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1695)
- 2022(9750)
- 2021(8679)
- 2020(6987)
- 2019(15662)
- 2018(15052)
- 2017(27824)
- 2016(15427)
- 2015(16951)
- 2014(16320)
- 2013(16193)
- 2012(15415)
- 2011(14235)
- 2010(14240)
- 2009(12780)
- 2008(12563)
- 2007(11173)
- 2006(10144)
- 2005(9313)
- 学科
- 济(67043)
- 经济(66975)
- 业(39130)
- 管理(38610)
- 企(28377)
- 企业(28377)
- 方法(22824)
- 中国(21716)
- 农(20647)
- 地方(20082)
- 数学(19890)
- 数学方法(19695)
- 业经(16095)
- 学(15926)
- 农业(14459)
- 贸(13529)
- 贸易(13518)
- 财(13481)
- 易(13058)
- 环境(11689)
- 发(11537)
- 融(11404)
- 金融(11403)
- 银(11360)
- 银行(11298)
- 地方经济(11288)
- 制(11226)
- 行(10976)
- 技术(10894)
- 产业(9100)
- 机构
- 学院(222836)
- 大学(221539)
- 济(90015)
- 研究(88666)
- 经济(88235)
- 管理(77364)
- 理学(66381)
- 理学院(65434)
- 中国(64465)
- 管理学(64118)
- 管理学院(63745)
- 科学(59451)
- 农(55732)
- 京(48851)
- 所(48482)
- 研究所(44552)
- 农业(44525)
- 业大(42367)
- 中心(38673)
- 财(38526)
- 江(35177)
- 院(32177)
- 北京(30857)
- 省(30761)
- 财经(30100)
- 范(29833)
- 师范(29277)
- 农业大学(28432)
- 科学院(28268)
- 州(27735)
- 基金
- 项目(154292)
- 科学(119250)
- 基金(110106)
- 研究(103333)
- 家(101489)
- 国家(100615)
- 科学基金(82956)
- 社会(65307)
- 省(62719)
- 社会科(61925)
- 社会科学(61910)
- 基金项目(58247)
- 自然(56125)
- 自然科(54796)
- 自然科学(54771)
- 自然科学基金(53820)
- 划(53618)
- 教育(46356)
- 资助(44380)
- 发(39667)
- 编号(39033)
- 重点(36164)
- 创(32760)
- 计划(32425)
- 部(32200)
- 创新(30747)
- 成果(30556)
- 科研(30301)
- 发展(30206)
- 展(29721)
- 期刊
- 济(103033)
- 经济(103033)
- 研究(65021)
- 农(51747)
- 中国(50650)
- 学报(49513)
- 科学(41552)
- 农业(35598)
- 大学(35479)
- 学学(33957)
- 管理(29132)
- 财(27091)
- 教育(23957)
- 融(21667)
- 金融(21667)
- 业(18836)
- 业经(18552)
- 技术(17452)
- 经济研究(17348)
- 业大(14626)
- 财经(14624)
- 问题(13644)
- 版(12783)
- 经(12671)
- 农业大学(12526)
- 科技(12433)
- 贸(10736)
- 商业(10711)
- 世界(10507)
- 技术经济(10502)
共检索到343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而勋 杨媚 张华 刘自珠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和培养基种类对菜心 (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Sacc .)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 8~ 35℃ ,最适温度均为 2 5℃ ;在 10~ 35℃范围内 ,病菌的分生孢子均可萌发 ,最适温度为 2 5℃ ;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 5 3℃ ,10min或 5 5℃ ,5min。病菌在pH 3 0~ 10 0均能生长及产孢 ,最适pH值均为 6 0。光照对菌丝的生长速率影响不大 ,但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干物质的积累和孢子量的...
关键词:
菜心 炭疽病菌 生长 产孢 孢子萌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王舒婷 甘林 杜宜新 阮宏椿 陈福如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pH对稻曲病菌生长及其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SA适合病菌生长.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温度均为28℃;pH 4-11适合其生长和萌发,最适pH均为6.病菌在PSB培养液中培养13 d的菌丝干重最大(16.48 mg.mL-1),培养9 d的分生孢子数量最高(4.19×106个.mL-1).然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菌丝干重、孢子数量和pH明显下降,培养液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在15-33℃和13-23℃自然变温条件下培养48 h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81.79%和44.20%,而4℃存放168 h后能使分生孢子在28℃条件...
