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
- 2023(1414)
- 2022(1305)
- 2021(1162)
- 2020(1002)
- 2019(2123)
- 2018(2088)
- 2017(4014)
- 2016(2253)
- 2015(2526)
- 2014(2520)
- 2013(2504)
- 2012(2328)
- 2011(2188)
- 2010(2414)
- 2009(1898)
- 2008(1840)
- 2007(1609)
- 2006(1419)
- 2005(1233)
- 学科
- 济(6730)
- 经济(6716)
- 业(6165)
- 管理(5942)
- 企(4941)
- 企业(4941)
- 方法(2874)
- 财(2768)
- 农(2629)
- 学(2556)
- 数学(2445)
- 数学方法(2378)
- 中国(2359)
- 务(1934)
- 财务(1914)
- 财务管理(1912)
- 企业财务(1842)
- 农业(1837)
- 制(1773)
- 银(1577)
- 业经(1574)
- 银行(1566)
- 融(1525)
- 金融(1525)
- 行(1508)
- 地方(1288)
- 贸(1261)
- 贸易(1261)
- 易(1226)
- 理论(1198)
- 机构
- 大学(33246)
- 学院(31835)
- 研究(12754)
- 济(11378)
- 经济(11166)
- 管理(10150)
- 中国(9158)
- 理学(8727)
- 科学(8647)
- 理学院(8583)
- 管理学(8323)
- 管理学院(8254)
- 农(8213)
- 京(7228)
- 所(7221)
- 研究所(6627)
- 农业(6569)
- 业大(6457)
- 财(5608)
- 中心(5576)
- 江(5224)
- 范(4519)
- 财经(4482)
- 院(4469)
- 北京(4441)
- 师范(4424)
- 省(4415)
- 农业大学(4395)
- 经(4140)
- 州(3941)
共检索到50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燕 洪亚辉 刘清波 张学文
为探讨辐射诱变对菊花后代的影响 ,采用活体机械切片 ,对辐射处理的菊花扦插后代于营养生长期对叶片表皮气孔、叶柄及茎部维管束进行了解剖观察 ,发现经不同辐射剂量处理的菊花其维管束数量和大小、单位面积内气孔的数量与未处理的相比存在差异 ,不同的辐射剂量与其后代的解剖结构变化直接相关 .
关键词:
菊花 辐射诱变 维管束 气孔 解剖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超 洪亚辉 黄丽华 赵燕
为了探明辐射诱变的生理生化机制 ,对经 10 ,15 ,2 0 ,2 5 ,30 Gy6 0 Co- γ射线辐射获得的菊花材料的生理生化指标分别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经辐射处理的菊花的叶绿素 a,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未经辐射的高 ,升高的幅度各异 ;剂量为 10 Gy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未处理相同 ,15 ,2 5 Gy辐射的升高 ,2 0 ,30 Gy辐射的降低 ;经辐射的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都高于未处理 ,增加幅度各异 ;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辐射剂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经辐射的材料和未处理的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数及带的浓度有明显差异 .由此说明 ,辐射使菊花的生理生化特性改变 ,其...
关键词:
菊花 辐射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朱兆海 张学文 萧浪涛
以不同辐射剂量的 6 0 Co- γ射线处理菊花愈伤组织 ,获得变异后代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不同辐射剂量对植物遗传物质的影响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对 5种变异株和对照进行分子标记和遗传突变的研究 .建立了适合 RAPD的反应体系 ,优化其反应条件 ,从 2 5种引物中筛选出的 6种引物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差异 ,共扩增出 72条带 .结果表明 ,经过不同辐射剂量处理获得的变异菊花在 DNA水平上存在多态性差异 .分析了多态性产生的机理和变异株间遗传物质的差异 ,并讨论了 RAPD的可靠性和辐射变异的机理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书强 徐正进 陈温福 徐海 刘宏光 朱春杰 王韵 王嘉宇
以籼稻中优早8号和粳稻丰锦杂交育成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试材,研究了水稻维管束性状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穗颈和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大维管束效率和一次枝梗效率与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长度、一二次枝梗实粒数、一二次枝梗总粒数、二次粒率、穗颈粗、穗长、穗重、着粒密度、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且与二次枝梗性状关系更为紧密。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比、大维管束数比、小维管束数比与穗部性状关系却相反。维管束性状与结实率、千粒重、穗型指数和第1节位长度关系不大。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表明:一次枝梗效率对穗总粒数、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总粒数的直接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亚辉 朱兆海 黄璜 赵燕 徐锋
为了选育新的菊花特色品种 ,以菊花花瓣为外植体 ,通过激素组合筛选合适的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 ,同时运用核辐射技术对菊花进行诱变育种 .结果表明 ,经过不同辐射剂量的 6 0 Co- γ射线处理后 ,菊花性状和染色体发生明显变异 .变异菊花的培育结果表明 ,组织培养结合辐射诱变进行菊花育种 ,可以得到丰富的变异体 ,提高变异频率 ,增加选择机会 ,缩短育种周期 .
