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4)
2023(4163)
2022(3557)
2021(3137)
2020(2803)
2019(6236)
2018(6062)
2017(10867)
2016(6358)
2015(7124)
2014(6819)
2013(6882)
2012(6552)
2011(5985)
2010(5916)
2009(5349)
2008(5208)
2007(4682)
2006(4132)
2005(3667)
作者
(24101)
(20234)
(20194)
(18841)
(12649)
(9948)
(9052)
(7999)
(7791)
(7188)
(6969)
(6895)
(6748)
(6679)
(6488)
(6465)
(6294)
(6185)
(5980)
(5926)
(5379)
(5119)
(4986)
(4628)
(4597)
(4568)
(4484)
(4362)
(4289)
(4232)
学科
(22338)
经济(22313)
管理(13091)
(12888)
方法(11726)
数学(10567)
数学方法(10428)
(9686)
(9667)
企业(9667)
(6594)
中国(5251)
农业(4485)
业经(4431)
(4288)
(4085)
贸易(4083)
(3969)
环境(3766)
地方(3613)
理论(3519)
(3491)
水产(3181)
技术(3078)
(3030)
教育(2936)
(2895)
及其(2820)
(2779)
(2673)
机构
大学(95735)
学院(93536)
研究(40817)
(32518)
(32079)
科学(31860)
经济(31374)
管理(29060)
中国(27357)
农业(26535)
理学(25412)
理学院(25009)
业大(24434)
(24113)
管理学(24091)
管理学院(23961)
研究所(22749)
(21601)
农业大学(17429)
中心(17141)
(16203)
(15893)
(15168)
实验(15144)
(14963)
实验室(14536)
(14358)
重点(13834)
科学院(13604)
北京(13338)
基金
项目(71244)
科学(53022)
基金(50700)
(50008)
国家(49650)
研究(40729)
科学基金(39050)
自然(29821)
(29233)
自然科(29080)
自然科学(29062)
自然科学基金(28575)
基金项目(26837)
(25987)
社会(23471)
社会科(22182)
社会科学(22173)
资助(21651)
教育(18897)
计划(18539)
科技(17828)
重点(17576)
(15534)
科研(15137)
(14652)
(14481)
(14219)
专项(14179)
(13960)
创新(13843)
期刊
(32554)
经济(32554)
学报(31344)
(28722)
科学(23979)
研究(23348)
大学(21652)
学学(20953)
中国(20338)
农业(19468)
(10949)
管理(10509)
业大(10281)
(8937)
教育(8640)
农业大学(8406)
林业(8134)
(7516)
科技(6437)
技术(6404)
中国农业(6021)
自然(5898)
(5623)
金融(5623)
经济研究(5543)
自然科(5108)
自然科学(5108)
财经(5071)
业经(4654)
科技大(4467)
共检索到13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赵雪玲  杨月  王康才  
摘要: [目的] 研究氮素形态对菘蓝生长与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根与叶的生物量、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及根系(R,S)-告依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菘蓝营养生长后期对 3 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的 5 种不同氮素浓度水平的响应。[结果] 氮素处理增加了菘蓝叶与根的鲜质量,菘蓝的叶鲜质量、根鲜质量与根冠比对硝态氮的响应最为显著;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与根系多糖含量对铵态氮响应最显著,而根系(R,S)-告依春含量则对硝态氮响应最显著,说明叶片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赵雪玲  杨月  王康才  
[目的]研究氮素形态对菘蓝生长与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根与叶的生物量、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及根系(R,S)-告依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菘蓝营养生长后期对3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的5种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结果]氮素处理增加了菘蓝叶与根的鲜质量,菘蓝的叶鲜质量、根鲜质量与根冠比对硝态氮的响应最为显著;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与根系多糖含量对铵态氮响应最显著,而根系(R,S)-告依春含量则对硝态氮响应最显著,说明叶片与根系的活性成分对不同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伍钧  付婷婷  郑超  杨刚  沈飞  
为揭示Pb胁迫下氮素形态及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针对不同浓度Pb胁迫下铵态氮和硝态氮及其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b胁迫下,日本毛连菜的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OD活性逐渐增加,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施用硝态氮肥时,植株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POD和CAT的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高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随施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学俊  文建雷  韩书成  曹翠玲  李生秀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体内水分状态、蒸腾速率、光合特性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沙培条件下分别供应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及1∶1(质量比)的铵态氮和硝态氮(NH4+-N+NO3--N)营养液,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根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膜透性以及玉米叶片光合强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玉米幼苗水分状态供给和根系氧化还原活力的影响。【结果】单独供NO3--N时,玉米根系膜相对透性最小,叶片NR活性最高;供给NH4+-N+NO3-N时,玉米植株NO3--N含量最高;单独供给NO3--N,玉米叶片气孔导度、光合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晟璐  唐晓清  聂鹏卿  叶冰竹  张润枝  王康才  