关键词:
稻曲病菌 生物学特性 分生孢子 萌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汪琼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糖、酸、单宁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葡萄糖浓度达20%时,菌落直径最大,为7.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73.69%;果糖浓度达24%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3.33%。苹果酸和酒石酸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苹果酸和酒石酸浓度分别达4.0%和3.5%时,菌丝不生长,孢子萌发率为0。单宁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单宁浓度达1280mg·L-1时,菌落直径仅有1.9cm,孢子萌发率为9%。随着糖含量的减少和有机酸、单宁含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发...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菌 生长发育 营养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月敏 高智谋 纪文飞 郭敏 代海敏 汪小福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在PDA培养基上最高;该菌在以甘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在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长志
胶孢炭疽病菌可以侵染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害,给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生活史以及遗传关系、致病基因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原菌的研究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胶孢炭疽病菌 生活史 遗传关系 防治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勇 叶小金 甘炳成 彭卫红 黄忠乾
设计了5种培养基配方,观察比较6株银耳芽孢菌株在这些培养基上的银耳菌丝萌发情况,筛选出能够较好萌发银耳菌丝的培养基。结果表明,2和5号培养基,芽孢生长没能够萌发成菌丝,特别是5号培养基,芽孢形态清淡,流动性强;1、3和4号培养基银耳芽孢形态呈粘稠状,部分银耳菌株芽孢能够萌发成银耳菌丝,较为合用于银耳菌种的扩繁和保藏。3号培养基用作银耳芽孢萌发成菌丝培养基效果明显。
关键词:
银耳 芽孢 培养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阳 侯占铭
通过对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Folcdc15基因敲除及敲除突变体互补试验,探究该基因在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中的功能。对Folcdc15基因进行DNA测序后,使用Split-Marker技术,构建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缺失盒。通过PEG介导法转入野生型原生质体,在含有潮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转化子筛选,通过PCR正负筛选确定敲除突变体。利用pZWH1载体构建含有Folcdc15的互补载体pZLY1,将其转入敲除突变体中进行互补测验。与野生型hm相比,敲除突变体ko1菌落生长速率下降了73%,菌丝形态发生了显著改变,菌丝变短且分叉变多,分生孢子隔膜数量增多长度增加,分生孢子数量显著减少。亚麻侵染试验表明,ko1的致病力显著降低。通过互补测验发现,回复突变株ca1恢复了Folcdc15基因缺失带来的分生孢子产量及形态、菌落生长和形态及致病力的缺陷。Folcdc15参与调控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的分生孢子发生及菌丝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思良 赵艳珠 黄连江 韦刚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芒果树上分离了6个芒果炭疽病菌株,用10个不同培养基在暗中26℃下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膏培养基对芒果炭疽菌的分生孢子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在测试浓度范围内,供试菌株的产孢量基本与酵母膏的含量呈正相关。促进该菌产孢的最适酵母膏浓度为8~10g/1000ml。芒果树嫩叶培养基比成叶对芒果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成有利。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形成,酵母膏培养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琴 杜双田 张桂香
【目的】研究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的影响,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pH 4.5,5.0,5.5,…,8.5)、培养温度(4,8,12,…,32℃)、光照条件(连续黑暗、12h/12h光暗交替、持续光照)、基质含水量(45%,52%,59%,…,80%)对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适宜在中性偏酸环境下生长,pH为6
关键词:
大肥蘑菇 菌丝生长 环境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博光 蒋继宏
预试验发现苦豆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杉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进一步用不同溶剂 ,在不同 pH条件下萃取将苦豆草乙醇提取物分离为 4个组分。生测表明其生物碱部分对该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将生物碱部分用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 7种单体结晶。用熔点、旋光度、红外、和GC MS得到的MS数据与文献相应数据对照鉴定了这 7种生物碱 ,它们分别是 :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莱曼碱、槐定碱、苦豆碱、野靛碱。用纸环法生测表明这 7种生物碱对杉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它们的EC50 为 :苦豆碱 72 0 μg/mL ,野槐胺碱 1 98 0 μg/mL ,苦参碱 86 0 μg/mL ,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贤美 侯长明 王洁 王海荣 安淼 艾呈祥
