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1)
2023(7237)
2022(6002)
2021(5774)
2020(4832)
2019(11097)
2018(10903)
2017(19353)
2016(10726)
2015(12565)
2014(12390)
2013(12125)
2012(11660)
2011(10939)
2010(10902)
2009(9894)
2008(10141)
2007(8900)
2006(7811)
2005(7288)
作者
(34068)
(28833)
(28746)
(27144)
(18542)
(13697)
(12802)
(11145)
(11039)
(10416)
(10284)
(9759)
(9528)
(9412)
(9402)
(8851)
(8647)
(8389)
(8358)
(8320)
(7609)
(7150)
(7082)
(6555)
(6451)
(6449)
(6443)
(6223)
(6120)
(5951)
学科
(45255)
经济(45210)
管理(27432)
(26884)
方法(21353)
(21084)
企业(21084)
数学(19069)
数学方法(18769)
中国(15296)
技术(12945)
(11656)
(11340)
贸易(11335)
(11167)
(11164)
理论(8792)
(8264)
业经(8212)
(7637)
农业(7459)
(7148)
银行(7105)
教学(7002)
(6890)
环境(6874)
技术管理(6852)
(6732)
金融(6729)
(6466)
机构
大学(166999)
学院(163646)
(70286)
经济(69099)
研究(67100)
管理(55218)
中国(48989)
理学(47280)
理学院(46639)
管理学(45531)
管理学院(45227)
科学(42237)
(38025)
(36114)
研究所(33485)
(32451)
(28832)
中心(27858)
业大(26357)
农业(25921)
北京(24963)
(24076)
(23895)
财经(23619)
经济学(23262)
(22769)
师范(22500)
(21793)
经济学院(21015)
科学院(20927)
基金
项目(110190)
科学(84991)
基金(79594)
研究(77789)
(72965)
国家(72454)
科学基金(59075)
社会(48317)
社会科(45901)
社会科学(45889)
(40587)
基金项目(40566)
自然(38118)
自然科(37338)
自然科学(37325)
教育(37061)
自然科学基金(36679)
(35781)
资助(34258)
编号(29110)
重点(26347)
(25731)
成果(24865)
(23636)
(23414)
中国(23150)
创新(22224)
课题(21998)
国家社会(21638)
教育部(21362)
期刊
(73390)
经济(73390)
研究(50078)
中国(36769)
学报(33035)
科学(29548)
(29019)
大学(24205)
教育(23308)
学学(22745)
管理(21409)
(21006)
农业(20739)
技术(17365)
经济研究(12945)
(12746)
财经(12365)
(11767)
金融(11767)
(11014)
(10864)
世界(10640)
国际(10185)
技术经济(9879)
问题(9577)
科技(9048)
业大(8969)
(8824)
(8291)
论坛(8291)
共检索到249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华  
该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花卉之一,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盆景、盆栽植物素材之一的菖蒲类在中国的观赏应用史、种与品种的进化史以及传统盆养技术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值得信赖的结论,填补了中国在此项研究方面的空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本文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华  王华芳  王丽芸  
该文综述了中国观赏植物矮化途径与历史经验.以史实阐明中国是利用盆栽、盘扎、成年枝嫁接、矮化砧等最早的国家.归纳探讨了植物各种相关调控技术及其机理,指出矮化各主要途径间的关系与地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际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欣毅  
以作者倡构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新范式为参照,分析了国内外业界科学范式观转移的范畴逻辑史,阐述了蕴藉于“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的科学本体论认知升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华  
作者在查阅大量古典文献资料与绘画作品的基础上 ,对我国梅花盆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进行了考证研究 ,探明了我国梅花盆景流行地区的变化 ,梅花盆景制作技艺的发展以及各发展时期梅花盆景使用的梅花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东燕  张秀英  
选用相对早花的杂交亲本,培育出粉色及粉红色系两种早花的桃花新品种,可以适时弥补北京地区4月上旬春花断档期的空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廖卉荣  汪敏  王树进  
该文引用借鉴中国画论和园林的相关理论原理 ,总结归纳了中国盆景的配件技艺 ,论述其应用与欣赏 .提出了盆景配件应用的原则和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在琨  沈朝栋  徐晓华  张引潮  
本文围绕唐菖蒲花期调节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实现唐菖蒲冬季开花的主要技术环节有:种球选择;种球冷藏;营养钵过渡种植;掌握种植时间;适时保温、补充光照和加强田间管理。采取上述综合技术措施能使唐菖蒲在11月至翌年2月间开花,开花率高达90%,切花品质良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智乾  何秀丽  义鸣放  
以唐菖蒲品种Advanced red的籽球、无菌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激素种类和浓度、硝酸银、籽球切割方式等因素对唐菖蒲离体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球切片直接再生植株的能力最强,无菌根次之。籽球切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 0.6 mg/L+6-BA 1.1 mg/L+AgNO31.5mg/L,不定芽再生率为85.95%,平均再生芽数为14.10;籽球接种方式以横切为宜,正反面对不定芽再生均无影响,而纵切接种只产生不定根;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5 mg/L,生根率达到91.81%,单苗根数为18.97。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柴纯青  
以德国图书馆学家施莱廷格(M.W.Schrettinger)提出“图书馆学”概念为标志,迄今,世界图书馆学已经发展了近两个世纪。相比之下,中国图书馆学史只有其一半的时间。然而,从更广泛的“文献科学”意义上,不只是中国传统目录学历史悠久,而且,在近一个世纪中,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图书馆学却已涵括了西方图书馆学的所有经历。20世纪末,这个特殊时期不能不让人回顾一个世纪之前中国图书馆事业起点的点点滴滴,回顾近代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楠  李子敬  辛海波  崔荣峰  董爱香  宋利娜  孙丽萍  卜燕华  蔺艳  
【目的】研究不同一串红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为一串红育种提供指导。【方法】以自育的3个一串红品种(‘奥运圣火’、‘奇迹’、‘世纪红’)和11个国外一串红品种(‘塞兹勒鲑红’、‘展望红白双色’、‘太阳神’、‘菲丝树莓’、‘塞兹勒酒红’、‘蓝带’、‘展望红’、‘塞兹勒酒红晨光’、‘展望淡紫’、‘展望紫’、‘展望玫红’)为材料,测定了14个不同花色的一串红品种的11个观赏性状,并分析这11个观赏性状的相关性,然后对14个一串红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花色-串红品种11个观赏性状中,叶片宽、冠幅、分枝数和株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佳就  
上海财经大学祝慈寿教授继3卷本中国工业通史(即《中国古代工业史》、《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现代工业史》)出版之后,又夜以继日,秉笔疾书,继续编写了中国工业专史多卷本。今年春节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中的第一本专史《中国工业技术史》,它成为我国综合性大型中国工业技术开创之著作。全书共114万字,采取中国工业经济史与中国科技史相结合的办法写成。这是一部相当完整、涉及中国工业技术历史发展各方面事迹的综合性的学术著作:一方面综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玉云祎  张启翔  高亦珂  
观赏植物在传统育种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很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转基因育种 ,它具有传统育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观赏植物常用的转基因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电击法、PEG介导转化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目前已有多种观赏植物建立了遗传转化体系 .培育色彩新奇、形态优美、抗性优良、花期延长的花卉新品种是观赏植物转基因育种的主要目标 ,转基因技术在观赏植物的遗传改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并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南  宋焕芝  郑黎文  
分析了观赏芍药在欧洲、北美、加拿大、新西兰等地的栽培、育种,以及芍药在国外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概括了国外观赏芍药的育种及应用特点,提出了值得中国借鉴的若干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