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2)
- 2023(4641)
- 2022(4288)
- 2021(3967)
- 2020(3693)
- 2019(8749)
- 2018(8654)
- 2017(16881)
- 2016(9715)
- 2015(11227)
- 2014(11626)
- 2013(11857)
- 2012(11310)
- 2011(10329)
- 2010(10471)
- 2009(9840)
- 2008(10070)
- 2007(9290)
- 2006(7818)
- 2005(6989)
- 学科
- 济(41834)
- 经济(41798)
- 业(24529)
- 管理(24153)
- 方法(22434)
- 数学(20329)
- 数学方法(20153)
- 企(18701)
- 企业(18701)
- 农(12349)
- 财(10359)
- 学(9713)
- 中国(9439)
- 贸(8937)
- 贸易(8936)
- 易(8677)
- 地方(8338)
- 农业(7925)
- 业经(7380)
- 制(6999)
- 和(6422)
- 务(6364)
- 财务(6350)
- 财务管理(6328)
- 企业财务(5937)
- 银(5770)
- 银行(5726)
- 理论(5586)
- 环境(5544)
- 融(5513)
- 机构
- 大学(147415)
- 学院(147101)
- 济(58263)
- 经济(56979)
- 管理(52742)
- 研究(52232)
- 理学(45404)
- 理学院(44851)
- 管理学(43951)
- 管理学院(43688)
- 中国(37461)
- 农(36766)
- 科学(35760)
- 京(31342)
- 农业(29999)
- 所(29363)
- 业大(28177)
- 研究所(27021)
- 财(25838)
- 中心(24331)
- 江(22719)
- 财经(20659)
- 北京(19526)
- 农业大学(19292)
- 范(18626)
- 经(18608)
- 师范(18388)
- 州(18310)
- 经济学(18102)
- 省(17948)
- 基金
- 项目(97297)
- 科学(73297)
- 基金(68235)
- 研究(65949)
- 家(61729)
- 国家(61233)
- 科学基金(49586)
- 省(39881)
- 社会(39189)
- 社会科(37019)
- 社会科学(36999)
- 基金项目(36532)
- 划(33907)
- 自然(33724)
- 自然科(32878)
- 自然科学(32861)
- 自然科学基金(32264)
- 教育(30671)
- 资助(28666)
- 编号(27068)
- 重点(22615)
- 成果(22363)
- 部(21470)
- 发(21448)
- 计划(20799)
- 创(19920)
- 科研(19527)
- 科技(19056)
- 课题(18871)
- 创新(18755)
共检索到211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唐君 曹清河 赵冬兰 张安 项彩云 孙书军 李昂 李元元
为探讨菜用型甘薯提纯复壮及茎尖产量,本研究以菜用甘薯新品种徐菜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茎段快繁、移栽等相关技术及对茎尖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NAA 0.05 mg/L、6-BA 2.0 mg/L的MS培养基上,成苗率最高达48.3%;添加NAA 0.01 mg/L、6-BA 1.0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宜茎段快繁,其株高增高量可达9.2 cm/30d;经过炼苗的试管苗,再经25%多菌灵250倍液和IBA 5 mg/L水蘸根,移栽后叶面喷施壮苗灵1.5 g/L水处理,大田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83.6%;菜用甘薯脱毒苗,其茎尖产量较非脱毒苗增产可达11.2%,较国家菜用...
关键词:
甘薯 菜用 提纯复壮 茎尖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卫强 傅玉凡 伍加勇 黄世龙 张晓春 张志良 喻淑芬
对7个甘薯叶菜型品种2006~2007年的蔓尖产量和叶片、叶柄、茎占蔓尖产量的比例及其在品种与不同采收期间的变化的研究表明:甘薯蔓尖产量在不同的品种和采收期间有显著差异,叶片占蔓尖产量的50%左右,它在采收期间的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而叶柄和茎各占25%,它在品种间的变化大于采收期间的变化。由于叶片营养成分高于叶柄和茎,因此,叶片在蔓尖的产量和品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甘薯叶菜型品种蔓尖产量构成的分析为甘薯叶菜型专用品种的选育、栽培和产业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薯 蔓尖 产量 构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福 李鹏林 李洪民 徐宁生 王颖 李先平 徐慧清
为促进高淀粉品种徐薯22在西南地区的种植,研究徐薯22在西南地区的肥料需求。在云南省玉溪市进行不同氮、钾肥用量试验,比较徐薯22生长发育特点、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地上部分茎叶鲜重随氮肥的增加而增加,而块根产量并没有随之增加但也没有降低,转化率也没有显著变化,显示徐薯22耐肥性较强;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块根产量随之增加,显示出钾肥在目前生产条件下的增产作用;缓释肥没有出现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可以减少施肥次数;氯化钾与硫酸钾对茎叶鲜重、块根产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试验显示,徐薯22的耐肥性较强,应注意加大施肥量,以施纯氮90~135 kg/hm2,氧化钾15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天渊 李慧峰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卢森权 马琳
为加快高产粮用和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桂粉2号的推广应用,探索最佳的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采用4因子(1/2实施)5水平2次通用旋转回归试验设计,研究桂粉2号产量与栽插密度及N、P、K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氮肥>磷肥>密度>钾肥;单产达32685.60 kg/hm2,以上优化方案为密度53835.00~55515.00株/hm2、纯氮用量116.85~125.10 kg/hm2、P2O5用量59.85~64.35 kg/hm2、K2O用量156.60~173.40 kg/hm2。不同的密度肥料组合与甘薯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依据建立的...
