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6)
2023(8540)
2022(7789)
2021(7460)
2020(6264)
2019(14581)
2018(14685)
2017(28374)
2016(15697)
2015(17642)
2014(17638)
2013(17496)
2012(15816)
2011(14168)
2010(13827)
2009(12473)
2008(11958)
2007(10071)
2006(8587)
2005(7254)
作者
(45754)
(37886)
(37598)
(35781)
(24100)
(18236)
(17048)
(15109)
(14367)
(13448)
(13034)
(12562)
(11837)
(11812)
(11654)
(11647)
(11445)
(11289)
(10725)
(10645)
(9533)
(9128)
(9072)
(8579)
(8484)
(8437)
(8435)
(8272)
(7703)
(7623)
学科
(58222)
经济(58157)
管理(43556)
(41206)
(34826)
企业(34826)
方法(29594)
数学(25612)
数学方法(25332)
(15338)
(14088)
中国(14058)
(13861)
业经(12937)
地方(12040)
理论(10421)
(10188)
(10157)
贸易(10153)
农业(10148)
(9846)
技术(9675)
环境(9543)
(9252)
财务(9195)
财务管理(9181)
(8925)
企业财务(8692)
教育(8655)
(8395)
机构
大学(218175)
学院(216335)
管理(89506)
(79235)
理学(78799)
理学院(77929)
经济(77383)
管理学(76574)
管理学院(76206)
研究(70550)
中国(49163)
科学(47383)
(46716)
(38341)
业大(36676)
(35873)
(34280)
研究所(33218)
中心(31521)
农业(30566)
(29509)
北京(29136)
财经(28499)
(28390)
师范(28105)
(25972)
(25418)
(24525)
技术(23746)
师范大学(22847)
基金
项目(157647)
科学(122573)
基金(113479)
研究(113050)
(99597)
国家(98773)
科学基金(84400)
社会(68364)
社会科(64659)
社会科学(64641)
(62508)
基金项目(61587)
自然(57277)
自然科(55913)
自然科学(55898)
自然科学基金(54872)
(52770)
教育(51461)
编号(46614)
资助(46591)
成果(37169)
重点(34817)
(33991)
(32977)
(32969)
课题(31555)
创新(30658)
科研(30518)
计划(29659)
大学(29101)
期刊
(82116)
经济(82116)
研究(59855)
学报(38971)
中国(36165)
(34850)
科学(34118)
管理(31079)
大学(28242)
学学(26650)
农业(25071)
(24060)
教育(23842)
技术(18174)
业经(13992)
(13918)
金融(13918)
图书(13086)
财经(12709)
经济研究(12493)
(12463)
科技(11800)
理论(11729)
实践(11124)
(11124)
业大(10792)
问题(10704)
(10580)
(10394)
情报(10268)
共检索到29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彬  
利用抗源亲本与园艺性状优良的非抗源亲本进行品种间人工杂交。根据5个杂交组合调查结果表明:菜豆抗锈遗传F_1抗病性为显性;有3个组合的抗病性受一对基因控制,F_2抗与感按3:1比例分离,另二个组合F_2抗与感按15:1或63:1比例分离,其抗病性是受两对或三对基因控制的。从80-2×30-7组合中选育出“新秀1号”和“新秀2号”抗锈新品种,表现垂直抗性。从80-4×12号玉豆组合中选育出87-2-8-1,87-1-33-2,87-1-18-2-3属于水平抗性。这些抗锈新品种(系)在秋季莱豆锈病大流行季节种植,表现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俊杰  程红梅  
在抗虫鉴定的基础上,对大豆抗食心虫品种(系)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豆荚硅元素含量高是抗虫的主要原因之一;豆荚表皮细胞呈近圆形突起、直径小或表皮细胞下小细胞层数多、表皮下有特长形细胞者;豆荚隔离层细胞呈短椭圆形、直径小、排列紧密者均有较强抗性。抗性与荚皮厚度、隔离层厚度及隔离层细胞排列方向无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莉萍  丁武  杨希娟  刘兴华  
对“架豆王”菜豆的速冻保鲜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烫漂处理对速冻菜豆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菜豆感官品质的影响,以及抽真空和常压不同包装处理对速冻菜豆贮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菜豆的最佳热烫工艺为温度90~100℃,时间1.0~2.0min;此工艺可显著抑制PPO和POD的活性,能较好保存菜豆的感官品质;速冻菜豆采用真空包装的品质明显优于常压包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青青  田露申  牛应泽  郭世星  
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HW 243配制的6个遗传世代群体(P1,P2,F1,BC1,BC2,F2)为材料,采用病区自然鉴定法,对抗根肿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中油821表现为高度感病,HW 243为高度抗病,F1群体为高抗;F2群体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3.082∶1,经2χ测定符合3∶1比例,概率达0.95~0.99。B1群体亦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1∶1.174,经χ2测定符合1∶1比例,概率0.3~0.5;而BC2群体中则全为抗病类型。结果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HW 243的抗根肿病特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Tylkowska K.  
