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1)
- 2023(7138)
- 2022(5910)
- 2021(5235)
- 2020(4338)
- 2019(9666)
- 2018(9090)
- 2017(16859)
- 2016(9640)
- 2015(10238)
- 2014(9923)
- 2013(9614)
- 2012(8866)
- 2011(8100)
- 2010(7988)
- 2009(7307)
- 2008(7361)
- 2007(6291)
- 2006(5592)
- 2005(4657)
- 学科
- 济(35614)
- 经济(35568)
- 管理(24799)
- 业(24709)
- 企(18713)
- 企业(18713)
- 方法(17144)
- 数学(15164)
- 数学方法(15003)
- 学(11932)
- 农(11324)
- 财(8746)
- 中国(8486)
- 贸(8255)
- 贸易(8255)
- 业经(8244)
- 易(8037)
- 农业(7788)
- 环境(6670)
- 技术(6070)
- 制(5627)
- 地方(5547)
- 务(5360)
- 财务(5357)
- 财务管理(5349)
- 划(5148)
- 企业财务(5118)
- 银(5095)
- 理论(5073)
- 银行(5042)
- 机构
- 大学(144218)
- 学院(142496)
- 济(53534)
- 研究(52858)
- 经济(52622)
- 管理(51006)
- 理学(45650)
- 理学院(45018)
- 管理学(43944)
- 管理学院(43723)
- 农(40235)
- 科学(38773)
- 中国(36591)
- 农业(32712)
- 业大(31749)
- 京(30437)
- 所(29396)
- 研究所(27840)
- 中心(22692)
- 农业大学(22373)
- 财(21980)
- 江(20759)
- 财经(18691)
- 院(18637)
- 范(18539)
- 师范(18168)
- 北京(18025)
- 科学院(17847)
- 室(17695)
- 省(17489)
- 基金
- 项目(107938)
- 科学(83815)
- 基金(80087)
- 家(75642)
- 国家(75070)
- 研究(67056)
- 科学基金(61792)
- 自然(44132)
- 社会(43518)
- 基金项目(43337)
- 自然科(43136)
- 自然科学(43115)
- 自然科学基金(42377)
- 省(42129)
- 社会科(41263)
- 社会科学(41251)
- 划(37322)
- 资助(31514)
- 教育(30593)
- 重点(25466)
- 计划(24403)
- 编号(23866)
- 部(23092)
- 发(22780)
- 创(22746)
- 科技(22048)
- 科研(21748)
- 创新(21429)
- 业(20273)
- 农(19401)
共检索到19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淋失 影响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珍 赵言文 胡正义 高义民 徐成凯 毕冬梅 肖新
通过温室盆栽淋洗试验 ,研究了硫元素对蔬菜地土壤NO-3 淋溶损失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2周试验期间 ,与对照相比 ,在种葱和不种葱条件下 ,硫元素处理土壤NO-3 N累积淋失量均降低 83%左右 ,NH+4 N累积淋失量分别增加 2 0 3和 2 4 9mg·pot-1,无机氮 (NH+4 N +NO-3 N)淋失量则均降低 6 0 %左右 ;试验结束后 ,其土壤无机氮浓度分别增高 82 7%和 74 8% ,且主要为NH+4 N。类似结果也在S2 O2 -3 处理中发现 ,但SO2 -4处理则无此现象。可见硫元素施入土壤后可抑制土壤氮的淋失 ,其作用机制是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王俊鹏 梁斌 李俊良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分别为18. 8%,3. 3%;与CK相比,施用玉米秸秆和稻壳使矿质态氮降低23. 9~173. 1 mg/kg,6. 4~126. 1 mg/kg,降幅分别为24. 4%和10. 7%,施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分别使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平均增加6. 4%和41. 1%。培养结束时,矿质态氮的固持量分别为173. 1,126. 1 mg/kg,占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35. 0%和25. 5%;添加玉米和稻壳处理分别使淋溶液矿质态氮浓度降低14. 5~207. 3 mg/L,5. 9~202. 5 mg/L,使矿质态氮淋溶损失降低26. 7%~41. 1%,12. 1%~25. 3%。综上可见,施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对土壤矿质态氮素的固持,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量,玉米秸秆降解率较高,对于矿质态氮的固持与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效果更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张彦才 王丽英 翟凤芝 陈丽莉 史建硕 徐强胜 黄绍文
【目的】针对过量施磷问题,定位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磷肥减施潜力,明确适宜施磷范围。【方法】以北方温室蔬菜主栽种类黄瓜和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冬春茬黄瓜-秋冬茬番茄种植模式,在基础土壤有效磷(Olsen-P)40.2 mg·kg(-1)下,设计不施磷肥(P0)、减量施磷(P1)和农民常规施磷量(P2)3个磷肥用量水平。P0、P1、P2处理对应黄瓜单季施磷肥(P_2O_5)0、300、675 kg·hm(-2),番茄单季施磷肥(P_2O_5)0、225、675 kg·hm(-2)。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生产磷素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鹏宇 但浩 王昌全 杨娟 易云亮 徐强
为确定农田畜禽粪便的安全消纳量,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施用猪粪后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和Mehlich3–P)、水溶性磷(ca cl2–P)的累积特征,评估磷的淋失风险。结果表明: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在100%猪粪n处理后快速增加,增幅分别为21.87~90.58、53.25~262.82 Mg/kg,ca cl2–P含量在100%猪粪n水平后急剧增加,增幅为0.18~2.40Mg/kg;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流失的临界值分别为50、125 M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红灵 全智 刘新亮 李明德 宗勇 吴金水 魏文学
目的提出长沙市郊蔬菜土壤磷淋失临界值,对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淋失风险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选择长沙市郊3种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分析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素淋失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Olsen-P与CaCl2-P和土壤溶液中磷浓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随着Olsen-P浓度的增加,CaCl2-P和土壤溶液中磷也随之增加并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通过分析Olsen-P含量与CaCl2-P含量和土壤溶液中磷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80mg·kg-1为长沙市郊菜地土壤磷淋失的临界值。利用GIS和指示克立格法得到长沙市郊蔬菜土壤超过临界值的磷淋失概率并划分为4个淋失风险等级,结果表...
