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5)
- 2023(5710)
- 2022(4735)
- 2021(4237)
- 2020(3523)
- 2019(7672)
- 2018(7290)
- 2017(13364)
- 2016(7692)
- 2015(8088)
- 2014(7606)
- 2013(7446)
- 2012(6789)
- 2011(6130)
- 2010(5844)
- 2009(5305)
- 2008(5256)
- 2007(4489)
- 2006(3755)
- 2005(3210)
- 学科
- 济(25701)
- 经济(25668)
- 业(19685)
- 管理(19387)
- 企(14874)
- 企业(14874)
- 方法(12968)
- 数学(11749)
- 数学方法(11615)
- 学(9857)
- 农(8152)
- 财(7059)
- 贸(6827)
- 贸易(6827)
- 易(6670)
- 中国(6141)
- 业经(5881)
- 农业(5778)
- 技术(4882)
- 环境(4803)
- 务(4452)
- 财务(4449)
- 财务管理(4444)
- 制(4288)
- 企业财务(4228)
- 地方(3995)
- 产业(3882)
- 划(3840)
- 银(3706)
- 和(3661)
- 机构
- 大学(111491)
- 学院(110242)
- 研究(43027)
- 济(39899)
- 经济(39254)
- 管理(37964)
- 农(37542)
- 理学(34256)
- 科学(33965)
- 理学院(33763)
- 管理学(32902)
- 管理学院(32752)
- 农业(30554)
- 中国(29123)
- 业大(28696)
- 所(25498)
- 研究所(24272)
- 京(23224)
- 农业大学(20733)
- 中心(18006)
- 室(16934)
- 省(16544)
- 实验(16246)
- 业(16072)
- 财(15884)
- 江(15796)
- 院(15623)
- 实验室(15594)
- 科学院(14927)
- 重点(14790)
- 基金
- 项目(87356)
- 科学(65732)
- 基金(63837)
- 家(62311)
- 国家(61830)
- 研究(49827)
- 科学基金(49763)
- 自然(37011)
- 自然科(36188)
- 自然科学(36163)
- 自然科学基金(35572)
- 省(34746)
- 基金项目(34556)
- 社会(31487)
- 划(30431)
- 社会科(29907)
- 社会科学(29898)
- 资助(25577)
- 教育(21703)
- 计划(21687)
- 科技(20773)
- 重点(20468)
- 科研(18449)
- 创(18335)
- 发(18293)
- 业(18067)
- 部(17726)
- 创新(17327)
- 农(17156)
- 专项(16635)
共检索到145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丽娟 何莉莉 鄂玉洋 刘狄 王淑杰 佟贤 韩成玲
研究了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d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程远辉 戚淑威 和琼姬 赵琪 徐中志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莉莉 徐佳 张昊 韩成玲 刘狄 范文丽
研究维生素对蛹虫草继代培养中菌落类型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最高,延缓退化的维生素配方。采用正交试验,将蛹虫草优良菌株J8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上进行10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菌落在不同维生素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形成5种菌落类型,有子实体形成能力的菌落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菌落产量最高,Ⅲ型居中,Ⅱ型最低;Ⅳ、Ⅴ型无子实体形成能力。子实体产量最高,且最稳定的Ⅰ型为优型菌落。有利于优型菌落子实体高产的维生素配方为(VB1)2(VB2)3(VBC)4(VB6)2(VPP)3,并且5种维生素均有利于提高优型菌落子实体产量,但只有VB2对其子实体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优型菌落形态特征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帮星 康冀川 何劲 何维 文庭池
【目的】探寻粉被虫草无性型粉被玛利娅霉cp菌株产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静置培养实验方法,测定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产量。【结果】: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和K_2HPO_4;最佳的氨基酸添加物为谷氨酸,最佳初始pH为7.0,最佳装液量50%,最佳接种量2.5%,26℃下最佳静置培养时间为40 d。
关键词:
粉被玛利娅霉 虫草酸 虫草多糖 cp菌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荻 何莉莉 王作乔 陈俊琴
采用3株北虫草(Cordceps militaris)组织分离株及2株单孢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进行15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株在继代培养中可发生明显角变。将角变区菌丝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可将菌落分为5种类型。Ⅰ、Ⅱ型菌落具有角变频率高、角变面积大的特点,多出现在组织分离株继代的最初几代。无角变的Ⅲ、Ⅳ、Ⅴ型分布在单孢株和组织分离株的继代的后几代。出发菌株决定角变类型及分布。Ⅰ型比Ⅱ型子实体产量高。菌株具有高角变频率时期子实体形成能力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振祥
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体在21~22℃时较27℃生长更好。观察了蛹虫草菌在8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对家蚕蛹的感染情况,推测高温条件可能破坏蛹体表皮的几丁质,使蛹虫草菌丝体更易于感染家蚕蛹。
关键词:
蛹虫草菌 液体菌种 家蚕蛹 感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帮星 何劲 文庭池 何珺 康冀川
建立了用超声波法提取蛹草拟青霉中虫草菌素和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波长259 nm处,虫草菌素浓度为5.42~173.3μg/mL时,回归方程C=-1.2846+3.41192×10-5A,r=0.9996;平均回收率100.15%,RSD=0.54%(n=4);超声波法提取菌丝体中虫草菌素时,提取溶剂以水或低于20%浓度的乙醇溶液较好,提取时间30m in;用此法可测定不同蛹虫草菌株中虫草菌素的产量。
