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8)
2023(10144)
2022(9118)
2021(8636)
2020(7377)
2019(17216)
2018(17295)
2017(33347)
2016(18593)
2015(21014)
2014(21035)
2013(20750)
2012(19190)
2011(17261)
2010(17267)
2009(15599)
2008(15306)
2007(13190)
2006(11506)
2005(9956)
作者
(55255)
(45844)
(45676)
(43417)
(29524)
(22002)
(20726)
(18240)
(17531)
(16485)
(15879)
(15455)
(14649)
(14512)
(14229)
(14140)
(13934)
(13605)
(13131)
(12985)
(11599)
(11412)
(11164)
(10509)
(10302)
(10276)
(10273)
(10037)
(9311)
(9299)
学科
(70618)
经济(70532)
管理(51403)
(48952)
(40979)
企业(40979)
方法(34657)
数学(29755)
数学方法(29386)
(18760)
(18442)
中国(17494)
(16798)
业经(15528)
地方(14605)
理论(12903)
(12831)
贸易(12827)
农业(12593)
(12370)
(12292)
(11705)
环境(11298)
技术(11172)
(10864)
财务(10804)
财务管理(10786)
教育(10372)
企业财务(10241)
(9961)
机构
大学(266995)
学院(263559)
管理(105223)
(96975)
经济(94649)
理学(92064)
理学院(90945)
研究(89449)
管理学(89166)
管理学院(88721)
中国(63165)
科学(59794)
(57642)
(46586)
(46556)
业大(43174)
研究所(43150)
(42986)
中心(39234)
(37474)
农业(36910)
(36742)
师范(36365)
北京(36345)
财经(35436)
(32366)
(32209)
(30911)
师范大学(29634)
技术(28383)
基金
项目(187133)
科学(145574)
基金(134353)
研究(134317)
(118492)
国家(117478)
科学基金(99416)
社会(81315)
社会科(76748)
社会科学(76725)
(73486)
基金项目(72393)
自然(67159)
自然科(65577)
自然科学(65555)
自然科学基金(64385)
(62833)
教育(61657)
资助(55529)
编号(54961)
成果(45131)
重点(41929)
(40859)
(39362)
(38723)
课题(38136)
科研(36237)
创新(36034)
计划(35173)
大学(34438)
期刊
(103857)
经济(103857)
研究(74372)
学报(47625)
中国(45776)
科学(42665)
(41846)
管理(36741)
大学(34737)
学学(32610)
教育(30708)
(30260)
农业(29702)
技术(21552)
(18374)
金融(18374)
业经(17197)
财经(16339)
图书(15758)
经济研究(15712)
(14967)
科技(13795)
(13726)
问题(13532)
理论(13312)
(13170)
业大(12755)
实践(12454)
(12454)
技术经济(12180)
共检索到370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安然  房伟民  管志勇  廖园  蒋甲福  陈发棣  
对21个切花及盆花菊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进行观察,并对种子形态及其与母本株高、花径、花瓣数等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个菊花品种种子平面多呈卵形,立体形状近似梨形或圆柱形,种子极为细小,长度最大为2.35mm(‘Q11-24-8’),宽度最大为0.33 mm(‘Grand Pink’),厚度最大为1.12 mm(‘Grand Splendid’)。百粒质量品种间差异显著,‘Grand Pink’的种子百粒质量最重,为0.08 g,‘金陵红霞’最轻,仅0.03 g。各品种种子萌发迅速,主要集中在2~6d内完成全部萌发。品种间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时滞、萌发持续时间等差异不显著,种子大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飞  房伟民  陈发棣  赵宏波  贾文珂  
通过了解目标性状在基因型中的遗传变异特性,可以对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目标性状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调查了52个切花菊品种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度、广义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等相关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28.66%(花径)至82.63%(舌瓣数)。遗传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28.20%(花径)至82.10%(舌瓣数)。就单个性状而言,表型变异系数略大于遗传变异系数。5个花器性状遗传力均较高(>96%),其中舌瓣数和管瓣数的遗传力最大(分别为99.36%和99.07%),而且具有较高的遗传进度(分别为168.59%和149.42%),表明舌瓣数和管瓣数为加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洪波  史春凤  张晓娇  高俊平  
菊花是观赏植物中非常重要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应用较早和较多的种类。1968年以茎段为外植体开发了菊花的组培技术,1989年发现了菊花对农杆菌浸染的敏感性,并因此而研发了农杆菌介导的菊花遗传转化技术。近20年来,菊花育种研究工作者借鉴植物学领域和农作物领域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花色、花型等观赏性状和病虫抗性、非生物逆境耐性等农艺性状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菊花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晨璐  孙晓梅  张守攻  董健  
