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9)
2023(9175)
2022(8366)
2021(8013)
2020(6694)
2019(15516)
2018(15521)
2017(29888)
2016(16443)
2015(18568)
2014(18624)
2013(18399)
2012(16631)
2011(14972)
2010(14722)
2009(13325)
2008(12697)
2007(10814)
2006(9318)
2005(7958)
作者
(49013)
(40470)
(40319)
(38181)
(26009)
(19566)
(18316)
(16112)
(15428)
(14393)
(14046)
(13483)
(12821)
(12726)
(12538)
(12419)
(12404)
(12084)
(11619)
(11392)
(10256)
(9893)
(9847)
(9142)
(9113)
(9050)
(9015)
(8950)
(8150)
(8120)
学科
(60840)
经济(60775)
管理(46342)
(43222)
(36774)
企业(36774)
方法(30792)
数学(26419)
数学方法(26096)
(16241)
(15574)
中国(14868)
(14465)
业经(13611)
地方(12564)
理论(11316)
(10789)
农业(10509)
环境(10337)
技术(10330)
(10310)
贸易(10304)
(9980)
(9696)
(9648)
财务(9632)
财务管理(9616)
企业财务(9103)
教育(8945)
(8812)
机构
大学(232537)
学院(229649)
管理(93827)
(82526)
理学(82242)
理学院(81282)
经济(80510)
管理学(79707)
管理学院(79329)
研究(75636)
中国(53590)
科学(51751)
(50212)
(40648)
业大(39271)
(38669)
(36066)
研究所(35877)
中心(33828)
农业(32227)
(31829)
北京(31440)
(30318)
师范(29966)
财经(29869)
(27755)
(27191)
(26648)
技术(25990)
师范大学(24338)
基金
项目(166908)
科学(129602)
基金(120135)
研究(118477)
(105652)
国家(104789)
科学基金(89584)
社会(71189)
社会科(67297)
社会科学(67278)
(66059)
基金项目(64971)
自然(61397)
自然科(59918)
自然科学(59898)
自然科学基金(58814)
(55778)
教育(54127)
资助(49667)
编号(48454)
成果(38642)
重点(37169)
(35607)
(34795)
(34722)
课题(33127)
科研(32408)
创新(32319)
计划(31634)
大学(30753)
期刊
(86110)
经济(86110)
研究(63008)
学报(42863)
中国(39460)
科学(37450)
(36376)
管理(33313)
大学(31594)
学学(29731)
农业(26288)
(25628)
教育(25279)
技术(20267)
(15046)
金融(15046)
图书(14741)
业经(14499)
财经(13332)
经济研究(13058)
(12732)
科技(12710)
理论(12185)
业大(12176)
实践(11552)
(11552)
(11417)
问题(11157)
情报(11143)
(11129)
共检索到317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义平  吴鸿  徐华潮  
对菌蚊科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括 ,其中包括其生物学、分类与鉴定、地理分布、分类的系统地位和系统发育等 ,同时还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依据最新的资料 ,菌蚊科应由5个亚科构成 ,即真菌蚊亚科、粘菌蚊亚科、邻菌蚊亚科、滑菌蚊亚科和菌蚊亚科 ,其中菌蚊亚科包括 2个族 ,即伊菌蚊族和菌蚊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给出中国巧菌蚊属Phronia的属征,列出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描述2新种:Phroniablattocauda和Phroniagutianshana,记载了中国新记录种:PhroniabraueriDziedzicki,Phronia,taczanowskyiDziedzicki和PhroniawillistoniDziedzic-k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和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部分副模分别存在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标本室和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报道迄今在中国发现的菌蚊总科(眼菌蚊科除外)昆虫4科103种,其中有1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徐华潮  王义平  
记述了我国双翅目菌蚊科真菌蚊亚科 3属 68种 ,其中有 2种中国新记录种 ;列出了属种检索表 ,同时对该亚科的地理分布和区系起源作了初步的探讨。新记录种的名录及分布如下 :①尖齿真菌蚊MycomyadentataFisher,1 937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浙江 ;芬兰 ,加拿大 ,美国。②侧生新菌蚊NeoempheriapleurotivoraSasakawa ,1 979中国新记录。分布 :中国河南、浙江 ;泰国。表 1参 2 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报道莫干山菌蚊2科7属17种,其中10新种,3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分存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和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记述了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菌蚊科(Mycetophilidae)巧菌蚊属(Phronia)3新种:安吉巧菌蚊P.anjiana,栖灌巧菌蚊P.lochmocola和三枝巧菌蚊P.triloba。模式标本存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本文报道浙江省龙王山双翅目菌蚊科的真菌蚊属(Mycomya)3新种:习见真菌蚊(M.copicusa)、缺齿真菌蚊(M.edentata)及溪边真菌蚊(M.rivalisa)。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鸿  杨集昆  