关键词:
菊花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辐射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袁莉民 仇明 王朋 王志琴 杨建昌
目的探明C4转基因水稻高光效的生物学结构基础。方法以已导入玉米C4光合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PEPC+PPDK的转基因水稻为材料,以其受体品种Kitaake(WT)为对照,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秧苗叶片气孔与叶鞘维管束结构,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结果与对照品种相比,转C4单基因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增大,PPDK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都居各转基因品系之首;转C4双聚合基因(PEPC+PPDK)水稻叶片气孔密度提高、面积减小;C4转基因水稻各品系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基粒堆密集,有些基粒类囊体沿长轴方向排列整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成斌 陈家裘 李道远 王象坤
本研究对普遍野生稻M1代的质量性状变异作了较全面的观察,结果表明,普遍野生稻辐射后代出现相似栽培稻性状的变异,栽培稻籼粳亚种变异现象与普通野生稻存在籼粳性状分化现象也很相似。这为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祖先种提供可靠的实验遗传学的新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珍秀
不同品种水稻剑叶和穗颈大维管束的扫描电镜观察王维金,徐珍秀(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电镜室,武汉430070)关键词:水稻,剑叶,穗颈,大维管束,扫描电镜EXAMINATIONTOLARGEVASCULARBUNDLEOFF...
关键词:
水稻,剑叶,穗颈,大维管束,扫描电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才
白音花水库冰下有菹草、扇叶水毛莨、聚草及金鱼藻等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存活,其生物量变动在10~3760g/m2,以菹草居绝对优势(占有草区面积80%以上),其次为聚草、金鱼藻,而扇叶水毛莨仅零星分布。通过黑白瓶测定,单位时间每克水草产氧量大小依次为菹草、扇叶水毛莨、聚草及金鱼藻,相应的各自光合补偿点分别为100lX、175lX、160lX及150lX。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慧敏 赵凤梧 杨建忠 李爱国 李明哲 郝永波 彭海成
通过对我国首颗航天育种专用卫星"实践八号(2006)"搭载冬小麦轮选987 SP2分离世代及地面对照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发现:航天辐射诱导冬小麦轮选987发生变异,SP2群体变异株率为4.06%。在入选的变异后代中,株高、穗长、株穗数、主茎小穗数、主茎穗粒数、主茎小穗密度、单株平均穗粒数、千粒重诸性状变异幅度不一,分别为-40.39%~29.40%、-30.23%~40.70%、-70.37%~107.41%、-47.78%~14.88%、-22.22%~78.78%、-69.07%~44.33%、-55.57%~21.63%、-59.66%~29.99%和-81.12%~84.80%。变异是双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静 胡晓辉 苗华荣 石运庆 崔凤高 吴兰荣 孙令强 禹山林
以辐照处理花生品种鲁花11号M2为材料,通过农艺性状调查筛选变异材料。利用107对SSR引物对7个有代表性的变异材料进行PCR扩增,分析花生辐照诱变材料的SSR遗传多态性。同时将筛选到的多态性标记用于分析原品种和诱变后代材料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诱变材料与原品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且呈现多个位点突变;60Co辐照诱变可使花生的DNA分子多个区段内发生重复或缺失等结构性变异,并非单纯的点突变。诱变后代材料的成对相似系数变幅为0.457~1.000,平均值为0.862;诱变后代材料与其未辐射处理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0.692~1.000,平均值为0.873。由此可见辐射可创造丰富的遗传...
关键词:
花生 SSR标记 辐射诱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刚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来源 1986—1990年我们对滆湖的水生植物群落作了连续5年的调查观察。全湖共设24个采样点,按常规方法采样,每年3、6、9、12月各采样一次。本文资料主要取自1986年6月和9月以及1988年6月和9月的统计资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端正 阎海平 王建中 张玉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莉莉 孙正军 江泽慧 刘杏娥 杨淑敏
竹材由维管束和基本组织组成,维管束是其主要承重单元,也是连接微观到宏观性能的重要环节。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LCSM)技术准确地测定毛竹不同部位维管束面积,并研究内、外层维管束的面积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毛竹维管束的面积为0.0383~0.2462mm2;毛竹维管束从竹青到竹黄按截面形态可分成内层和外层,两部分差异明显;外层维管束面积随维管束形态的增大大体呈增加趋势,而内层维管束面积变化趋势不明显。
关键词:
毛竹 维管束 面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炉焕 李根有 吕正水 徐耀良 张道苟
泰顺县共有维管束植物215科1063属274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别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3.1%、77.8%和70.8%。其中蕨类植物45科94属291种,裸子植物9科28属50种,被子植物161科941属2407种,栽培引种17科150属394种。本文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通过对维管束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周邻植物区系种类的比较,认为泰顺县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特有珍稀植物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与我国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植物区系,我国台湾的植物区系,及日本国的植物区系均有密切的联系。泰顺县是华东和华南两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植物区系,泰顺,浙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