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9)
2023(9754)
2022(8852)
2021(8542)
2020(7193)
2019(16680)
2018(16701)
2017(32080)
2016(17791)
2015(20259)
2014(20223)
2013(19945)
2012(18418)
2011(16475)
2010(16276)
2009(14867)
2008(14565)
2007(12700)
2006(10973)
2005(9412)
作者
(53014)
(44023)
(43810)
(41580)
(28138)
(21388)
(19832)
(17529)
(16784)
(15904)
(15301)
(14601)
(13937)
(13830)
(13534)
(13505)
(13487)
(13135)
(12525)
(12466)
(11102)
(10773)
(10671)
(9975)
(9919)
(9836)
(9789)
(9610)
(8935)
(8871)
学科
(66138)
经济(66060)
管理(50182)
(46994)
(39739)
企业(39739)
方法(32876)
数学(28149)
数学方法(27718)
(17824)
(17284)
中国(16328)
(16113)
业经(14552)
地方(13374)
理论(12590)
农业(11784)
(11691)
贸易(11685)
(11591)
(11329)
(11207)
技术(10723)
(10679)
财务(10615)
财务管理(10593)
环境(10486)
教育(10056)
企业财务(10020)
(9614)
机构
大学(252674)
学院(249734)
管理(99612)
(89691)
经济(87463)
理学(87038)
理学院(86033)
管理学(84222)
管理学院(83807)
研究(82504)
中国(59430)
科学(56267)
(54593)
(45201)
(42557)
业大(42154)
(40020)
研究所(39173)
中心(37286)
农业(35991)
(35565)
北京(34256)
(33500)
师范(33123)
财经(32625)
(29828)
(29612)
(29505)
技术(28508)
师范大学(26788)
基金
项目(176468)
科学(136552)
基金(126587)
研究(125209)
(111426)
国家(110494)
科学基金(94058)
社会(75060)
社会科(70900)
社会科学(70880)
(69771)
基金项目(67982)
自然(64205)
自然科(62711)
自然科学(62697)
自然科学基金(61531)
(58874)
教育(57506)
资助(52838)
编号(51434)
成果(41789)
重点(39075)
(37745)
(36448)
(36206)
课题(35218)
科研(34126)
创新(33727)
计划(33359)
大学(32653)
期刊
(96747)
经济(96747)
研究(69526)
学报(47271)
中国(45649)
(41503)
科学(40864)
管理(36024)
大学(34624)
学学(32618)
农业(29462)
(29308)
教育(29295)
技术(21739)
(17333)
金融(17333)
业经(15827)
图书(15618)
财经(15105)
(14471)
经济研究(14374)
科技(13321)
业大(13221)
(13209)
理论(13151)
(12701)
问题(12373)
实践(12367)
(12367)
技术经济(11825)
共检索到354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智达  M.A.H.Ismond  
油菜在中国和加拿大都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菜籽饼中蛋白质含量在28% ~45 % 之间,但也含大量抗营养物质,其中多酚类物质对蛋白质的色泽影响较大,到目前为止,它仅能部分被人们用来作为动物饲料。本研究采用新的提取方法,即先用80 % 乙醇脱除酚类物质,然后以0.01~0 .1 mol/LNaCl 和0 .01 ~0 .1 mol/LNaH2PO4 ,pH 值控制在5 .0 ~6 .0 进行提取。结果显示0.01 mol/LNaCl 和0 .01 mol/LNaH2PO4 ,pH 为5 .0 时提取效果最佳。此种方法在有效脱除营养物质后,可得到优质菜籽蛋白质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苹  丁霄霖  
探讨了酶法与Sevage法联用脱除紫贻贝(Mytilus edulislinnaeus)多糖蛋白。通过正交中心组合实验,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酶法脱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脱蛋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pH7.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加入量0.5 U/mg粗多糖,温度41℃,氯化钙加入量7.4 mg/g,时间3 h。在酶解的基础上应用Sevage法脱除游离蛋白,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氯仿∶正丁醇=5∶1,料液比4∶1,振摇时间20 min。酶法与Sevage联用法脱除贻贝多糖蛋白的脱除率为78.5%;与其它传统脱蛋白方法比较,该法适应范围广、样品损耗少、经济、快速、效果理想,为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提供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吴谋成  
