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5)
- 2023(10306)
- 2022(9136)
- 2021(8674)
- 2020(7245)
- 2019(16789)
- 2018(17023)
- 2017(32505)
- 2016(18054)
- 2015(20414)
- 2014(20733)
- 2013(20116)
- 2012(18333)
- 2011(16374)
- 2010(16193)
- 2009(14662)
- 2008(13994)
- 2007(12083)
- 2006(10399)
- 2005(8848)
- 学科
- 济(65565)
- 经济(65481)
- 管理(50515)
- 业(45992)
- 企(38717)
- 企业(38717)
- 方法(31140)
- 数学(26691)
- 数学方法(26377)
- 农(17785)
- 中国(17246)
- 学(16859)
- 财(16499)
- 业经(14647)
- 地方(13927)
- 制(12910)
- 理论(12902)
- 农业(11635)
- 和(11554)
- 教育(10984)
- 贸(10949)
- 贸易(10944)
- 技术(10730)
- 易(10593)
- 环境(10570)
- 务(10441)
- 财务(10371)
- 财务管理(10352)
- 银(10054)
- 银行(10007)
- 机构
- 大学(249070)
- 学院(247665)
- 管理(99696)
- 济(90459)
- 经济(88217)
- 理学(86802)
- 理学院(85810)
- 管理学(84240)
- 管理学院(83805)
- 研究(82396)
- 中国(59180)
- 科学(54165)
- 京(53788)
- 农(42681)
- 所(41641)
- 财(41070)
- 业大(40240)
- 研究所(38364)
- 中心(36978)
- 江(35506)
- 北京(33860)
- 农业(33645)
- 范(33576)
- 财经(33212)
- 师范(33205)
- 院(30361)
- 经(30197)
- 州(29079)
- 技术(28504)
- 师范大学(26778)
- 基金
- 项目(176527)
- 科学(137198)
- 研究(128757)
- 基金(125887)
- 家(110257)
- 国家(109321)
- 科学基金(93157)
- 社会(77495)
- 社会科(73185)
- 社会科学(73165)
- 省(70192)
- 基金项目(67703)
- 自然(62225)
- 自然科(60731)
- 自然科学(60713)
- 自然科学基金(59570)
- 教育(59280)
- 划(59096)
- 编号(53750)
- 资助(51700)
- 成果(43796)
- 重点(39109)
- 部(37999)
- 课题(37179)
- 发(36956)
- 创(36662)
- 创新(34086)
- 科研(33858)
- 项目编号(33276)
- 大学(32641)
共检索到352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骆玥 陈玲
改良菘蓝现有品种,丰富物种资源,增加其药用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无菌水浸泡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菘蓝种子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用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的最佳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菘蓝多倍体植株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秋水仙素的浓度>秋水仙素浸泡时间>无菌水浸泡时间。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 h,再用0.2%秋水仙素处理36 h后诱变率可达73.91%;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关键词:
正交试验 菘蓝 秋水仙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勇 王跃华 苏国武 王晓蓉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关键词:
青蒿 愈伤组织 多倍体 诱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陈杰 唐军荣 田斌 周军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滇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滇杨多倍体新种质。结果表明:滇杨叶柄预培养5 d后,转接在附加有40%秋水仙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处理2 d,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变率高达50.96%。MS+IBA0.10 mg/L+NAA0.10 mg/L为滇杨多倍化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方案。对10株性状变异明显的多倍化滇杨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4株为四倍体,另6株仍为嵌合体。
关键词:
滇杨 多倍体 诱导 新种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梁国鲁
为探明秋水仙素诱导彩色马蹄莲多倍体的最佳处理方法,以黄色马蹄莲奇妙Zantedeschia elliottiana‘Black Magic’球茎为材料,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合组织并产生芽点,放入0.2,0.5及1.0 g·L-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浸泡24,48和72 h,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结果显示:秋水仙素能成功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其最佳处理是使用0.5g·L-1秋水仙素浸泡芽点48 h,四倍体诱导率13.3%。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4。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外部形态特征、气孔特性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植株强健,叶片变大增厚,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数目增多,气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烨 崔艳红 孔德仓 曹明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离体多倍体育种是枣树育种的重要方法,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枣树离体多倍体育种体系,加快枣树多倍体种质的创制。【方法】以茶壶枣无菌叶片为材料,将预培养不同天数(7~20 d)的叶片固定后制成石蜡切片,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适宜的预培养时间。在此基础上,将叶片不定芽再生技术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在叶片预培养8、9、10、11 d后,分别用70和9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48和72 h,并对处理后得到的不定芽进行流式细胞术倍性检测。【结果】通过对叶片最佳预培养时间的细胞学研究可以得出,茶壶枣无菌叶片在预培养8~9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在此时期用秋水仙素对叶片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诱导率,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嵌合体和混倍体的出现。染色体加倍试验发现,在预培养8 d后,用7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其诱导率最高,达4.11%,并成功获得8株多倍体植株。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这8株多倍体均为纯合四倍体。【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了将茶壶枣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人工诱导茶壶枣多倍体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茶壶枣 细胞学观察 染色体加倍 四倍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杰 葛蓓孛 魏倩 高俊平 洪波
为获得具有优良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并为百合的新品种选育提供性状优良的杂交亲本,以细叶百合种子(2n=2x=24)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细叶百合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处理24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最高,达30%。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四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4x=48。四倍体植株气孔密度减少,气孔增大;前期生长势缓慢,叶片短缩增宽,叶色加深;后期生长健壮,叶片增大明显。通过对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变异植株形态、气孔的观察测定以及染色体倍性鉴定,成功获得了细叶百合的多倍体植株。
关键词:
细叶百合 秋水仙素 染色体 多倍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韬 刘青林
为了获得抗逆性强、观赏性好的梅花多倍体,该文以秋水仙素和氨磺乐灵为诱变剂,利用浸泡和培养基两种方法对二倍体‘美人’梅的丛生芽进行离体诱变,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鉴定了形态变化植株细胞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和氨磺乐灵对丛生芽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氨磺乐灵毒性比秋水仙素小。秋水仙素诱变丛生芽的半致死剂量为4000mg/L、72h或8000mg/L、60h,在浓度为8000mg/L溶液中浸泡48h后,继代3~5次,植株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为混倍体;氨磺乐灵诱变丛生芽的半致死剂量是28mg/L、36h或56mg/L、24h,在浓度为28mg/L溶液中浸泡96h后,继代3~5次,植株形态发...
