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3)
- 2023(6408)
- 2022(4886)
- 2021(4331)
- 2020(3611)
- 2019(8142)
- 2018(8264)
- 2017(15057)
- 2016(8728)
- 2015(9818)
- 2014(10145)
- 2013(9617)
- 2012(8754)
- 2011(7651)
- 2010(7766)
- 2009(7317)
- 2008(7415)
- 2007(6620)
- 2006(6099)
- 2005(5805)
- 学科
- 济(34187)
- 经济(34125)
- 管理(26116)
- 业(23846)
- 企(19248)
- 企业(19248)
- 农(11343)
- 中国(11313)
- 财(10981)
- 方法(10004)
- 地方(9993)
- 制(9672)
- 学(9031)
- 业经(8986)
- 数学(8330)
- 数学方法(8211)
- 体(7410)
- 农业(7315)
- 务(7196)
- 财务(7172)
- 财务管理(7157)
- 企业财务(6845)
- 环境(6121)
- 银(6078)
- 银行(6058)
- 发(5942)
- 融(5786)
- 金融(5786)
- 行(5704)
- 体制(5542)
- 机构
- 大学(122015)
- 学院(121591)
- 研究(46483)
- 济(45961)
- 经济(44973)
- 管理(41633)
- 中国(35403)
- 理学(35138)
- 理学院(34678)
- 管理学(33930)
- 管理学院(33723)
- 科学(30364)
- 京(27312)
- 江(26905)
- 农(26104)
- 所(25105)
- 财(23969)
- 研究所(22854)
- 中心(21015)
- 农业(20690)
- 业大(20411)
- 财经(18047)
- 院(17483)
- 省(17339)
- 范(16355)
- 经(16195)
- 州(16171)
- 师范(16016)
- 北京(15690)
- 经济学(14046)
- 基金
- 项目(82439)
- 科学(63989)
- 基金(59063)
- 研究(57739)
- 家(53387)
- 国家(52958)
- 科学基金(44108)
- 社会(36652)
- 社会科(34526)
- 社会科学(34516)
- 省(34111)
- 基金项目(31205)
- 自然(29055)
- 自然科(28312)
- 自然科学(28303)
- 划(27879)
- 自然科学基金(27768)
- 教育(25603)
- 资助(23660)
- 编号(22614)
- 重点(19976)
- 成果(19026)
- 发(18462)
- 部(17842)
- 课题(16745)
- 江(16520)
- 创(16394)
- 科研(16273)
- 制(16123)
- 计划(15966)
共检索到192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永健 韦玮 钱鲁闽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关键词:
菊花江蓠 陆基围隔 养殖污染 水质调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大鹏 何安尤 韩耀全 施军 陈晓汉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零换水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系统中,使用生物填料进行微生物固定化,并通过泼洒碳酸氢钠(NaHCO3),将养殖池的碱度分别控制在:T1处理组130 mg(CaCO3)/L;T2处理组100 mg(CaCO3)/L;T3处理组70 mg(CaCO3)/L;T4处理组不调节,每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在养殖周期内定期检测各水层和各生物填料层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以及水质参数和对虾生长性状参数,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组在各水层和填料层的细菌总数和氮循环细菌数量,显著高于T3和T4处理组(P<0.05),总氮浓度、无机氮浓度、对虾体质量增长速度、饵料转化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杨展昆 朱其建
采用正交表L20(51×28)安排5种水平放养密度(50、100、170、260、340个/m~2),与增氧方式、是否换水、是否使用微生物制剂和消毒剂4种简易水质调控措施开展室内水泥池凡纳滨对虾养殖实验。通过比较分析水质演变规律、消化酶比活力与养殖效果,综合探讨凡纳滨对虾室内养殖密度及简易水质调控措施效果。结果显示:放养密度显著影响温室水泥池养殖水体水质、对虾生长及产量(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焦念志 游秀萍 陈敏儿 沈东煜 林亚森 林泗彬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勇 夏苏东 于学权 唐士桥 王华 王美琴 孙国祥
在高密度养殖条件(平均养殖密度3.1kg/m3)下,用5种蛋白质水平(31%、35%、39%、43%、47%,分别以A~E组表示)的饲料,投喂体质量(6.2±0.2)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实验期60d,探讨蛋白质营养对生长、环境因子、排泄与饲料消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水平>39%时具有显著促进对虾生长的效果。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增重率先增加后降低,饲料系数则相反。(2)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和磷酸盐浓度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而显著升高,E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戴习林 臧维玲
当前凡纳滨对虾为我国对虾海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温棚高位池是其在浙江宁波地区重要的养殖方式,研究养殖密度与水质调控技术是推广该养殖方式的当务之急。通过第一茬70 d生产性养殖实验,探讨了早春温棚高位池养殖密度对水质、对虾生长与养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春温棚高位池高密度(315、375ind/m2)养殖效果良好,单位水体产量分别为1.54 kg/m2与1.32 kg/m2。两种密度水平下,虾生长与养殖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水质指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nH3-nm(0.058~0.081 mg/L)与nO2--n(0.001~4.290 mg/L)等控制在对虾安全生长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建云 籍保平 王平华