【目的】对侵染牛心柿引起炭疽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其致病性,初步构建其侵染谱,为柿树病害的病原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从感病牛心柿的果实、叶片和嫩梢中分离病原菌,根据菌落和孢子形态特征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采用以菌饼进行伤口和非伤口接种、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的离体接种试验分析其致病性。【结果】从感病牛心柿果实、叶片和嫩梢中分离获得9个病原菌分离物,菌落及孢子形态特征显示均为炭疽菌。以真菌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ITS6和ITS4为引物,以菌丝总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病原菌rDNA-ITS基因片段,经rDNA-ITS序列分析和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星州 周国英 陈行钢 江玲玉 包安华 刘君昂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筛选分析果生刺盘孢效应子,并验证其功能,为其致病相关基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油茶病害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果生刺盘孢非侵染期(分生孢子)和侵染时期(油茶叶片病斑组织)进行RNA-seq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BUSCA、Target P、big-PI Predictor和GO、KEGG、PHI数据库分析转录组数据,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效应子,再利用qRT-PCR技术对效应子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克隆候选效应子全长基因,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DAB染色验证相应基因功能。【结果】1)转录组结果数据显示,侵染时期相对于非侵染时期有7 850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分析,345个为经典分泌蛋白,占总数的4.39%。经典分泌蛋白氨基酸长度在各区间段分布较为均匀,而符合效应子筛选条件(<300和半胱氨酸残基数≥4为筛选条件,并过滤已经注释过功能的蛋白后,在果生刺盘孢中筛选出17个候选效应子。2)随机抽样选取9个候选效应子做qRTPCR分析,结果显示9个基因均为上调表达,与转录组数据结果相符。3)克隆出4个候选效应子,并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和DAB染色,验证出4个候选效应子均能引起植物细胞坏死。【结论】果生刺盘孢在侵染油茶时期有多个效应子表达,而在分生孢子时期此类蛋白多为不表达或少量表达,这验证了效应子是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霞 张佰清 魏宝东 常雪妮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利用匀强高压静电场的不同场强,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处理时间、预萌发时间对桔青霉菌的萌发率、产孢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场强对青霉菌的萌发率的作用效果极显著,场强不同,作用效果不同。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桔青霉菌的萌发率有下降的趋势。对萌发一定时间的孢子悬液处理,其萌发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
桔青霉 高压静电场 萌发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世洋 屈佳欣 方香玲
为明确有利于尖孢镰刀菌苜蓿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dicaginis,Fom)分生孢子形成及萌发的培养条件,本研究通过十字交叉法测量Fom菌株在PDA、SNA、CMC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不同培养时间的菌落直径,镜检法和血球板计数法观测分生孢子产量、比例及萌发率。结果发现,固体培养基中,在CMC培养基上菌株生长最快,大型分生孢子比例最高,为0.85%~4.64%(P<0.05);在PDA培养基上的分生孢子产量最高(P<0.05),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小型分生孢子比例较高。液体培养基中,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DB)中的孢子含量最高(P<0.05),达5.01×10~(6)·mL~(-1)~9.49×10~(6)·mL~(-1),且萌发率较高,在培养48 h时达24.98%~35.98%。由此可见,CMC固体培养基有利于Fom菌株生长,其液体培养基诱导菌株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效果较好;PDA、SNA、CMC的液体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本研究为防治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及有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苜蓿 根腐病 分生孢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吐温-20和吐温-80对稻瘟病菌抱子萌发的影响
紫外辐射对浒苔游孢子附着、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特异性MEK抑制剂U0126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产生和致病性的影响
水流和光照条件对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果孢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环境因子对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两种AM真菌对箭筈豌豆生长及炭疽病发生的影响
烟草黑胫病菌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的存活状态
环链棒束孢菌株发酵液与菌丝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致死作用
三重PCR检测草莓灰霉病菌、炭疽病菌和黄萎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