以辽宁大孤家杂种实生采穗园中的采穗母株为研究材料,对3个不同母本与同一多父本混合花粉杂交组合家系及3个同一母本与不同单一父本杂交组合家系进行了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的测定,以分析父母本对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光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本与同一多父本混合花粉杂交组合间的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光补偿点、CO2补偿点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母本效应;同一母本与不同父本杂交组合间只有暗呼吸速率差异极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表现出较弱的父本效应。在高光效亲本选择时,应特别重视母本对杂种的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文辉  高海卿  陈华进  
以菊花 1 4个品种配成多种组合及 2个品种的自交组合 ,观察了花、茎、叶的若干性状在F1的表现。在实验中 ,发现花色遗传并不都是偏母性遗传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花期表现父母性遗传 ;花型和株高则表现一定的偏母性遗传。由于F1性状的广泛分离性和超亲特殊个体的存在 ,从而可以选育新的菊花切花品种。表 4参 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嘉伟  苏江硕  张飞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陈发棣  
【目的】探讨构建传统菊花品种核心种质的最优取样方法并构建核心种质,以便于传统菊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以《中国菊花》专著中记载的2 249份传统菊花品种为材料,依据舌状花花色分为8组,采用逐步聚类法基于4种总体取样规模(5%、10%、15%、20%)和4种组内取样比例方法(简单比例、对数比例、平方根比例、多样性比例)构建了传统菊花备选核心种质16个,探讨最优的取样策略。筛选出最优取样策略后进一步比较2种组内取样方法(随机和聚类)的构建效果。对最优方法下建立的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检验,利用多个特征值(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和评价参数(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表型保留比例(RPR))综合地评价核心种质。【结果】传统菊花按照花色进行分组,各组品种呈现正态分布,能够确保取样的均匀性;对数比例法和多样性比例法都能够使每组的取样份数更加均衡,起到良好的修正作用,对数比例法下构建的核心种质各项参数值达到最大,是最优取样比例法;随着总体取样规模的增加,遗传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变化率不断减小,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不断增大;当取样规模大于10%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减小,而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的升幅并不大,因此,构建传统菊花核心种质最适宜的总体取样规模为10%;聚类取样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各项参数值均大于随机取样构建的对应备选核心种质的参数值,以聚类取样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变异的丰富性和均匀程度更好。核心种质各特征值与原始种质表现一致,多个评价参数值表明核心种质的均度和丰度较好,充分体现了表型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补充聚类丢失的"追抱"1个花抱性状和对花序高度、外层瓣长2个性状的完善,最终构建得到228个传统菊花品种的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10.14%。【结论】本研究基于2 249份传统菊花品种材料的15个表型性状,系统地比较了多种总体取样规模、组内取样比例方法、组内取样方法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后,确定了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并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各特征值和评价参数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核心种质充分地代表了传统菊花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仁伟  王晨  戴思兰  雒新艳  李宝琴  朱珺  卢洁  刘倩倩  
【目的】寻找与菊花重要园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菊花复杂数量性状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利用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58个典型大菊品种进行多位点扫描分析。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对获得的分子标记与这些品种的18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58个大菊品种划分为5个亚群结构:平瓣类、管瓣类、畸瓣类、桂瓣类和日本品种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有6个标记位点与5个性状关联(P<0.01),其中与花部性状(花梗粗度、花瓣宽度、筒状小花数量)相关位点共5个,与茎部(茎粗度)相关位点1个,与叶部性状(叶厚度)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民  李丽  邢艳秋  吕贵娥  陈雅君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周继勇  肖层林  谢建华  汤建良  
