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
- 2023(339)
- 2022(317)
- 2021(283)
- 2020(242)
- 2019(479)
- 2018(477)
- 2017(630)
- 2016(582)
- 2015(616)
- 2014(555)
- 2013(590)
- 2012(573)
- 2011(581)
- 2010(575)
- 2009(507)
- 2008(502)
- 2007(482)
- 2006(392)
- 2005(336)
- 学科
- 学(1712)
- 害(1461)
- 生物(1369)
- 虫(1260)
- 虫害(1175)
- 病虫(1126)
- 病虫害(1126)
- 微(969)
- 微生(968)
- 微生物(968)
- 防(950)
- 防治(927)
- 治(924)
- 生物学(867)
- 微生物学(753)
- 及其(733)
- 病害(709)
- 菌(557)
- 鱼(543)
- 水产(498)
- 各种(448)
- 壤(437)
- 土壤(436)
- 物(428)
- 类(380)
- 草(366)
- 传(303)
- 敌(280)
- 敌害(280)
- 动物(270)
- 机构
- 大学(9059)
- 学院(9054)
- 农(7660)
- 农业(6307)
- 科学(5902)
- 研究(5179)
- 业大(4904)
- 农业大学(4270)
- 所(3921)
- 研究所(3805)
- 室(3785)
- 实验(3755)
- 实验室(3663)
- 业(3429)
- 重点(3406)
- 省(3129)
- 生物(2722)
- 中国(2717)
- 技术(2506)
- 科学院(2276)
- 京(2016)
- 中心(1907)
- 部(1881)
- 林(1860)
- 植(1811)
- 工程(1789)
- 科技(1772)
- 院(1686)
- 物(1627)
- 学生(1625)
共检索到1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程远辉 戚淑威 和琼姬 赵琪 徐中志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程远辉 戚淑威 和琼姬 赵琪 徐中志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草木灰的培养基对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核形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配方中,当草木灰浓度为20 g/L时,尖顶羊肚菌菌丝及菌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最为适宜。
关键词:
尖顶羊肚菌 草木灰 菌丝 菌核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丽娟 何莉莉 鄂玉洋 刘狄 王淑杰 佟贤 韩成玲
研究了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d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真 杜双田 车进 常昕 江微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羊肚菌菌株M-4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盐、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类无机盐中,MnSO4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MgSO4、K2SO4、NaCl、Na2MoO4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制或促进作用,KH2PO4、FeSO4、ZnSO4、Na2SeO3、CuSO4、CoCl2和Ni(NO3)2则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种类维生素中,VB1、VB2、VB6、VB12和叶酸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无明显抑...
关键词:
羊肚菌 无机盐 维生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琪 徐中志 程远辉 戚淑威 侯志江
尖顶羊肚菌是中国分布最多的羊肚菌品种之一,但受气候、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只能在每年春末夏初生长,且出菇期短、产量极其有限,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本文采用模仿尖顶羊肚菌自然发育规律和生长环境,栽培羊肚菌,扩大羊肚菌地下菌丝量,促进其子实体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尖顶羊肚菌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进一步实现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生态栽培 采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真 杜双田 车进 常昕 江微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作用。【方法】以羊肚菌M-4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该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直径,菌丝生长速率、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15种碳源、27种氮源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羊肚菌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其对15种碳源和27种氮源均能利用,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尿素时,菌丝长势较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0.84,10.26 mm/d和54.20,51.30;羊肚菌对复合氮源、氨基酸、铵盐利用较差;在含不同碳源、氮源的培养基上,羊肚菌菌丝生长曲线差异较大。【结论】羊肚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尿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李倩茹
采用5种培养基配方,对2种不同颜色6个不同来源的松乳菇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发现分离松乳菇较好的培养基是PDA培养基,筛选出8株生长较好菌株。对菌株A1进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菌株A1碳源利用范围广,蔗糖最好,葡萄糖次之,果糖最差;对氮源的利用,有机氮单一氮源优于复合氮源,其中尿素不能利用;无机氮源铵态氮优于硝态氮,以硫酸铵效果最好,亚硝酸盐不能利用;对盐浓度适应能力很强,在盐浓度为14g·L-1条件下也具有生长能力,适宜生长的盐浓度范围为0~6g·L-1。生长温度范围为7~37℃,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30℃,最佳生长温度是27℃。喜中性偏酸性环境,适宜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pH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泽清 徐中志
