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1)
2023(16496)
2022(13945)
2021(12813)
2020(11143)
2019(25458)
2018(24909)
2017(47957)
2016(26318)
2015(29577)
2014(29451)
2013(29083)
2012(26786)
2011(24271)
2010(24050)
2009(22536)
2008(22275)
2007(20063)
2006(17423)
2005(15215)
作者
(79410)
(67107)
(66782)
(63251)
(42077)
(32428)
(30194)
(26290)
(25222)
(23782)
(22679)
(22482)
(21163)
(20883)
(20762)
(20667)
(20529)
(19571)
(19346)
(19151)
(16778)
(16401)
(16219)
(15251)
(15190)
(14936)
(14859)
(14796)
(13750)
(13555)
学科
(110224)
经济(110079)
(80261)
管理(73210)
(58382)
企业(58382)
方法(52606)
(49161)
数学(47331)
数学方法(46772)
农业(32268)
(29159)
业经(26255)
中国(25771)
(23443)
(22791)
地方(21670)
(21458)
贸易(21452)
(20873)
(17940)
财务(17887)
财务管理(17837)
企业财务(16980)
(16644)
技术(16459)
(16341)
银行(16269)
环境(15678)
(15671)
机构
学院(381469)
大学(379513)
(153806)
经济(150792)
管理(146444)
理学(127952)
理学院(126569)
研究(126054)
管理学(124205)
管理学院(123532)
中国(95556)
(88520)
科学(81881)
(78035)
农业(69332)
(68857)
业大(68172)
(65357)
中心(60664)
研究所(59803)
(56947)
财经(55696)
(50858)
北京(47815)
(47091)
经济学(46929)
师范(46457)
(44988)
(44610)
农业大学(44094)
基金
项目(265617)
科学(207469)
基金(193759)
研究(184463)
(172536)
国家(171105)
科学基金(145401)
社会(117537)
社会科(111228)
社会科学(111195)
(104888)
基金项目(103239)
自然(97523)
自然科(95270)
自然科学(95235)
自然科学基金(93571)
(88421)
教育(84312)
资助(79292)
编号(72999)
重点(59981)
(58285)
成果(57691)
(56480)
(55033)
科研(52277)
创新(51564)
计划(51166)
课题(49978)
国家社会(49028)
期刊
(163871)
经济(163871)
研究(100331)
(86218)
学报(70901)
中国(69096)
科学(61452)
农业(57996)
(53241)
大学(52859)
学学(50744)
管理(48090)
(35844)
金融(35844)
业经(32472)
教育(31086)
技术(30797)
(29112)
财经(27163)
经济研究(24790)
问题(23346)
(23182)
(21622)
业大(19701)
统计(19127)
技术经济(18293)
科技(18046)
(17643)
世界(17373)
资源(17236)
共检索到544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国光  李崇光  
基于武汉市6个郊区519户菜农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菜农购买种子满意度的外部因素及其显著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影响菜农购种行为的外部因素来源于市场化组织、种子质量、他人种植经验、市场中介、宣传、蔬菜价格、服务、信任等8个方面。种子质量、信任因子、蔬菜价格、宣传因子对购种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他人种植经验、市场中介、经销商服务对购种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市场化组织对购种满意度无显著影响。提出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蔬菜价格和种植面积的预警系统,充分发挥蔬菜合作社的作用,蔬菜育种机构应进一步明确蔬菜育种方向的优先序,种子经销商应树立诚信形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欣  张忠根  
蔬菜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国内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我国蔬菜的出口贸易,而农户的生产行为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户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利用山东和河北两省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和分析农户种植安全蔬菜①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的生产规模、生产模式、政府服务和农户态度对农户安全蔬菜的生产行为影响显著;同时,户主年龄对安全蔬菜的生产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细云  
蔬菜专业合作社对于菜农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菜农收入非常重要。基于陕西、山西和山东3省607户菜农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否是村干部、是否参加过菜农职业培训、是否了解蔬菜合作社、种菜面积、蔬菜品种、是否保护地蔬菜、种植历史、销售半径、市场对蔬菜质量等级要求、价格波动程度和当地政府是否积极引导蔬菜合作社的建立等是影响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关键因素;性别和当地政府是否给予蔬菜合作社税收优惠对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一定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涛   马晓彤  
[目的]蔬菜农户参与绿色肥药施用行为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核心表现,对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S-O-R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山东省寿光市770份蔬菜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蔬菜农户绿色肥药施用行为的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并对其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政府嵌入外部因素对蔬菜农户的绿色肥药施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内部感知对其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间接影响;农业经营企业嵌入外部因素主要通过内部感知的中介作用影响绿色肥药施用行为;绿色生产意识、绿色生产能力和绿色生产收益感知正向影响蔬菜农户绿色肥药施用行为;部分家庭禀赋对绿色肥药施用行为产生影响。[结论]研究认为应落实并灵活运用政府政策规制手段,并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企业组织的作用,以提高蔬菜农户绿色肥药施用行为参与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洁红  
本文应用浙江省10个地区21个县(市)396个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菜农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因素由主到次为:菜农关于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认知、蔬菜种植面积、菜农家庭收入结构、菜农的道德责任感、菜农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情况、菜农加入产业化组织的情况、政策法规的影响、社会舆论压力、期望内在报酬、获得认证的情况、同行的影响、期望外在收益。为此,需要政府通过加强宣传、经济利益引导、技术支持等非行政手段的干预来提高菜农对质量安全的认知,并改善其质量安全控制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夏公喜  湛中林  李明水  翁传勇  
该文对南京市郊区(县)农民创业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者总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以非农产业为主,以个体经营为主,收入水平约为普通农民家庭收入的2至4倍。研究还表明,影响农民创业的因素包括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打工和特色产业集聚对农民创业的诱发、地方政策激励强度等。离市中心和工业集中区越远,农民创业比例越低;农民转移就业率越高的地区,农民创业登记率相应也高;地方政府政策激励越强,农民创业热情也越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玉苹  孙炜琳  朱立志  