本文记述甘肃产真菌蚊属(Mycomya)3新种:甘肃真菌蚊(M.gansuana)、临潭真菌蚊(M.lintanana)和奇真菌蚊(M.terana)。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定  杨集昆  
记述了湖北大蚊属2新种:长臂蜚大蚊 Tipula(Vestiplex)longarmata,中黄蜚大蚊 Tipula(Vesti-plex)medioflava。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定  杨集昆  
文中记述了海南省大蚊科3新种(海南棘膝大蚊Holorusiahainanensis,欧氏棘膝大蚊H.oosterbroeki,南方短柄大蚊Nephrotomameridionalis),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集昆  
双翅目的细蚊科(Dixidae)在浙江省为首次记录。本文根据浙江林学院采集的标本描记莫干山产的两新种,并简介了此科的特点。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副模分藏于浙江林学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集昆  张学敏  
浙江林学院莫干山昆虫调查中采到一些眼蕈蚊标本,经鉴定有3新种,为莫干山区此类昆虫的首次记录;作者1991年也采到少量标本,又增加2新种。本文介绍了眼蕈蚊科的概况,描记了这5个新种,附有特征图及主要参考文献。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庆灵  于贵朋  邢军超  崔建州  赵嘉平  
[目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是引起众多经济及生态造林树种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病原生物,在世界各地均有广泛的分布。本研究对河北省内,与经济林木病害相关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该科菌物在特定地区的地理分布特征,明确该类菌物所致树木枝干溃疡、枝枯类病害的寄主植物范围,为河北省树木溃疡、枝枯类病害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树木溃疡类病害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菌物无性型及有性型的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特征对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在内的8个市(县、区)25个不同地点的葡萄座腔菌科菌物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分类。[结果]共获得葡萄座腔菌科菌物5种73株,分别属于Botryosphaeria dothidea、B.stevensii、B.obtusa、B.sarmentorum和Phyllosticta citrichinaensis。其中B.dothidea为河北省葡萄座腔菌科优势菌物种,占全部检出菌物菌株总数的77%。葡萄座腔菌科菌物侵染杨树、柳树、苹果、核桃等28种植物,其中包括大叶黄杨、构树、火炬树、连翘、花椒和刺梅等6种新寄主植物。[结论]B.dothidea不仅危害杨树等传统寄主,而且危害花椒等新寄主植物以及入侵树种火炬树,是危害河北省树木健康生长的最为重要、分布最为广泛的枝干病原菌物,有必要对其溃疡致病性分化和种群遗传分化进行深入分析。来自柿树、花椒等寄主的10个具有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的菌株形成单系类群,提示这些菌株可能是与B.sarmentorum和B.iberica不同的一个系统发育学新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哲民  李鑫  许姝娟  张小静  孙慧敏  
记述分布于中国的3种赤翅蝗属昆虫,其中有1个新种:短翅赤翅蝗Celes brachypterasp.nov.,附有分种检索表和种类分布情况。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学  龙见坤  陈祥盛  
为了解我国颖蜡蝉科29属123种昆虫的区系分布情况,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原因,依据中国颖蜡蝉科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颖蜡蝉科昆虫属级、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区所占比例最高(属级占96.55%,种级占91.8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南区和华中区分布为主(属级分别占89.65%和68.96%,种级分别占54.47%和49.59%).此外,聚类分析显示华南区和华中区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推测这两个区为我国现生颖蜡蝉科昆虫分化中心和汇集中心.中国颖蜡蝉科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主要归因于地质构造,而我国现生颖蜡蝉科目前的分布格局则主要受植被分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诸如第四纪冰期活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