从外部形态及行为学观点出发,观察并分析了东方对虾在浅水中的行为特点,提出采用多层浅屉高密度保活运输方案。暂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将东方对虾的活运密度进一步提高到80~90kg·m(-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魏南 路斌 余德光 王广军 谢骏 夏耘 陈成勋
为研究高密度养殖系统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以及与其对应深度的环境因子的关系,实验选取了华南地区高密度养殖的典型模式——杂交鳢养殖模式,使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养殖围隔不同深度(0~50 Cm)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使用透析装置采集对应沉积物的原位间隙水,并使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间隙水中理化指标,从而探讨高密度养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垂直变化规律及其与沉积物间隙水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不同深度的养殖围隔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聚类分析可分3个差异显著的类群:上层(0~6 Cm)、中层(7~38 Cm)和深层(39~50 Cm),其中中层微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②DGG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天元
美国青蛙较牛蛙具有适应性强,抗污抗病,繁殖易,生长快,肉质佳,销路好,饵料简易,当年可见高效,极有开发价值。但是,沿用大池养殖的老式养法,一次性投资大,管理繁琐,家庭养殖不易一下子承担。为实现,城乡庭院均可养殖,以利推广,本所经过几年试验,已成功地完成了“小池集约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程果锋 吴宗凡 时旭 朱浩 刘兴国 张增胜 郭益顿
为探索一种经济可行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设计了一种将温室大棚养殖与水质净化设备以及增氧设备涌浪机等合理搭配的简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加州鲈鱼为养殖对象,分析了养殖期间系统水质指标、鱼类生长状况以及系统经济前景。结果表明,经过4个月的养殖,该系统鱼类养殖密度由初始2.12 kg/m3增加到5.86 kg/m3,成活率达到95.1%。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期间氨氮、亚硝氮和溶解氧平均浓度分别为(0.66±0.35)mg/L、(0.19±0.089)mg/L和(6.64±0.25)mg/L;水温维持在27.34~28.00℃,pH为6.73~7.34。经济分析表明:每667 m2池塘养殖利润可...
关键词:
温室 池塘 循环水 养殖 涌浪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水波
福建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村民张鸣和于1997年4—12月在水库进行网箱高密度养殖倒刺鱼巴试验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1地点试验地点选在龙文区朝阳镇大石水库的上游,水深4米以上,透明度60厘米以上,表层水温8—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巨龙 赖铭勇 王茂元 田田
利用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欧洲鳗鲡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 522尾平均体重为55.6 g(18P)的欧洲鳗鲡养殖159 d,成活率达99.7%,总重由584.6 kg增加到1478.0 kg,均重达143.2 g(7.0P),养殖密度从13.0 kg/m3提高到32.8 kg/m3,共投饵1 263.2 kg,鳗鲡增重893.4 kg,饵料效率达70.7%。采用添加营养液和低负载预培养生物膜,使鳗鲡进入系统后水质平稳变化,降低了养殖初期因水质变化剧烈而发生事故的风险。试验阶段养殖池水体氨氮0.03~1.28 mg/L、亚硝态氮0.02~0.75 mg/L、硝态氮1.21~9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书成 张良 吉宏武 郝记明 毛伟杰 解万翠
高密度CO2(DPCD)是未来非常具有前景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可以实现对食品的杀菌和钝酶,并对其品质产生影响。为了探讨高密度CO2对凡纳滨对虾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DPCD和热处理,测定虾肉营养成分、质量损失、pH值、持水力、质构、蛋白质组成和呈味成分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鲜虾相比,DPCD处理会造成虾肉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经热处理会使虾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都显著减少(P0.05);DPCD和热处理都能使虾肉...
关键词:
高密度CO2 热处理 虾肉品质 呈味成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露洪 谷孝鸿 曾庆飞 毛志刚 高华梅
为减少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以苦草为对照组,构建环棱螺螺-草生态系统净化池塘养殖尾水,比较不同密度螺-草结构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探讨螺草互作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螺-草组合对养殖尾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以中密度组(螺密度50ind/m3)的去除效果最优,25d对Chl-a、CODMn、TN、TP、NH4+-N、NO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9.7%、44.2%、86.9%、58.2%、82.3%和91%,其中以17~25d的营养物质去除率最高,水质由原来的Ⅳ类、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环棱螺-苦草互作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与苦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其互利关系不明显;环棱螺-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