蛋白的疏水区域暴露,二级结构发生转变,呈现去折叠化(其中,α-螺旋结构为15.76%,β-折叠结构为42.77%,β-转角结构为21.56%,无规则卷曲为19.91%),肽链延展,与淀粉之间发生缠绕结合,抑制淀粉的重结晶,并通过相互作用促进重组米均匀紧实的结构形成。米谷蛋白及淀粉结构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导致重组米与天然大米的物化性质大不相同,其中重组米的硬度为25.9 g,弹性为0.90 mm,黏性为7.9 mJ,咀嚼性为0.27 mJ,远低于天然大米,且重组米的颜色较暗(?L=83.97),热稳定性低,糊化温度及回生值降低,吸水性增强,流变性能表现为更明显的黏性性能,弹性性能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