关键词:
甘薯 桂粉2号 种植密度 施肥量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后猛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目的】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人民对食品营养保健功能的要求,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紫薯3号为母本,万紫56为父本。【方法】采用经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选择、多年多点鉴定的方法。【结果】选育出优质鲜食及加工型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徐紫薯8号生长稳健、净同化率高,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分配效率高,鲜薯和薯干产量高,花青素含量高,食味好,加工品质高,早熟性好。【结论】该品种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登记编号为GPD甘薯(2018)320033。通过对徐紫薯8号的形态特征、品质特性、抗病能力、生产力水平和产量形成等特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
徐紫薯8号 高花青素含量 食用 加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玉凡 杨春贤 赵亚特 赵文婷 刘小强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后猛 马代夫
研究‘徐紫薯3号’生长时期的性状变化及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探明生物产量动态变化规律,有利于通过栽培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花青素含量。本文对‘徐紫薯3号’在6个时期的田间性状、品质性状以及生物产量进行系统测定,对该品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徐紫薯3号’主要性状除花青素含量外,最盛时期一般出现在90 d以后,其中地上部干率(叶柄干率、叶片干率和茎干率)之间,以及与还原糖含量、单株薯块重两两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甚至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徐紫薯3号’栽插后90 d内的同化产物分配于茎叶较多,分配于块根较少,而在90 d以后虽然光合能力和净同化率逐渐下降,但分配于块根的同化产物迅速上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以配合力高的高淀粉和高产的甘薯品种为亲本,聚合了高淀粉、高产等基因,育成高淀粉能源型甘薯新品种"金山208",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金山208"平均鲜薯产量达31891.5 kg.hm-2,出粉率22.3%,淀粉产量7422.0kg.hm-2,食味品质较好.鉴定其产量形成特性,表明"金山208"植株早生快发,在整个生育期中具有较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库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形成高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结果淀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经鉴定,"金山208"耐寒性好,抗旱性一般.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品种 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翠荣 李彦青 黄咏梅 李慧峰 陈天渊 卢森权
研究适合广西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条件。以广西主栽甘薯品种长蔓基因型桂粉2号(高淀粉)和短蔓基因型桂薯131(食用紫薯)为材料,用茎尖离体诱导培养方法在MS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消毒时间及复合添加不同浓度6-BA和NAA对茎尖存活率、分化率、成苗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粉2号的最佳消毒时间为5 min,茎尖存活率为76.0%;桂薯131的最佳消毒时间为4 min,茎尖存活率为74.8%。桂粉2号的最佳培养基为固体MS+6-BA 2.0 mg/L+NAA 0.1 mg/L,其茎尖分化率为85.29%,成苗率为64.71%,移栽成活率为90.91%;桂薯131的适宜培养基为固体M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强 王欣 张允刚 马代夫 李洪民 谢逸萍 曹清河 后猛 唐忠厚 唐维 李秀英
高花青苷高淀粉甘薯品种‘徐紫薯3号’是以高花青苷品种绫紫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年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2011年通过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1019。通过对‘徐紫薯3号’的形态特征、品质性状、抗病性和生产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徐紫薯3号’全生育期长势平稳,薯形长纺锤形,结薯习性集中整齐,薯块紫皮紫肉,商品性好;薯块烘干率和淀粉率分别为35.44%和24.46%,极显著超过其双亲‘绫紫’和‘徐薯18’;鲜薯花青苷含量高达1105.4μg/g,花青苷产量达23 kg/hm2以上,比‘绫紫’提高26.98%;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极显著优于其双亲;4年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郑佳伟 林羽立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嫩茎和叶柄的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土壤栽培相比,1/2 HL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叶菜型甘薯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嫩茎最高,叶片居中,叶柄最低。(3)不同营养液配方显著影响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营养液华南B与1/2HL培养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华南A;园氏配方与土壤栽培相当,二...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水培 品质 硝酸盐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永祥 谢小珍 蔡南通 吴秋云 罗文彬 汤浩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 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素兰 李育明 杨洪康 黄迎冬
试验以"西成薯007"原种为材料,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培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料对"西成薯007"鲜薯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鲜薯和淀粉产量的作用顺序为:密度>磷肥用量>氮肥用量>钾肥用量;在较大密度,较多氮、磷肥的前提下,增施钾肥可获得鲜薯和淀粉的高产;"西成薯007"的鲜薯、淀粉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667 m2施尿素9~11 kg、过磷酸钙10~14 kg、硫酸钾11~14 kg,立冬前后收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即可获得鲜薯2000 kg/667 m2、淀粉500 kg/667 m2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