关键词:
蛹草拟青霉 虫草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荣山 方蕊
草原白蘑是我国珍稀食用菌资源,由于草场退化及人为过度采集,产量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草原白蘑且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对其生长因子进行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菌褶处的组织进行分离菌丝体,萌发率为38%。草原白蘑的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当碳氮比为20:1~30:1时,菌丝生长较快。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7.0。VB1浓度为10mg.L-1时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关键词:
草原白蘑 菌丝分离 生长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建萍 谢道燕 田学军 冉瑞法
为探明家蚕对入侵虫草菌防御反应,用从云南野生蛹虫草中分离的M05菌株,以菌液涂抹方式侵染云蚕7家蚕品种5龄第2天幼虫,对菌株入侵家蚕体壁部位显微观察,对家蚕体液免疫因子血淋巴酚氧化酶、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气门是M05菌株入侵并发生体壁防御反应的主要部位;菌株侵入体腔,酚氧化酶防御因子被启动,酶活力增强且最大值达0.77 U;家蚕启动防御反应,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当菌株侵入后消耗或破坏了血淋巴中部分蛋白质,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玉梅 李琴 付鸣佳 金华燕 沈俊良 钟雪晴
为了探讨蛹虫草类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like proteaSe)的表达特性,以真菌蛹虫草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northern杂交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蓝光照射后蛹虫草菌丝体中Cmkexin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获得蛹虫草Cmkexin基因的orF序列。对翻译蛋白质产物Cmkexi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质含1个属蛋白转化酶的肽酶S8家族功能域(143~429)和1个前体蛋白转化酶p功能域(514~600),符合真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特征。蛹虫草菌丝体在黑暗预培养4 d后再蓝光照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双田 周锋利 陈德育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实现蛹虫草的工厂化生产,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了温度对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菌丝长势、菌丝转色、子座分化、子座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最大时的环境温度为22.7℃,转色的最佳温度为20.2℃,子座分化的最佳温度为18.1℃;在人工栽培时,适宜的发菌温度为15~18℃,子座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17℃。该研究结果为蛹虫草规模化生产的环境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蛹虫草 生长规律 数学模型 培养温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李倩茹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2种不同颜色6个不同来源的松乳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发现分离松乳菇较好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筛选出8株生长较好菌株。对菌株A1进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菌株A1碳源利用范围广,蔗糖最好,葡萄糖次之,果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单一氮源优于复合氮源,其中尿素不能利用;无机氮源铵态氮优于硝态氮,以硫酸铵效果最好,亚硝酸盐不能利用;对盐浓度适应能力很强,在盐浓度为14g·L-1条件下也具有生长能力,适宜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6g·L-1。生长温度范围为7~37℃,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最佳生长温度是27℃。喜中性偏酸性环境,适宜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pH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祝 粱宗琦 刘爱英
Cordycepin has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ity. It can inhibit synthesis of DNA and RNA in cancer cells, can enhance cell differentiation, restructure
关键词:
蛹虫草 虫草菌素 发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莲韵
采用砂土管和滤纸片两种保藏方法,对分属31个亚种的61株有代表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经过1—23年保存后的菌体存活情况、形态特征及对林业主要害虫舞毒蛾(lymantriadispar)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试验;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5个亚种的标准菌株和保存不同年限后的11项生理生化特性及酯酶型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保藏 生物测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双田 辛亚平 阳经慧 陈德育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mg/L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
关键词:
蛹虫草 亚硒酸钠 生长发育 硒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