油菜籽饼中单宁的提取、纯化工艺参数的研究表明:油菜籽单宁最佳提取条件为70%的丙酮水溶液,温度30℃,粒度为0.3mm以下。单宁回收率为83%,此条件下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只残留6.47μmol/g,植酸几乎没有被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辛霞  景新明  孙红梅  于文文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麻栎种子中蛋白质提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提取条件,即采用含有1mmol.L-1EDTA,1mmol.L-1AsA,1mmol.L-1DTT,1mmol.L-1GSH,5mmol.L-1MgCl2,0.05%TritonX_100和20%甘油的50mmol.L-1磷酸钾缓冲液(pH值7.5),加入与材料等质量的不溶性聚乙烯多聚吡咯烷酮(PVPP)与材料共同研磨,即可获得大量的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PVPP的用量,PVPP阻止了多酚与蛋白质的结合,并将多酚沉淀,从而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梅  吴崇友  汤庆  
选取5个油菜品种,连续2年在合肥巢湖市进行了不同收获时间及不同收获方式(联合收获、分段收获)的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适收期前后4~5天内所有试验品种菜籽的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稳定性均大于95%;方差分析可知收获方式对多数品种的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中双11对收获方式和收获时间则较为敏感;同时也出现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的菜籽含油量低,含蛋白质量高的普遍现象。因此大部分油菜品种在适收期内不管采用联合收获还是分段收获,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保持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剑锋  龙艳  吴建国  赵志刚  徐海明  温娟  孟金陵  石春海  
【目的】利用甘蓝型油菜TN DH群体分别与双亲Tapidor和Ningyou7回交构建的BC1F1 1和BC1F1 2两个群体,分析油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种子胚和母体植株两套不同核基因组的QTL及其遗传效应,以明确QTL在不同遗传体系中的分布状况以及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环境互作效应对不同遗传体系QTL定位的影响,探讨相应品质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最优策略和方法。【方法】按照常规田间试验方法种植202个TN DH群体材料与双亲,采用2年、2次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花时通过双向回交构建BC1F1 1和BC1F1 2两个群体,收获双亲和回交群体的种子。利用可分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SlominskiBA  
对黄籽白菜型(Brassicanapus),甘蓝型(B.rapa),芥菜型(B.juncea)和白芥(Sinapisalba)(共27个样品)的粕和普通的褐籽卡诺拉(7个样品)的粕的营养特性进行了评价。平均来看,与褐籽相比,黄籽中蔗糖(8.7%对7.5%)和蛋白质(44.5%对42.7%)较高,但寡聚糖(2.3%对2.5%),灰分6.9%对7.0%)和非淀粉多糖(20.4%对19.7%)含量相似。总日粮纤维黄籽样品平均为28%,褐籽为对33%,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r=-0.71)。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的普通褐籽油菜中也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通过体外(invitro)测定可消化蛋白质含量来建立卡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玉红  翟亚楠  许耀鹏  张立钢  王振宇  
将樟子松多酚分别与明胶和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复合,研究松多酚与蛋白质复合反应的优化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产物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多酚-明胶复合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多酚-明胶质量比为2∶1,温度40℃,时间30 min,p H 7,此条件下复合率达70.35%;樟子松多酚-大豆分离蛋白复合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多酚质量比4∶1,温度30℃,时间20 in,p H5,此条件下复合率达47.21%,松多酚-明胶的复合率明显高于多酚-大豆分离蛋白的复合率(p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铁军  贺建华  陈孝珊  
通过研究脱毒桐饼 (粕 )不同重量和粒度、碱溶液的浓度及 p H值、搅拌时间与离心时间以及离心速度等对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 ,确定了测定脱毒桐饼 (粕 )蛋白质溶解度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 ,其适宜的条件是 :脱毒桐饼(粕 )样品 1.5 g(± 0 .0 0 1) ,需置于 75 m l的 p H值为 13.8的 3% (w/ v) KOH溶液中 ,经磁力搅拌 30 min,取搅拌液5 0 ml于离心机内离心 10 min,转速为 30 0 0转 / min(Rpm) ,再取离心上清液 15 m l,通过凯氏半微量定 N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 ,最后计算脱毒桐饼 (粕 )蛋白质溶解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春宁  郑彩霞  包仁艳  