[目的]生物菌肥对于土壤改良、环境改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生物菌肥在整个肥料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小,迫切需要探讨如何从农户角度提高生物菌肥的施用比例。[方法]基于设施蔬菜农户的数据,构建B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农户生物菌肥的购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农户的生物菌肥购买意愿和行为总体上呈现一致性,愿意购买的农户中有97. 77%的农户具有实际的购买行为;但两者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从差异因素来看,质量安全检测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户文化程度、种植年限、对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了解程度,经销商推荐,施肥指导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共同因素来看,生态环境认知变量对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影响不显著。[结论]要推广生物菌肥,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业行为的约束性,提升经销商的规范经营意识,采用集中招标等灵活的价格政策,提升农户的生态技能,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出台更完善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晓敏  王慧军  李运朝  
依据河北省藁城市种植设施蔬菜农户的调查资料,运用两项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蔬菜农艺节水集成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蔬菜农艺节水集成技术应该重点向家庭年均总收入高、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高、户主男性、户主文化程度高的农户示范和推广;应加强引导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强化节水宣传教育,使农户增强农业节水意识;政府应制订政策,合理提高农业水费,促进农户节水;进一步加大科研人员传播蔬菜节水技术信息的力度;政府应反思其工作方式,采用多数农民满意的扶持方式;尽量少用村干部、培训会方式宣传蔬菜节水技术信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我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菜农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菜农在改变种植方式和调整种植规模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禀赋约束的难题。本文的研究表明,菜农土地资源、水资源可获性、资金可获性和技术可获性对菜农种植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菜农信息可获性、销售方式和种植方式对菜农种植规模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但普通蔬菜和安全蔬菜种植品种的差异对菜农种植规模选择的影响不显著;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以及劳动力的自由移动,菜农劳动力可获性尚不是影响菜农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通过改变菜农原有要素资源禀赋,提高菜农相关资源的可获性,将是中国蔬菜小农化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一化蔬菜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杜文  
这是一家成功通过ISO9000的日本专业汽车销售公司,在一个雨天,汽车销售门市部空荡荡,营业员无奈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一个卖菜老头徘徊在门口,营业员看到他很有礼貌地请他到展示厅,看到豪华的装修,菜农似乎有些胆怯,营业员微笑着递过一杯水。营业员:先生,您想看一下哪类车?菜农:你看我以卖菜为生,如何买得起车。营业员:如果您现在买不起,可能两年后会买得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烈佳  郭竞璟  
以武汉市郊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248份调查问卷,构建了包含个体特征、心理因素、交通与环境和产权属性四类11个影响因素在内的Lars-Lasso模型,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1)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住房满意度、养老意愿、交通状况、自然环境和住房产权是影响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七大因素;(2)在七大因素中,自然环境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养老意愿、住房满意度、住宅价格、升值潜力、交通状况,影响最小的是住房产权;(3)与自有产权者相比,租房者的郊区购房意愿更强烈;(4)学历和家庭月收入对居民郊区购房意愿的影响尚未显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丽君  渠丽萍  陈文昕  袁昕怡  刘畅  胡伟艳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提高农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顾客满意度理论视角,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征地补偿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提升征地补偿满意度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补偿程序、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且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其中补偿程序对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产生正向影响,补偿标准正向影响补偿分配。(2)加强土地征收补偿宣传工作,可降低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期望值,并且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在对北京郊区菜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郊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优势与问题。为了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政策建议如下:加强对菜贩和蔬菜批发市场的质量监管;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大众教育;加强对合作社管理者的财务监督,结合村委会的行政功能优势和企业的管理优势,规范发展村级蔬菜合作社;给予蔬菜企业利好政策,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建立蔬菜市场供求信息平台;重视认证蔬菜的技术培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彬  吕杰  
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理论构建PSER分析框架,揭示农户耕地质量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感知、认知程度较高,保护意愿也较为强烈,而在耕地质量保护方式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且不同区域差异较为明显。通过构建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土地调整次数、农产品价格、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的次数和家庭中农业收入的比例等4个变量是导致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洪彬  吕杰  
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基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行为理论构建PSER分析框架,揭示农户耕地质量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感知、认知程度较高,保护意愿也较为强烈,而在耕地质量保护方式判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且不同区域差异较为明显。通过构建理论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土地调整次数、农产品价格、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的次数和家庭中农业收入的比例等4个变量是导致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认知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应该通过确保城市郊区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制定更为合理的农产品和农资产品的价格机制,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力度、效果,以及鼓励耕地向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家庭流转等方面,改善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知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