[目的]探讨缺氮和复氮处理对苗期菘蓝营养和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栽培生产中经济有效地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栽培菘蓝居群为材料,采用先基质栽培后水培的方法,设置对照、缺氮和复氮3个处理,分析比较各处理中苗期菘蓝的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差异。[结果]缺氮有利于菘蓝叶对矿质元素K、Ca、Mg、Mn、Fe、Na、B、Ti和Se的吸收,促进了除苯丙酸外的14种游离氨基酸的积累,提高了根中可溶性糖、(R,S)-告依春和叶中总生物碱含量;但降低了游离氨基酸在根中的积累,同时也降低了叶片靛蓝与靛玉红含量以及叶片和根总黄酮含量,但对叶中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小。复氮增加了菘蓝叶对Al、Ba、Hg的吸收,促进了根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建华  牛德奎  李兆君  梁永超  张树清  
【目的】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在小麦根际的微生态效应。【方法】通过根箱模拟栽培法,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烟农21(对土霉素不敏感品种)和核优1号(对土霉素敏感品种)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土霉素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核优1号根区、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脲酶、蔗糖酶(根区除外)、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只显著降低了小麦烟农21根区、部分近根区和远根区相应的土壤酶活性。(2)土霉素能够显著增加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的影响大于核优1号。土霉素显著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凤园   李豆豆   文定梅   甘家霞   郭宝林   孙超  
【目的】明确长梗绞股蓝叶片、根系养分含量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变化对土壤养分、细根形态的响应规律,为长梗绞股蓝在不同生境(土壤、海拔)下的养分利用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助力长梗绞股蓝田间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提升。【方法】采用3个种源的长梗绞股蓝(陕西八道、四川平武、甘肃康县)作为试验材料,于海拔510 m和1 150 m分别种植。在生长季末,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长梗绞股蓝叶片、细根养分含量及细根形态特性(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直径)。【结果】随海拔升高,土壤水解氮、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在高海拔下,长梗绞股蓝叶片N、P含量较高,而叶片K含量较低;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同元素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对叶片多种养分影响显著。长梗绞股蓝细根C、P含量在不同海拔间无明显差异,在低海拔下不同种源细根K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土壤养分对细根K含量影响极显著。长梗绞股蓝的细根主要分布在10 cm土层,在0~10 cm土层长梗绞股蓝根长度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2%,根表面积密度占整个土层的80%;叶片C含量、细根K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叶片P含量与根长度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长梗绞股蓝田间管理中可重点关注栽培地土壤P、K元素的利用情况,同时保证长梗绞股蓝生长环境资源分配的最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嘉宁  张丹  杨蒙岭  陈玉蓝  
【目的】本文探究了烟草栽培种植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给凉山自治区烟草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烟草地上部生物量、品质成分含量及对土壤Cd吸收富集的影响。【结果】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烟叶生物量,而且有利于烟叶各品质成分含量积累和配比协调。氮肥对烟草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最差。从品质成分的含量和配比来看,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烟叶的含钾量。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且有利于促进烟叶糖碱和糖氮的配比协调。重金属Cd含量是评价烟叶品质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各施肥处理烟叶中的Cd含量均值表现为下部叶(2.06 mg/kg)>中部叶(1.58 mg/kg)>上部叶(1.16 mg/kg)。高水平的氮、磷肥配施(处理N_2P_2K_1)能显著促进烟株对土壤Cd的吸收与富集,从而使烟叶中的Cd含量明显增加,而钾肥对烟株吸收富集Cd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本研究推荐的最佳施肥处理为N_2P_1K_2,即N∶P∶K为1∶0.45∶2.06,获得的优质烟草平均株高和叶干重生物量分别为79.2 cm和55.2 g;烟叶钾、烟碱、总氮、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3.22%、3.05%、3.76%、25.89%和27.74%,糖碱比为9.10,糖氮比为7.38;下、中、上部叶Cd含量分别为1.57、1.37和1.11 mg/kg,均显著低于烟草Cd的限量阈值(3.0 mg/kg)。认为该施肥方案可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烟区和相近地区推广应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新河   张运龙   王显国   孙洪仁   吴吉馯   薛浩杰  