采用4种pH值和2种SDS浓度的TrisHCl提取液、TCA丙酮溶液对油松胚珠蛋白质进行提取.经SDSPAGE电泳检测,提取液pH值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与SDS浓度有关.低浓度SDS(0.2%)需要提高提取液的pH值,pH8.8的效果最好.SDS浓度提高到2%,pH值对蛋白提取量影响不明显,电泳条带都很清晰,同时分子量为14.4、16.1、17.1kD的蛋白条带明显增强.经IEF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TCA丙酮沉淀法所得图谱效果好、干扰少、蛋白点数多;用pH8.8TrisHCl提取液提取时,低浓度SDS(0.2%)比高浓度SDS(2%)所得图谱效果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颖  徐建强  孙军德  
利用以(NH4)2SO4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鱼池塘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氨氮脱除菌X2,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株在24h内的氨氮脱除率可达95%以上。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同时该菌株还具有硝酸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对X2菌株的氨氮脱除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脱除同步进行;其脱除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在50mg/L以下时,X2菌株基本可将培养基中的氨氮完全脱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会芳  王艳辉  苗笑阳  董金皋  
以金丝小枣枣核为原料,研究了枣核多酚的提取条件,确定了邻苯二酚为枣核多酚的标准对照。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多酚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影响枣核中多酚提取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枣核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料液比>pH值>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综合考虑提取效果与生产成本,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pH 3,80%乙醇、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2 h,枣核中多酚的含量大约为9.770 mg/g。本研究为开发和利用枣产品加工中的副产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娟娟  谢婷  刘文涵  汪鹏  王岩  陈跃平  周岩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丙二醛(MDA)对豆粕蛋白质氧化的影响以及茶多酚(TP)的缓解作用。[方法]将新鲜豆粕分为8个处理组,豆粕分别采用0、0.1、1、10 mmol·L~(-1) MDA进行处理,同时另用0、0.1、1、10 mmol·L~(-1) MDA和0.6 mg·mL~(-1 )TP进行处理,测定豆粕中的羰基、巯基、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随着MDA浓度的升高,豆粕中羰基含量逐渐增加(P<0.05),巯基和总巯基含量、蛋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巯基和总巯基基团含量显著降低(P<0.05),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巯基和总巯基基团含量、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极显著降低(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品华  谢景文  康照金  冯亚娟  汪帆  
【目的】去除鼠曲草粗多糖中蛋白质的最优方法,是研发的基础。【方法】以蛋白质清除率和粗多糖损失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碱性法、酸性法、醋酸铅法、三氯乙酸法、Sevag法、酶法,研究了去除蛋白质的效果。【结果】醋酸铅法、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较好,其蛋白质清除率分别为97.55%、81.97%、100.00%,粗多糖损失率分别为12.17%、5.89%、52.71%。【结论】由综合指标评价可知,其效果依次为醋酸铅法、三氯乙酸法、木瓜蛋白酶-三氯乙酸法。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申如  张其标  倪辉  
研究结果表明 ,酸法提取鲢鱼鱼肉蛋白质时 ,蛋白质酸溶解的最适条件是 :酸液 pH值为2 39,溶解时间为 1 5h ,固液比为 1∶9,溶解温度为 4℃ ,鱼肉蛋白质等电点沉淀的最适 pH值为5 74。用酸法提取的鲢鱼肉蛋白质无腥味 ,色泽洁白 ,蛋白质产率高 ,可达 90 %左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