对产自云南丽江的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人工栽培时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温度及不同酸碱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腿羊肚菌菌丝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作为最佳碳源,以硝酸钾或硝酸铵作为最佳氮源;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7.5,最适温度为18~25℃。
关键词:
粗腿羊肚菌 菌丝 营养 培养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微 杜双田 常昕 朱永真 王崇鼎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及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方法】以钉子菇菌株J-4为供试材料,以菌丝生长速率及气生菌丝的长势为指标,考察10种碳源及20种氮源物质对钉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钉子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0种碳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碳源有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和蔗糖,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28,2.76和2.04。在20种氮源中,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的氮源有牛肉膏、酵母膏和牛肉蛋白胨,其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6.432,5.440和5.436;钉子菇对复合氮源利用效果较好,对无机氮和氨基酸类氮源利用效果较差。【结论】钉子菇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
关键词:
钉子菇 碳源物质 氮源物质 生长速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鸿雁 杜双田 孟胜楠 纪晓朋
【目的】探讨不同碳、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LH-1菌株为供试材料,以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测定指标,研究了13种碳源、22种氮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红汁乳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谱,在13种碳源中,以果糖为碳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48.31mm、8.37mm/d和41.87;在22种氮源中,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红汁乳菇菌落长势最好,其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50.82mm、7.84mm/d和39.18;红汁乳菇对氨基酸及铵盐类物质利用较差。【结论】...
关键词:
红汁乳菇 碳源 氮源 生长速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琴 杜双田 张桂香
【目的】研究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的影响,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pH 4.5,5.0,5.5,…,8.5)、培养温度(4,8,12,…,32℃)、光照条件(连续黑暗、12h/12h光暗交替、持续光照)、基质含水量(45%,52%,59%,…,80%)对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适宜在中性偏酸环境下生长,pH为6
关键词:
大肥蘑菇 菌丝生长 环境因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萍华
研究了 5种杀菌剂对灵芝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可杀得在使用质量浓度为0 538~ 0 359g·L- 1 时 ,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 ,又对灵芝菌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可望在灵芝栽培中应用。表 4参 9
关键词:
杀菌剂 灵芝 绿色木霉 菌丝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学忠 张莉芬 杨翠花 张静
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金针菇菌丝及绿色木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和同一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多菌灵对绿色木霉及金针菇菌丝生长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0.833 g/L即可完全抑制2种菌丝生长;福美双、氢氧化铜在使用浓度分别为0.375~0.188 g/L和0.963~0.481 g/L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的生长,又对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可望在金针菇栽培中应用。
关键词:
杀菌剂 金针菇 绿色木霉 菌丝生长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荣山 方蕊
草原白蘑是我国珍稀食用菌资源,由于草场退化及人为过度采集,产量不断下降。为了保护草原白蘑且对其进行更好的开发利用,对其生长因子进行单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选取菌褶处的组织进行分离菌丝体,萌发率为38%。草原白蘑的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当碳氮比为20:1~30:1时,菌丝生长较快。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7.0。VB1浓度为10mg.L-1时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
关键词:
草原白蘑 菌丝分离 生长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莲韵
采用砂土管和滤纸片两种保藏方法,对分属31个亚种的61株有代表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经过1—23年保存后的菌体存活情况、形态特征及对林业主要害虫舞毒蛾(lymantriadispar)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试验;并对苏云金芽孢杆菌5个亚种的标准菌株和保存不同年限后的11项生理生化特性及酯酶型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保藏 生物测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