为探究施氮量对科尔沁沙地燕麦(Avena sativa)生物量累积和氮素吸收的影响,本试验以‘贝勒2号’燕麦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N0)、45.6 kg·hm-2(N1)、91 kg·hm-2(N2)和137 kg·hm-2(N3),测定燕麦全生育时期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综合评估氮肥的影响。结果表明:1)燕麦开花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10.83%~10.92%(P<0.05);燕麦完熟期,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燕麦株高幅度为5.37%~8.53%(P<0.05)。2)燕麦抽穗期到完熟期,生物量对氮肥响应与施用量有关,45.6 kg·hm-2(N1)较N0未改变生物量,N2和N3较N0显著增加生物量26.60%-48.33%(抽穗期除外),且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燕麦孕穗期到完熟期,施氮显著提高燕麦氮素吸收量;燕麦整个生育时期,各施氮处理生物量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累积均呈增加趋势;N2处理燕麦氮素吸收量累积和累积速率要高于N3处理。4)随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各生育时期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均降低。综上,在科尔沁沙地,与45.6 kg·hm-2和137 kg·hm-2相比,91 kg·hm-2是该地区燕麦生产适宜施氮量。该研究可为燕麦生产力提升及氮素营养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林江辉  李辉信  刘德辉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菲处理对丹参根生物量、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影响及菲在丹参根内的累积。结果表明:丹参收获后,土壤中的菲残留量为0.09~0.26mg·kg-1,丹参根内菲含量为0.45~0.57mg·kg-1;添加菲处理的丹参根生物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丹参酮含量随土壤菲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菲含量在31.1和234.8mg·kg-1时,对丹参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丹参酮在丹参根内的累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飞  郭卫华  徐伟红  王仁卿  
采用人工控水设置4个水分梯度,研究1年生刺槐幼苗形态结构、光合特性、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水分胁迫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形态指标均逐渐降低;结合异速生长曲线的分析,说明植物能根据干旱胁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加的同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减少,光合限制因素由气孔限制为主逐渐转变为非气孔限制为主。光能利用效率降低,同时光系统的保护机制减弱,造成光抑制程度的加剧。土壤干旱降低了各器官的生物量积累,光合产物向地下部分尤其是侧根迁移,使根生物量比增加;而这种分配方式是以降低叶生物量比为代价的,因此造成根冠比的增大、叶面积比率和比叶面积的减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强根1  金爱武1  唐世刚1  柳丽娜2  周 婧3  
摘 要:以浙江省不钩梢和钩梢 2 种不同营林模式下的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为研究对象,并设置施肥处理,对林地毛竹枝、叶生物量在冠层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钩梢毛竹枝、叶和枝叶总生物量在冠层上的分布符合 Peel-Reed 模型,而钩梢毛竹符合二次曲线分布;施肥增加毛竹枝、叶生物量,在钩梢与不钩梢之间存在差异,前者在各枝盘上,枝生物量的增加均大于叶,而后者在主要枝盘(≥ 8 枝盘)上枝生物量的增加则小于叶;毛竹叶枝比在钩梢或不钩梢毛竹上总体表现为随着枝盘数的增加而递增,但钩梢毛竹在所有枝盘上的叶枝比均小于 1;施肥表现为相对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婷婷  施晟璐  唐晓清  林志超  赵江涛  周海凤  李臻颖  王康才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铵、硝态氮混合(NH+4-N/NO-3-N=75/25和NH+4-N/NO-3-N=50/50)施用有利于陕西商洛菘蓝的生长,而甘肃张掖菘蓝则在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小朋  殷有  于立忠  姚立海  英慧  张娜  
树木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它的生长、死亡、分解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密切复杂地联系在一起,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对细根生长与发育影响不同,但细根生长的季节动态与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分布规律一致,增加土壤水分显著增加细根生物量;而增加土壤养分对细根生长变化的影响较复杂,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随土壤养分的增加,细根生物量增加或减少,低级根的根长和直径普遍增大,比根长减小。水肥耦合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显著大于灌溉和施肥处理下的细根生物量,并具有明显的季节规律性;水肥耦合会使细根根长密度增大;细根寿命暂时性缩短或延长等。在分析了不同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生长规律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文年  陈发军  
为了探测大气氮沉降对高山草甸的影响,设置对照(N_0)、低氮14.3g·m(-2)(N_5)、中氮28.6g·m(-2)(N_(10))和高氮57.1g·m(-2)(N_(20))4个氮素(NH_4NO_3)添加水平,连续3年对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山草甸群落进行施氮处理,测定各添加水平下群落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添加量的增加,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在N_(20)达到最大,且地上生物量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向上转移的趋势;随氮素的增加,地下生物量先增大后减小,在N_(10)最大,且有向浅层表土(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