在株两优02制种母本株1S见穗15%、25%、35%、45%、60%5个时期均分别喷施"九二O"(GA3)8、12、16、20g/(667m2),研究了茎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折压力、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株1S喷施"九二O"后倒伏部位一般在倒四、倒三节间的下部50%以内区域;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倒二、倒一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四节和倒三节间长与抗折压力呈负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壁厚度与抗折压力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负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粗与抗折压力及倒伏指数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倒四、倒三节间茎粗及茎壁厚度对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杰  王再花  王彩云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除虫菊花粉和柱头形态,I-KI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了除虫菊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除虫菊花粉粒呈圆球状,表面有刺状突起,而柱头表面分布有较多乳突细胞和柱状细胞。染色法不适于除虫菊花粉生活力检测,筛选出的除虫菊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是ME3+250 g/L PEG 4000+150 g/L蔗糖。观测的3个无性系N1/10/5、G2/10/2和E4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45.68%、32.31%和49.34%,且三者11:00~12:0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15:00~16: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萍  乔裕龙  丁义峰  邵晓琪  刘旭丹  张妍  刘骨挺  张怡青  
以一定浓度(160 mg·L-1)的氯化钙(CaCl2)与不同浓度(50,80,100 mg·L-1)的抗坏血酸(ASA)组合,对菊花‘兼六香菊’品种从定头至花芽分化期进行喷雾处理,测定花期花瓣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观察、记录开花日期、花期持续时间,测量和分析花期花序与植株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菊花花瓣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增加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花瓣中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花瓣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其花径、株高、株径也均有提高,并使菊花有不同程度的开花提前和凋谢延迟,其中以CaCl2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军1  张日清2  许忠坤1  程勇1  吴际友1  张玖荣3  
摘 要:研究了红榉自然分布区 4 个省份 15 个种源的种子长、宽、长宽比及千粒重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1)红榉种源间种子长、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种源水平上各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 0.901 8、0.921 0、0.922 1 和 0.900 8,单株水平上的遗传力分别为 0.926 0、0.979 2、0.932 6 和 0.992 5,表明红榉种子形态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受到中等程度以上的遗传控制;(2)相关分析表明,红榉种子长、宽及千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红榉种子性状无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变异,种子长主要受年均温和无霜期影响,种子宽主要受 1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华峰  邵文豪  井振华  卢萍  黄琳  姜景民  
The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 length,seed diameter,seed length? seed diameter,seed length/seed diameter and hundred grain weight from nine area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seed characters of C.sclerophylla from different areas.The most coe...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勇  姚建军  陈发棣  陈素梅  房伟民  叶燕萍  刘兆磊  管志勇  王春昕  
以27个标准切花菊品种为试材,对标准切花菊花径及11个重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相关遗传力及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达到了70%以上;花径大小与最外轮舌瓣长、次外轮舌瓣长存在极显著遗传相关关系,与次外轮舌瓣宽存在显著遗传相关关系;最外轮舌瓣长和次外轮舌瓣长同花径的相关遗传力与花径的遗传力接近,相关选择效率接近对花径的直接选择效率;选择舌瓣花长、舌瓣花多、管瓣花少、植株高度较高的品种是选育优良切花菊的有效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花器是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观赏特性的重要构成因素,也是菊花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花器性状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瓣性和花色等组成。由于栽培菊花的遗传背景复杂,存在高度杂合、自交不亲和、近交衰退等现象,给菊花目标性状改良带来了很大困难。张飞等(2008)研究了花器性状在切花菊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情况;菊花部分性状在杂种一代的变异情况也有相关报道(徐文辉等,2000;陈发棣等,2003;蒋甲福等,2003),但是研究的样本群体都比较小。赵静媛等(2009)成功筛选出与地被菊株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