通过使用干检和吸水纸培养 2种方法 ,对种皮为无色素组和有色素组的 2 2份菜豆种质进行了健康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肉眼可检测菜豆种子外观病害症状为虫蛀、皱缩、畸形和种皮变色。吸水纸培养检测发现在 2 2份材料中共携带可知真菌 11种 ,互隔交链孢霉 (Alternariaalternata) ,镰刀菌属 (Fusariumspp .) ,青霉属 (Penicilliumspp .) ,根霉属 (Rhizopusspp .)存在于绝大多数的供试材料中。种皮有色的种子真菌携带种类和感染百分率均低于白色种皮的种子。种子畸形和皱缩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成苗能力。肉眼检测菜豆种子外观健康结果可作为有效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春云  
简要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和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油菜抗菌核病蛋白,油菜近等基因系培育,油菜无性系变异筛选抗茵核病材料,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帅   张如养   王荣焕   宋伟   赵久然  
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植区。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该病害开始向高纬度地区蔓延,已逐渐成为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主要病害,直接导致玉米籽粒品质变差、产量降低,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上推广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不抗玉米南方锈病,一旦南方锈病发生和流行,将会导致在短时间内大面积蔓延,而常规化学防治难以控制。因此,挖掘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中的南方锈病抗性基因,进一步选育抗病品种是应对南方锈病为害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玉米资源中高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较为匮乏,主要来自热带、亚热带,可直接利用的温带种质极少。与国外玉米种质相比,我国玉米种质中的高抗材料较少,主要来自农家种或含有热带血缘的P群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玉米南方锈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与克隆,对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育种进程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已有多个南方锈病抗性基因被鉴定和克隆,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我国育种家利用有限的抗性种质资源,选育了多个抗南方锈病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并成功育成抗病杂交种。近期,南方锈病病原菌基因组方面的研究揭示我国多堆柄锈菌群体已分化出高毒谱系,从而逃逸抗病基因的识别。因此,挖掘和利用抗性种质中蕴涵的丰富基因资源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概述了南方锈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系统梳理了南方锈病抗性种质资源鉴定、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抗性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玉米南方锈病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玉米南方锈病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群  滕有德  徐向上  
在川西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中,收集到菜豆种质资源326份并集中在重庆地区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综合实地考察与田间鉴定结果,对川西南菜豆种质资源的分布,生态类型及主要性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可供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青松  贾凌云  田武英  汤淑珍  冯汉青  
【目的】研究胞外ATP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为探讨胞外ATP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普12号”菜豆幼苗叶片为材料,以去离子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0.01,0.1,1.0 mmol/L)胞外ATP及其结构类似物AMPPCP(胞外ATP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对菜豆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胞外ATP可以显著提升菜豆叶片的气孔导度(GH2O)、蒸腾速率(E)、胞内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但对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光适应下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非光化学荧光猝...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荣锋  黄述祖  张天佑  魏一平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效用函数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技术,对农作物多目标育种中亲本选择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玉米为例,建立了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函数,对1990年华北春玉米区试品种的16个自交系进行了例证分析.结果表明,由综合选择函数值排序前6位自交系参于组配的新品种,区试产量均高于对照农大60,这充分说明了育种选择函数的有效性.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容易,能够把育种学家的知识、经验与系统工程学的定量分析法有机结合,是选择指数、典型相关等多元统计方法所不及的新的作物育种选择方法,对提高作物育种的相对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辉  丁维  王宜林  
利用显性核不育亚麻的育性稳定、不育株标记性状明显等遗传特点,进行了轮回选择、品种改良、培育新品种等多种利用途径的探讨。选育出产量超对照(内亚二、三号)8.1%~18.9%的优良品种“内亚四号”;改良了“内亚二号”不抗枯萎病的缺点;创建了两个轮选群体;选育出20个品系和一大批优异的单株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作楫  雷振生  揭声慧  章家长  吴政卿  杨会民  
分析了返回式卫星搭载两个品种SP2 的若干性状变异 ,同时选出了几个优于对照的新品系 ,表明高空条件下可以诱变作物有利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  徐作珽  齐军山  牛赡光  
10%适乐时是诺华农化(中国)有限公司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种子处理剂,对多种作物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995年作者进行了该药剂防治菜豆苗期病害(Rhizoatonia,Pythium)和西瓜苗期枯萎病(Fusarinm oxysporum f.sp.niveum)的大棚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供试菜豆品种为法国地芸豆,西瓜品种为青农3号。供试药剂为10%适乐时 FS(诺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颖  田维娜  郝长敏  饶雷  曹建康  姜微波  
以菜豆豆荚为供试材料,探讨1、5和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菜豆豆荚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减缓采后菜豆豆荚切割力的增加速度,抑制粗纤维的合成进程。贮藏至第8天,经10g/L壳聚糖处理的菜豆豆荚其切割力比对照组低12.5%,粗纤维质量分数比对照组低7.4%,这是因为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抑制豆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豆荚纤维化进程。贮藏至第8天,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豆荚POD、PPO和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21.8%、80.0%和31.8%。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比较表明,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延缓纤维化进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春  何小三  王玉娟  敖婉初  幸伟年  周文才  黄建建  
为了培育出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含油率高的油茶新品种,进行了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花油茶与油茶优良无性系和农家品种进行杂交的成功率均非常低;其中,6个杂交组合,共计授粉182个,最后仅获得1个杂交果实。综合分析杂交新品种的各项果实性状,初步得出白皮中子(父)×赣无2(母)、白皮中子(父)×赣无1(母)及泰顺粉红(父)×赣55(母)的杂交种子均表现出果大、皮薄、出籽率高、含油率高的特点,目前选出的品种已播种培育,其后期表现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