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1)
2023(4859)
2022(4208)
2021(4086)
2020(3265)
2019(7660)
2018(7237)
2017(14726)
2016(7780)
2015(8196)
2014(8315)
2013(8138)
2012(7756)
2011(6889)
2010(7169)
2009(6667)
2008(6650)
2007(6149)
2006(5607)
2005(5050)
作者
(20533)
(17247)
(17178)
(16635)
(11095)
(8003)
(7821)
(6623)
(6563)
(6405)
(5901)
(5597)
(5590)
(5584)
(5569)
(5385)
(5108)
(4990)
(4989)
(4930)
(4295)
(4260)
(4198)
(4030)
(3968)
(3912)
(3884)
(3822)
(3415)
(3385)
学科
(31811)
经济(31770)
(24676)
管理(23062)
(16121)
企业(16121)
(13799)
方法(12177)
数学(11225)
数学方法(11063)
(10570)
农业(10309)
中国(9469)
地方(8232)
(7759)
收入(7362)
(7289)
税收(7096)
(7047)
(6853)
贸易(6849)
(6705)
(6333)
业经(6228)
及其(5928)
(5876)
银行(5872)
(5609)
政策(5579)
分配(5526)
机构
学院(106689)
大学(104167)
(50479)
经济(49489)
管理(41451)
研究(37823)
理学(34915)
理学院(34597)
管理学(34136)
管理学院(33931)
中国(30376)
(26457)
(21146)
科学(19856)
财经(19425)
(18377)
中心(17858)
(17606)
(17334)
(16183)
研究所(16132)
经济学(15870)
经济学院(14375)
财经大学(14119)
(13852)
北京(13607)
(13530)
师范(13450)
(13369)
业大(12983)
基金
项目(65898)
科学(52737)
研究(51798)
基金(48156)
(40959)
国家(40590)
科学基金(34961)
社会(33682)
社会科(32037)
社会科学(32035)
(25079)
基金项目(24043)
教育(23496)
编号(21461)
(20957)
自然(20863)
资助(20461)
自然科(20355)
自然科学(20351)
自然科学基金(20019)
成果(18467)
(15336)
(15298)
课题(15147)
重点(14816)
国家社会(14137)
(14024)
(13974)
教育部(13352)
(13334)
期刊
(57861)
经济(57861)
研究(36317)
中国(22183)
(20394)
(15611)
管理(15564)
(14190)
金融(14190)
科学(12565)
学报(12157)
教育(11875)
农业(10484)
大学(10007)
经济研究(9889)
财经(9489)
学学(9472)
业经(9328)
技术(9327)
(8216)
问题(7555)
(6904)
国际(5985)
技术经济(5559)
(5468)
统计(5396)
世界(5265)
现代(4955)
(4883)
(4858)
共检索到171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春光  
山东省菏泽市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助推精准脱贫,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和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目标,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农村脱贫致富的物质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作为一种折衷性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不触动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流动与增值,达成了农民、企业与国家的共赢。然而由于旧意识形态的阻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横遭诘难,推进缓慢。只有尽快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进一步扩大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使用范围和利用方式,才能进一步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樊刘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基于我国特定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提出的一项独创性政策。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近10年来,在保护耕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试点实践的深入,该政策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这项制度以扩大政策效应?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指标联动:将增减挂钩指标与新增用地指标有机结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大芳  罗海波  陈龙江  黎登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政策的执行和终止,而在评估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成为政策评估的关键。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估实际,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估标准应包括目标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性标准、公民参与回应政策的程度、适应性标准、可信度标准,并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秦博  
为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中的用地难题,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势,有力推动了困难群众的易地安置和脱贫致富。易地搬迁结合"指标"挂钩助力脱贫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一般都较差,自然环境普遍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特别是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贫困地区,群众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易地移民搬迁应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良策。在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目前存在着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和城乡建设用地"双增"严重占用耕地等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动下的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有望成为破解该问题的综合路径。但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错位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中国城乡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总结了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历程之后,运用文献分析与规划经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政策执行错位的症结与根源:①"挂钩"政策缺少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实践存在盲目性;②土地财政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损伤农民利益;③保障体系不完善使政府行为公平性、"挂钩"质量与农村权益保障难以落实;④综合评估滞后使"挂钩"实施面临重大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如坚  靳相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各地逐步展开后,对推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重新布局人口与建设用地格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上海、重庆、四川、广西等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就增减挂钩过程中房屋拆迁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方相关政策的梳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强华  谢必如  
作为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政策工具,增减挂钩政策自诞生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增减挂钩设想的提出,始于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鼓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此后,按此要求,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启动试点,并于2008年6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建生  王志凤  孟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称增减挂钩),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制度,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而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但从实施情况看,操作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通过阐述增减挂钩的内涵及政策变迁,分析增减挂钩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增减挂钩内涵按照有关方面的解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增大,土地管理宜采取"稳定土地供应"的政策,这既意味着必须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又意味着必须实行差别化管理,努力拓宽建设用地新空间。我国长期粗放扩张积存了大量可以盘活利用的建设用地,同时我国国土辽阔,可以腾挪利用的空间很大,只要应对得当,"稳定土地供应"是可行的。节约集约用地蕴藏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不少制度障碍,一些地方正在开展的探索创新,不仅促进了节约用地、保护耕地,而且有效拓宽了建设用地空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有必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提升,借以推动全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伟  陈银娥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伟  陈银娥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奕龙  
在当前我国扶贫攻坚的历史背景下,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完成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在总结自治区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其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校企合作、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支持力度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