关键词:
菜地 磷淋失临界值 磷淋失概率 风险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蕾 王凌 徐万强 张国印 赵欧亚 郜静 李玭
设施蔬菜生产受管理技术水平所限导致养分投入量远远大于作物需求量,其中过量磷素投入不仅无法提高产量,大量磷素在土壤积累反而容易引发磷素向水体迁移,进而威胁水环境安全。通过调查和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磷素淋溶阈值、不同肥料投入量、投入方式及灌水模式下设施土壤磷素淋失风险及淋失量,评价了不同水分、养分管理对磷素淋失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北方设施蔬菜石灰性土壤中存在2个Olsen-P和CaCl_2-P的拐点,分别为58. 39,257. 45 mg/kg。该地区使用土壤Olsen-P 60 mg/kg作为淋溶阈值,260 mg/kg的土壤Olsen-P作为磷肥投入控制阈值对现阶段推荐施肥依据更为合理。以该阈值为评价标准,传统施肥灌溉模式磷素淋失风险极大,西红柿-甜瓜轮作周年磷素淋失量可达4. 91 kg/hm~2。仅降低磷肥投入25%,只能降低磷素淋失18. 11%;配合水分管理则可降低磷素淋失34. 47%~44. 07%;或调整有机无机磷投入比例为3/4有机肥配合1/4无机肥比传统施肥也可降低磷素淋失39. 66%。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施土壤基于磷素淋溶阈值和投入控制阈值的有机肥安全施用技术,对达到蔬菜生产和环保双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利敏 王凌 孙世友 刘孟朝 张国印 茹淑华 耿暖 赵欧亚
为提高氮素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减少氮素对环境和地下水产生的污染,以河北露地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蓝及白菜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态氮淋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施氮量、降雨量和灌溉方式对硝态氮的淋失有显著影响,施氮量越高,土壤及淋溶液硝态氮含量越高、蔬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越低、氮淋失风险越大。其中,优化施氮量OPT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农民习惯用量FP相比,产量增加9.2%、氮肥利用率提高8.3%~30.6%、土壤及淋溶液硝态氮的含量分别降低1.3%和43.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优化施氮量OPT处理最为合理,是增加农...
关键词:
露地蔬菜 硝态氮 淋溶特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益 舒英格 秦松 柳小兰
为城郊乡级尺度高强度利用菜地的土壤氮素管理提供依据,通过野外采样调查研究与室内化学分析,研究其土壤的有机质、氮素含量特征及其对蔬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平丰富,均值分别为67.72和3.11 g/kg,且变异程度较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5.30%和29.81%。不同蔬菜品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叶类蔬菜>根茎类蔬菜>瓜果类蔬菜,平均含量为606.56 mg/kg。蔬菜硝酸盐含量与土壤全氮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95。城郊乡级尺度下菜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程度大,应采取精细化的氮素管理措施,对不同地块实行差异化管理,实现蔬菜的高产与高效。
关键词:
城郊 菜地土壤 氮素 蔬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祥 胡霭堂 戈乃玢
通过两年动态监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州市生活污泥的基本性质,及不同用量污泥(0,5.52,10.33.14.09t/hm2·a-1,干重)对6茬蔬菜产量、卫生品质、土壤pH和盐基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活污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丰富,有毒重金属含量低,但锌含量较高,未经消化的污泥含较多的病原物.施用污泥明显提高蔬菜产量,但也会提高后茬蔬菜体内锌含量.并会加剧耕层上镶钙、镁淋失.使上壤明显酸化.作者认为菜地大量施用污泥应要严格控制。
关键词:
污泥 组成分 蔬菜 重金属 土壤酸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扣萍 郭茜 胡国涛 杨兴 许晓丽 王海龙
以动物源的猪炭和植物源的竹炭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原材料制备所得生物质炭的特性差异。同时以南方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质炭的种类(猪炭和竹炭)和施用方式(一次施用和分批施用)对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炭的含磷量较高,含碳量较低,灰分含量高,与竹炭的高含碳量和低灰分量差别较大。土壤氨挥发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空心菜季土壤氨挥发损失高于小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刘洋 洪坚平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青 廖丽霞 叶祥盛 王贻俊
盆栽试验研究江西鹰潭和湖北咸宁红壤上残留磷对油菜生长吸收磷素的影响及根际和本体土壤的无机磷组成 ,结果表明 :在 2种供试红壤上油菜产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相关 ;油菜植株对P吸收增加最快的时期在 90~ 2 0 0d ,且土壤残留磷量影响其吸收动力学 ;鹰潭红壤的根际土pH低于本体土 ,咸宁棕红壤上趋势相反 ;NH4F和NaHCO3 提取土壤有效磷 ,鹰潭红壤上根际土壤有效磷亏缺 ,而咸宁棕红壤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本体土壤 ;2种土壤的Ca2 P及Fe P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 ,而O -P含量的相对高低与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关键词:
红壤 残留磷 油菜 根际 磷素组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茜 陆扣萍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