关键词:
‘美人’梅 秋水仙素 氨磺乐灵 离体诱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成云 胡雄贵 胡松梅 邓缘 洪亚辉
以石刁柏品种UC800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浸泡法和涂抹法处理石刁柏试管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10%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涂抹法处理72 h的效果较佳,形态学分析显示其加倍率可达94%;对多倍体材料进行染色体鉴定,涂抹法染色体加倍效果(细胞加倍率96.1%)也优于浸泡法(细胞加倍率86.4%).
关键词:
石刁柏 秋水仙素 多倍体 染色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锡庆 汪莲娟 曹钦政 贾桂霞
为了建立野生有斑百合多基因型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方法及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多倍体鉴定技术,本研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野生有斑百合预培养7 d的无菌萌动种子(2n=2x=24)为材料,用不同含量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以种子下胚轴明显膨大作为变异植株早期鉴定的标准,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核DNA含量,并结合染色体计数法对诱导后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探讨在相同的种子萌动状态下,不同含量、不同浸泡时间的秋水仙素诱变效果,并初步建立了种子离体多倍体诱导和鉴定技术流程。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可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立侨 赵云龙 王玉凤 陈魏 唐灵燕 堵南山 赖伟
采用细胞松驰素B(C.B)处理法,研究了诱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三倍体、四倍体的可能性和处理条件。实验所用C.B浓度为0.5~2.0mg/L,处理的起始时间分别在受精后10~25min(诱导三倍体)和8.5~9.8h(诱导四倍体),处理的持续时间为10~25min。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条件为卵子在受精后15min,浓度为1.5mg/L的C.B溶液处理18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58.18%。根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C.B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用1.5mg/LC.B溶液处理卵子18min,获得了29.46%~57.89%的四倍体胚胎。另外,还对中华绒螯蟹三倍体、四倍体胚胎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玥玥 陈智勇 黄丽芳 邓果特 蒋建雄 易自力
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五节芒的离体再生体系:幼穗的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2,4–D+0.1 mg/L 6–B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1.0mg/L IAA+0.1 mg/L IBA+1.0 mg/L CCC。比较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溶液对五节芒愈伤组织诱变的效果,结果显示,以1 000 mg/L秋水仙碱处理愈伤组织72 h,诱导率可达12.48%,形态特征、DNA含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诱导获得的再生植株为五节芒四倍体。
关键词:
五节芒 离体再生 秋水仙碱 多倍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茜龄 周金星 余茂德 徐立 李镇刚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hypocotyls of mulberry were averagely cut into 3 segments which were then cultured on MS solid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mg5L~ -1 6-BA, 0.3 mg5L~ -1 IAA, 1.0 mg5L~ -1 AgNO_3 to select the best region of hypocotyls for getting the more caesptose shoots. In this study, the...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晶 李茜 高雪芹 伏兵哲
为全面了解植物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更好地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本研究分别对2000–2020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 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中有关多倍体诱导的文献,从发文趋势、被引频次、国家、期刊、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多角度检索后进行系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就植物多倍体诱导这一研究领域而言,以中国、美国、日本贡献最为突出,其研究大多侧重于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从相关研究机构角度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发文数量最多,远超其他机构;而在发文期刊中,《Euphytica》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全球尺度下关于多倍体诱导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该领域热点和前沿,今后的研究将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1)统一多倍体诱导率的评估程序;2)解决诱导过程中出现的嵌合体问题;3)深入了解多倍化后基因组变化与新表型表达之间的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嘉曼 卢江 韦绍龙 韦弟 李朝生 张进忠
【目的】通过多倍体诱变育种获得香蕉新型育种资源,为栽培种三倍体香蕉进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以二倍体野生蕉种子为材料,诱导种子萌发并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对获得的蕉苗进行多倍体筛选与鉴定。【结果】秋水仙素处理胚性愈伤组织后其敏感性较高,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0.2%(w/v)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0 d诱导效果较好,致死率为20.29%,诱变率为12.33%。通过染色体倍性检测,获得16株加倍成功的纯合四倍体小苗,诱变处理获得的纯合四倍体植株可以作为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磊 吴丽芳 何飞飞 杨春梅 余蓉培 单芹丽 阮继伟 汪国鲜 屈云慧
【目的】研究满天星染色体鉴定方法,在对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基础上探讨满天星多倍体育种的可行性。【方法】以满天星品种‘云星75’组培苗的根尖和茎尖为试验材料,利用压片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满天星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对4个满天星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还以二倍体品种‘千万星’为材料进行了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采用对二氯苯对组培苗茎尖预处理4 h是满天星最适合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云星75’、‘繁星’、‘日出’为四倍体(4n=68),‘千万星’为二倍体(2n=34);用0.05%的秋水仙碱
关键词:
满天星 染色体 倍性鉴定,多倍体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